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地理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风水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科学,通过对环境地理特征与自然气场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地势、风水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评估,从而对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形成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和布局的一种学问。
地理风水学认为,人居住在某个环境中,如果这个环境具有良好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气场特征,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好的运势,从而获得幸福和富贵。
如果环境地理特征和气场特征不佳,就有可能带来灾祸和不利的影响。
地理风水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人认为风水是天地之气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中包含着一定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气场特征。
所谓地理特征,是指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自然气场特征是指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气场,这种气场会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地理风水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地理特征的分析与评估地理特征包括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特征。
地势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地形是指地面起伏形态的特征。
地形具有重要的地理特征,对地理风水的影响非常大。
地势的高低、平坦、峰险等类型地势都会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地貌是指地形姿势的样子,也是地理特征的一种表现。
水文是指水文特征的一种表现。
水文包括河流、湖泊、水塘、水塔等地表水体的地理特征。
水文的特征对风水影响很大。
土地是指地表的土地特征。
土地的性质对风水的影响也很大。
植被是指地表的植物种类和分布。
植被对地理风水也有很大影响。
2.气场的分析与评估气场是指风水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场。
气场包括风场、日照场、湿度场、温度场等自然气场。
这些自然气场与地理特征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大气环境,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3.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是地理风水学的中心内容。
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包括对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根据这些分析与评估的结果,对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和布局,以便改善地理环境,提高自然气场特征,从而改善人们的运势和福祉。
风水地理水法剖析

风水地理水法剖析
风水地理水法剖析是从风水学中的地理环境影响的角度,利用水流的
概念来剖析所要调查的空间,分析空间上的结构关系,来探究空间灵气的
变化,以帮助建筑布局的设计与调整。
在进行风水地理水法剖析时,要考虑到按照“自然规律”加以划分的
三类水流,即大水流、次水流和小水流。
其中有势水流分三类:由大到小,主要是:风水山脉、风水沟槽、风水洼地。
在风水地理水法剖析中,主要考虑三类水流与地球物理环境及山谷、
河流、山脊等地貌构成的关系,使空间特征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
在此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空间环境和地质水分析的变化,以指导建筑的合理布局。
风水地理知识

风水地理知识风水地理知识大全风水地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那么,风水地理入门知识有哪些?地理风水入门要点是什么?风水地理入门理论是什么?下面是风水地理入门知识大全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风水地理知识1风水地理入门知识风水一词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广义的意义,泛指附近的空间、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
比如说这里风水真好,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等。
一种是比较狭义的意义,专指阴宅(祖坟)和阳宅(住房)。
比如说做风水,你家有好风水等。
风水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没有固定的风水宝地,所谓富人福地,福地富人。
在地球上,占最大体积的物质是什么,就是风、水、地。
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也是风(空气)、水、地(土地)。
所以许先潮多次强调请大家在说风水的时候不要把“地”忘了。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体进来的物质之外,几乎所有物质都由风水地三者所承载所包含所孕育,当然也包括人类。
可见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
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
《简易经》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
”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是什么,三就是水。
把老子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
地理风水入门要点一:观天。
宇宙星体对人的作用。
古人十分注重太阳月亮星宿对人类的影响,在风水上主要表现在采光、立向、选日方面。
元运年月日时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环所形成的,所以天体的运动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无容置疑的。
风水与地理如何通过自然地理要素分析风水的优劣

风水与地理如何通过自然地理要素分析风水的优劣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而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地理现象与地球表层的关系。
地理学的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风水的优劣,其中包括地形、水系、植被和气候等要素。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探讨风水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利用自然地理要素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一、地形地形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风水学中最常被关注的要素之一。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地势的高低、起伏、平缓与陡峭都会影响附近的气场。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形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一个地势起伏的地方容易形成湿气积聚,这对居住环境是不利的。
而一个地势平缓、水势流畅的地方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水条件。
二、水系水系是指地表和地下的水流系统。
在风水学中,水流的形成和走向是影响风水的重要要素。
地理学研究中的水系是通过分析河流、湖泊、水源地等来研究水的分布和流动。
通过对水系的研究,可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一个水系发达、水量丰富的地方往往被认为是风水较好的地方,这是因为水的流动可以代表财富的流动,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
三、植被植被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风水学中,绿色环境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可以带来好运。
地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植被的类型和覆盖情况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一个植被茂盛、种类繁多的地方往往具有较好的风水条件,这是因为植被可以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氧气,改善空气质量,给人们带来宜人的居住环境。
四、气候气候是地球表层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风水学中,气候被认为是影响人类运势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地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气温、降雨量、湿度等指标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气候温暖、降雨适宜的地方往往被认为是风水较好的地方,这是因为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人口聚集以及经济繁荣。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地理观念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地理观念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地理观念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
风水,又称为“术数”,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问,通过对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观察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在古代,人们将风水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影响人们的命运和福祉。
中国古代的地理观念与风水密切相关,人们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和命运有巨大的影响。
古人将地势、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要素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例如,富饶的平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那里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可以带来丰收和繁荣。
相反,高山和荒漠被认为是不祥之地,人们认为那里的生活条件恶劣,容易导致灾难和困苦。
风水学还包括对建筑物和房屋的布局和设计的考量。
古代的建筑师和规划者会根据地形和地势选择房屋的方向和位置,以达到最佳的风水效果。
例如,房屋的主入口通常会面朝东方,因为东方被认为是吉祥的方位,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
另外,根据风水学的理念,建筑物的背后应该有山,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山是风水学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人们认为它可以阻挡负面的能量,并带来稳定和安全。
另一个与地理观念有关的概念是地脉。
地脉是指土地的能量流动线,也被认为与人的命运有密切关系。
根据风水学的理念,地脉的流动与人的运势和健康状况有关,合理利用地脉可以改善人的命运。
古代的风水师会通过观察地表的山脉、水流和岩石来判断地脉的情况,并据此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建议。
人们相信,只有与地脉保持和谐,才能够获得好的运气和福利。
虽然风水和地理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争议和批评。
有些人认为风水学是迷信和伪科学,缺乏科学依据。
他们认为,人的命运不应该仅仅取决于自然环境,而是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能力来决定。
此外,一些人也指出,风水学的应用可能导致环境破坏,例如,在选择建筑位置时忽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尽管存在争议,中国古代的风水和地理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生活和决策。
地理风水《九歌十诀》

地理风水《九歌十诀》《九歌十诀》一、地有十紧要一要化生开帐,二要两耳插天,三要虾须蟹眼,四要左右盘旋,五要上下三停,六要砂脚宜转,七要明堂开睁,八要水口关栏,九要明堂迎阳,十要九曲迥环。
二、地有十不葬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穷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缭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三、地有十富一富明堂高大,二富宾主相迎,三富降龙伏虎,四富木雀悬钟,五富五山耸秀,六富四水归朝,七富山山转脚,八富岭岭圆丰,九富龙高抱虎,十富水口紧闭。
四、地有十贵一贵青龙双拥,二贵龙虎高耸,三贵嫦娥清秀,四贵旗鼓圆丰,五贵砚前笔架,六贵官诰复钟,七贵圆生白虎,八贵顿笔青龙,九贵屏风走马,十贵水口重重。
五、地有十贫一贫水口不锁,二贫水落空亡,三贫城门破漏,四贫水被直流,五贫背后仰风,六贫四水无情,七贫水破天心,八贫潺潺水笑,九贫四顾不应,十贫孤独独龙。
六、地有十贱、一贱八风吹穴,二贱朱雀消索,三贱清龙飞去,四贱水口分流,五贱摆头翘尾,六贱前后穿风,七贱山飞水走,八贱左右皆空,九贱山崩山裂,十贱有主无宾。
七、二十八要龙要生旺,又要起伏。
脉要细,穴要藏,来龙要真局要紧。
堂要明,又要平。
水要凝。
山要环,水要绕,龙要眠,虎要低,案要近,水要静,前要官,后要鬼,又要枕落,两边夹照,水要交,水口要开关,穴要藏风,又要聚气,八国不要缺,罗城不要泻,山要无凹,水要不返跳,堂局要周正,山要高起。
八、二十六怕龙怕凶顽,穴怕枯寒,砂怕反背,水怕反跳,穴怕风吹,山怕干枯破碎,水怕牵牛直射,砂怕送水走鼠,水怕反局倾泻,对山怕挺胸,龙虎怕压穴,堂怕反斜,前怕枯井,后怕仰屋,窝穴怕顽闷,山峰怕八煞,水怕兼八煞,山怕坐泄鬼,水局怕黄泉,龙虎怕断腰,明堂怕野矿,穴前怕坠胎,来脉怕乘煞,高怕伤土牛,低怕脱气脉,脉怕露胎,风怕削顶,水怕淋头,又怕割脚,穴怕乘风,棺怕挨死,龙怕起浪,虎怕鼠堂,罗经上面又怕双金,立穴乘气怕火坑。
中国地理风水大全

中国地理风水大全中国地理风水大全中国地理课程是贯串于基础教育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地理风水,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中国地理风水00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00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00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00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00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00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00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00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00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0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0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0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0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0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0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0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0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0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0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0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0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0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地理风水相水的口诀详细解释

地理风水——相水的口诀详细解释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地理风水——相水的口诀详细解释,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
术家常言看风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
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截“。
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
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
水有来有去,有水床,有水口。
水亲朱雀,缠玄武,绕青龙,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
水要回旋,要到堂,要上阶,要拱背,要入怀,要弯抱,要囊聚,均为上吉之水。
经曰:“逆水一滴,胜于万脉”。
山怕粗恶,水爱潜澄,纵横、似织,方有眷恋之情。
汇泽如湖,在其经穴之处,看其左右前后,如见水三横四直,弯曲交流,犹如织帛,此为砂恋水,水恋砂,有如夫妇相随不肯离异之状。
水到明堂或左或右,可知砂水交会之势。
但需辨水的出入,向何方朝会,或出于大江,或出于大湖,古人曰:“杨杨悠悠,顾我欲流。
”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
龙逆水如夫妇交感:万川同归者,亲而又亲,来而不去者,恋而再恋;水如弯曲如有情,如九曲水,为秀水,却为外应而地结于内。
甚为贵重;三台朝案,横摆当前,而穴结于前,越靠前者越快发,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住,人丁众,水散处,人不住。
此为阴基相水之法也。
池塘水有生成者,蓄积财禄,穴前亲之最吉。
如妄开池塘,伤残池发龙气,主招凶祸之灾。
龙若住,水口狭,若不住,定宽阔。
气怪形,论得水。
五龙落,四水聚,真血脉,真生气,变环曲折,水格之贵。
直流直去,下溅莫取。
水主财,主禄。
水为地脉之血,血脉周流而不停止,日夜不息,尽归于海。
水喜动,不动则聚,聚则血盈,如人得禄,故日财禄。
水来之处谓之天门,如水来不见源流,曰天门开。
水去处为地户,不见水去,曰地户闭。
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之不尽。
水深处为财大,浅处则财小,水口即门户也。
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贵地也,有如交锁为妙。
水口高耸紧夹,此处地为最大,水口平低且宽,此处地为轻微。
有龟、狮、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环绕,富地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地理:“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我国先民堪舆风水理论总结为“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是对人们居住环境的一种科学的高度概括。
人们在追求与“地理五诀”达成和谐统一,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与大自然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统一。
1 龙“龙者何?山脉也。
山脉何以龙为?盖因龙妖娇活泼,......而山脉亦然,......” (《周易阴阳宅》)。
龙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峦,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
到了平原,没有山体的地方,也是有“龙”的。
此时的“龙”已经转入地下,是指地下的岩土层,地下岩土层也是有走向的。
“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
高山既认星峰起,平地两旁寻水势。
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中者是。
”(《撼龙经》)。
从地质构造来看,水往低处流,岩层的走向也一样。
我们的成语里也有“来龙去脉”的说法,可见,“龙”是有走向的,“气”依附于“龙”,走向和“龙脉”一致。
“龙”也分吉凶,吉龙为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的山脉,这样的龙称为“真龙”,能够迎气生气。
凶龙为崩石破碎,歪斜臃肿、势弱力寡、枝脚瘦小、树木不生的山脉,这样的龙称为“老龙”、“死龙”,迎接到的气也是不好的凶气。
我们通常都说“青山绿水”,“青”就是指山的绿化状况。
山上有大量的树木就称为“青山”,树木能够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山上没有树木,就会造成水土流失,“青山绿水”变成“穷山恶水”。
山体出现冲沟、滑坡、崩塌等不利于建设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风水学认为,“龙”不能断,“龙”断则“气”断。
以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龙”断处其实就是指地震断裂带、地裂缝等不良的地质状况,是不宜建造房屋的。
进一步说,地下岩土层的结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地基承载力的情况。
可见,所谓“龙”,就是指我们在建设中所提到的工程地质条件,风水学中对“龙”的研究其实就是现代科学中地质科学的一部分。
2 “穴”与“明堂”“穴” 是“气”随着“龙”而来所聚集的点,“明堂”才是我们所选择适合我们居住、生活、工作的地点,“古之地理家,以穴前之地名之曰‘明堂’”(《周易阴阳宅》)。
它是指“穴”前靠山近水的平坦之处。
而“穴”则往往成为城市中比较重要的地点,利于“气”的集聚。
“穴”与“明堂”的关系是“点”与“面”的关系。
“穴”起到了一个“控制点”的作用,是明堂的前提。
“明堂”的位置也符合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边缘效应”。
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说明山与水能够提供给人类必要的生活、生产资料。
近水,则有了生命的保障;近山,则提供给人类各种食物。
不能离山太远或离水太远,这也是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道”的体现。
上海浦东的陆家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黄浦江从西南往东北方向流过,成为传统风水学中的“玉带水”模式,后建立起的众高楼围绕着一个中心绿地,这个中心绿地就可以认为是“明堂”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的“聚气”的模式。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来看,它改善了小区域的环境,从而增加了其周围土地的经济价值。
“穴”与“明堂”的选择其实是我们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选址科学,需要从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3 砂“砂者,穴之前后、左右山也。
”(《周易阴阳宅》)“砂”是构成穴场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水学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兽来命名穴场周围的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并配以五行学说对砂山所构成的环境做出逻辑的分析判断。
风水学的原则是尽可能利用好的地形建设,对于一些不好的地形环境条件做出相应的改造。
这里对地形的考虑就涉及到日照、气候、土壤、风向等要素,与现代科学提倡的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吻合。
“《曲礼》注云: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图7 黄帝陵之风水砂山意象四方宿名也。
然则地理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别四方之山,非谓山之形皆欲如其物也。
”(《地理人子须知》)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典型的风水模式除了有靠山(镇山)之外,左右两侧还应该有起护卫作用的山,使整个穴场成兜抱状,来挡住“风”对气场的破坏,达到更好的聚气作用,让人们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同时也能够提供给人类一些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
(图7为黄帝陵的风水砂山的意象,图中的“四神兽”只是从形方面来说,并非是从方位的角度来说的。
)4 水“水者,龙之血脉。
穴外之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
” (《周易阴阳宅》)风水学认为,气也是随着水而走的,有水必有气。
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水的依赖也超出于对山的依赖,“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葬书》)故民间一些地区仍有“阴宅(坟墓)重山,阳宅(房屋)重水”的说法。
水的走向,就是“气”的走向。
而“气”又是和水的走向相同的。
“气” 是贯通于水的,水的流动带动“气”的流动。
而不同的水所聚到的“气”所具有的性质也是不同的。
水质清明,味觉甘甜为吉;水质浊暗,味觉苦涩为凶。
水质的不同,即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时,水的性质表现也有所不同,水质良好的地区当地居民的身体素质等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好,而有的地区人们患有地方病也与水质有关。
水还具有交通的作用,不论古今中外、内河外海,凡是具有良好的水利交通条件的城市,经济都比较发达。
在城市中,道路也被风水家们当作水来看待,凡是交通便利的城市,经济也较一般地区发达,从历史上看,各个城市的发展无不与交通的发达程度相关。
前面已经说过,山能够提供给人们必要的生存资料,这也正好体现了民间流传的“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说法。
水对人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在选址时尽量选在河道的凸岸,而不选在河道的凹岸,是为了避免洪水的侵袭,别的文献里已经说的很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5 向向指的是朝向,它具有矢量性。
同一物体,随着参照物的不同其方位也不同,故不能单纯的说某一物体的方位是“XX”向。
在风水家们利用罗经(罗盘)进行选址,或是对某建筑进行定向分金时,就是以其手中的罗盘建立起一个相对的坐标系,从而对穴场进行一些逻辑性的、适用性的分析和评价。
看周围的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聚气”的要求,即整个穴场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
以某一栋建筑单体来说,日照和通风是必须满足的,满足了则为“吉”,反之则为“凶”。
我们知道,最好的朝向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略有偏差。
在我国,南方地区炎热,日照条件很容易满足,由于潮湿,通风在朝向的考虑上占主要地位,同时要避免过分的日照,故以南偏东15 为吉;而北方地区因为寒冷,日照在朝向的考虑上占主要地位,所以尽量要争取“热轴”的方向(即南偏西15 )来获得热量为吉。
进一步说,我国位于北半球,“负阴抱阳”就是指“面南背北”,同样的“负阴抱阳”到了南半球就成了“面北背南”了。
可见,朝向的吉凶选择也是从人的根本生存需要来说的,其本质就是对天文、地磁的选择,所以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水模式,不能一成不变。
6 其他综上所述,风水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
其中一些理念被提炼出来成为目前世界上学术界的许多门类。
观形察势原则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南岭纬向构造。
《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
大川之上必有途矣。
”《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
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
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
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
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
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
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
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
认势惟难,观形则易。
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
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
朝山案山是好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着君主。
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曲趣之情。
如《朱子语类》论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
”这是北京城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
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
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
每建一座城市。
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百家讲坛曾仕强:大胆预言2039年中国世界第一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邹万明)近日,随着《易经的奥秘》在百家讲坛的热播,易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而它的主讲人曾仕强则被众多观众所熟悉。
今(23)日,这位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的传奇人物走进四川大学讲述易经与管理之间的奥秘,他大胆预言2039年中国将会是世界第一强国。
曾仕强教授把易经讲解得通俗易懂。
(四川在线记者邹万明摄)美国的管理体系其实来自易经中国式管理之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这次受四川大学EMBA教育中心的邀请来到成都,是为了把他研究了30多年的中国式管理理念带入四川。
“很多人羡慕美国的管理体系,可是现在美国这一套不是不行了吗?”曾仕强说,美国的管理体系其实就是源自易经的精髓“变与不变”之一的“变易”,正是在这种思维下创造了现代的公司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严格的公司管理制已经给企业发展造成了障碍,需要引入中国式管理,即无为而治。
“企业再用死板的管理方式那会是很糟糕的。
”他认为,中华文化的根就是以人为本,这样的管理方式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
大胆预言2039年中国世界第一“西方有幸运数字,其实中国也有,那就是9。
”曾仕强说,1949年中国人站起来了,1979年中国人富起来了,而2009年中国人开始“神”起来了。
“怎么不是神起来了?你看我们现在可以对美国说不了,对吧?”“我敢断言,再过30年也就是2039年,中国会是世界第一强国。
”曾仕强说这就是易经所谓的“定数”,一切早已注定。
他说易经强调的是变与不变周而复始,尽管他断定2039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那也是基于现在的环境态势而做出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