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课件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 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  ppt课件
左右时症状易复发,应更加缓慢减量。 ③长期维持: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d作为维持量,在维持半年左
右。 激素敏感型:用药8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 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 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
副作用:感ppt课染件、药物性糖尿、骨质疏松、上消化道出血 18
主要治疗
治疗
2.细胞毒药物
①环磷酰胺:成人使用剂量为1~2mg/(kg·d)或75mg/(m2·d)、
小于前者,但同样价格昂贵,不能作为首选药物
ppt课件使用。
19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
1.合理安排休息:注意休息,如水肿明显、合并感染、大量蛋白 尿应卧床休息。严重水肿者应经常变换体位。
2.预防感染:因为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低下,且长期使用免疫抑 制剂,故很容易发生感染的并发症。注意进行无菌 操作,定时开窗通风,嘱患者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护理
术后
术后3小时:
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饮水300ml,以保证每小时有一次尿
标本。
术后6小时:
1.术后常规平卧6小时可解开腹带和左、右侧卧翻身。
2.卧床24小时,术后一般测血压8次,前4次之间间隔半 小时,后4次之间间隔1小时,血压平稳后停止。
3.留取尿常规3次,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如有血尿,应 卧床至肉眼血尿消失。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磷脂综合征 3.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病、白塞病、结节病、大动脉炎、反应性关节炎和 骨关节炎等) 4.易栓性疾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 5.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死胎、胎儿发育迟滞 6.动静脉栓塞 7.恶性肿瘤(包括消化道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8. 糖尿病 9. 白血病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其他并发症
感染:由于免疫 抑制剂的使用, 肾病综合征患者 容易发生感染, 如肺炎、尿路感
染等。
血栓和栓塞:肾 病综合征患者血 液处于高凝状态, 容易形成血栓, 如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等。
营养不良:肾 病综合征患者 常出现低蛋白 血症、电解质 紊乱等营养不
良症状。
肾功能不全: 长期大量蛋白 尿可能导致肾 功能不全,严 重时甚至发展
特殊治疗
血浆置换法:通过 置换血浆,清除体 内过多的免疫复合 物,减轻肾脏负担
免疫吸附法:利用 吸附剂吸附体内过 多的免疫复合物, 降低肾脏损害程度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 病因,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肾脏损害
细胞毒药物治疗:对 于部分难治性肾病综 合征患者,采用细胞 毒药物进行治疗
感染
常见感染部位: 肺部、泌尿道、
皮肤等
感染症状:发 热、咳嗽、尿
频、尿急等
感染对肾病综 合征的影响: 加重病情,影
响治疗
防治措施:保 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 源,遵医嘱治

血栓形成
常见部位:下肢深静脉、肾 静脉、肺动脉等。
防治措施:使用抗凝药物、定 期检测凝血指标、避免长时间
卧床等。
定义: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高 凝状态和低蛋白血症等原因, 容易形成血栓。
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 的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
饮食:低盐、低脂、 优质蛋白饮食,控 制水分摄入
控制感染:预防和 控制感染,避免使 用肾毒性药物
药物治疗: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利尿剂、糖皮质 激素等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细胞毒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 生物制剂:调节免疫,减轻肾脏损伤 新型药物:如JAK抑制剂,靶向治疗,提高疗效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光镜 (LM) ❖ 肾小球基本正常 ❖免疫荧光(IFM) ❖ 没有免疫球蛋白沉积 ❖电镜(EM) ❖ 肾小球脏层细胞足突消失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临床特征)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
❖我国发病率很高, 占原发性NS的30%;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50%患者有前驱感染; ❖免疫病理分为IgA肾病和非IgA肾病; ❖非IgA NS(50%) / 隐匿性 /急性/ 慢性GN; ❖血尿(IgA 100%, No-IgA 70%); ❖对治疗的反应取决于病理改变的轻重。
临床缓解; ❖ 病理变化重者治疗效果较差。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理)
❖光镜
❖ 肾小球成局灶、节段性硬化。
❖ 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

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
❖ IgM 和 C3 在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电镜
❖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定期检查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和过敏。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THANKS
感谢观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起始剂量要足
通常采用泼尼松(Prednisone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mg,晨起一次顿服。
减量要慢
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5%-10%,减至 每日0.5mg/kg左右时,改为隔日 顿服。
维持治疗要长
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一段时 间,一般不少于3-6个月。
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升高,尤其是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明显水肿。
尿蛋白大于3.5g/d;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指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如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 沫长时间不消失。
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中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液中的 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起 水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结词
发病率高,青少年多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详细描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 质弥漫性增生。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 疗反应较好。然而,部分病例病情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ppt课件
肾内科 :张菊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 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 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多种病理类型构成。
❖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
•是指成人尿 蛋白排出量 >3.5g/d
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
炼以增强抵抗力。
预防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 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
•是肾病综合 征的最基本 的病理生理 机制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降至<30g/L
•大量白蛋白 从尿中丢失
•蛋白质摄入 不足
•水肿
•低白蛋白血 症、血浆胶 体渗透压下 降,使水分 从血管腔内 进入组织间 隙
Hale Waihona Puke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和 (或)高甘 油三酯血症, 血清中LDL、 VLDL和脂蛋 白(α)浓 度增加
1.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2.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
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指导病人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4.定期门诊复查。若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浑
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一般治疗
•休息 •饮食
❖治疗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 使用利尿剂和 补充白蛋白 •减少尿蛋白: ACEI或ARB
❖主要治疗

《肾病综合征》课件

《肾病综合征》课件

张先生
张先生被诊断出肾病综合征,经 过多次治疗和药物调整,他的病 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李先生
李先生加入肾病综合征患者支持 组织,通过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 和情感支持,他找到了更多的勇 气和希望。
研究进展
1
新药研发
科学家正在研发新的药物,以提高肾病
基因治疗
2
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技术将为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带
3
营养调理
饮食调整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和肾功能, 有助于治疗肾病综合征。
预防和控制措施
1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肾病综合征,提高治疗效果。
2 合理饮食
低盐、低脂肪的饮食有助于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3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戒烟限例分享
王女士
王女士是一位患有肾病综合征的 患者,通过治疗和生活调整,她 成功控制了病情并改善了生活质 量。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功能失调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破损,引起 蛋白尿和其他症状。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突变可能增加肾病综合征的患病风险。
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可导致肾小球炎症,引发肾病综合征。
环境因素
暴露于特定化学物质或感染因素可能诱发肾病 综合征。
临床表现和诊断
蛋白尿
来新的突破。
3
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被认为可能成为未来肾病综 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
总结和展望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并期待未来更多的治疗突破。
异常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 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水肿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不是疾病的最后诊断。因由多种 病因引起,故其机制、临床表现、转归和防治各 有特点。本章主要阐述原发于肾小球疾病所表现 的肾病综合征。
4
第四页,共129页。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 水肿 4. 高脂血症
1与2必备。
5
第五页,共129页。
31
第三十一页,共129页。
治疗:本组轻度病变且临床表现为
肾病综合征者,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 药物的治疗反应好,重度患者疗效差。
32
第三十二页,共129页。
33
第三十三页,共129页。
34
第三十四页,共129页。
35
第三十五页,共129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29页。
37
第三十七页,共129页。
1. 感染: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2.药物、中毒、过敏 3.肿瘤:肺癌、结肠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 4.系统性疾病:SLE,过敏性紫癜、血管炎、淀粉样变 。 5.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Alport’s综合征
8
第八页,共129页。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2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
原发性 继发性
和C3在病变肾小球呈节段性团块样沉积。电镜下可 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及其与肾小球基底膜 分离现象。
55
第五十五页,共129页。
根据硬化的部位及细胞增殖情况可分为以下几型:
经典型:硬化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血管极周围的 毛细血管袢
塌陷型:小球外周毛细血管袢塌陷,呈节段分 布,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特征性增生 及空泡变性
光阴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 胞足突广泛融合是其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免疫刺激剂:左旋咪唑等。
静脉免疫球蛋白:其作用机理可能在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 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格状态,从而促其溶解, 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抑制了B淋巴 细胞合成抗体。常用剂量0.4g/kg/d,3-5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非固醇类消炎药
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弥漫重度增 生,肾小球基底膜呈分层状增厚,毛细血管袢 呈“双轨征”。
好发于青少年。半数有上感的前驱症状。75% 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在成 人效果不展至ESRD。
.
15
膜性肾病
光镜下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好发于中老年,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
肾静脉血栓最常见(10~40%)。 约1/4病例可自行缓解,早期膜性肾病激素及
细胞毒药物治疗后约60%病例可缓解,晚期疗 效差,往往不能使尿蛋白减少。 适当使用调脂药和抗凝治疗。
.
16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早期作用,近年 研究表明此药还有影响全身及肾脏血流 动力学的作用,肾综病人用药后血容量 下降、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而降低尿蛋白,常用剂量为4-5mg/kg/d, 但要警惕其副作用。
.
42
其它可能的降尿蛋白的治疗措施
中药:雷公藤 2片,每日3次或火把花根片3-5片,每日3 次。
.
34
持续治疗阶段:经过减量阶段,应视病人的
具体情况作持续治疗。
(1)首始大剂量激素治疗后,仅获部分缓解者, 按上述方法减量后至小剂量,可服6个月或更 长时间,如果病人在小剂量持续治疗中,获得 完全缓解,则于缓解后,按原量再服4周,然 后,十分缓慢和规则的减量,减至维持剂量时, 则视病人具体情况,用维持量一段时期后,再 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局灶节段硬化型(FSGS)
– 系膜增生型(MsPGN)
– 膜型(MN)
– 系膜毛细血管增生型(膜增生性肾炎, MPGN )
(一)微小病变,MCD
1、临 床
– 儿童多见(75%),男:女=2:1 – 多有上感史 – 重度全身浮肿:胸水,腹水 – 一般无血尿,选择性蛋白尿 – 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补体正常
Q1:临床诊断?
A 急性肾炎 B IgA肾病
C 肾病综合征
D
急进性肾炎
Q2、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B 微小病变
C 系膜增生性肾炎
D 膜性肾病
Q2、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B 微小病变
C 系膜增生性肾炎
D 膜性肾病
Q3、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为:
A. 利尿、抗凝、ACEI
2、病 理
(1)光镜
– 硬化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
– 肾小球毛细血管透明变性或玻璃样变
(2)免疫荧光
– IgM、C3沉积
(3)电镜
– 足突融合、电子致密物沉积
经典型
F S G S 新 分 型
顶端型
塌陷型
3、对治疗反应
– 激素治疗
• 1/3敏感,1/3依赖,1/3抵抗
• 延长激素治疗时间, 缓解率
– 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十、NS预 后
• 缓慢良性疾病 • 10年存活率80% • 有的国家高达96% • 我院达90%以上 • 不同病理类型预后差别很大
决定预后的因素
• 病理类型 • 临床特点
– 年龄 性别 高血压 肾功能
• 并发症 • 治疗与随访
自我测试题
典型病例
男 性 , 14 岁 , 上 感 后 出 现 浮 肿 、 泡 沫 尿 , 血 压 105/60mmHg ,尿常规: pro ( ++++ )、 RBC ( - ), 24小时尿蛋白8g,ALB 25g/L,肾功能正常,无皮疹、 关节痛。
宁大小班化教学课件
中文版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Syndrome Néphrotique
英文版
法文版
一、定 义
肾病综合征
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是由多 种病因、病理生理、共同的临床表现所 组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二、诊断标准
国内:24h尿蛋白定量3.5g 国外: 3.5g /(1.73m2 • 24h)
Q1:临床诊断?
A 急性肾炎 B IgA肾病
C 肾病综合征
D 急进性肾炎
典型病例
男 性 , 14 岁 , 上 感 后 出 现 浮 肿 、 泡 沫 尿 , 血 压 105/60mmHg ,尿常规: pro ( ++++ )、 RBC ( - ), 24小时尿蛋白8g,ALB 25g/L,肾功能正常,无皮疹、 关节痛。
大量蛋白尿 浮 肿 肾病综合征 低白蛋白血症
(ALB30g/L)
高脂血症
血胆固醇6.5mmol/L 甘油三脂>1.24mmol/L
三、病 因(1)
1、特发性
– 微小病变(Minimal change disease, MCD)
– 局灶节段硬化型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sclerosis, FSGS)
三、病 因(2)
2、继发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糖尿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 肾淀粉样变(Renal amyloidosis) –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
三、病 因(3)
2、继发性(续)
– 重金属(汞、镉)
– 过敏(食物、花粉)
– 药物(氨苄青霉素、非类固醇抗炎药)
– 肿瘤(淋巴瘤、癌、白血病、骨髓瘤)
– 感染(病毒、血吸虫)
四、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 浮 肿 肾病综合征 低白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上皮细胞足突
包曼氏囊腔
毛细血管腔
=阴电荷
=中性分子
孔径屏障
1、肾小球滤过屏障与蛋白尿形成
B. 输血浆、抗凝、利尿、激素 C. 抗凝、利尿、激素、免疫抑制剂 D. 激素、抗凝、利尿、饮食调整
Q3、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为:
(2)免疫荧光
– 系膜区、毛细血管壁IgG、C3颗粒样沉积
(3)电镜
– 系膜区、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
3、对治疗反应
– 治疗棘手 – 激素治疗:多无效 – 必须加用细胞毒药物 – 预后:差
• 数年内进展至慢性肾衰(CRF)
• 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ESRD)
六、NS并发症
• 感染
• 低血容量性休克 • 血栓及栓塞性并发症 • 高脂血症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 肾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损伤 肾前性少尿 – 肾小管功能损害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激活
– 原发于肾内水钠潴留
腹 水
凹陷性浮肿
返回
四、病理生理
4、高脂血症
– 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加
低蛋白血症促使脂质合成增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促发因素
– 外周利用及分解减少
– LDL受体缺陷,导致LDL清除减少
返回
五、原发性NS临床与病理
• 病理分型:五型
– 微小病变型(MCD)
(五)膜增生型,MPGN
1、临床
– 青少年,有感染病史,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 蛋白尿伴血尿(肉眼血尿多见) – 高血压明显 – 早期出现肾衰
• I型 尿检异常 • II型 持续性肾病综合征 肉眼血尿 急性肾炎综合征 肾衰(25%)
2、病 理
(1)光镜
I II
– I型 肾小球体积大,呈分叶状 – II型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呈 “双轨状” – III型 基底膜断裂分层
• 雷公藤多甙片
• 至灵胶囊
• 百令胶囊
• 保肾康 • 肾炎康复片 • 冬虫夏草
(五)免疫调节剂
• 转移因子
• 胸腺素
• 玉屏风散
(六)并发症的防治
• 感染 • 血栓与栓塞
– 预防 血ALB 20g/L 肝素 华法令 潘生丁 尿激酶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HD 治疗基础疾病 利尿 SB
•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Q1:临床诊断?
A 急性肾炎
C 肾病综合征
B IgA肾病
D 急进性肾炎
典型病例
男 性 , 14 岁 , 上 感 后 出 现 浮 肿 、 泡 沫 尿 , 血 压 105/60mmHg ,尿常规: pro ( ++++ )、 RBC ( - ), 24小时尿蛋白8g,ALB 25g/L,肾功能正常,无皮疹、 关节痛。
– 系膜增生型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 膜型(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 – 膜增生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Mesangiocapillary glomerlonephritis, MPGN)
– 总量:8~10g
(1)环磷酰胺,CTX
• 付作用
– 骨髓抑制
– 肝功能损害
– 脱发 – 出血性膀胱炎
– 性腺抑制
– 致第二肿瘤
(2)环孢素A,CysA
• 原理
– 选择性抑制T辅助细胞及T细胞毒效应细胞
• 剂量
– 3~5mg/kg/d口服,2~3月后减量
• 疗程
– 一般用6月,不宜超过1年
(四)中药
Q1:临床诊断?
A 急性肾炎
B
IgA肾病
C 肾病综合征
D 急进性肾炎
典型病例
男 性 , 14 岁 , 上 感 后 出 现 浮 肿 、 泡 沫 尿 , 血 压 105/60mmHg ,尿常规: pro ( ++++ )、 RBC ( - ), 24小时尿蛋白8g,ALB 25g/L,肾功能正常,无皮疹、 关节痛。
2、病 理
(1)光镜
– 基本正常
(2)免疫荧光
– 阴性,无免疫复合物沉积
(3)电镜
– 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3、对治疗反应
– 激素治疗:90%敏感 – 复发率:高 – 预后:好
(二)局灶节段硬化型,FSGS
1、临床
– 发病率 5~15% – 血尿(65%)、非选择性蛋白尿 – 高血压(30%)、肾功能不全(10%) – 10年进入肾衰
1、肾上腺皮质激素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剂量500~1000mg iv gtt×3天 – 口服强的松维持
• 疗程>1年 • 治疗结果
– 激素敏感、依赖、抵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 副作用
–柯兴氏表现 –三大代谢紊乱(糖、脂肪、盐) –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 –感染(细菌、病毒、霉菌) –骨质疏松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白内障 –动脉硬化
2、病 理
(1)光镜
– 弥漫性毛细血管壁增厚 – 早期: 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均一性嗜伊红颗粒 沉积 – 进展期:基底膜钉突形成
(2)免疫荧光
– 上皮下IgG、C3细颗粒状沉积
(3)电镜
– 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淀,足突消失
3、对治疗反应
– 自发缓解率:25%
– 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
• 早期缓解率 60% • 晚期缓解率
–生长延缓
–肾上腺分泌不足
(三)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
2、细胞毒药物
• 环磷酰胺(CTX) • 瘤可宁(苯丁酸氮芥,CB1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