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作用分析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一、配方五苓散是由五种中药材组成的经典中药方剂,包括:1.茯苓2.泽泻3.粳米4.神曲(炒白术)5.泽令(炙甘草)二、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温和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和主治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利湿渗透五苓散的成分中,茯苓和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此外,五苓散还能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促进尿液的渗透排泄,有助于治疗湿热和水肿引起的疾病。
2. 强化脾胃消化功能粳米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调整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神曲(炒白术)则可以健脾和胃,提高脾胃的消化能力。
五苓散中的粳米和神曲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腹胀和泄泻等。
3. 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五苓散加入了泽令(炙甘草),其含有的甘草酸和甘草甜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尿液排泄量的作用。
甘草还可以健脾和胃,补益体虚,帮助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五苓散中的泽令可以增加方剂的补充,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
4. 调理体液平衡五苓散的成分茯苓和泽泻都具有调理体液平衡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液体平衡,防止水分滞留导致的水肿和湿热症状。
三、适应症五苓散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湿热引起的水肿、浮肿、尿少•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和泄泻•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例如下肢浮肿、腹水、尿少等•体液平衡失调引起的水湿症状,例如浮肿、疲倦、口干等四、用法用量五苓散的常规剂量为每次服用6~9克,可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将五种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热水冲泡,煮沸15分钟后即可。
建议每日3次,温热时服用。
五、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五苓散。
•在使用五苓散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和油炸食物。
•遵医嘱使用,不宜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服用。
以上是有关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如果您对五苓散的使用有进一步的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泽泻15g,茯苓、猪苓各12g,白术、桂枝各9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中泽泻、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畅通无阻;白术健脾除湿,运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
全方共呈通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蓄水症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本方具有利尿,调节水液代谢,护肝,增强免疫功能,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表证发热,烦渴欲饮,或饮水即吐,以及水肿小便不利,无热象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肾炎、渗出性胸膜炎、尿潴留、颅内压增高、耳源性眩晕、脑水肿、青光眼、视网膜脉络膜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扩张、胃无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积血、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慢性荨麻疹、心力衰竭、梅尼埃综合征等病证。
而必须症见小便不利,舌苔白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急性病毒性肝炎(湿热型)治宜清热、化湿、解毒。
以本方去猪苓、桂枝,加茵陈、生山楂、陈皮、鸡内金为主治方。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水湿泛滥型)治宜健脾宣肺,利尿渗湿。
以本方加防己、车前子各10g,陈皮、生姜皮各4g为主治方。
若体倦乏力者,加炙黄芪,党参。
咳喘气急者,加麻黄、杏仁。
大便溏薄,苔腻者,加苍术,炒薏苡仁。
3.慢性肾小球肾炎(脾阳不振,气不化水型)治宜温振脾阳,利水消肿。
以本方加薏苡仁,车前子(包)各10g,生姜5g为主治方。
*若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
饮食不香者,加苍术、焦山楂。
尿蛋白高者,加芡实,山药。
4.脑积水(脾阳不升,水饮上泛型)治宜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以本方加川芎10g,车前子(包)12g,干姜5g为主治方。
,若倦怠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青筋浮露者,加丹参、川芎。
呕吐者,加半夏、陈皮。
痰多、苔腻者,加僵蚕,白芥子。
四肢不温者,加附子,巴戟天。
腹胀脘满,大便溏薄者,加焦山楂、木香。
5.妊娠合并肾炎(脾虚型)治宜健脾利水,佐以养血安胎。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一、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茯苓、白术、赤苓、泽泻以及猪苓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水消肿:五苓散的主要作用是利尿排湿,可以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的水分潴留,对于水肿引起的浮肿、肢体困重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健脾开胃:五苓散含有的白术和泽泻等成分有助于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3.清热利湿:五苓散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改善湿热引起的发热、口渴、尿短黄等症状。
4.调节水盐代谢:五苓散可以平衡水盐代谢,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它可以减轻体内的水钠潴留,防止水钠代谢紊乱带来的不适症状。
5.缓解泌尿系统疾病:五苓散还可以缓解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促使尿液排出,改善尿路炎症症状。
二、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遵循以下用法用量:1.成人通常每次口服6g~12g,一日2次,分2次服用。
2.儿童用量较成人减少,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3.口服时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将药粉冲成糊状或加水煎煮后饮用。
4.五苓散属于中药复方剂,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一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五苓散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如口干、口苦、恶心等,这些反应一般是暂时的,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停止使用。
此外,五苓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其中的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五苓散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总结五苓散是一种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等功效的传统中药方剂。
它可以缓解水肿、改善消化不良、调节水盐代谢,以及缓解尿路感染等症状。
五苓散的方证表达

五苓散的方证表达五苓散证的特点,一是口渴而不喜饮,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二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在慢性病证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三是或然证,如汗出、呕吐、口干燥、悸动等,不一而足。
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
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
白术证:面色黄白、黄暗、无油光;眼袋大(注意,局部蓄水)。
口渴但饮水不多,否则腹胀不适。
胃中振水音。
舌淡胖有齿痕,舌面水润而滑(水舌)。
体内水多:易浮肿,面目虚浮貌;下肢水肿;腹水;胸水;盆腔积液;心包积液;脑积水;睾丸鞘膜积液;大便不成形;脂肪肝;小便不利(次数多、量不多,尿色清白)。
附:1、胖五苓散人:(1)虚胖的五苓散人:肌肉松软+水舌+浮肿。
(2)实胖的五苓散人:肌肉充实+水舌+腹泻(无痛性水泻,虽久泻但体重不减少、体力不衰退)。
2、瘦五苓散人:身体困重疲乏、面目虚浮、水舌、头痛、头晕、心悸(水证)。
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五苓散加减法:(1)低热、食欲不振、胸闷、淋巴结肿大恶心:合小柴胡汤(2)腹胀、嗳气、咽中异物感、舌苔厚腻:合半夏厚朴汤(3)腹中疼痛、月经不调:合当归芍药散(4)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腹大松软如棉:合黄芪桂枝五物汤(5)精神萎靡、脉沉(附子证)肝硬化腹水、肾病水肿:合真武汤(6)多汗、乏力、易感冒:合玉屏风(7)暑天多汗、烦渴:加生石膏、寒水石;小便涩痛:加滑石、甘草(桂苓甘露饮)(8)头痛、颈项肩背不适:加葛根(9)血压高:加葛根(10)嗜酒:加葛根(11)腰腿疼痛:加怀牛膝(12)黄疸或胆红素偏高、出黄汗:加茵陈(13)眼病、小便不利:加车前子。
中药黄芪五苓散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

( 3 7 / 4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7 7 . 5 %( 3 1 / 4 0 ) ( P < 0 . 0 5 ) ; 且不 良反 应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 p < 0 . O 5 ) 。结论 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来说 , 采用 中药黄 芪五 苓散联 合西药治疗 效果 更佳 , 且 不良反应 少, 因此其具有较 高安 全性及有 效性 , 值得推 广。 【 关键词 】黄 芪五苓散 ; 肝硬 化腹水 ; 西医
1 资料和方法
注: 与 对 照组 相 比 。 ★ P < O . 0 5 。
2 . 2 不 良反 应
1 . 1 一 般资料
6 0 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为我院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4 月期 间收 治; 均确诊为肝硬化腹水。 排除患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而致腹水 、 肝
对照组 : 呕吐 1 例, 腹泻 2 例, 头痛2 例; 观察组 : 呕吐2 例; 观察
中医 药 探 索2 0 1 4年第 1 0 期
中药 黄 芪五苓 散联 合西 医治 疗 肝硬 化腹 水 临床疗效
张柏 盛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湖南 衡 阳 4 2 1 0 0 1 )
【 摘 要 】目的 观察与分析肝硬化腹水采用中药黄芪五苓散联合西医治疗疗效。方法 8 o 例肝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
对 照组 :复 方氨基酸 1 5 - A A静脉滴 注 ,还原 型谷胱 甘肽针
1 . 2 g + 生理盐水 1 0 0 mL 静脉 滴注 ,促肝细胞生长素 1 2 u g + 1 0 %葡 补气利水 , 增强气化作用 , 为行 气 、 利水提供 动力 , 气行则水行 。 使 萄糖液 l O 0 mL 进行静脉滴注 ; 1 次, d 。 1 3 1 服螺 内酯2 0 a r g , 3 次, d ; 呋 用黄苠 、 西洋参能够有效地改 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同时能够预 防 塞米2 0 a r g , l  ̄ . / a 。治疗2 个 月。 和治疗肝 硬化患者 的出血发生 。经过此次研究发 现 , 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中药黄芪五苓散治疗 。 组方 为 黄芪 3 0 g 、 茯苓 1 5 g 、 猪苓 1 5 g 、 泽泻 1 5 g 、 白术 l O g 、 桂枝6 g 、 茵 陈 1 0 g 、 西洋参5 g 。加水至9 0 0 m l 煎煮 , 取汁液3 0 0 r r d U服 , 3  ̄ . / d , 早中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五苓散的概述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常用于治疗水湿引起的病症。
它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和白术等五味药材组成,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二、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1. 祛湿利水: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利尿药物,可通过增加尿量来排出体内的湿气,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同时,它还具有排除体内湿湿的功效,可舒缓湿气困扰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
2. 健脾益气:五苓散中的白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佳、腹部胀闷等症状。
白术还可以增强脾脏的功能,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3.调理肠胃:五苓散中的猪苓、茯苓和白术等药材具有舒缓肠胃、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它们可以缓解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一些肠胃不适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缓解湿热症状:五苓散中的桂枝和泽泻有清热功效,可以缓解湿热病症,如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
同时,它们还具有舒缓疼痛、消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三、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5-10克,一日3次。
儿童的用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具体用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烫一下,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300毫升的开水中,冲泡后分2-3次饮用。
- 也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煮沸,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500毫升的开水中,煮沸后慢慢喝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五苓散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调整用量和用法。
同时,不宜连续大剂量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四、五苓散的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五苓散,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五苓散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过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祛湿利水、健脾益气、调理肠胃、缓解湿热症状等功能主治。
常占杰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老 中医经 验 ・
常 占杰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李 晓 ,宋春荣 ,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杰 ( 指导 ) ( 1 . 陕西中医学院2 0 1 2 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成阳7 1 2 0 4 6 ;2 .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 医院肝病科,陕西成 阳7 1 2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 R 2 4 9 .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8 1 4( 2 0 1 4) 1 2 — 1 1 5 2 — 0 1
为臌胀 。辨证 为脾 肾阳虚 ,寒 湿内阻 ,气滞血瘀 。治 以疏肝健脾 ,活血化瘀 ,温肾利湿。药用茯苓2 0 g ,桂 枝2 0 g ,白术2 0 g ,泽泻2 0 g ,猪苓2 0 g ,山茱萸 1 5 g ,山 药1 5 g ,鳖甲2 0 g ,砂仁9 g ,党参1 2 g ,茵陈1 5 g ,大腹皮 9 g 。水 煎两遍 ,分两次温服 。另用三七粉6 g ,分2 次冲 服 。服药9 剂 ,恶寒身冷 已除 ,腹胀减 ,小便增多 。大 便还稀 ,右胁 尚痛 ,食 欲 、睡眠仍差 。舌苔 薄 白,脉 沉细弱 。药用炒 酸枣仁3 0 g ,泽泻1 5 g ,白术 1 5 g ,茯苓 1 5 g ,猪苓1 5 g ,大腹皮 1 5 g ,山茱萸1 0 g ,山药 1 0 g ,枳壳 1 0 g ,黄 芪 1 5 g ,鸡 内金 1 5 ,鳖 甲 1 5 g( 先 煎 ),巴戟 天 6 g ,茵陈1 5 g ,赤小豆9 g ,大枣3 枚 ,西洋参3 g ,三七粉 4 g( 分2 次 冲服 )。生 姜 汤调 服 。服 药 6 剂 ,食 欲 增加 , 腹胀减轻 ,小便量多 ,睡眠可 ,大便 日3 次 ,稍稀 ,仍 有少量腹水 ,舌苔薄白,脉沉细弱。原方去茵陈 ,加青 皮9 冬瓜皮1 5 g 、茯苓皮1 2 g 、海藻1 2 g ,水煎服 ,煎服 法 同前 。服药1 1 剂 ,尿量每天2 5 0 0 — 2 8 0 0 m L 。原方加 白 芍9 厚朴6 黄豆饼1 2 g ,继服。服2 O 剂 ,食欲正常, 右胁已不痛,大便稍稀 ,小便每 日2 0 0 0 ~3 0 0 0 m L ,腹水 全 消 ,腹 围7 7 c m。 按 :嗜酒过度 ,损伤脾 肾 ;并 因情志郁 结 ,怒气 伤肝 ,肝气横逆 ,克伐脾土 ,肝脾受病既久 ,必累及 肾 脏 ,肾 阳 不 足 无 以温 养 脾 土 , 肾 阴亏 虚 ,肝 木 不 得 滋 荣,而使肝脾益惫 ,木土不和 ,肝 、脾 、肾三脏受病 , 导致气 、血 ,水等运行失调 ,瘀积于腹 内,以致腹部 日 渐 胀 大 而 成 臌 胀 。尿 少 、腹 胀 ,脉沉 为湿 邪 困脾 , 三焦气化不利 ,予五苓散加大腹皮 、枳壳 、健脾利湿 , 行水除满 ;巩膜轻度黄染 ,为湿热阻止肝胆气机 ,胆汁 疏泄外溢所致 ,加茵陈清热利湿退黄。身体消瘦 ,面色 枯 黄 而 黯 ,口唇焦 黑 ,面部 及 手背 有 蜘蛛 痣 数枚 ,身体 消瘦 ,面色枯黄而黯 ,舌质紫红,苔 白少津 ,脉沉细而 弱为 阴 津 亏虚 ,用 鳖 甲、三 七 活血 滋 阴 。不 欲饮 食 ,胸 胁胀 闷,微痛为肝郁气滞 ,大枣、西洋参 、山茱萸 、山 药 、鸡 内金 、枳壳培补中焦 、疏肝行气助化气行水 。大 便稀溏 ,经常失眠、多梦 ,脉沉细而弱为 肾阳虚 ,用巴 戟天 温 。 肾阳 。表证 未 解 ,用 赤 小豆 利 水兼 解 郁 除烦 ,酸 枣仁安神滋肝 肾阴。随病情好转 ,热去黄退 ,去茵陈加 青皮 、冬瓜 皮 、茯 苓 皮 、海 藻 助利 水 之功 。继加 白芍 、 厚朴 、黄 豆饼 柔肝 行气 ,渐 至病情 控制 。 [ 参考文献 ] [ 1 ] S u n g J J ,T s o i K K,W o n g V w ,e t a 1 . Me t a — a n a l y s i s :t r e a t 一[ 3 7 ] me n t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i n f e c t i o n r e d u c e s r i s k o f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J ] . A l i m e n t
五苓散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简介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由五味子、猪苓、茯苓、泽泻和桂枝组成。
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常用于中医治疗和调理身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苓散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2. 作用五苓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利湿除湿五苓散可通过激发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排尿和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湿热引起的水肿、泛酸、尿频和尿痛等症状。
2.2 祛风散寒五苓散中的五味子和桂枝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它们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改善寒性病症,如风寒感冒和风湿关节痛。
2.3 调理脾胃五苓散中的泽泻和茯苓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它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和腹泻等问题。
2.4 清热解毒五苓散可以清热解毒,对于湿热内蕴所引起的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治疗湿热性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疹、疮疡溃烂等。
3. 功能主治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尿频尿痛五苓散具有利湿除湿的作用,对于尿频尿痛的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所引起的尿频尿急、尿道灼痛等症状。
3.2 水肿泛酸五苓散可通过促进排尿和消除体内水分,减轻水肿和泛酸的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肾脏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四肢沉重、面部浮肿等病症。
3.3 脾胃不适五苓散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可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
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相关病症。
3.4 风寒感冒五苓散中的五味子和桂枝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
常用于治疗头痛、鼻塞、咳嗽、寒战等风寒病症。
3.5 湿疹疮疡五苓散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湿热内蕴所引起的湿疹、疮疡溃烂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性皮肤病症。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4.1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五苓散,一般来说,每次服用5-10克,一日2-3次,可以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4.2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20T11:40:39.5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作者:邓永燕
[导读] 黄芪五苓散对肝硬化腹水病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达到远期治疗效果,对病患后期病情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且有利于病患生活质量的提高。
(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中心卫生院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究黄芪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作用分析。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110例病患,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实验组采用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黄芪五苓散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
结果两组数据两组病患前后治疗症状情况及临床疗效及腹水复发率两大数据相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五苓散对肝硬化腹水病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达到远期治疗效果,对病患后期
病情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且有利于病患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疗法;黄芪五苓散;肝硬化腹水;生活质量
近几年来,有研究显示肝硬化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小幅度增加,腹水作为其临床表现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深受医护研究者的关注[1]。
目前,医护研究者在研究方面不仅关注纯西医治疗手段,还逐渐增加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对该疾病进行治疗[2]。
本次研究对病患在原本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两组进行比对治疗研究。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110例病患,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110例病患,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其中男性病患60例,女性50例。
病患年龄在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23±2.92)岁。
病患病程在12-30月之间,平均病程(17.23±2.72)月。
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加,并与我院签署相关协议。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黄芪五苓散,药剂中有黄芪、白术、泽泻、桂枝等药材,各位病患依据其具体情况遵医嘱进行药材的增减。
经制药室统一煎制,分发。
遵医嘱进行定时定量服用。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的治疗。
在所有病患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肝脏、血液等进行监测、记录、分析。
本次研究以12周为完全的治疗周期,六个月后为一次全面身体复查期。
期间随时做好随访工作,包括电话询问及定时复查。
同时,针对病患的病症讲解日常生活的作息规律及饮食情况,并叮嘱家属对其进行监督,保证每日遵医嘱进行服药,保证生活的良好规律。
另外,病患在日后发生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不可拖延时间。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
其中,显效指腹水及肢体水肿大部分消退,腹胀明显减轻;有效指腹水及肢体水肿有所消退;无效指腹水及肢体水肿无任何改善。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两组病患在治疗后病症均有缓解,但实验组在改善病患乏力、腹胀、尿少方面效果更加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另外,实验组总有效率92.72%,对比组7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六个月病情复发率实验组为5.45%,对照组为21.81%。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病患前后治疗症状情况[例(%)]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腹水复发率(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为肝脏、脾脏、肾脏都受到损害,气滞血瘀及水蓄为其临床表现。
黄芪作为中药材中的常见药材,从古至今广为使用,在我国种植面积广大,价格适中便于获取。
黄芪是豆科植物,属中药材中常见药物,因其疗效显著被古今中外医者广为使用。
黄芪对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有较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肝硬化是由湿、热、毒、淤相互盘结所致,肝郁气滞,肝脏长期处于疾病状态导致其他肾脏也逐渐出现问题。
东汉末年
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对黄芪五苓散的药材、疗效等有详细记载[3]。
肝硬化腹水患者体质虚弱,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弱,此时服用黄芪五苓散能有效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疏通人体代谢,调养脾胃,健胃健脾,使人身体状态有较好改观。
本次研究就对黄芪五苓散对肝硬化腹水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两组对比分析,实验组在各项记录数据显示中均好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
综合上观点来看,黄芪五苓散对肝硬化腹水病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达到远期治疗效果,对病患后期病情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且有利于病患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菲霞,赵琦,刘燕,杨艳银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1(02):111-113.
[2]周艳雪,方玉仙,楼航航.宽中活血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3(02):23-25.
[3]张先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2008,12(0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