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防护等级国标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T—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 4942.2—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4—20批准1993—12—01实施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947—119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般规则,并参照采用IEC 5291989外壳防护等级等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和要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器下简称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分级、标志、定义、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等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器外壳的防护分级;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器对机械损坏、易爆、腐蚀性气体或凝湿例如由凝露所引起的、霉菌、虫害等条件下使用的防护;本标准不适用于短路运行时所产生的应力效应;2 引用标准GB 2900.18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3 术语、符号、代号3.1 术语3.1.1 外壳 enclosure能提供一个规定的防护等级,来防止一定的外部影响和防止接近、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的部件;注: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而设置的栅栏、孔洞形状以及其他设施不管是否附于外壳或是封闭设备组成部分,均被认为是外壳的一部分那些不用钥匙或工具就能拆除的部件除外;3.1.2 防护等级 degree of protection按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对外壳能防止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以及防止水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3.1.3 1P符号 IP code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所组成; 3.1.4 足够的间隙 adequate clearance指试验器具试球、试指、金属线棒或探针等应不能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的距离;3.1.5 防止 excluded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工具、金属线棒或探针进入外壳,即使进入,亦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3.1.6危险部件 hazardous part对接近或接触有危险的部件;3.1.7 危险带电部件 hazardous live part有触电危险的导体或导电部件;3.1.8 危险的机械部件 hazardous mechanical part除光滑旋转的轴外,对接触有危险的运动部件;3.1.9 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人或家畜与带电部件的接触;注:①“带电部件”是指危险带电部件;②“接触”指不包括接近小于适当电气间隙的高压带电部件;3.1.10 用外壳防止直接接触的保护 protection provided by anenclosure against direct contact 防止人直接接触外壳内危险的带电部件的保护;注:保护由外壳本身提供或作为外壳一部分的栅栏、与外壳的间距提供;3.1.11 防止直接接触的适当的电气间隙 adequate clearanc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direct contact防止试验器具与危险部件之间直接接触的间距;3.1.12直观探针 access probe以传统的方式用模拟人体某部分或工具或试验探针由人持着来验证其至危险部件的适当间距;3.1.13 物体探针 object probe模拟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外壳的可能性验证用的试验探针;3.1.14 孔洞开孔 opening外壳本身存在的或可以是由试验探针在施加了规定的力后而形成的间隙或缝隙;3.1.15 除3.1~3.1.14条规定者外,本标准还引用GB/T 2900.1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中与本标准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3.2 符号、代号IP:表示防护等级符号的表征字母;w:表示在特定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补充字母;N:表示在特定尘埃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补充字母;L:表示在规定固体异物条件下使用的补充字母;4 防护型式与要求4.1 本标准规定了电器外壳具有以下两种型式4.1.1 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的运动部件光滑的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器外壳内部;4.1.2 防止水进入电器外壳内部而引起有害的影响;4.2 本标准仅考虑在各个方面均符合设计规定的外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外壳的材料和工艺应能保证其性能符合本标准的防护要求;4.3 对仅为人身安全而设置在外壳周围的栅栏等防护措施应不算作外壳的一部分;而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而设的壳内栅栏绝缘隔板,应视为外壳的一部分;4.4 在外壳底部有时为了防止由于凝露和或外壳进水的积聚可以设置泄水孔,但必须符合开孔的基本要求,并且孔的直径应不小于2.5mm;5 标志5.1 标志应清晰,易于辨认;并且是不易磨灭的;5.2 表示防护等级的表征字母和数字应标在电器的铭牌上,如有困难,可标在外壳上,对开启式电器可不作标志;5.3 当电器各部分具有不同的防护等级时,首先应标明最低的防护等级;如再需标明其他部分,则按该部分的防护等级分别标志;5.4 当电器的安装方式对其防护等级有影响时,制造厂应在铭牌或安装说明书或其他有关文件上说明预定的安装方式;5.5 符合表1和表2中所述常用的防护等级见附录A;6 技术要求6.1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组成;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第一种防护型式的各个等级,第二位表征数字则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各个等级;6.2 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的防护等级及其含义;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电器具有对人体和壳内部件的防护,共分为9个等级;如表1所示;②本表“含义”栏说明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所代表的防护等级所能“防止”入壳内的物体的细节;③本表的第一位表征数字为1至42L、3L、4L的电器;所能防止的固体异物系包括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物体,其3个相互垂直的尺寸均超过“含义”栏中相应规定的数值;④具有泄水孔通风孔等的电器外壳,必须符合于该电器所属的防护等级“IP”号的要求;试验时,对预定在安装地点开启或封闭的孔,应按原预定要求保持开启或封闭;在表l中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的相应防护等级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依次为0、1、2L、3L、4L、3、4、5、6,凡符合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意味着亦符合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除有怀疑外,不必再作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6.3 第二位表征数字的防护等级及其含义第二位表征数字表示由于外壳进水而引起有害影响的防护,共分为9个等级,如表2所示;②本表“含义”栏说明第二位表征数字所代表的每一防护外壳的防护型式细节;表2中,符合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意味着亦符合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除有怀疑外,不必再作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6.4 补充字母的使用:当防护的内容有所增加时,可用补充字母来表示;W:具有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放在字母IP后面,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使用的外壳防护等级; N:具有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放在第二位表征数字后面,可在特定尘埃环境条件使用的外壳防护等级例如:用于锯木厂、探石场等恶劣尘埃环境条件下;L:具有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放在第一位表征数字2、3或4后面,可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固体异物或试验探针触及壳内带电部分和运动部件使用的外壳防护等级;规定的气候、尘埃环境、固体异物、试验探针条件以及附加防护措施或方法要求均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确定;6.5 当只需用一位表征数字表示某一防护等级时,被省略的数字应以字母“X”代替,如表1与表2中的表征符合栏所示的IP1X、IP2LX、IP4X、IP5X等;6.6 如需用二位表征数字或再加上补充字母以表示产品完整的外壳防护等级时,则必须按表1及表2中相应表征数字或加上的补充字母的相应试验要求表3或表4内容进行检验;如无补充字母W、N、L时,则表示这种防护等级在所有正常使用条件下都适用;6.7 代号举例:具有这种代号系指能防止尘埃进入电器外壳内部,并能防喷水;具有这种代号系指能防止直径大于12.5mm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和防止长度不大于100mm直径为1mm 的试验探针触及壳内带电部分和运动部件,并能防溅水;具有这种代号系指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其外壳能防止大于2.5 mm的固体异物进入电器外壳内部,并能防淋水;7 试验要求7.1 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为型式试验,允许仅在新产品定型或结构改变而影响防护性能时进行;7.2 防水和防尘试验的标准环境条件规定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106 kPa860—1 060 mbar;7.3 除另有规定者外,每次试验的样机应是清洁的新制品,所有部件均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使用、安装条件装配完整的产品上进行;但外壳接缝处的临时涂封如防锈油脂、油漆等在试验前应去除;7.4 一般情况,试验是在电器不通电情况下进行的;如需要在通电情况下进行试验时,应在相应的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加以规定,并应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施;7.5 对于第一位表征数字为1和2L,第二位表征数字为1、2、3和4的防护等级,如直观检查已显示出符合预期的防护等级的要求时,则不需再作试验,但如有怀疑,则可按第6、7和第8章规定进行试验; 7.6 如有附加要求时应在有关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加以规定;7.7 对于第二位表征数字条件要求试验时,试验应用清水进行;在试验过程中,壳内的湿气可能部分凝结,应避免将冷凝的露水误认为进水;7.8 在按电器表面积确定试验时间时,计算表面积的误差为±10%;8 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8.1 第一位表征数字的试验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的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见表3的规定;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试验方法及合格评定0无需试验1用直径为50+0.05mm的刚性试球对外壳各开启部分施加50±5N的力做试验;如试球未能穿过任一开启部分并与电器内运行时带电部分或转动部件保持足够的间隙,即认为试验合格2L本试验包括试指试验和试球试验:a.试指试验:用图1所示的金属试指做试验:试指的2个连结点可绕其轴线向同一方向弯曲90°;用不大于10N的力将试指推向外壳各开启部分,如能进入外壳,则应注意活动至各个可能的位置;如试指与壳内带电部分或转动部件保持足够的间隙,即认为试验合格;但允许8.2 第二位表征数字的试验8.2.1 第二位表征数字的试验方法及条件见表4的规定;8.2.2 第二位表征数字各项试后的合格评定按表4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及条件进行试验后,先把电器外表面擦干,然后检查电器外壳内是否进水;对于表4中第1至第7级;外壳内进水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并通过耐电压试验:a.进水量应不足以妨碍电器正常可靠运行;b.进水不积聚在电缆接头附近或进入电缆;c.进水不应浸入线圈和带电部件指不允许在受潮状态下运用者;d.如果外壳有泄水孔,应检查并证明进入壳内的水不会积聚且应证明水的排泄对电器性能不能造成有害影响;e . 耐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为电器产品所规定的耐电压值的50%; 对于表4中第8级,试后壳内不允许进水,可用肉眼进行检查判定;图1 标准试指1一手柄;2一止挡板;3一绝缘材料尺寸为mm未指定公差部分的尺寸公差: 角度:001'-直线尺寸:25mm 及以下:005.0-,25mm 以上:± 试指材料:例如热处理的钢或黄铜试指的两个连结点可在︒︒︒10090范围内弯曲,但只能向同一方向;附录A常用的防护等级补充件第—位表征数字及其数后补充字母的防护第二位表征数字的防护012345678防护等级 IP0IP00--------1IP10IP11IP12------2L IP2L0IP2L1IP2L2IP2L3-----3IP30IP31IP32IP33IP34----3L IP3L0IP3L1IP3L2IP3L3-----4IP40IP41IP42IP43IP44----4L IP4L0IP4L1IP4L2IP4L3-----5IP50---IP54IP55---6IP60---IP65IP66IP67IP68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敬春;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79年10月标准编号及名称为GB 1498—79电机、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第一次修订后于1985年5月发布,标准编号及名称为GB —85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①第一类防护型式: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器内部及防止人体触及内部的带电或运动部分的防护;②第二类防护型式: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有害程度的防护;级,第二位数字表示上述第二类防护型式的等级;如需单独标志第一类防护型式的等级时,被略去的数字的位置,应以字母"X"补充;如IP5X表示第一类防护型式5级,IPX3表示第二类防护型式3级;。
iec 60529对应的国标

iec 60529对应的国标IEC 60529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制定的标准,用于检验电子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
该标准的英文全称为 "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s (IP Code)",通常被称为 IP 代码。
IP 代码由两位数字组成,分别表示设备的防护等级。
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水等级。
下面是与 IEC 60529 相关的国标内容的参考内容:1. 国家标准号:GB 4208-20082. 标准名称:《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3. 标准内容:- 定义了 IP 代码的结构和表示方法。
- 规定了各个防护等级对应的防护能力。
- 规定了测试方法和实施步骤。
- 规定了测试设备和条件要求。
- 提供了防护等级对照表。
- 提供了标准防护等级示意图。
4. 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或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测试和评定。
- 适用于设备应用环境较恶劣的场合,如户外、工业生产线等。
5. 标准的主要内容:- IP 代码的结构和表示方法:IP 代码由两位数字组成,分别表示防尘和防水等级。
- 定义了各防护等级共 12 个标准数字(0-9)及其对应的防护能力,如 0 表示无保护,9 表示防水喷射等级。
- 提供了 IP 代码的防护等级示意图,显示了每个防护等级所代表的防护程度。
- 规定了防尘等级和防水等级的测试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测试设备和对设备进行测试的条件要求。
6. 标准的实施依据:-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国际标准 IEC 60529 一致或等效的标准。
- 国家统一的测试方法和实施条件要求。
7. 标准的重要性:- 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了解设备的防护等级对设备的使用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
- 目的在于确保设备在适当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护设备不受灰尘、水分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外壳防护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IP code)(IEC 60529:2013,IDT)GB/T 4208-2017发布日期:2017年7月31日实施日期:2018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本标准与GB/T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4.1,IP代码配置中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4.2,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含义;——4.3,增加IPX5/IPX7/IPX9的外壳标注3重标志的示例;——第6章,修订第二位特征数字高于6时的应用范围;——表8,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防水试验方法和主要试验条件;——14.2.9,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喷水试验;——增加图7——扇形喷嘴尺寸;——增加图8——用于检测的扇形喷嘴喷孔尺寸;——增加图9——不同表面光滑度的扇形喷嘴示例;——增加图10——测量喷水冲击力,防IPX9高温/高压喷水的装置;——增加图11——冲击力分布;——增加图12——检验小型外壳IPX9防护等级,防高温/高压喷水;——增加附录8中B.25。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529:201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英文版)。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 311.2-2013 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IEC 60071-2:1996,MOD)——GB/T 2900.71-2008 电工术语电气装置(IEC 60050-826:2004,IDT)——GB/T 2900.73-2008 电工术语接地与电击防护(IEC 60050-195:1998,MOD)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提出井归口。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装有无淋浴盆或淋浴器的场所中各区域的0区和1区的范围
有出水器的顶视图 图2 装有无淋浴盆或淋浴器的场所中各区域的0区和1区的范围
返回
1
2
安装在浴室的增压泵
结论: 该浴室内安装的增压泵距地面大于10cm且小于225cm,并且在出水器120cm半径范围内,属于1区,按标准应该安装IPX4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而该增加泵的防护等级为IP22,不符合标准要求。
高压水射流
标准名称:
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
标 准 号:
GB/T 17045-2008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人和动物对电击的防护,其目的在于给出电气装置、系统和设备所通用的,或它们之前在配合上所需要的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GB/T 17045-2008
0类设备
此类设备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而没有故障防护措施。 说明: (1)国家标准建议取消该类设备。同时,该类设备一般不再生产,如2008年前可以生产0类灯具,现在已不准生产0类灯具; (2)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触电防护原则,0类设备只能用于不导电场所或电气隔离系统。
Ⅱ类设备
此类设备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附加绝缘作为故障防护措施,即采用双重绝缘;或采用防护效果相当于双重绝缘的加强绝缘进行防护。 说明: (1)与Ⅰ类设备设备最大的不同在于该类设备的故障防护措施就设在设备上,即该类设备本身就具有两个“独立的单项防护措施”,而Ⅰ类设备的故障防护措施是在设备之外设置的,设备本身只是设置了利用故障防护措施的连接线。 (2)如果Ⅱ类设备采用双重或加强绝缘后,仍存采用了保护联结, 则此类设备仍归类于Ⅰ类设备。 (3)Ⅱ类设备的标志符号:
IP代码的各要素及含义
第一位特征数字
0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 4942.2—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4—20批准1993—12—01实施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947—1(19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般规则》,并参照采用IEC 529(1989)《外壳防护等级》等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和要求。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器(下简称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分级、标志、定义、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外壳的防护分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器对机械损坏、易爆、腐蚀性气体或凝湿(例如由凝露所引起的)、霉菌、虫害等条件下使用的防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短路运行时所产生的应力效应。
2 引用标准GB 2900.18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3 术语、符号、代号3.1 术语3.1.1 外壳enclosure能提供一个规定的防护等级,来防止一定的外部影响和防止接近、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的部件。
注: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而设置的栅栏、孔洞形状以及其他设施不管是否附于外壳或是封闭设备组成部分,均被认为是外壳的一部分(那些不用钥匙或工具就能拆除的部件除外)。
3.1.2 防护等级degree of protection按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对外壳能防止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以及防止水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
3.1.3 1P符号IP code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所组成。
3.1.4 足够的间隙adequate clearance指试验器具(试球、试指、金属线棒或探针等)应不能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的距离。
3.1.5 防止excluded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工具、金属线棒或探针进入外壳,即使进入,亦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壳防护IP等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壳防护IP等级标准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标准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目的是为了将电器等设备依其防尘防水之特性加以分级。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标记数字表示电器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二个标记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等级(第一标记数字)数字防护范围说明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的防护1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外物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2 防止大于12.5mm的固体外物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于12.5mm)的外物侵入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外物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及类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外物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及类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5 防止外物及灰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的灰尘量不会影响电器的正常运作6 防止外物及灰尘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尘侵入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第二标记数字)数字防护范围说明0 无防护对水及湿气无特殊的防护1 防止水滴侵入垂直落下的水滴(如凝结水)不会对电器造成损坏2 倾斜15度时,仍可防止水滴侵入当电器由垂直倾斜至15度时,滴水不会对电器造成损坏3 防止喷洒的水侵入防雨或防止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度的方向所喷洒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5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来自各方向由喷嘴射出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6 防止大浪侵入装设于甲板上的电器,可防止因大浪的侵袭而造成损坏7 防止浸水时水的侵入电器侵在水中一定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可确保不因侵水而造成损坏8 防止沉没时水的侵入电器无限期沉没在指定的水压下,可确保不因侵水而造成损坏。
外壳防护等级 国际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国际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是指电气设备对外部环境的防护能力,通常采用国际标准IEC 60529(GB/T 4208-2017)进行分类和命名。
该标准将外壳防护等级分为七个等级,分别为:
1.等级0:无防护(No protection);
2.等级1: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物体进入(Dust protected);
3.等级2: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物体进入(Protected against harmful ingress of water);
4.等级3:防止水滴进入,垂直滴水(Spray protected);
5.等级4:防止飞溅水进入(Splash protected);
6.等级5:防止低压喷水进入(Water jets protected);
7.等级6:防止高压喷水进入(Immersed in water)。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测试要求和标准,以确保设备具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设备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93、IEC529-1989,选编)所谓外壳防护等级,是指电气设备(额定电压《=72.5KV》的外壳,对下述内容的防护能力:1.防止人体接近壳内危险部件,2.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设备3.防止由于水进入壳体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
IP代码由代码字母IP(国际防护International Protection),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二为特征数字、附加字母、1.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与温度组别1.1,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0 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 区一般只存在于密封的容器,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1 区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 2 区。
1.2 ,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I 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 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1.3,II 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 IIA , IIB , IIC 三类;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 T1-T6 六组。
1.4,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分组,见表 1 。
1.5,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或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R )分级,见表 2 。
表 1表 22.1, 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的电气设备外壳的电气设备,其标志为“ d ”。
2.2,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裕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高湿电气设备,其标志为“ e ”。
3. 防爆原理电气设备引爆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另一个是电气设备表面(即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壳防护等级国标 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产品说明
自然界雨水对产品和材料的破坏,每年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
所造成的损害主要包括腐蚀、褪色、变形、强度下降、膨胀、发霉等,特别是电器产品因雨水造成短路而极易酿成火灾。
因此针对特定的产品或材料进行外壳防护水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关键程序。
本套防水试验设备可以用来考核和确定电工、电子产品外壳和密封件在水试验后或在试验期间能否保证设备和元件良好的工作性能。
设备能完全模拟外界淋雨环境,充分再现外界淋雨环境对产品所造成的影响。
本设备可以为科研、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环境模拟和加速试验。
参照标准
本淋雨试验箱综合了国内汽车、摩托车行业,欧美、日本及台湾地区的汽车、摩托车行业对产品进行淋雨(防水)试验标准的技术要求。
依据标准:GB/T 10485-2007、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X3、4 及GB 4942 中对设备的要求制作。
可进行45o夹角、360o旋转的直角淋雨试验,又可进行0o~±180o(理论值)摆幅的摆管淋雨试验。
本设备人工模拟淋雨试验,不包括有强风速的降雨,不考虑试验样品的温度与雨水温度的温度差作用所引起的大量进水。
技术规格
型号:LX-010
工作室尺寸: 1000×1000×1000(D×W×H)mm
试验台面积:φ300mm
样品架转速: 1~4r/min可调
样品架:承重30kg
淋雨用水:当地清洁的自来水
摆管淋雨试验主要技术参数:
1.喷水孔径:φ(或φ)
2.喷水孔间距: 50mm
3.喷水环半径: R400mm
4.喷水管管径: φ16mm
5.摆管摆角幅度: 0~±180°可调
6.摆速调节: 无级调节
7.每孔平均水流速度:/min(或/min)
直(旋)管主要技术参数:
1.转臂长度:500mm
2.喷管通径:φ15mm
3.喷孔直径:φ
4.喷孔个数:40
5.喷孔间距:
6.喷管转速:23转/分
7.旋管角度:360°旋转
8.旋管喷水水压:98kpa可调
9.旋管水流量:min可调
结构设计及配置
本防水试验设备选用优质材料,使用先进工艺加工成型,壳体选用进口优质不锈钢板制作。
室内的样品架及其它附件配件均为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制作,设计合理,经久耐用。
摆管摆动的传动装置设计合理,制作精密,由先进的步进电机加减速机驱
动,摆动角度、频率可直接在仪表设定,由PLC控制器控制,操作简单,避免以往同
类设备人工凭感觉调节的不精确性及烦琐。
样品架设计载重30公斤,并且可以水平方向360度旋转。
设备设计一块超大可视玻璃门,试验时可以清楚地观测到试验箱体内被测试样状况。
并留有足够大的距离方便机械将接近30公斤的样品置于样品架之上。
设备配备有足够大的水箱以供摆管和旋管喷水之用。
吸水电机将水箱中的水压入
管道,通过调节泄压水阀,保持规定的流量和压力从摆管或旋管的喷嘴喷出。
1.箱体材质:SUS304不锈钢板
2.摆管转盘:不锈钢板或PVC板
3.喷淋摆管以及摆杆:不锈钢管
4.循环用水:不锈钢水箱和水泵
5.流量精度调节:塑料管转子流量计
6.高压水泵:提供摆管和旋管的水源并保持足够的压力
7.压力控制:水压表和可调节水阀
8.交流电子无级调速器:调节旋管的转速
9.减速电机:驱动旋管
电路控制和保护系统
采用PLC控制,液晶显示,可分别对摆管、旋管、转盘、水泵和试验时间进行控制预设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最大为9999小时59分
通电:断——通——断(定货时特别说明)
进口执行元器件;
配备水过滤器;
无熔丝保护开关;
过载、漏电、全护套式接线端子;
具有自动关机等保护;
随机资料
说明书、电路图、合格证、保修卡;
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出货基本配件、维修保养事项;设备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5℃~+32℃(24小时内平均温度≤28℃);
环境湿度:≤85%;
电源要求:AC380(±10%)V/50HZ 三相五线制;
预装容量: 5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