10 传感器技术-流量的测量
流量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1. 简介流量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流动速度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流量传感器通过测量流体通过的体积或质量,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流量的监测和控制。
2. 工作原理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2.1 堵塞型流量传感器堵塞型流量传感器通过测量流体通过的压差来确定流速。
它由一个管道和一个压差传感器组成。
当流体通过管道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差。
压差传感器测量这个压差,并将其转化为与流速成比例的电信号。
2.2 旋转翅片流量传感器旋转翅片流量传感器是一种机械式流量传感器。
它由一个转子和一个磁感应器组成。
当流体通过转子时,转子会旋转,磁感应器检测转子的旋转速度,并将其转化为与流速成比例的电信号。
2.3 电磁式流量传感器电磁式流量传感器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测量流体的速度。
它由一个电磁流体管和一个电磁感应器组成。
当流体通过电磁流体管时,会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
电磁感应器测量这个电磁场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与流速成比例的电信号。
3. 应用领域流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工业控制: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中的液体或气体流量,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环境监测:流量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废水、气体排放等环境参数,帮助保护环境和预防环境污染。
•智能家居:流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监测和控制自来水、煤气等资源的使用,实现节能和智能化管理。
•汽车工业:流量传感器在汽车领域可以用于测量燃油、空气等的流量,帮助优化汽车引擎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4. 优点和缺点4.1 优点•准确性高: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流体的流动速度,并提供准确的测量值。
•可靠性强:流量传感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制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安装方便:流量传感器通常可以直接安装在管道上,安装简单方便。
•高度可定制:流量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灵活性强。
4.2 缺点•价格较高:流量传感器的制造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流量检测

6.2.2.4 靶式流量计
靶:管流中垂直于流动方向安装的圆盘形阻挡件
流体经过时对靶产生作用力,此
作用力与流速有一定关系。
以直径比 d / D
表示流量公式:
1 qV ka D 2
F
靶式流量计结构原理 1—力平衡转换器;2—密封膜片; 3—杠杆;4—靶;5—测量导管
6.2.2.5 浮子流量计
1)测量原理及结构
浮子的力平衡公式:
p Af V f f g
Af :浮子截面积;V f :浮子体积
f :浮子密度
代入节流流量方程式得:
浮子流量计测量原理
qV A0
2 gV f f
Af
A0为环隙面积,与浮子高度h对应
K s qm 4 r
:扭角;K s:扭转弹性系数;
:振动角速度;r:U形管跨度半径
KS 2r sin 2r t ; qm 2 t; vp L 8r
6.3.2.2 热式质量流量计
原理:利用外热源对被测流体加热,测量因流体 流动造成的温度场变化,从而测得流体的质量流量。 流量方程式:
流出系数C: CE,渐进速度系数E:E
1 1 4
;
qV KCE d
2
p
;qm KCE d 2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准节流装置示意
节流装置取压方式
法兰取压 角接取压
6.2.2.2 均速管流量计
流体流经均速管产生与流量有确定关系的差压信号。
均速管的实用流量方程式:
qV
4
Dv
椭圆齿轮 流量计
腰轮流量 计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成绩)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资源的获取与信息的转换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信息技术学科, 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测试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在军事上,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已经成为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关键。
在装备性能检测、控制、故障诊断维修, 以及战场目标探测、战场生化、环境探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 许多高校都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为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也有多个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
上课学生数量多, 教学时数在36学时左右。
如何进一步完善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增加装备应用特色, 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已成为任课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
十分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 以及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课程和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在工程技术领域, 传感与测试过程是利用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 从客观事物对象中提取有关信息的感知和认识过程, 属于信息科学中信息获取的范畴。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特性、掌握其内在规律的主要手段, 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
所以应能从哲学高度认识传感器与测试在信息获取和预处理过程中作用地位, 树立“广义测试”的理念。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 首先从了解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在现代工业领域的作用地位为出发点, 掌握传感器与测试过程的基本静动态特性和技术指标。
然后以实现位移、振动力、温度、流量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为目标, 深入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热电、光电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并结合武器装备中常用的微光、红外探测器件, 详细介绍其构成原理, 以突出本课程的军事应用特色。
课程标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学时学分:4指定人:贾卫坊审核人: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业技术制订时间:2014年7月30日(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业技术等专业职业技术课,,是在学生学习完《电子技术基础一》、《电子技术基础二》、《电路分析基础》等相关课程后开设的。
其主要包括传感器的认识、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常用传感器应用技术及实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讲解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原理分析通俗易懂。
各章节中典型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分析和测试,融合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包含了传感器检测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实验进行有机的结合,突出实际应用,减少理论推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各种测量手段为主线,传感器的应用贯穿课程整个内容,让学生在用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训练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应采用新的评价方式。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认识传感器,了解测量基本原理,理解各种传感器进行非电量电测的方法,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初步具备实用传感器的应用和电路制作技能,并了解相应的测量转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及各种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职业知识:●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与技术指标●电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光电(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磁电式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性传感器●温度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液位测检系统●流量检测系统●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2.职业技能:●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应变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与电子秤的标定。
流量传感器的原理

流量传感器的原理
流量传感器利用物体对流体的影响来测量流体的流量。
它的原理基于测量所需流体流经传感器装置的压差或速度。
一种常用的流量传感器是差压式流量传感器。
该传感器由一个管道和两个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组成。
当流体通过管道时,它会在管道两侧产生不同的压力。
这种压差与流体的速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这种压差,我们可以确定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另一种常见的流量传感器是超声波式流量传感器。
它利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流体流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流体的流量。
传感器将超声波发送到流体中,并检测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由于流体的流速会影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我们可以得到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除了差压式和超声波式流量传感器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流量传感器,如热式流量传感器和涡街式流量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领域,但它们的目标都是测量流体的流量。
mems流量传感器原理

MEMS流量传感器原理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流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流量测量设备。
它利用微型结构和微电子技术制造的微小元件,通过测量流体通过传感器时产生的压力差或热传导来确定流体流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MEMS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1. 压差式MEMS流量传感器压差式MEMS流量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基于流体通过传感器时产生的压力差来测量流量。
以下是该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传感器结构:压差式MEMS流量传感器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微型通道组成。
其中一个通道称为“探测通道”,另一个通道称为“参考通道”。
这些通道之间通过微小孔隙或微型阀门连接。
2.流体进入:流体进入传感器后,分流到探测通道和参考通道。
3.压力差产生:流体通过探测通道时,由于通道的几何形状和流体的速度,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降。
而参考通道则相对较为平缓,压力较低。
4.压力传感器:探测通道和参考通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压力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通道两端的压力差。
5.压力差转换:传感器将测得的压力差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然后输出。
6.流量计算:根据已知的传感器特性和流体力学原理,使用计算公式将压力差转换为流体的流量。
压差式MEMS流量传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响应速度快。
然而,它对流体的粘度和密度变化较为敏感,需要进行定标和校正以获得准确的流量测量。
2. 热式MEMS流量传感器热式MEMS流量传感器是另一种常见的类型,它利用流体通过传感器时的热传导来测量流量。
以下是该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传感器结构:热式MEMS流量传感器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微型热敏电阻(RTD)组成。
这些电阻被制造在微型通道中,与流体接触。
2.加热元件:其中一个电阻作为加热元件,通过加热产生一定的温度差。
3.测温元件:其他电阻作为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流体通过传感器时的温度变化。
4.热传导:流体通过传感器时,温度差会导致热量传导到流体中,使测温元件的温度发生变化。
交通流量监测中的传感器技术

交通流量监测中的传感器技术在当今社会,交通流量的监测对于城市的规划、交通管理以及公众的出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在交通流量监测中,传感器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就像是交通领域的“眼睛”,为我们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交通状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传感器技术的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其中,常见的包括电磁感应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视频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等。
电磁感应传感器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交通流量监测技术。
它通过检测车辆通过时对电磁场的干扰来获取交通信息。
这种传感器通常安装在道路下方,当车辆驶过,会引起磁场的变化,从而被传感器捕捉到。
电磁感应传感器的优点是稳定性高、可靠性强,能够准确地检测车辆的存在和通过时间。
然而,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例如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对于车辆的类型和速度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
微波传感器则是利用微波的反射和散射原理来监测交通流量。
它可以安装在道路旁的杆子上,向道路发射微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根据信号的变化,可以判断车辆的数量、速度和车型等信息。
微波传感器具有安装方便、检测范围广的优点,能够同时监测多个车道的交通情况。
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如恶劣天气)的影响,测量精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视频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交通流量监测技术。
它通过摄像头拍摄道路上的图像或视频,然后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来提取交通信息。
视频传感器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不仅包括车辆的数量、速度和车型,还可以监测车辆的行驶轨迹、交通拥堵情况以及交通事故等。
然而,视频传感器对光照条件和图像质量要求较高,数据处理量较大,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超声波传感器则是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测量车辆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和速度。
它通常安装在道路上方或路边,适用于短距离的交通监测。
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但检测范围相对较小,容易受到其他声音的干扰。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学、光学、声学、精密机械、仿⽣学和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和⾼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之⼀,是现代新技术⾰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动检测和⾃动控制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传感器技术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柱产业的⼀部分。
传感器在⼯业部门的应⽤普及率⼰被国际社会作为衡量⼀个国家智能化、数字化、⽹络化的重要标志。
传感器技术是新技术⾰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柱之⼀。
如果说计算机是⼈类⼤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惊呼“⼤脑发达、五官不灵”。
从⼋⼗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股“传感器热”。
美国早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传感器时代,⽇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技术之创⽴。
⽇本⼯商界⼈⼠声称“⽀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配新时代”。
世界技术发达国家对开发传感器技术部⼗分重视。
美、⽇、英、法、德和独联体等国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关键技术之⼀。
美国国家长期安全和经济繁荣⾄关重要的22项技术中有6项与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直接相关。
关于保护美国武器系统质量优势⾄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其中8项为⽆源传感器。
美国空军2000年举出15项有助于提⾼21世纪空军能⼒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名列第⼆。
⽇本对开发和利⽤传感器技术相当重视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6⼤核⼼技术之⼀。
⽇本科学技术厅制定的90年代重点科研项⽬中有70个重点课题,其中有18项是与传感器技术密切相关。
美国早在80年代初就成⽴了国家技术⼩组(BTG),帮助政府组织和领导各⼤公司与国家企事业部门的传感器技术开发⼯作。
美国国防部将传感器技术视为今年20项关键技术之⼀,⽇本把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并列为6⼤核⼼枝术,德国视军⽤传感器为优先发展技术,英、法等国对传感器的开发投资逐年升级,原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中的第五条列有传感器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Z1、Z2为 截面相对基准 线 的 高 度 ; P1,P2 截 面 上
gZ1
P1
1
v12 2
gZ2
P2
2
v22 2
流体的静压力。
10.1 概述
10.1.2 管流的基础知识
实际流体具有粘性,在流动过程中要克服流体 与管壁以及流体内部的相互摩擦阻力而作功,这将 使流体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
标准孔板
10.2 差压流量计
10.2.2 孔板流量计
优点:构造简单,安装方便 。 缺点:流体通过孔板流量计的阻力损失很大。主要是由于
流体流经孔板时,截面的突然缩小与扩大形成大量涡流所 致。虽然流体经管口后某一位置流速已恢复与孔板前相同, 但静压力却不能恢复,产生了永久压力降。
孔板的缩口愈小,孔口速度 愈大,读数就愈大,阻力损 失愈大。所以,选择孔板流 量计A0/A1的值,往往是设计 该流量计的核心问题。
gZ1
P1
1
v12 2
gZ2
P2
2
v22 2
hwg
hwg为两截面之间单位质量实际流体流动产生的能量损失。
10.1 概述
10.1.3 流量计类型
流量测量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利用伯努利方程原理,通过测量流体差压信号来反映 流量的差压式流量测量法;
通过直接测量流体流速来得出流量的速度式流量测量 法;
1、2—截面1和2上流体的密度;
D、d—截面1和2上流束直径。
10.2 差压流量计
10.2.1 工作原理
体积流量:
qv v2 A2
1
d2
1 d D4 4
2
P1
P2
质量流量: qm v2 A2
1
d2
1 d D4 4
2 P1 P2
以实际采用的某种取压方式所得到的压差P来代替(P1-P2); 同时引入流出系数C 对上式进行修正:
“升”作为“立方分米”的专门名称。 1升=1000毫升(ml, cm3 ,cc); 1毫升=1000立方毫米
10.1 概述
10.1.2 管流的基础知识
➢ 流体密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体
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单位是(kg/m3)
➢ 粘滞力:流体运动过程中阻滞剪切变形的粘滞力
与流体的速度梯度和接触面积成正比,并与流体
10.2 差压流量计
10.2.1 工作原理
伯努利方程: P1 v12 P2 v22
1 2 2 2
连续性方程: 1 A1v1 2 A2v2
1
4
D2v1
2
4
d 2v2
不可压缩流体:
1 2
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压力 和流速变化图
P1、P2—截面1和2上流体的静压力; v1、v2—截面1和2上流体的平均流速;
电磁流量计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导电流体在磁场中垂直于磁 力线方向流过,在流通管道两侧的电极上将产生感应电势,感应 电势的大小与流体速度有关,则测量此电势可得流体流量。
10 流量的测量
10.6 电磁流量计
流体流量方程为:
qv
1
4
D2v
D
4B
E
E k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 ;D—管道内径 ; v—流体平均流速;E—感应电势。
第三篇 典型参量测试技术
CHAPTER 10
流量的测量 Flow Measurement
10 流量的测量
10.1 概述 10.2 差压流量计 10.3 涡轮流量计 10.4 椭圆齿轮流量计 10.5 转子流量计 10.6 电磁流量计 10.7 超声波流量计 10.8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 10.9 热丝式流量计
1.涡轮 2.导流器 3.磁电感应转 换器 4.外壳 5.前置放大器
10.2 差压流量计
10.3 涡轮流量计 2. 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流量 涡轮
转速
变送 器
磁电 脉冲 前置
转换
放大
记录 显示
涡轮叶片受力而旋转,其转速与流体流量(流速)成正比, 其转数又可以转换成磁电的频率,此频率表现为电脉冲, 用计数器记录此电脉冲,就可以得到流量。
利用标准小容积来连续测量流量的容积式测量; 以测量流体质量流量为目的的质量流量测量法。
10.1 概述
10.1.3 流量计类型
流量计的市场分布示意图
10.1 概述
10.2 差压流量计
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应用最广泛。
测量对象:流体方面,单相、混相、洁净、脏污; 工作状态:常压、高压、真空、常温、高温、低温; 管径方面:从几毫米到几米; 流动条件:亚音速流、临界流、脉动流。
10.1 概述
10.1.1 流量定义
平均流速:
v qv
vdA
t
AA
式中:v为流体在流过截面上各点的流速。
累计流量:在某段时间内流体通过的体积或质 量总量,它是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在该段时间 中的积分,表示为:
Qv t qvdt
Qm t qmdt
10.1 概述
单位换算:一桶原油等于多少升?
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 状态。雷诺数大,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 状态。 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 流状态,Re=2000~4000为过渡状态。
10.1 概述
10.1.2 管流的基础知识 ➢ 管流状态——层流和紊流
层流:流体沿轴 向做分层平行流 动。
1桶=42美制加仑
加仑,是英美制中重要的体积单位。美制的加仑,区分 计量干货与液体的;英制则不区分。
1加仑(美制干货,gal) = 4.40488377086升(L) 1加仑(美制湿货,gal) = 3.785411784升(L) 1加仑(英制,gal) = 4.54609升(L)
1桶=42×3.785=158.9升;约等于159升,或0.159立方米。
粘性有关。
F A dv
dy
式中:F为粘滞力;A为接触面积;
dv/dy为流体垂直于速度方向的速度梯度;
为表征流体粘性的系数(称为流体的粘度或粘滞系数)。
10.1 概述
10.1.2 管流的基础知识 ➢ 雷诺数Re:流体流动的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 雷诺数小,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
紊流:流体不仅有轴向运 动,且还有剧烈的无规则
的横向运动。
10.1 概述
10.1.2 管流的基础知识 ➢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
任取一管段,设两处的面积、流体密度和截面上
流体的平均流速分别为A1、1、v1 和A2、2、v2 。
1v1 A1 2v2 A2 constant
10.1 概述
10.1.2 管流的基础知识 ➢ 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浮子
流流体量
10 流量的测量
10.5 转子流量计
2. 转子流量计的结构
由一段上粗下细的锥形玻璃管 ( 锥 角 约 在 4° 左 右 ) 和 管 内 一 个密度大于被测流体的固体转子 (或称浮子)所构成。
流体自玻璃管底部流入,经过转 子和管壁之间的环隙,再从顶部 流出。
浮子
流流体量
10 流量的测量
两个齿轮每转动一圈,流量计将排出4个半月形容积的流 体。
10.2 差压流量计
10.5 转子流量计
1. 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转子流量计也是利用节流原理测量 流体的流量,但它的差压值基本保 持不变,是通过节流面积的变化反 映流量的大小,故又称恒压降变截 面流量计,也有称作浮子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可以测量多种介质的流 量,更适用于中小管径、中小流量 和较低雷诺数的流量测量。
节流式特点: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适应能力强,几乎能测量各种工况下 的流量。
10 流量的测量
10.2 差压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基于流体在通过设置于流通管道上的流动 阻力件时产生的压力差与流体流量之间的确定关系,通 过测量差压值求得流体流量。
产生差压的装置有多种型式,包括节流装置:如孔板、 喷嘴、文丘利管等,以及动压管、均速管、弯管等。其 他型式的差压式流量计还有靶式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等。
d2
2p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形式的节流装置,当雷诺数值Re大于
某一界限值ReK时,流量系数 趋于某一定值。因此,当
Re>ReK时,只要测量压力差便可确定流量的大小。
10.2 差压流量计
10.2.2 孔板流量计
标准孔板是一块具有与管道同心圆形 开孔的圆板,迎流一侧是有锐利直角 入口边缘的圆筒形孔,顺流的出口呈 扩散的锥形。
流量变化快的场合,还用作标定其他流量的标准仪 表。
10.2 差压流量计
10.4 椭圆齿轮流量计
10.2 差压流量计
10.4 椭圆齿轮流量计
椭圆齿轮 A 、B 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交替地相互驱动, 并各自绕轴作非匀角速度的转动。
在转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将充满在齿轮与壳体之间的固 定容积内的流体一份份地排出。
标准喷嘴是一种以管道轴线为中心线的旋转对称体,主 要由入口圆弧收缩部分与出口圆筒形喉部组成,有 ISAl932喷嘴和长径喷嘴两种型式。
ISA 1932喷嘴
10.2 差压流量计
10.2.4 喷嘴流量计
长径喷嘴
10.2 差压流量计
10.3 涡轮流量计 1. 涡轮流量计的结构
涡轮流量计由涡轮流量变送器和显示仪表组成。涡轮流 量计包括涡轮、导流器、磁电感应转换器、外壳及前置 放大器等部分 。
10.2 差压流量计
10.3 涡轮流量计 3. 涡轮流量计的特点和使用
优点: 其测量精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均好;量程范 围宽;耐高压,压力损失小;对流量变化反应迅速, 可测脉动流量;抗干扰能力强,信号便于远传及与 计算机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