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陕西省煤矿生产能力公示情况表

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各省煤炭去产能最新情况

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各省煤炭去产能最新情况 记者20 日获悉,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各省(市、区)煤炭去产能最新情况。根据通报,截至7 月底,江苏省煤炭产能化解量、人员安置量已分别完成 全年目标任务的78.2%、70%左右,处于第一梯队,总体平稳,进展顺利。 根据目标责任书,2016-2020 年江苏省需化解煤炭过剩产能836 万吨,占全省煤炭原有产能的63%。经分解,今年关闭7 处煤矿,其中,徐矿集团关闭 6 处煤矿、退出产能790 万吨,扬州市矿务局关闭1 处煤矿、退出产能28 万吨;2018 年,关闭宝应县所属的1 处煤矿、退出产能18 万吨。此外,根据中央企业与国务院国资委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十三五期间,在苏央企化解煤炭过剩 产能346 万吨。其中,今年华润天能徐州煤电公司关闭其全部5 处煤矿、退出产能226 万吨,2020 年中煤大屯煤电公司关闭1 处煤矿、退出产能120 万吨。 对照今年的目标任务,目前江苏省已基本完成5 处煤矿的井口封闭工 作、退出产能640 万吨,分流安置人员15156 人。其余2 处分别于9 月份和10 月下旬停止开采,启动关井工作。随着江苏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有序完成,到今年底,江苏省境内还有生产煤矿8 处,核定生产能力1232 万吨/ 年;到2020 年底,江苏省境内保留生产煤矿6 处,核定生产能力1108 万吨/年。 8 月18 日,省政府专题研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协同发力。省发改委支持徐矿集团参与电源点项目建设,帮 助企业转型;省财政厅已拨付到位国家和省奖补资金6.2 亿元;省人社厅在全国率先出台职工分流安置政策;省国土厅正在研究落实徐矿采煤塌陷地复垦形成的可用耕地指标交易等政策措施;省国资委提出了徐矿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的一揽子意见;省金融办引导企业做好银行债权债务处理和融资工作;江苏煤监局加大

对煤矿企业超能力生产行政处罚使用法律法规

超能力生产处罚适用法律法规 一、合法矿井超能力生产 1.依据《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煤矿年度生产计划超过登记生产能力的,责令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执行的,视情节轻重对矿长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的行政处分,直至暂扣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 第三十五条煤矿超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矿长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3个月内发现2次以上超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关闭。 2.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处罚 第八条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 煤矿有下列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第十条煤矿有本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情形之一,仍然进行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提出整顿的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并由颁发证照的部门立即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该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和矿长5年内不得再担任任何煤矿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矿长。 3.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处罚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超过核定的生产能力、强度或者定员进行生产的二、非法煤矿非法生产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附件3: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 (四)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 第三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以万t/a为计量单位,年工作日采取330d。 第四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应当逐项核定各生产系统(环节)的能力,取其中最低能力为煤矿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核查采区回采率、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井工矿主要核定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能力、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排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露天矿主要核定穿爆、采装、运输、排土等环节的能力。除尘、防排水、供电、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第五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为: (一)30万t/a以下煤矿以1万t为档次(即1、2万t/a……); (二)30万t/a至90万t/a煤矿以3万t为档次(即33、36 万t/a……); (三)90万t/a至600万t/a煤矿以5万t为档次(即95、100 万t/a……); (四)600万t/a以上的煤矿以10万t为档次(即610、620万t/a……)。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的原则确定。 第六条煤矿通风系统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井下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要符合规程规要求。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矿井年度通风能力,可作为核定生产能力的依据。 第七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所用参数,必须采集已公布或上报的生产技术指标、现场实测和合法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整理、修正,并进行现场验证而确定。 第二章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查 第八条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容及标准: (一)有依法认定的资源储量文件; (二)有上年度核实或检测的资源储量数据;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 区划分情况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 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 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 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 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不粘煤、长焰煤 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分布:府谷、佳县、吴堡 煤层: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为。

储量: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亿吨。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 煤种:(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煤 特点: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 3、陕北三叠纪煤田 分布:延安、子长、安塞、横山 煤层: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 储量:煤炭资源量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亿吨。 煤种:气煤 特点:具有低~中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是良好的化工用煤及炼焦配煤 4、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分布:韩城、合阳、澄县、蒲城、白水、铜川 煤层:可采煤层2~6层,可采厚度~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依法加强和改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规范煤矿生产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煤矿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煤矿各生产系统(环节)所具备的煤炭综合生产能力,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煤矿生产能力以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为对象。一处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对应一个生产能力。 第三条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依法生产; (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三)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生产能力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所确定、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并经验收合格,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登记的生产能力。 核定生产能力是指已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因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登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实际,按照本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变更登记的生产能力。

第五条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的生产能力(以下统称登记生产能力),是煤矿年度煤炭产量的最大值。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实施监管。 第六条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煤矿生产能力监管的指导,并直接负责中央煤炭企业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以外的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第二章设计生产能力 第七条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提出设计生产能力。 第八条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设计生产能力,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煤矿设计的规定和规范,综合资源条件、开采技术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 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和规范,脱离客观条件,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 第九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国家关于煤矿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对煤矿初步设计进行审查,确定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关于煤矿初步设计规定和规范的,不予通过。 第十条煤矿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煤矿初步设计组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 榆阳区(国有重点2个,国有地方8个,乡镇煤矿15个) 一、国有重点 1.小纪汗煤矿 2.中能榆阳煤矿 二、国有地方 1.常乐堡井 2.东风煤矿 3.金牛煤矿 4.长城煤矿 5.三台界煤矿 6.银河薛庙滩煤矿(榆阳区金鸡滩镇) 7.榆树湾煤矿 8.榆阳区杭来湾煤矿 三、乡镇煤矿 1.六墩煤矿 2.方家畔煤矿 3.大川沟煤矿 4.上河煤矿 5.鑫源煤矿 6.榆阳区麻黄梁煤矿 7.榆阳区常家梁胜利煤矿 8.榆林市永乐煤矿 9.榆林市榆阳区常兴煤矿 10.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 11.榆林市榆阳区十八墩煤矿 12.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 13.榆林市榆阳区农垦榆卜界煤矿 14.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 15.榆阳区七山煤矿 神木县(国有重点13个,国有地方8个,乡镇煤矿128个) 一、国有重点

1.大柳塔煤矿 2.活鸡兔煤矿 3.榆家梁煤矿 4.石圪台煤矿 5.哈拉沟煤矿 6.大海则煤矿 7.国华锦界煤矿 8.神木柠条塔煤矿 9.神木红柳林煤矿 10.张家峁煤矿 11.韩家湾煤矿 12.大哈拉煤矿 13.龙华煤矿 二、国有地方 1.汇森凉水井矿业公司 2.大砭窑煤矿 3.海湾煤矿 4.海湾二号井 5.杨伙盘煤矿 6.何家塔煤矿 7.海湾三号井 8.神木县石窑店煤矿 三、乡镇 1.神木县新民沟沙渠煤矿 2.神木县孙家岔镇边不拉煤矿 3.神木县孙家岔镇朱概塔煤矿 4.神木县孙家岔镇大湾煤矿 5.神木县果树塔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6.神木县孙家岔镇后塔煤矿 7.神府经济开发区赵家梁煤矿 8.孙家岔镇沙坡村刘家峁煤矿(6万吨扩建为15万吨) 9.孙家岔镇海湾村河畔煤矿(6万扩建为15万吨) 10.神木县大柳塔镇后柳塔煤矿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

西安市 临潼区:石墨矿、金矿 长安县:线石、蛭石、砂 户县:铁、锰、铜、铅、锌、金、大理石 铜州市 王益区:煤炭、石灰石、耐火粘土、陶瓷粘土 印台区:煤炭、耐火粘土、高铝粘土、柴油砂土、油页岩 耀县:煤炭、石灰石、高岭土 宝鸡市 岐山县:石灰石、石英石凤翔县:石灰石、大理石、煤 太白县:金、银、铜、铅、锌、镁 麟游县:煤、石灰石、石英砂、金、铁、陶土 眉县:铜、铁、铝、锌、硫磺、红柱石、大理石、石英石、绿帘石 咸阳市 渭城区:粘土、沙子 永寿县:煤、铁、石灰岩、石类砂岩、陶土 旬邑县: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陶土 长武县:油页岩、天然气、煤炭 乾县:石灰石、矿泉水、磷矿石 淳化县:煤、石灰石 渭南市 渭南市:煤、钼、金 韩城市:煤炭 华阴市:金、铁、铜、钼、银、稀土、蛭石 蒲城县:煤、石灰石、大理石、硫铁矿、铝钒土、粘土 潼关县:黄金、石墨、花岗岩、石英、大理石、蛭石、铅矿 白水县:煤炭、石灰石、石英石、青红砂石、铁、锰、石膏、粘土 华县:金、银、钼、铁 延安市 宝塔区: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紫砂陶土 子长县:煤、石油、天然气 延川县:石油、煤炭、沙子 富县:煤炭、石油、天然气、紫砂陶土 延长县:石油、煤炭、天然气、瓷土、石灰石、石英砂岩、铁矿石 甘泉县: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紫砂陶土 志丹县:石油、天然气、油页岩 吴旗县:石油 汉中市 汉台区:磷、石英岩、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锰、砂金 留坝县:大理石、中蛇纹石、花岗石 镇巴县:煤、板石、锰、铁 南郑县:铁、铅、金、银、锌、花岗石、石灰石、白云岩、大理石、磷矿洋县:钛磁铁矿、石英矿、膨润土、石墨、砂金、铜、铁矿 宁强县:铜、铁、锰、镍、金、石棉、硫铁、大理石、花岗岩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

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

&wbtreeid=1008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含煤总面积约57000km2,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边缘褶皱带,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 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 &wbtreeid=1009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 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 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 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 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不粘煤、长焰煤 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榆林地区煤矿分布

子洲县(乡镇煤矿3个) 一.乡镇 1.子洲县候石畔茂源煤矿 2.子洲县永兴煤矿 3.子洲县兴盛煤矿 榆阳区(国有重点2个,国有地方8个,乡镇煤矿15个) 一.国有重点 1.小纪汗煤矿 2.中能榆阳煤矿 二.国有地方 1.常乐堡井 2.东风煤矿 3.金牛煤矿 4.长城煤矿 5.三台界煤矿 6.银河薛庙滩煤矿(榆阳区金鸡滩镇) 7.榆树湾煤矿 8.榆阳区杭来湾煤矿 三.乡镇 1.六墩煤矿 2.方家畔煤矿 3.大川沟煤矿 4.上河煤矿 5.鑫源煤矿 6.榆阳区麻黄梁煤矿 7.榆阳区常家梁胜利煤矿 8.榆林市永乐煤矿 9.榆林市榆阳区常兴煤矿 10.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 11.榆林市榆阳区十八墩煤矿 12.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 13.榆林市榆阳区农垦榆卜界煤矿 14.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 15.榆阳区七山煤矿 吴堡县(国有地方1个) 一.国有地方 1.麻塔则煤矿 米脂县(乡镇煤矿1个) 一.乡镇

1.米脂县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 横山县(国有地方3个,乡镇煤矿20个) 一.国有地方 1.樊河二号井 2.樊河三号井 3.横山县波罗煤矿 二.乡镇 1.石马洼煤矿 2.张家洼煤矿 3.二石磕煤矿 4.山东煤矿 5.店方台煤矿 6.石碧则煤矿 7.天云煤矿 8.横山县兴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9.横山县财源煤业有限公司 10.横山县韩岔乡庙渠煤矿 11.横山县波罗镇槐树峁煤矿 12.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3.横山县胜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4.横山县众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5.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 16.横山县波罗镇宋家洼煤矿-波罗镇庙梁煤矿 17.陕西万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18.横山县五龙山乡强兴庄煤矿 19.横山县殿市镇水坝滩煤矿 20.陕西横山县殿市镇龙翔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府谷县(国有重点2个,国有地方4个,乡镇煤矿81个)一、国有重点 1.府谷冯家塔煤矿 2.陕西德源三道沟煤矿 二、国有地方 1.南梁煤矿 2.槐树塔煤矿 3.郭家湾煤矿 4.沙沟岔煤矿 三.乡镇 1.新民镇后打井沟矿 2.新民镇芦草畔煤矿 3.新民镇阴峁沟煤矿 4.新民镇新榆煤矿 5.新民镇中大煤矿

天普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办法

天普煤矿 生 产 组 织 管 理 办 法

矿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理顺内部各种生产关系,增强干部职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保持正常的矿井生产秩序,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我矿生产组织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考核科学的管理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调度会议制度 1、每天7:00准时在矿三楼会议室召开生产调度会,全矿副矿长、部室部长、区队队长必须参加(队长因入井、请假等原因不能参加会议时,必须向生产矿长请假,并指派副职参加)。 2、参加会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时间,迟到、早退罚款50元,旷会一次罚款100元。 3、参加调度会人员必须将手机调到静音或振动状态,否则对责任人一次罚款50元。 4、参加会议人员必须带专用记录本,并做好会议记录,否则对参会人员一次处罚50元。 5、为压缩会议时间,参会人员应加强会前沟通,发言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严禁推脱责任,原则上早调度会07:30以前结束。 6、调度会议上布置的工作,参会人员负责传达落实,业务部室监督落实情况,没有按期落实办理的,对参会责任人罚款100元。 二、调度管理 (一)早调会汇报程序: 采煤队掘进队巷道维修队机电队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

为了提高会议效果,要求每个人汇报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二)班中汇报 A、各工队向矿值班矿长汇报:要求各队长跟班队长,每班按班初、班中、班末三汇报,汇报当班工作进度、存在问题。 1)班初汇报当班出勤人数、现场安全状况、当班计划;班中汇报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班末汇报当班生产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 2)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机电设备障碍、停电、供排水等影响正常生产等各类事件。 B、瓦斯检查员汇报 1)瓦斯检查一般三汇报:本岗位工作范围内交接班时、班中、班末、一炮三检汇报。 2)通风设施构筑物检查情况汇报。 C、安全检查员汇报: 1)当班交接班工作地点情况,存在的隐患、现场处理措施、行走路线。 2)事故汇报:发生事故、现场立即向矿值班矿长汇报清楚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概况和汇报人姓名。矿值班矿长接到汇报后,立即汇报值班矿长、值班矿长主任、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分管矿长、行政一把手同时通知救护队、医院,并汇报集团公司。 D、生产矿井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当班汇报: 1)影响范围为一个工作面且影响时间3小时以上(包括3小时)的。 2)影响范围为一个采区且影响时间2小时以上(含2小时)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 证 和营业执照; (二)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 (四)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 第三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以万t/a 为计量单位,年工作日采取330d。 第四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应当逐项核定各生产系统(环节) 的能力,取其中最低能力为煤矿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核查采区回采率、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井工矿主要核定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能力、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排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露天矿主要核定穿爆、采装、运输、排土等环节的能力。除尘、 防排水、供电、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

要。 第五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为: (一)30万t/a以下煤矿以1万t为档次(即1、2万t/a ??…); (二)30 万t/a 至90 万t/a 煤矿以 3 万t 为档次(即33、36 万t/a .. ); (三)90万t/a至600万t/a煤矿以5万t为档次(即95、100 万t/a... ); (四)600万t/a以上的煤矿以10万t为档次(即610、620万 t/a .. )。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的原则确定。 第六条煤矿通风系统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井下各用 风 地点所需风量要符合规程规范要求。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矿井年度通风能力,可作为核定生产能力的依据。 第七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所用参数,必须采集已公布或上报的生产技术指标、现场实测和合法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整理、修正,并进行 现场验证而确定。 第二章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查 第八条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内容及标准: (一)有依法认定的资源储量文件; (二)有上年度核实或检测的资源储量数据;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发改运行[2006]81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依法加强和改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规范煤矿生产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煤矿各生产系统(环节)所具备的煤炭综合生产能力,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煤矿生产能力以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为对象。一处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 (井)对应一个生产能力。 第三条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依法生产; (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三)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 煤矿生产能力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所确定、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并经验收合格,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登记的生产能力。 核定生产能力是指已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因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登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实际,按照本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变更登记的生产能力。 第五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的生产能力(以下统称登记生产能力),是煤矿年度煤炭产量的最大值。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实施监管。 第六条 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煤矿生产能力监管的指导,并直接负责中央煤炭企业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以外的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第二章 设计生产能力 第七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应当由具有相应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 榆阳区(国有重点2个,国有地方8个,乡镇煤矿15个) 一、国有重点 1、小纪汗煤矿 2。中能榆阳煤矿 二、国有地方 1、常乐堡井 2。东风煤矿 3.金牛煤矿 4。长城煤矿 5。三台界煤矿 6。银河薛庙滩煤矿(榆阳区金鸡滩镇) 7。榆树湾煤矿 8、榆阳区杭来湾煤矿 三、乡镇煤矿 1。六墩煤矿 2。方家畔煤矿 3、大川沟煤矿 4。上河煤矿 5、鑫源煤矿 6.榆阳区麻黄梁煤矿 7。榆阳区常家梁胜利煤矿 8。榆林市永乐煤矿 9。榆林市榆阳区常兴煤矿 10.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 11、榆林市榆阳区十八墩煤矿 12.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 13、榆林市榆阳区农垦榆卜界煤矿 14、榆林市麻黄梁镇二墩煤矿 15。榆阳区七山煤矿 神木县(国有重点13个,国有地方8个,乡镇煤矿128个) 一、国有重点

1。大柳塔煤矿 2。活鸡兔煤矿 3.榆家梁煤矿 4。石圪台煤矿 5、哈拉沟煤矿 6.大海则煤矿 7、国华锦界煤矿 8.神木柠条塔煤矿 9、神木红柳林煤矿 10。张家峁煤矿 11。韩家湾煤矿 12.大哈拉煤矿 13。龙华煤矿 二、国有地方 1。汇森凉水井矿业公司 2。大砭窑煤矿 3.海湾煤矿 4.海湾二号井 5.杨伙盘煤矿 6.何家塔煤矿 7、海湾三号井 8。神木县石窑店煤矿 三、乡镇 1、神木县新民沟沙渠煤矿 2.神木县孙家岔镇边不拉煤矿 3、神木县孙家岔镇朱概塔煤矿 4、神木县孙家岔镇大湾煤矿 5。神木县果树塔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6、神木县孙家岔镇后塔煤矿 7。神府经济开发区赵家梁煤矿 8.孙家岔镇沙坡村刘家峁煤矿(6万吨扩建为15万吨) 9。孙家岔镇海湾村河畔煤矿(6万扩建为15万吨) 10、神木县大柳塔镇后柳塔煤矿

修订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情况说明

修订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情况说明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修订情况的说明 一、修订的必要性 200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发改运行〔2006〕819号文件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以来,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国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在煤矿得到广泛应用,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煤矿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定修订后,能力核定标准不能与之保持一致;冲击地压、瓦斯抽采达标等内容需要纳入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中;各地和煤矿企业普遍呼吁及时修订煤矿生产能力有关标准办法,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煤炭行业管理、监管部门和煤炭企业突出反映了有关年限、档次不适应当前煤炭产业安全发展的问题。鉴于以上情况,根据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从2012年4月份开始,我们与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协商研究,决定对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二、修订过程 2012年4月开始组织专家进行修订,形成了初稿;6月份分别在北京和山东召开研讨会,对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进行了修改;7月组织中煤科工集团和重庆煤科院等单位,起草了瓦斯抽采达标能力的核定标准;9月,经与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沟通协商,形成了征求意见稿;11月,广泛征求各地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煤炭企业的意见,对各地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梳理归纳后,再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讨论,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2013年四季度,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有关要求,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对相关内容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重庆、安徽两地对瓦斯抽采环节的能力核定标准进行了验证。委托中煤科工煤科总院对部分冲击地压矿井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冲击强度、频次与产量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冲击地压矿井核定的安全修正系数KC及取值范围。今年1月7日,召开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和部分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对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完善。 三、修订的基本原则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介绍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煤矿产地分布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全国32 个省(区、市)中除上海 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 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 亿吨,资源量8262.99 亿吨,基础储量3334.8 亿吨,储量1825.39 亿吨。 从地理分布上看,在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储量约为9100 亿t,约占全国保有储 量90.0%左右;分布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储量约为8750 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7%左右,其中晋陕蒙地区约为6459 亿t,占全国总区域储量的64%左右,西北自给区的新甘宁青四省区约为1405 亿t,约占14%,西南的云贵川渝四省 市约为903 亿t,约占9%,且集中分布在云、贵两省,其余东北、京津冀、华 东和中南各省市区保有储量约为1266 亿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尤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十省市(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省市)已查证的资源量仅为568 亿t 左右,约占全国总量 5.7%左右。 按区域分布,华北地区1930.84 亿吨,占57.87%,华中地区148.68 亿吨,占4.46%,华南地区11.25 亿吨,占0.34%;华东地区253.75 亿吨,占7.60%,东北地区144.53 亿吨,占4.33%,西北地区557.39 亿吨,占16.70%,西南地区290.35 亿吨,占8.70%。2007 年全国煤炭产量25.36 亿吨,其中2008 中国煤炭企业100 强产量在各地区分布与2007 比相对稳定,其中产量占100 强企业 全部产量比例达10%以上的省份和公司是山西省、神华集团、内蒙古,分别是18.13%、16.08%、10.43%,3 家产量合计占总产量的44.63%。排在第4~10 位

陕西煤炭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一、陕西煤炭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 陕西省的地理区位优势 陕西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处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在东经105。到1ll。、北纬31。到39。之间,其东部与山西隔黄河相邻,西部与甘肃、宁夏接壤,北靠内蒙,南临四川、重庆。全省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域状况,东西宽度约为160到490公里,南北长度约为880公里。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随着西安一包头、西安一安康、西安一南京铁路干线的相继建成,将进一步加强陕西承东启西。整个地势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倾斜的特点。联贯南北的经济地理位置。 陕西境内山原起伏,地形复杂。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由北向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陕北黄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海拔1000-3000米。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由于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甘肃、宁夏,南抵湖北、四川、重庆,北接内蒙,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独特的地质环境造就了陕西不同的地质特征,也为煤炭产业的产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 陕西煤炭的资源优势及重要地位 陕西省是中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之一,陕西全省面积共20.56万平方公里,下辖县市107个,人口超过3000万。煤炭资源在省内分布面积较广,70个县市含煤面积约为60000平方公里,其中53个县市有煤矿开采活动。根据我国第二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显示,陕西省探明和预测的煤炭资源总量在约为2922亿万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8%。到2007年底,煤炭探明储量为1685.4亿吨,保有储量为1675.4亿吨,居全国第三。陕西省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陕北的榆林神木与府谷、渭北以及黄陵、彬县,储量占全省99%以上。 陕西有五大煤田,即: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它们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它的边缘翘褶带。还有一些煤质较差、构造复杂、厚度不稳定的煤产地分布在陕南地区。陕西的煤炭资源种类齐全,品质较好,拥有长焰煤、石煤、无烟煤等各个煤种,但不存在褐煤的存储,主要的煤种为如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其次为中变质煤如瘦煤、肥煤,其后为高变质煤如无烟煤、贫煤。其中低变质煤炭占全省煤炭储量的97%以上,其余煤种占3%左右。总的来说陕西的煤具有发热高和气化性能好的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全国煤矿分布图

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 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 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亭矿区 4、晋北基地: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 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 6、晋东基地:晋城、潞安、阳泉、武夏矿区 7、蒙东(东北)基地:扎赉诺尔、宝日希勒、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白音华、胜利、阜新、铁法、沈阳、抚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矿区 8、两淮基地:淮南、淮北矿区 9、鲁西基地:兖州、济宁、新汶、枣滕、龙口、淄博、肥城、巨野、黄河北矿区 10、河南基地:鹤壁、焦作、义马、郑州、平顶山、永夏矿区 11、冀中基地:峰峰、邯郸、邢台、井陉、开滦、蔚县、宣化下花园、张家口北部、平原大型煤田

12、云贵基地:盘县、普兴:、水城、、六枝、织纳、黔北、老厂、小龙潭、昭通、镇雄、恩洪、筠连、古叙矿区 13、宁东基地:石嘴山、石炭笋、灵武、鸳鸯湖、横城、韦州、马家滩;积家并、萌城矿区 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工程设施。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处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担负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处于煤炭消费量大的东中部,担负向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供给煤炭。蒙东(东北)基地担负向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供给煤炭。云贵基地担负向西南、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含华亭)、宁东基地担负向西北、华东、中南地区供给煤炭。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及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联营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规划要求,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优先建设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矿井。国家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重组,并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参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对大型煤炭基地内已经存在的小煤矿不再新配置资源,地方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小煤矿联合改造规划,对小煤矿进行分类处理:凡适宜大矿开采的资源,要按照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和矿井改造;凡影响大矿开采的要予以关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折价入股;凡非法及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严重、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要坚决依法关闭。 13个亿吨级煤炭能源基地概况 1、神东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神东基地: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主。1984年发现的神府煤田位于陕西榆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煤矿储量达1349.4亿吨,其与内蒙古东胜煤田连为一体,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优质造气动力煤田。东胜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面积12860平方千米,探明储量2236亿吨,是我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尤以煤田南部为最佳。2005年神华集团神东分公司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煤炭基地。此举树起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丰碑。在亿吨煤炭基地规划中,神东煤田地区占到8个矿区,分别是神东矿区、神府新民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渭北矿区、彬长矿区、宁东矿区、平朔矿区,神东矿区已率先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公司,2004年,神华集团原煤产量居全球第5位。神东分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长子"。神东矿区开发20年来,神东分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原煤产量连续6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这在世界煤炭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神东分公司建成了以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榆家梁煤矿、上湾煤矿等为代表的7个千万吨级矿井群和3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其中大柳塔煤矿年产原煤超过2000万吨,被誉为"世界第一矿"。仅用10个月建成的千万吨级的榆家梁煤矿创造了世界同类矿井建井史上的纪录,成为世界上一井一面产量最高的矿井之一。只有100人的哈拉沟煤矿年产原煤1000万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首个百人千万吨级煤矿。 2、晋北亿吨级动力煤生产基地 晋北基地是我国特大型动力煤基地,位于山西省会太原以北地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娄烦县、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安监总煤行〔2014〕61号修改)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通知 安监总煤行〔2014〕61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现将修订后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2014年6月30日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规范生产能力核定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证照齐全、有效的正常生产煤矿。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以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为对象。一处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正常生产煤矿(井),对应一个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以万t/a(吨/年)为计量单位。

第三条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依法生产; (二)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三)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鼓励先进,推动煤矿升级改造; (五)有利于煤炭工业平稳运行; (六)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七)利益相关单位回避; (八)核增从严,核减从快。 第四条煤矿生产能力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确定、建设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并经过验收合格的生产能力。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竣工的,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对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确认。 核定生产能力是指已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正常生产煤矿,因地质、生产技术条件、采煤方法等发生变化,致使生产能力发生较大变化,按照本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部门审查确认的生产能力,是煤矿依法组织生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实施监管监察的依据。 第五条国家煤矿安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煤矿生产能力监管的指导工作,并直接负责中央企业所属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工作。

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与煤炭生产相关的资源破坏、环境损害以及生产事故现象十分突出,因而我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框架,继而又提出了实现科学采矿的学术观点.本文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与框架、采动岩体结构理论和采动岩体渗流理论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以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和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等技术开发成果,综述了在突破传统采煤技术理念上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从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应重视的基础科学研究、重点技术攻关、政府应履行的职能以及国家立法等方面对今后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作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中国煤矿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煤炭资源主关键层采动岩体工作面推进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支撑作用.同时,近年来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凸显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至今,与我国煤炭粗放型和超产能生产相伴的矿难事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同样十分严峻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也亟待从煤炭开采的源头去解决.以2007年为例,中国全年生产 一、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中国去年增加了1.02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华能集团,计划购买华北地区的煤矿股份以确保其燃料供给,其计划在华北地区锁定3000万吨煤的供应。中国神华除了国内的矿产购臵外,计划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购买煤矿资产。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的趋势。煤炭的进出口需求,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2004年7月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须获得政府配额,只有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申请并取得煤炭出口配额。目前全国只有四家企业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由于进出口关税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预计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亚太市场主要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