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黄酮是什么
杜仲雄花检验结果

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有效物质检测结果试验单位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盖章)主要研究者姓名:黄勤挽(博士)(签字)试验者姓名:黄勤挽、苏娟、张玉莉、周子渝试验起止时间:2011年4月至2011年4月2011年4月目录1.立题依据2.试验场地3.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水分含量测定4.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冷浸法/热浸法)5.杜仲雄花(鲜花、干花)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冷浸法/热浸法)6.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总黄酮含量测定(以无水芦丁计)7.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松酯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测定8.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桃叶珊瑚苷含量测定9.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栀子苷(京尼平苷)含量测定10.杜仲雄花(鲜花、干花)京尼平苷酸含量测定11.杜仲雄花(鲜花、干花)绿原酸含量测定12.杜仲雄花(干花)氨基酸含量测定(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13.试验小结主要参考文献杜仲雄花(鲜花、干花)有效物质检测结果1.立题依据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的治疗,是中国名贵的滋补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
迄今己在地球上发现杜仲属植物多达14种,后来在大陆和欧洲相继灭绝。
现存在于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国家药材部门将“杜仲、七叶一支花、冬虫夏草、熊胆”列入四大紧缺专控药材。
杜仲为落叶乔木,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花期4~5月。
杜仲传统的药用部位为树皮、叶,雄花是杜仲雄树开的花,以前仅用作传粉授精,大量雄花在每年春季完成传粉授精后就自然脱落,造成雄花资源的巨大浪费。
杜仲黄酮是什么

杜仲黄酮是什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子,特别是畜牧业饲料中抗生素及各种添加剂的滥用,严重威胁了畜牧业产品安全及人类健康。
中草药以其特有的天然性、功能多样性、低抗药性或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重视。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植物。
传统以树皮入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杜仲叶与皮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效类似。
以杜仲叶或其提取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接受及认可。
从杜仲叶中提取得到的产品,其主要组成为绿原酸、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及杜仲多糖等多种化合物,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维生素及各种氨基酸,是一种良好的天然动物饲料添加剂。
杜仲叶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提高人及动物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能力,可降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中性脂肪的功能,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肉质。
杜仲还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增强免疫等作用。
杜仲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时可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肉、蛋、奶品质等。
一、杜仲天然活性物质能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畜禽肉质安全优质。
当前人们对安全优质畜禽产品的消费心理,促使世界范围的管理当局不得不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种类、用量及使用规程,积极寻找可以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的新产品。
科学研究发现,杜仲叶中天然活性物质就是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的最好产品。
杜仲叶中天然活性物质能显著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抗病力)。
而且无毒、无公害,无残留。
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相当高,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等作用,是理想的天然添加剂,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
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球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等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绿原酸可通过抗病毒作用,有效抑制由念珠菌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
其实,为了增加畜禽的免疫力(抗病力),我国四川农民在很早以前就有用杜仲叶饲喂牛和猪的习惯。
李金宝博士等(2013)发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来替代部分抗生素,可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保证猪只健康成长,同时可以降低增重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蛋鸡产蛋率措施

提高蛋鸡产蛋率措施蛋鸡产蛋率的高低是直接衡量蛋鸡生产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也关系到广大养殖朋友们最根本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蛋鸡产蛋率,也就相当于降低了养殖的成本。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关于提高蛋鸡产蛋率有什么比较好的措施。
1优良的品种品种的选育能够从根本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引进饲养的蛋鸡或肉鸡等品种,要适宜本地气候等自然条件、满足基本的饲养要求,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2 良好的鸡舍环境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光照的强度,合理制定光照时间。
蛋鸡每天接受的光照时间以16h较为适宜,超过17 h将会对蛋鸡造成抑制效果,不足16h则会造成蛋鸡的发育不全。
同时还要控制鸡舍内光照强度,一般光照强度在201ux为最适宜。
当蛋鸡在20~401ux之间产蛋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超过40luX很有可能导致蛋鸡的死亡。
突然改变光照,也会导致产蛋率下降。
夏季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要做好降温工作;冬季气温过低,做好保温工作。
13~26℃为蛋鸡最适宜的温度。
鸡舍内的最适宜湿度为55%~60%,天气干燥则要对鸡舍进行保湿,过湿时则要除湿。
鸡舍还要进行定时通风和清除工作,做好消毒驱虫的防护措施,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鸡舍环境。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鸡、运鸡和人笼动作要轻。
人笼前在蛋鸡舍料槽中加上料,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光照强度,使鸡入笼后立即饮到水、吃到料,尽快熟悉环境。
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4.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也是养殖业的核心内容。
对于饲养人员不应随时更换,饲养员要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能及时清理鸡舍内的杂物及病鸡,防止疾病传染降低产蛋率。
针对不同时期的蛋鸡进行不同的饲养管理。
注意强弱鸡分群饲养,及时淘汰病鸡、残鸡或低产鸡5.合理的日粮结构根据鸡的品种、类型、用途、日龄等,按照日粮标准配制日粮结构,不能凭感觉将几种饲料配合。
杜仲叶中总黄酮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

Ab s t r a c t :F l a v o n e i s o n e o f t h e 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s i n l e a v e s o f Eu c o mmi a u l mo i d e s Ol i v e r . S i n c e 1 9 9 0 S ,i t i s
窥麓褥
检测 分析
杜仲叶中总黄酮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
仇 豪文 , 沈晖 , 曾里 ・ , 曾凡骏, ( 1 . 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5 ; 2 . 贵州茅 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 司, 贵州 仁怀 5 6 4 5 0 0 )
摘 要: 黄 酮 是杜 仲 叶 中的 一 种 活性 成 分 , N a N O 一 A 1 ( N O ) , 法作 为 总 黄 酮检 测 中普 遍 使 用的 方 法 从 2 0 世纪 9 0年代
I m pr o v e me n t o n t he I de n t i ic f a t i o n o f Fl a v o no i d s i n Le a v e s o f Eu c o mm i a Ul mo i de s ol i v e r
2 0 1 3年 1 0月
杜仲叶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杜仲叶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李佳【摘要】杜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杜仲皮和杜仲胶都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而资源更为丰富的杜仲叶却常被作为动物饲料直接饲喂给家禽家畜或废弃处理,未加以有效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杜仲叶中黄酮含量高,提取方法多样,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植物黄酮来源.因此,将杜仲叶黄酮提取利用后,再把树叶残渣做成动物饲料等产品加以二次利用,对于杜仲资源的深度综合开发和天然黄酮的广泛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杜仲叶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杜仲资源的深度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5页(P346-350)【关键词】杜仲叶;黄酮;提取方法;生物活性【作者】李佳【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贵二类保护物种[1],种植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等地[2],具有清肝明目、壮阳补肾、调整血压、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作为一种中药上品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3-4]。
然而,目前对杜仲的开发利用并不全面,多只局限于杜仲皮和杜仲胶,其中,杜仲皮从古至今一直在中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杜仲胶也因其具有优异的橡塑二重性,作为一种天然橡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5-7],在国内外拥有极大的产业覆盖面[8-9],而相比于这两者,资源更为丰富的杜仲树叶却一直缺乏有效的加工利用。
研究表明,杜仲叶与皮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0-11],但在杜仲不同部位中的总黄酮含量有很大差别,以杜仲叶(尤其是老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若对其进行提取利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药源的不足[12-14],还可以把天然的杜仲叶黄酮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食品加工领域。
杜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杜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杜仲的化学成分树皮含杜仲胶6~10%,根皮约含10~12%,树叶含杜仲胶2%~4%.此外,还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碱0.066毫克%、果胶6.5毫克%、脂肪2.9毫克%、树脂1.76毫克%、有机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维生素C20.7毫克%、另外。
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及beta;-胡萝卜素等,还含有很多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醛糖、绿原酸。
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榈酸4.68%.果实含胶量可达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
经研究发现杜仲的皮、叶、枝条、果实和花中含有的成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木脂素类(lignans)杜仲膏包括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diglucoside)这一主要降压成分、丁香脂醇二葡萄糖昔、橄榄脂素、吉尼波西狄克酸甲脂(geniposidicacidmethylester)、儿茶素-(7,8-b,c)-4alpha;-(3,4-二羟苯基)-alpha;-(3H)吡喃糖、儿茶素-(7,8-b,c)-4beta;-(3,4-二羟苯基)-alpha;-(3H)吡喃糖等,迄今为止,从杜仲中已分离出木脂素类化合物27种,其中许多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penylpropanoids)包括香豆酸(coumaric)、咖啡酸乙酯(caffeicacidethylester)、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松柏苷(syringin)。
迄今为止,杜仲中发现苯丙素类化合物有11种。
环烯醚萜类(iridoids)杜仲醇(encommiol)、杜仲醇苷(encommio-side)、京尼平(genipin)、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acid)、京尼平苷(geniposide)、桃叶珊瑚苷(aucubin)、筋骨草苷(ajugoside)、哈帕苷丁酸酯(harpagideacetate)、雷扑妥苷(reptoside)、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10-乙酰鸡屎藤苷、表杜仲醇。
杜仲叶总黄酮降血脂作用研究

t e n t o f s e r u m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e v e l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s ,l i p o p r o t e i n,a p o l i p o pr o t e i n,t he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5年 l O月 , 第4 5卷第 5期 , O c t . , 2 0 1 5, V o 1 . 4 5 , N o . 5 J o u na r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 a l S c i e n c — e E d i t i o n
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及载脂蛋 白A的含量。杜仲叶总黄 酮具有较好 的降血脂作 用, 可为杜
仲 资源的 综合 利 用和 , 临床 用药提供 依 据 。 关 键 词: 杜仲 叶 ; 总黄 酮 ; 微 波法 ; 高 脂模型 ; 降血脂
中 图分 类号 : G 8 0 4 . 7
文献 标识 码 : A DOI : 1 0 . 1 6 1 5 2 / j . c n k i . x d x b z r . 2 0 1 5 - 0 5 _ ( ) 1 8
me a n wh i l e,i t c a n a l s o c l e a r l y i n c r e a s e h y p e r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n d 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A. T h e t o t a l l f a v o n o i d s i n Eu c o mmi a u l mo i d e s l e a v e s h a s b e t t e r a n t i h y p e d i p i d e mi c s e f f e c t ,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t h e o r e t i c b a s e f o r
杜仲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E u F L S 2为 主 。
关键词 :杜仲 ;转录组 ;黄酮 ;表 达差异
中 图分 类 号 :¥ 6 0 3 . 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3 -8 9 8 1 ( 2 0 1 4 ) 0 1 -0 0 2 1 -0 6
璐
( 1 . 中国林 业科 学研 究院 经济林研 究开发 中心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3 ;2 . 国家林 业局 杜仲 工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摘
要:为研 究黄酮类物质在杜仲组织 内的积 累规律 ,在杜仲 幼果和成熟叶片中获得杜仲黄酮合成相关酶 1 1 条,
其 中差异 表达 基 因 8条;获得 查尔 酮合 酶基 因 ( C HS )家族 成员 3个 ,E u C HS 1和 E u C HS 2在叶 片和幼 果表达 量存 在显著差 异 ,叶片 以 E u C HS 1 为主 ,而果实 以 E u C HS 2为主 ;查 尔酮异构 酶基 因 ( E u C HI )和黄烷酮 3 一 羟 化 酶基 因 ( E u F 3 H)、类黄酮 3 ’一 羟化 酶基 因 ( E u F 3 H )在叶片和幼 果均有表达 ,但表 达量 差异未达到显 著水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r u l e o f l f a v o n o i d s i n Eu c o mmi a u l mo i d e s t i s s u e , 1 1 r e l a t e d e n z y me g e n e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仲黄酮是什么?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子,特别是畜牧业饲料中抗生素及各种添加剂的滥用,严重威胁了畜牧业产品安全及人类健康。
中草药以其特有的天然性、功能多样性、低抗药性或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重视。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植物。
传统以树皮入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杜仲叶与皮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效类似。
以杜仲叶或其提取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接受及认可。
从杜仲叶中提取得到的产品,其主要组成为绿原酸、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及杜仲多糖等多种化合物,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维生素及各种氨基酸,是一种良好的天然动物饲料添加剂。
杜仲叶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提高人及动物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能力,可降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中性脂肪的功能,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肉质。
杜仲还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增强免疫等作用。
杜仲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时可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肉、蛋、奶品质等。
一、杜仲天然活性物质能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畜禽肉质安全优质。
当前人们对安全优质畜禽产品的消费心理,促使世界范围的管理当局不得不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种类、用量及使用规程,积极寻找可以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的新产品。
科学研究发现,杜仲叶中天然活性物质就是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的最好产品。
杜仲叶中天然活性物质能显著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抗病力)。
而且无毒、无公害,无残留。
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相当高,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等作用,是理想的天然添加剂,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
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球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等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绿原酸可通过抗病毒作用,有效抑制由念珠菌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
其实,为了增加畜禽的免疫力(抗病力),我国四川农民在很早以前就有用杜仲叶饲喂牛和猪的习惯。
李金宝博士等(2013)发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来替代部分抗生素,可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保证猪只健康成长,同时可以降低增重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季志平等(2008) 研究了杜仲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杜仲叶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而且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曲霉和黑曲霉有特殊的抑制特征;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真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几乎对细菌和真菌都没有抑制作用。
最大抑菌圈直径超过了10mm,最小抑菌浓度(MIC) 在0.25%-3.0%之间。
杜仲叶提取物在抑菌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抑菌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16h 之后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杜仲叶中天然活性物质替代了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畜禽肉质中无抗生素物质残毒,使其畜禽肉质安全优质。
二、杜仲天然活性物质能显著促进胶原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改善畜禽肉质的质量和风味
通过在畜禽日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发现这些畜禽的肌肉纤维细嫩,肌肉脂肪含量减少,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甜香化合物增加。
所以显得肉嫩、味道鲜美。
林仕梅等(2003)研究认为,饲喂杜仲叶的肉鸡胸肌总氨基酸含量高
于未饲喂杜仲的肉鸡,其中影响肉质香味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都高于未饲喂杜仲的肉鸡。
这些影响肉质香味的氨基酸是饲喂杜仲后肉质鲜美的物质基础。
王建辉等(2006)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猪肌肉肌内脂肪含量,提高猪肉肌肉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胴体皮厚。
这表明杜仲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猪胴体品质和肌肉质量。
张琳杰等(2013)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能显著改善鸡蛋的蛋重、蛋黄比例、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及鸡蛋中Se 含量,对蛋形指数及鸡蛋含水量则无显著影响,此外,添加杜仲素对鸡蛋的蛋壳重、蛋黄重、蛋白重、蛋壳比例、蛋白比例也有一定改善。
杜仲叶中钙、磷、镁、钾的含量很高,特别是钙极为丰富。
所以,通过杜仲饲喂的畜禽,其钙等矿质元素含量显著增加。
富含钙、磷、钾、铁和锌等元素的畜禽肉是供给人体必须矿质元素的良好食品。
杜仲叶及其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和抗病力、抗应激、促进生长、改善肉质等独特功效,且安全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等问题,饲喂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是一种天然的中药饲料添加剂。
若能改进与完善产品的提取精制工艺,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做到用量微量化,质量标准化,产品系列化,剂型多样化,以杜仲叶为代表的中药饲料添加剂必将成为今后替代饲用抗生素类和化工类营养添加剂的新产品,从而推动我国饲料工业的进步,促进我国绿色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为畜禽饲养及其肉质改善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