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桂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五苓散新效用

五苓散新效用

五苓散新效用五苓散为《伤寒论》方。

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

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之效。

为治疗外有表证,内有水湿的良方。

适用于头痛发热、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水入即吐、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症。

随着近年应用进展,本方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青光眼是因眼内压升高而导致视神经乳头的萎缩凹陷与视野的相应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和视力可以全部丧失。

五苓散可通阳化气,行水化浊,可有效改善眼部的渗透压,从而促使眼部血液循环加速,减缓和改善眼内压,使眼压降低。

据报道,有人用本方治疗慢性青光眼55例102只眼。

服.药l周后,可明显降低眼压。

中心视网膜病本病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病人自觉在注视点中央有一团暗影呈灰色或暗红色,偶尔为紫色或绿色。

患病早期眼底出现黄斑水肿。

五苓散对改善和消除黄斑水肿,促进眼部循环,恢复视力有很好效果。

据报道,有人以本方为主,辅以维生素B、c治疗本病52例53只眼.结果痊愈4()只眼,显效7只眼.好转3只眼..无效3只眼。

肾炎水肿水肿是肾炎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症状,而五苓散有良好的通阳化气、行水消肿之效。

据报道,用加味五苓片治小儿肾炎22例,结果浮肿全消l9例,2例减轻,l例无效。

五苓散对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皆有效果。

脑积水本病为疑难重症之一。

有人采用五苓散通过其宣畅气机的作用,促进全身体液循环以改善脑部渗透压,达到减轻脑压、消除积水之效。

据报道,有人以本方治疗脑积水2例,例服用27剂,另1例服.用27剂后停药3个月又服l()余剂,2例均获治愈。

血管性水肿本病主要发生在皮下疏松组织.亦可伴黏膜水肿。

其常呈较大面积界线不清的浮肿斑块,消退迟缓。

并可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痉挛,重时可致呼吸困难及窒息,亦可引起肠道黏膜水肿和肠道反应,引起腹痛,五苓散通阳化气,宣畅腠理,能有效改善机体内环境,使血管渗透压改变,水肿消除。

无论是因外感引起,或过敏引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性水肿,用本方加减治疗皆可取效。

五苓散

五苓散

五苓散方名五苓散(利湿之剂)总结:利湿泄热出处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曰:“ 太阳病篇蓄水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组成猪苓十八铢[12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20g]、白术十八铢[12g] 、茯苓十八铢[12g]、桂枝半两[8g]去皮。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把药捣成散剂,用白开水或米汤和约2.74毫升散剂一起服用)(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白饮是指米汤或白开水,和服方寸匕剂量的药。

方寸匕系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

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

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方源《内经·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内经·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方义1.太阳之热,传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

2.经曰:「淡味渗泄为阳。

」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

「咸味涌泄为阴。

」泽泻甘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

「益土所以制水。

」故以白术苦温,健脾去湿为佐。

「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故以肉桂辛热为使。

热因热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气,使湿热之邪,皆从小水而出也变化方( 1)本方去桂,名四苓散。

本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并治小便不利。

(2)本方加苍术,名苍桂五苓散,治寒湿。

(3)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便秘烦渴。

(4)本方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积热。

(5)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以清六腑之热,名桂苓甘露饮。

(6)本方去桂、泽泻,名猪苓散,治呕吐病在膈上,思饮水者。

(7)本方单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烦渴,引饮过多,腹胀便赤。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五苓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

下面来谈谈五苓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炒)180g【性状】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处方】泽泻(二钱半)肉桂(一两)赤茯苓(一两半)猪苓(一两半)【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色,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拘时服。

【备注】一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泽泻(三钱),猪苓、茯苓、白术,各二钱。

官桂(去皮.一钱)。

【功能主治】治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脉浮,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泽泻二十五两,白术、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各十五两。

肉桂(去粗皮)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

烦渴不止者,宜服之。

又治霍乱吐利,躁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别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处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制法】上五味,捣为散。

【药理作用】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泽泻15g,茯苓、猪苓各12g,白术、桂枝各9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中泽泻、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畅通无阻;白术健脾除湿,运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

全方共呈通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蓄水症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本方具有利尿,调节水液代谢,护肝,增强免疫功能,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表证发热,烦渴欲饮,或饮水即吐,以及水肿小便不利,无热象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肾炎、渗出性胸膜炎、尿潴留、颅内压增高、耳源性眩晕、脑水肿、青光眼、视网膜脉络膜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扩张、胃无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积血、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慢性荨麻疹、心力衰竭、梅尼埃综合征等病证。

而必须症见小便不利,舌苔白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急性病毒性肝炎(湿热型)治宜清热、化湿、解毒。

以本方去猪苓、桂枝,加茵陈、生山楂、陈皮、鸡内金为主治方。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水湿泛滥型)治宜健脾宣肺,利尿渗湿。

以本方加防己、车前子各10g,陈皮、生姜皮各4g为主治方。

若体倦乏力者,加炙黄芪,党参。

咳喘气急者,加麻黄、杏仁。

大便溏薄,苔腻者,加苍术,炒薏苡仁。

3.慢性肾小球肾炎(脾阳不振,气不化水型)治宜温振脾阳,利水消肿。

以本方加薏苡仁,车前子(包)各10g,生姜5g为主治方。

*若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

饮食不香者,加苍术、焦山楂。

尿蛋白高者,加芡实,山药。

4.脑积水(脾阳不升,水饮上泛型)治宜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以本方加川芎10g,车前子(包)12g,干姜5g为主治方。

,若倦怠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青筋浮露者,加丹参、川芎。

呕吐者,加半夏、陈皮。

痰多、苔腻者,加僵蚕,白芥子。

四肢不温者,加附子,巴戟天。

腹胀脘满,大便溏薄者,加焦山楂、木香。

5.妊娠合并肾炎(脾虚型)治宜健脾利水,佐以养血安胎。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一、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茯苓、白术、赤苓、泽泻以及猪苓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水消肿:五苓散的主要作用是利尿排湿,可以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的水分潴留,对于水肿引起的浮肿、肢体困重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健脾开胃:五苓散含有的白术和泽泻等成分有助于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3.清热利湿:五苓散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改善湿热引起的发热、口渴、尿短黄等症状。

4.调节水盐代谢:五苓散可以平衡水盐代谢,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它可以减轻体内的水钠潴留,防止水钠代谢紊乱带来的不适症状。

5.缓解泌尿系统疾病:五苓散还可以缓解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促使尿液排出,改善尿路炎症症状。

二、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遵循以下用法用量:1.成人通常每次口服6g~12g,一日2次,分2次服用。

2.儿童用量较成人减少,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3.口服时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将药粉冲成糊状或加水煎煮后饮用。

4.五苓散属于中药复方剂,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一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五苓散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如口干、口苦、恶心等,这些反应一般是暂时的,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停止使用。

此外,五苓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其中的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五苓散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总结五苓散是一种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等功效的传统中药方剂。

它可以缓解水肿、改善消化不良、调节水盐代谢,以及缓解尿路感染等症状。

苍附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苍附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苍附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利湿:苍术和附子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苍术能够渗透湿气,疏通气机,调理脾胃,利湿化热,对于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具有很好的效果。

附子具有温中散寒、燥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气,以达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2.调理脾胃:茯苓、白术和炙甘草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

茯苓能够利湿健脾,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调节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白术具有健脾益胃、止泻收涩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减少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

炙甘草则能够缓解脾胃不和、失调引起的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

3.疏风解表:苍术和附子具有疏风解表的作用。

苍术能够散寒散湿,疏通经络,有助于疏风解表,缓解寒湿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头痛、肢体酸痛等。

附子具有散寒散寒、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帮助疏通体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对于改善风寒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4.调理心脾:苍术、茯苓和炙甘草具有调理心脾的作用。

苍术和茯苓对于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心悸、烦躁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能够缓解心脾失调带来的负面影响。

炙甘草则具有益气养心、缓解焦虑紧张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心悸、失眠等心理症状。

5.改善水肿:茯苓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水肿,减轻水潴留引起的浮肿等症状。

苍附五苓散中的茯苓与其他药材共同作用,可以降低体内的湿气含量,缓解水肿症状,促进尿液排出。

总结来说,苍附五苓散主要具有清热利湿、调理脾胃、疏风解表、调理心脾以及改善水肿等功效。

它适用于热淋涩痛、下肢浮肿、脾胃不和、心悸失眠等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苍附五苓散是一种较为温热的中药方剂,适用于寒湿内阻的症状,对于热盛湿邪、阴虚火旺之症慎用。

同时使用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剂量和治疗方案。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五苓散的概述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常用于治疗水湿引起的病症。

它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和白术等五味药材组成,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二、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1. 祛湿利水: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利尿药物,可通过增加尿量来排出体内的湿气,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同时,它还具有排除体内湿湿的功效,可舒缓湿气困扰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

2. 健脾益气:五苓散中的白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佳、腹部胀闷等症状。

白术还可以增强脾脏的功能,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3.调理肠胃:五苓散中的猪苓、茯苓和白术等药材具有舒缓肠胃、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它们可以缓解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一些肠胃不适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缓解湿热症状:五苓散中的桂枝和泽泻有清热功效,可以缓解湿热病症,如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

同时,它们还具有舒缓疼痛、消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三、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5-10克,一日3次。

儿童的用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具体用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烫一下,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300毫升的开水中,冲泡后分2-3次饮用。

- 也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煮沸,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500毫升的开水中,煮沸后慢慢喝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五苓散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调整用量和用法。

同时,不宜连续大剂量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四、五苓散的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五苓散,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五苓散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过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祛湿利水、健脾益气、调理肠胃、缓解湿热症状等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白术、茯苓、泽泻、桂枝、砂仁五味组成。

其功效主要在于清热利湿、健脾开胃、舒肝解郁等方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一、治疗水肿
有位患者因肾病引起的水肿问题一直未得到好转,后来服用了五苓散加倍量的剂量。

奇迹出现了,患者的水肿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二、缓解胃痛
有位患者经常感到胃痛,经医生检查发现胃病并不是很严重。

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的方剂,患者服用后不久感到胃痛明显缓解。

三、改善便秘
有位患者长期便秘,经常感到腹胀不适。

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患者服用后不久感到肠道通畅,腹胀感也消失了。

四、预防感冒
有位女士每年冬天都会感冒,后来她开始服用五苓散,奇迹出现了,她连续两年都没有感冒了。

五、缓解焦虑
有位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焦虑不安。

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的方剂,患者服用后感到情绪明显稳定,焦虑感也减少了。

综上所述,五苓散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或者缓解症状,而且副作用较小,非常安全。

但是在使用五苓散的时候还是要遵医嘱,选择适当的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桂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苍桂五苓散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苍桂五苓散。

【别名】
二术五冬散、苍术五苓散
【处方】
五苓散加苍术。

【功能主治】
寒湿。

肠痹。

【用法用量】
二术五冬散(《成方切用》卷七)。

苍术五苓散(《银海指南》卷三)。

【摘录】
《医方集解》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苍桂五苓散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