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地理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风水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风水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科学,通过对环境地理特征与自然气场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地势、风水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评估,从而对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形成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和布局的一种学问。
地理风水学认为,人居住在某个环境中,如果这个环境具有良好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气场特征,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好的运势,从而获得幸福和富贵。
如果环境地理特征和气场特征不佳,就有可能带来灾祸和不利的影响。
地理风水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人认为风水是天地之气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中包含着一定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气场特征。
所谓地理特征,是指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自然气场特征是指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气场,这种气场会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地理风水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地理特征的分析与评估地理特征包括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特征。
地势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地形是指地面起伏形态的特征。
地形具有重要的地理特征,对地理风水的影响非常大。
地势的高低、平坦、峰险等类型地势都会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地貌是指地形姿势的样子,也是地理特征的一种表现。
水文是指水文特征的一种表现。
水文包括河流、湖泊、水塘、水塔等地表水体的地理特征。
水文的特征对风水影响很大。
土地是指地表的土地特征。
土地的性质对风水的影响也很大。
植被是指地表的植物种类和分布。
植被对地理风水也有很大影响。
2.气场的分析与评估气场是指风水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场。
气场包括风场、日照场、湿度场、温度场等自然气场。
这些自然气场与地理特征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大气环境,对人们的运势和福祉产生影响。
3.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是地理风水学的中心内容。
地理环境的调整与布局包括对地势、地貌、水文、土地、植被等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根据这些分析与评估的结果,对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和布局,以便改善地理环境,提高自然气场特征,从而改善人们的运势和福祉。
风水地理二十四山七十二局

地理二十四山七十二局杨救贫著1、壬山丙向:正针用丁亥辛亥分金,坐危宿十五度向张宿十八度作火局。
本局宜艮山高峰,能出文人,如前峰高,众房均匀,若未峰秀丽,二房得贵,女得贵夫。
丑山辰山高、长房得财,若左水倒右水出,辛戌为正旺向,名为三合连珠,杨公进神生来会旺,玉带缠腰,大富大贵,忠孝贤良,房房皆发福,若水出丁来为自旺向富贵寿高丁旺,若右水倒左水出甲方,则富贵双全,人丁兴旺。
若犯寅卯二字,非淫即绝。
若右水倒左出,向上丙字谓之出杀,不作冲胎论,主大富贵,人丁兴旺。
反局,若巳峰朝来,犯官非口舌,兄弟不和。
若巳峰有凹,主人刀伤吐血。
若壬峰不起,二房不平。
坤方高大,主人换妻。
亥峰独高,人丁不旺,主绝嗣招婿上门。
若午方水朝来为羊劫水,为阴破阳,主男女贪花身亡。
若右水倒左出巽巳方,为冲破向上临官,犯杀人大黄泉,立主败绝,并犯痰火血症。
先伤二房,次及别房。
若水艮寅为旺去冲生虽有财富,小儿难养,十有九绝,先败长房,次及别房,正局宜放丁庚水。
2、壬山丙向兼子午,用辛亥向辛巳分金,坐危十一度向张宿十三度为阳水劫局。
子为祖母壬为孙,夫妇失偶不合配也,阴阳复杂,寅午戌年防火灾,丁财退败,若得向真,杨公云:借库消水。
若卯乙辰巽四位高耸及有水来朝为引贵朝堂,财丁大旺。
丙午方吊星高辅星,坤申方长生方,贪狼星居之生气,必主官封万户,万倾良田。
卯乙两位,峰峦尖秀,催官发福,庚金房有文笔峰,定出丁贵。
反局,若系丁未水来及有山峰流归辰巽巳方去,降官败职,富贵退败,出人淫乱疯疾。
若壬癸高大出瘫火血症,招军贼,遭官刑,破家荡产之人。
若丑艮寅高大或有水来,此系廉贞死位,必定多出痰火血症疾亡之人。
本局贵人在坤,禄在亥,正局宜放丁,乙水吉。
3、壬山丙向兼亥巳,用丁亥向丁巳分金,坐室宿二度向翌宿二度。
少男配少女,房房均发,巳酉丑年丁财两旺,丙禄在巳乃火禄之分金也。
子孙名成利就,若丙峰起,系带禄之峰,又名赦文杀无凶祸之吉也。
富贵科甲,秀才有书香,若亥壬子癸四位有峰尖秀,为禄马贵人,未坤申方有峰及有水来是长生水,若会合辰巽方而去,能催官发福,又贵合子,合于先后天之卦,定出大魁天下,丙巳流去为禄存水,禄存去尽,富贵而开自畅,如龙低出贵开旋,宜放丙水吉。
风水与地理如何通过自然地理要素分析风水的优劣

风水与地理如何通过自然地理要素分析风水的优劣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而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地理现象与地球表层的关系。
地理学的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风水的优劣,其中包括地形、水系、植被和气候等要素。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探讨风水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利用自然地理要素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一、地形地形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风水学中最常被关注的要素之一。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地势的高低、起伏、平缓与陡峭都会影响附近的气场。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形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一个地势起伏的地方容易形成湿气积聚,这对居住环境是不利的。
而一个地势平缓、水势流畅的地方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水条件。
二、水系水系是指地表和地下的水流系统。
在风水学中,水流的形成和走向是影响风水的重要要素。
地理学研究中的水系是通过分析河流、湖泊、水源地等来研究水的分布和流动。
通过对水系的研究,可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一个水系发达、水量丰富的地方往往被认为是风水较好的地方,这是因为水的流动可以代表财富的流动,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
三、植被植被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风水学中,绿色环境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可以带来好运。
地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植被的类型和覆盖情况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一个植被茂盛、种类繁多的地方往往具有较好的风水条件,这是因为植被可以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氧气,改善空气质量,给人们带来宜人的居住环境。
四、气候气候是地球表层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风水学中,气候被认为是影响人类运势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地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气温、降雨量、湿度等指标来评估风水的优劣。
例如,气候温暖、降雨适宜的地方往往被认为是风水较好的地方,这是因为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人口聚集以及经济繁荣。
高三玄学地理知识点

高三玄学地理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广阔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其中不乏一些被称为“玄学”的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地理中的玄学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1. 风水学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地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风水学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的运势和福祉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山水格局、地势、河流走向等都被认为能够影响个人的命运。
高三地理教材中也会涉及到一些与风水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地貌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等。
2. 地球磁场地球磁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人类活动和地球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磁场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导航的便利,还能够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等宇宙射线的伤害。
高三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地球磁场形成的原理、地磁反转等相关内容。
3. 龙卷风这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地理现象,常常在电影中出现。
龙卷风是一种狂风旋转的气象现象,其强大的风力可以将房屋和物体完全摧毁。
在高三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龙卷风形成的原理、如何预测龙卷风的发生等知识点。
4.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让人感到神秘而神奇。
它通常出现在海洋中,通过折射、折向和全反射等光学原理形成。
在高三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光的折射规律、海市蜃楼形成的原理以及与大气层的相关知识。
5. 石漠化石漠化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石质地表被风雨侵蚀后裸露的土地表面。
这种现象在高三地理教材中也有所涉及,我们将学习到石漠化的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方法。
以上仅是高三地理中的一些玄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为同学们对地理学的理解与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详细内容,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地掌握这些玄学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它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和奥秘,相信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美丽而神奇的世界。
风水学中的地理科学

风水学中的地理科学风水与地理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不等同。
风水是从相地术、对山川形态的崇拜和迷信中发展起来的,风水中的形家学派与理气学派都对风水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但为风水的地理学基础作出重大贡献的则是形家学派。
风水的地理学基础主要体现在7 个方面:即地形、水文、气象气候、土攘、生物、探矿、地图。
风水的地理学基础使风水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风水学说的精华。
风水学中蕴藏着大量的自然地理知识,现以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布局,谈谈风水学中的地理现象和由此所体现的一些规律。
广大乡村民居建筑,大都充分考虑了当地自然环境,达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房屋宅地选择就是传统所说的选风水,关键考虑房屋的位置和正门所朝方向。
古人云:山旺人丁水旺财。
其一,房屋一般背靠山丘,希望自己家庭成员有“靠山”,得贵人相助,飞黄腾达,背靠山丘有讲究,房屋尽可能坐落山谷的一侧,切忌建在上脊上,山脊古人称为“龙脉”。
房屋可靠“龙脉”,却不能坐在其上。
为什么房屋要建在山后一侧呢?因为山脊上往往风力较大,南方多砖瓦房,风力过大,瓦房受损。
山后中风力相对较小,且水源相对丰富,可找到合理位置挖成水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且山谷三面环山,相对安全。
其二,房屋前面往往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如池塘,河流等,此谓水旺财。
这又有何含义呢?门前有塘洗菜洗衣方便,池塘可种莲养鱼,养鸭鹅,增加收入。
房屋后面一定不能有山塘。
夏季暴雨,山塘可能会对房屋造成很大危害。
假如建在河边,一定要位于河流的凸岸,房屋一侧像个半岛伸入河中,门前的河流像一轮娥眉月,包围着房屋。
这与河水对两侧侵蚀的程度相关。
河流的凸岸沉积作用大于冲刷作用,地基稳定,适宜建房,且沉积岸一侧水域较浅,河岸平缓,便于取水。
建在山谷中的房屋,往往要求正门左侧山脊要高于右侧山脊。
古代方位左为青龙,右为白虎,青龙要超过白虎。
青龙代表男性,白虎代表女性,喻意在家庭中,男主人要占主导地位,反映了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
风水地理

风水地理:“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我国先民堪舆风水理论总结为“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是对人们居住环境的一种科学的高度概括。
人们在追求与“地理五诀”达成和谐统一,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与大自然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统一。
1 龙“龙者何?山脉也。
山脉何以龙为?盖因龙妖娇活泼,......而山脉亦然,......” (《周易阴阳宅》)。
龙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峦,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
到了平原,没有山体的地方,也是有“龙”的。
此时的“龙”已经转入地下,是指地下的岩土层,地下岩土层也是有走向的。
“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
高山既认星峰起,平地两旁寻水势。
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中者是。
”(《撼龙经》)。
从地质构造来看,水往低处流,岩层的走向也一样。
我们的成语里也有“来龙去脉”的说法,可见,“龙”是有走向的,“气”依附于“龙”,走向和“龙脉”一致。
“龙”也分吉凶,吉龙为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的山脉,这样的龙称为“真龙”,能够迎气生气。
凶龙为崩石破碎,歪斜臃肿、势弱力寡、枝脚瘦小、树木不生的山脉,这样的龙称为“老龙”、“死龙”,迎接到的气也是不好的凶气。
我们通常都说“青山绿水”,“青”就是指山的绿化状况。
山上有大量的树木就称为“青山”,树木能够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山上没有树木,就会造成水土流失,“青山绿水”变成“穷山恶水”。
山体出现冲沟、滑坡、崩塌等不利于建设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风水学认为,“龙”不能断,“龙”断则“气”断。
以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龙”断处其实就是指地震断裂带、地裂缝等不良的地质状况,是不宜建造房屋的。
进一步说,地下岩土层的结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地基承载力的情况。
可见,所谓“龙”,就是指我们在建设中所提到的工程地质条件,风水学中对“龙”的研究其实就是现代科学中地质科学的一部分。
2 “穴”与“明堂”“穴” 是“气”随着“龙”而来所聚集的点,“明堂”才是我们所选择适合我们居住、生活、工作的地点,“古之地理家,以穴前之地名之曰‘明堂’”(《周易阴阳宅》)。
高二地理风水知识点

高二地理风水知识点风水,是古代中国的一门宜居学问,通过布置和装饰环境来达到招财、旺运、平安的目的。
虽然风水在现代科学眼中常被质疑,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风水仍然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高二地理课程中与风水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理环境的选择与布局风水讲究环境的选择与布局,风水学家相信,环境对人的运势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地理课中,我们学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与风水的理念有所共通。
1. 山水环境与地理的关系山水环境是风水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山水对地表环境、气候等的影响。
风水学家也强调山水环境的选择,认为选择适合的地理环境可以带来好运。
2. 城市布局的影响在风水学中,城市布局和道路走向也被认为对居民的运势有重要影响。
地理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城市规划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与风水学的理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住宅与风水布局在风水学中,住宅的布局被认为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运势。
在地理课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住宅选址与环境的关系,这对我们理解风水布局有所帮助。
1. 住宅的朝向根据风水学的观点,住宅的朝向对运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课程也教导我们,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住宅的朝向会对居住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住宅的布局风水学中,住宅的内部布局也被认为十分重要。
地理课程则通过研究家庭生活的各种需求,以及地理条件对住宅布局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相关知识。
三、交通与风水在风水学中,交通也被认为与人们的运势息息相关。
在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交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水中交通因素的重要性。
1. 道路的走向风水学中,认为道路走向对于能量的流动和居民的运势有一定的影响。
地理课程中,我们学到了道路规划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为我们理解风水中道路走向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线索。
2. 交通枢纽在风水学中,交通枢纽的布局也被重视。
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交通枢纽的选择与布局,了解了交通对于区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我国风水学中的科学地理成分

我国风水学中的科学地理成分
我国风水学中的科学地理成分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地貌、地光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地表地物、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
其中,地形特征反映了地球表面的高程特征,气候特征反映了气候变化的演变特征,植被特征反映了地表种类的多样性,土壤特征反映了地表的肥力水平,地貌特征反映了自然形成的地貌特征,地光特征反映了环境中光照强度及光照角度,地质构造特征反映了地质成因构造的复杂性,地表地物特征反映地表的各种地物,人文地理特征反映了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以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壳构造、海洋地理特征、空间环境、高空特征和环境变化等。
这些特征之间的关联及相互作用是我国风水学的基础,从而构成了四象八卦四季等风水学理论框架。
风水学中,在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等方面,重点研究地质构造变化、自然地形信息变化、气候变化特征、植被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等;而地光、地质特征可以使百祥通道得到最完整的传播;地表地物、人文地理特征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使风水走向设计得到完善。
风水学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维护生态平衡,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质及环境,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风水学旨在通过研究地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辨别出动、静、兴、衰四象八卦来确定吉凶财运、万代长久之道,将自然界的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让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获得良性的共生关系的目的。
风水术的运用,能够恰当的分配和利用地理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发展生态产业,有助于开发优质的旅游景点,维护生态平衡,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质及环境,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王朝建都在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 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底下,适合深挖墓穴和 丰敛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 足登嵩岳”,自古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除了集中设陵区外,宋陵对陵地的选择及对地形的利用还有 两大特点:一是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 它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区诸帝、后陵中轴线的方向皆北偏西6度左 右,正朝向嵩山少室主峰;二是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 最低处,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基址逐渐增高,而将主体建筑置于最崇 高位置的传统做法。 宋陵这种反常的做法,也是受了堪舆学的影响。
北宋八陵
位于巩义市境内,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 300余座。 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 7个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宏殷(赵匡胤之父)均葬 于此。世称七帝八陵。按照埋葬时间的先后,八陵的顺 序依次是:宋宣祖的永安陵、宋太祖的永昌陵、宋太宗 的永熙陵、宋真宗的永定陵、宋仁宗的永昭陵永昭陵、 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和宋哲宗的永泰陵。
1、唐朝皇陵的风水
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乾县、礼县、泾
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 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像秦汉陵墓那样采用人 工修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 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其余均利用天然山 丘,建筑在山岭的顶峰之下,据高临下。形成“南面而 立。北向为朝”的形势。
中国历代皇陵风水
一、中国古代主要皇陵分布 二、中国主要著名皇陵的风水 三、皇陵选址与风水影响
一、中国古代主要皇陵分布
中国的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 个地区: 1、河洛地区,包括洛阳、巩义、登封、郑州 、开封等地。 夏、商、东周、东汉、西晋、五代、北宋诸朝多建都于
此,这些朝代皇陵多分布于本地区,比较著名的有汉光
中国龙脉
龙脉即山脉,“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 («管氏地理指蒙»)“来龙去脉”、“寻龙捉 脉”、“寻龙望势”。
龙脉分布图
古代王城的布局
——以南京和北京为例
古代城市布局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说:“一个 城市的兴起首先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 是城址与地理位臵也是必要的客观件。” 《管子》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 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 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
唐昭陵永久墓园---总体鸟瞰
在当时,堪舆家认为帝王的陵墓风水最好符合以下条件:
(1)需建在地势高显处。因为这样,既可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 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 (2)陵墓背面要有山势,山势之后又须有水环绕。取意背靠大山, 稳妥牢靠,山后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 障。 (3)陵墓前面和两侧要有较低的山势,为陵墓起烘托作用。再前面 应是一马平川,显得豁亮开阔,寓意天下太平。 (4)陵墓最前面亦应有水经过,算是陵墓的前边界,与陵后之水 遥相呼应。
南京风水
六朝古都南京,风水上是一个解不开的 迷局。南京北有长江,西有象山、老虎山、 狮子山、南有牛首山。山水环抱,虎踞龙 盘。本来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但历代建都 南京的朝代多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并 且一般都比较短命,这是为什么?
南京的地理区位
交通因素:交通便利,拥有航空 铁路 地铁 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完善交通网 自然因素:北临长江。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宜人,雨热充足 历史因素:六朝古都 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 厚 人为因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门 类齐全,完善,地处长三角,区位优势明 显,政策支持
都城基址还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一是地方要大。 二是都城要选址在“龙脉”的集结处。
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地形是什么样? 1、依山傍水 2、北高南低
北京城的风水 1、山脉(龙脉) 昆仑山——太行山——燕山——天寿山
2、水脉 永定河
北京城
o
北京——风水宝地
北京的东边是渤海,乃是龙用武之地,是 大吉大利之兆。——左青龙 北京的西边有西山,正是虎出没的地方, 此兆亦大吉大利。——右白虎 北京的南边是平原,正好天高任鸟飞,此 亦大吉大利。——前朱雀 北京的北边(特别是燕山、八达岭一带),此 尤大吉大利之兆。——后玄武 青龙蜿蜒 白虎驯服 玄武垂头 朱雀翔舞
渐渐形成陵墓的风水学说。
1、秦始皇陵的风水
秦始皇陵,在今天陕西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保存至今的中 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 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 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颠之上,以显示生前 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 “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秦陵南依骊山秦陵北临渭水,整个风水 格局为曲水朝堂式,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 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 其美名,因而葬焉。”
唐乾陵古建筑复原图
无字碑
墓地梁山
梁山地形
墓地梁山
自周、秦即为名胜之地。史载,周太王逾梁山而载弘基, 秦始皇筑宫梁山而御夷狄,汉张骞越梁山而通西域,以 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梁山主峰海拔1047.9米, 山石崔嵬,地势险峻,为东西交通之咽喉,是古代兵家 的必争之地。登上梁山峰巅,东望九嵕(唐太宗昭陵所 在地),山势突兀,孤耸回绝;南望太白(山)终南 (山),积雪皑皑;北望五峰(山),遥相辉映;西接 翠屏(山),层峦叠嶂。脚下梁山,三峰特起,主峰苍 润高峻,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整个山麓林木葱茏, 古柏参天,环境雅致肃穆。据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 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代唐为周的女皇武则天便把 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昭陵:太宗李世民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嵕山主峰。九嵕山山势突兀,海 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 层峦起伏,沟壑纵横。除了四周山峦的包围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 渭水萦带其前,山水俱佳,越发显得气势磅礴。 这里地理位臵十分优越,堪称天下第一风水宝地,是安葬故人的 理想墓地。其地势坐北朝南,阳光普照饱满,南来暖气聚止,北来寒 流可抵,且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两道山梁,远处有泔河,泾河,渭河 三条大河,近处有山间的龙脉活水。东北方向上看,九嵕山是一个卧 虎,象征卧虎藏龙。唐昭陵所处的九嵕山,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子午陵 龙头处,于陕西黄陵的黄帝陵在同一条龙脉上。
当然,不可能每一处风水宝地都具备所有这些条件,但这些条 件满足得越多越好。以上述条件衡量 九嵕山形势,我们会惊奇地发 现,九嵕山满足了所有条件。它地处渭北平原,山底海拔570米左右, 其后群山拱卫,山后便是滔滔的泾水;其前与左右众山罗列,再往 前便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而浩荡的渭水又东西横穿关中平原, 还从古长安城下穿过,形成了“渭水贯都”的奇妙景观。 所以,自唐以降,封建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 之最佳者。
风水与地理
Hale Waihona Puke 小组成员:马宝霞、洪海丽、刘庆晶、 吴毓旺、王帅
讲解结构
风水的含义 中国龙脉
风水与地理
中国古代王城的布局(以北京和南京为例)
中国古代皇陵的布局
从风水角度买房
什么是风水?
《汉语大词典》(1993)对“风水”的解释义项 之一是 “指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山脉 等形势。 «说文解字»(1963):“风,八风也。东方日明庶风;东南日 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日凉风;西方日阊阖风;西北日不周 风;北方日广莫风;东北日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 从虫凡声”。“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 中有微阳 之气也”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 地相、古称堪舆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 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 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 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 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宋代建造陵园,很迷信风水堪舆之术,其选址布局就是根据风水观 念来定的。当时看风水,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的说法, 这大概与宋代盛行理学有关,风水理学有所发展。“五音姓利”是把姓氏 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 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弯,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东南 高而西北低,由鹊台至乳台、上宫,形成了愈北地势愈低的特色。宋代 规定帝王驾崩后方能营建陵墓,且要求六个月内就要入葬,施工时间短 促,加之宋陵未利用山势地形,因之宋陵体量和环境并不雄伟壮观。
乾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
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 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 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 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 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 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 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 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 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 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 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 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 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
风水看北碚
北碚这个地方从风水角度看是不是一个好 地方呢?
北碚的自然情况
北碚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三峡工程库尾区,地理坐 标为东经106°18′14″~106°56′53″,北纬 29°39′00″~30°3′53″。东接渝北区,南连接沙坪坝区, 西界璧山县,北邻合川市。 北碚区地质构造属华蓥山隔挡式复背斜帚状弧形构造 区重庆弧一部分。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 3 个背斜与转 龙 、歇马 、静观3 个向斜,自东南向西南相间平行排列, 嘉陵江从西北向东南横流而过。区内海拔 175~1 312 m, 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次是河谷平坝。土壤以紫色土、 水稻土和黄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