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新版)

合集下载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与消毒

分级防护
三级防护

防护要求
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需加戴双层手 套,将口罩、护目镜换为全面具或更高 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除了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应在离开病房并关好
门后才能脱掉外,其他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在走廊或 患者病房外的缓冲间脱卸
在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前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立
黄色的传染性医用废弃物袋中
⑨洗手 ⑩脱掉内层手套(如戴双层手套),洗手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注意事项
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应至少更换一次,遇污染或
潮湿,应及时更换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如佩戴的护 目镜、防护面罩、全面具、电动送风呼吸器等进行 消毒
之间进行更换
医务人员接触疑似病例,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病例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注意事项
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立即
更换
在初次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时,要进行适
合性检验
在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时应进行佩戴
气密性自检
现场消毒技术
消毒总原则

患者使用的诊疗和个人用品应专用,尽可能 使用一次性用品

所有与患者接触的物品使用后,一次性用品 应放入防刺穿的双层医疗废物袋内作为感染 性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用品使用后应 及时按照消毒-清洁-消毒/灭菌进行消毒或灭 菌处理
应根据防护水平选择不同类型的PPE
按恰当的顺序穿脱
选择合适的 PPE
在穿脱PPE前进行合适的手卫生
脱卸PPE 时避免接触脸部、口罩或护目镜 当PPE损坏或受到严重污染时应更换
PPE:
Guideline

埃博拉出血热现场消毒原则与防护措施(消毒科个人防护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现场消毒原则与防护措施(消毒科个人防护第二版)

防控原则
2、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 消毒。可采用氯制剂等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 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 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 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 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 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 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个人防护
样本采集 采样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 帽、一次性防渗漏防护服、防水靴(或者 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鞋 套)、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 罩(N95及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 器、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谢谢!
防控原则
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时,医疗机构应按 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院内 感染控制。对被污染的场所应严格按照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清 洁与消毒。还应注意按照该病的病原学和 流行病学特征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防控原则
1、医疗机构应当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 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 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 诊医生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 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 疫情扩散。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 病传染源。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特征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 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性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尚未证实,但应予以 警惕,做好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新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新版)
人与动物尸体
动物或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 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焚烧或火化。
不能进行焚烧或火化的动物尸体应在远离水源 的地方深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水源。 (远离水井、河流、湾塘,挖坑2米以下,用 5cm厚漂白粉包围深埋)
2021/7/13
16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运输工具
疫点消毒工作完毕,按防护用品穿脱顺序依次脱 下,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用 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 记录。必要时,达到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 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离开前,嘱让相关人员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 窗通风,擦拭打扫。
离开疫点后,到洗消室或洗消处对车辆、人员、 器材进行彻底洗消,一次性物品焚烧,流调用纸 笔计算器及各类表格过氧乙酸熏蒸,内衣裤雨衣 雨靴护目镜面罩浸泡或擦拭消毒,人员洗浴,以 保证再次出动。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
2014.8.13
2021/7/13
1
依据
鲁疾控业发〔2014〕8号“关于加强埃博拉 出血热疫情监测和处置的通知” 《山东省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方案 (试行)》-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现场消毒及 个人防护技术指导方案
《消毒技术规范》2008年版 中国CDC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白粉乳剂浸泡2h,也可焚烧处理。
纺织品
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250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消毒时, 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用15%过氧 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2h。
2021/7/13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

二、样本采集
注意事项 手套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 损。 一次性乳胶手套套在一次性连体防护服或防渗漏防护服 袖口外面。 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经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 泡消毒30分钟以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可重复使用。全面 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建议用0.2%以上浓度季铵盐类消毒 剂或70%医用酒精擦拭、喷洒和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 或遵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消毒。有可见污染物 时,应先清洁再消毒,擦拭用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
2. 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



脱摘顺序: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脱防水靴或松开防水靴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 摘掉;需要时,先脱防水围裙) 步骤4:脱去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5:防护眼罩 步骤6: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7: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8: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9:手卫生
眼面部防护
1.3使用注意事项 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次氯 酸钠或季铵类消毒剂; 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储存前,应确保经温水彻 底冲洗,并完全风干; 如眼罩与脸部不能密合或镜片模糊不清,应尽 快更换。
眼面部防护

1.4 产品图示
眼面部防护
2.防护面屏 2.1 认证要求: 防护面屏应符合《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 求》(GB14866-2006),并取得劳动安 全(LA)认证。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4:防护眼罩 步骤5: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戴在 防护服外) 步骤7:防水靴(或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 性防水靴套) 步骤8: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一、概述
埃博拉这种能疾病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病的,比非典还要严重的疾病,如果埃博拉一旦发现,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则会导致很多人传染,埃博拉疾病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身体发热的现象,当疾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只是普通的感冒,或者是中暑了,很少有人会联想到是埃博拉,埃博拉疾病一旦出现有很多症状表现,如果了解了埃博拉的症状,那么大家才能更及时的将疾病控制住,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二、步骤/方法:
1、当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传染,这种疾病的传染几率是相当高,如果不预防的话,那么会导致很多人感染上这样的病毒疾病,治疗埃博拉期间还需要及时的修复血小板。

2、埃博拉出血热病毒一般都发生在夏季,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高温造成的蚊子多,蚊子是传播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一大杀手,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避免房间里面有蚊子的反而出现,用大力的心气去消灭蚊子,
3、家庭中一定要搞好家里面的卫生、特别是下水道的疏通,还有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面,这些地方都是蚊子容易生存的地方,所以说只有把这些环境给他破坏了,那么苍蝇和蚊虫也就不容易生存了,
三、注意事项:
埃博拉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修复血小板的话,则会引起大出血的现象,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时候需要防止感染,也要隔离治疗,一旦发现马上隔离,这样可以降低传染的几率。

【VIP专享】埃博拉出血热院感防控要求

【VIP专享】埃博拉出血热院感防控要求

埃博拉出血热院感防控要求一、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1.采取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3.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着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当接诊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时,按照隔离病房个人防护要求执行。

二、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例时个人防护要求(一)病例和接触者管理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

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进行单间隔离。

患者的活动应限制在隔离病房内,不设陪护。

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在病区内进行。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与飞沫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应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内,有条件安置在负压隔离病房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一、埃博拉出血热(EVD)概述埃博拉出血热(EVD)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90%。

该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患者或动物的体液、分泌物以及受污染的物体传播,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为了有效防止EVD的传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成为必要。

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1.个人保护装备(1)防护服: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防护服应具备防渗漏、防尘、防雾、防液体喷溅的功能。

穿戴防护服时,应拉亮护目镜和手套,确保无破损。

(2)护目镜:选择无反应的护目镜,具备抗震击、抗撞击的功能,并能完全遮挡眼睛。

在佩戴护目镜时应将护目镜与防护服密封,以保证眼部不受污染。

(3)手套:选择没有穿孔、耐酸碱的手套,并确保手套与防护服无间隙连结。

(4)口罩: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级别以上),确保口鼻部位被覆盖,并紧密贴合面部以防止空气污染物的进入。

2.个人防护技术措施(1)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在穿戴防护服前,应进行手卫生。

穿戴时应注意防护服背部的绑带不要过于紧绷,以免造成脱落。

穿好防护服后,再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2)防护装备脱除:脱去防护服应在专门区域进行,脱下过程中要避免与身体部位接触,应有同行人员指导,并进行相应的手卫生。

(3)手卫生:在病毒暴露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洗手,至少进行20秒的洗手程序。

每日使用肥皂和水洗手5次,避免触碰眼睛、鼻子和嘴巴。

(4)避免接触体液:切忌接触可能被污染的体液,如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尿液、血液、呕吐物等。

(5)食品和水源安全:避免食用动物肉类,尤其是野生动物,减少生食摄入,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3.个人防护环境管理(1)建立临时隔离区:在出现EVD疫情时,应及时建立临时隔离区,加强病毒感染的控制与治理。

(2)强化环境消毒:定期对临时隔离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药剂,确保病毒灭活。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第一篇: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附件4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各环节的个人防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技术文件,制定本指南。

一、个人防护措施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其污染环境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措施包括:1.手卫生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进入污染区域戴手套和穿个人防护装备前,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之后,离开污染区域、脱去个人防护装备后均应执行手卫生措施。

2.手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进行诊疗活动和实验室操作时,至少需佩戴一层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以下简称一次性手套),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加戴长袖橡胶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手套污染严重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手卫生。

3.面部和呼吸道防护进入污染区域时,至少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与病人近距离(1m以内)接触,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液体喷溅的操作时,呼吸道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应戴N95级别或以上的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佩戴前应做密合性检查;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4.皮肤防护预计接触患者产生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时需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在接触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时应加穿防水围裙。

5.足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时,穿覆盖足部的密闭式防穿刺鞋(以下简称工作鞋)和一次性防水靴套,若环境中有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时应穿长筒胶靴。

二、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时的防护措施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防护要求-防护用品选择

防护服

应符合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 求》,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为连体式 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 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和腰部可 采用弹性收口或拉绳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个人防护要求-防护用品选择
个人防护要求-一级防护(低风险)

防护要求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和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 更换)。 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 行初步医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及不接触患者 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外围人员,如工 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等。

人与动物尸体

动物或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 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焚烧或火化。

不能进行焚烧或火化的动物尸体应在远离水源 的地方深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水源。 (远离水井、河流、湾塘,挖坑2米以下,用 5cm厚漂白粉包围深埋)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运输工具
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移动式紫外线灯照 射至少30min 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7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每2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含 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 粘稠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漂白粉乳剂或含有效 氯50000mg/L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排泄物或呕吐物中, 混匀后,作用2h。 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 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 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覆盖,作 用60min后清理。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物体表面(疫点的地面、墙壁、家用物品 等)
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7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病家的地面、墙壁、 门窗等一般物体表面也可用移动式紫外线灯照 射,至少30min。 根据物表不同材质进行饱和喷雾


消毒方法 -消毒程序-2

仔细了解病毒可能污染的房间、场所、物 品、家具及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 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 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 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进入疫点时,应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在地 面消毒出一条1.5m左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 的测量、采样和其他处理用。

适用范围


个人防护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非连体防护服穿戴
①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 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 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检查口罩的密封性。 ②戴上护目镜或面具。 ③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④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⑤穿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 ⑥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垃圾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 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至表面湿润保持4h以上,消 毒后深埋。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污水

每10L加入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ml, 或加漂白粉8g。混匀后作用1.5h~2h,余氯为 4mg/L~6mg/L时。

空气
密闭房屋,用紫外线灯照射至少30min 0.1%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或500mg/L二氧化 氯的消毒溶液,用气溶胶喷雾,20ml/m3,作 用60min。 人进入前应先开门窗通风。

隔离衣

面料应能阻止轻微液体的渗透,在使用过程中 保持其性能和牢固度,阻燃、舒适。 口罩可分为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 罩(N95或更高级别),应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 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医用防护口罩应 符合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防护口罩

个人防护要求-防护用品选择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食物

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 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 白粉乳剂浸泡2h,也可焚烧处理。 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250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消毒时, 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用15%过氧 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2h。
内 容


埃博拉病毒简介 现场消毒基本要求 消毒方法 个人防护技术要求
病毒简介-病原学

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 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 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空调系统-1
建筑物内一旦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确诊病例 或疑似病例,应立即关闭空调通风系统,在采 取有效的清洗消毒措施后方可重新运行。 在对病人居住或活动的房间作空气熏蒸消毒时, 单机空调应保持运转,直流式空调应关闭。 (全新风会降低消毒剂浓度) 在对病人居住或活动的房间进行空气消毒处理 后,应打开所有门窗,并将空调系统开至最大 进行空气抽换并维持一段时间。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空调系统 -3

空调凝结水应集中收集在密闭的塑料容器内, 按污水处理方法,以每公斤水投加有效氯 200mg的比例加入含氯消毒剂,混匀后作用 60min后排放。 如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则可在收集容器内预 先加入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溶液,容 器加盖,防止在收集过程中产生气溶胶。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
201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依 据


鲁疾控业发〔2014〕8号“关于加强埃博拉 出血热疫情监测和处置的通知” 《山东省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方案 (试行)》-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现场消毒及 个人防护技术指导方案 《消毒技术规范》2008年版 中国CDC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指南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 溶液浸泡溶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 过容器。

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min~30 min或流通蒸汽消毒 30min。 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 剂溶液浸泡2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个人防护要求-脱卸防护用品顺序

非连体防护服脱卸

①离开隔离室或污染区域。在隔离室外厅脱卸(不能 污染其他的人)。 ②摘掉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③脱掉隔离衣或防护服及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黄 色塑料袋中。 ④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里面朝外, 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⑤摘下防护眼镜或全面防护面罩。 ⑥摘掉口罩。先将下面的口罩带摘下,再将上面的口 罩带连同口罩一起摘下,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⑦手消毒。

消毒方法 -消毒程序-3


测算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必 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 样。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 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对室内物体表面等依次进行消毒。只进行物体表 面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 依次进行消毒。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 衣物若不能集中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 或浸泡消毒。室内消毒后,还应对污染的厕所、 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 行消毒。

纺织品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手与皮肤
用0.5%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 用1min~3min 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min~ 3min 用快速手消毒剂(异丙醇类、洗必泰-醇、新洁 尔灭-醇、75%酒精等消毒剂)揉搓作用至手干为 止。

消毒方法 –不同对象的消毒


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 警惕,做好防护。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气 溶胶传播可能,近距离吸入高病毒颗粒含量的气溶胶的可 能性。
现场消毒基本要求

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各级疾控中心应对 疫点和疑似病人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 处理技术指导。 各医疗机构应负责本机构内疫点和疑似病 人可能污染的区域的消毒处理。

适用范围

个人防护要求-三级防护(高风险)

防护要求

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只能使用医用防护服),应当 加戴护目镜、半面罩或将口罩、护目镜换为全面型呼 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及以上级别的滤料)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采用特殊诊疗过 程(如进行产生气溶胶的诊疗过程支气管镜检查,痰 诱导,气管插管及拔管,以及气道开放吸痰)的人员。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样或 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 在疫点进行终末消毒或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或确 诊病例可重复用医疗器材进行清洁消毒人员。


病毒简介-消毒相关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