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 思修课
思修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思修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思修全称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里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还有主权、领土以及历史和文化。
我们要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坚决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 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拥护国家的基本制度,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捍卫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大学爱国主义思政课教案

1. 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概念、内涵、重要性;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唱祖国》等爱国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提问: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有哪些表现形式?2. 讲授新课(1)介绍爱国主义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对国家的忠诚等方面。
(2)讲解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正确的国家观念:国家是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园,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民族自豪感: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历史的自豪、对民族发展的自信。
国家荣誉感:源于对国家荣誉的珍视、对国家形象的维护、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3)阐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使命感:个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3. 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爱国人士的事迹,如:屈原、岳飞、林则徐、孙中山等。
(2)分析这些爱国人士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2)学生分享自己的爱国故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升华(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大学思修授课教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教案名称:大学思修授课教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二、课时安排:每章2学时,共10学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意义2. 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和责任感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意义和民族精神的价值、作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和体会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意义1. 爱国主义的定义和内涵2. 爱国主义的意义和价值3.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第二章: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1. 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点2. 民族精神的传承方式与途径3.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第三章:典型人物与爱国情怀1. 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2. 当代人物的爱国情怀3. 从人物事迹中汲取爱国力量第四章: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1. 民族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 民族精神对个人成长的意义3. 民族精神对国家发展的作用第五章: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1. 培养爱国情怀的方法与途径2. 弘扬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3. 做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现代青年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讨论、提问等3. 期末考试:考察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能力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材、读物2. 案例素材:典型人物事迹、新闻报道等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文章、论坛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学时2. 第二章:2学时3. 第三章:2学时4. 第四章:2学时5. 第五章:2学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例生动、贴近生活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3. 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十、课后作业与实践:2. 选择一位典型人物,深入了解其爱国事迹,分享给同学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和体会4. 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服务社会六、第六章:国家利益与个人责任1.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 个人责任与国家发展的联系3.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七、第七章: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2.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3.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第八章:网络时代与爱国主义1. 网络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与挑战2. 正确使用网络,传播爱国主义正能量3. 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与爱国主义教育九、第九章: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1. 全球化对爱国主义的影响2. 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国家凝聚力3. 大学生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十、第十章:大学生与国家安全1. 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2. 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3.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树立十一、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讨论、提问等3. 期末考试:考察对国家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时代爱国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以及大学生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能力十二、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国家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时代爱国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以及大学生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教材、读物2. 案例素材:相关事例、新闻报道等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文章、论坛等十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六章:2学时2. 第七章:2学时3. 第八章:2学时4. 第九章:2学时5. 第十章:2学时十四、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例生动、贴近生活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3. 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十五、课后作业与实践:3. 参与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服务社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五章: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补充和说明:本章主要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弘扬民族精神。
大学生思政课教案爱国

教案名称:大学生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认识到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奋斗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历史3. 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体现4. 大学生如何践行爱国主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爱国主义有什么理解和认识?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
2. 讲解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历史,让学生认识到爱国精神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爱国主义案例,如抗战英雄、爱国企业家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学生如何践行爱国主义?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体现,如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在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的责任和使命。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爱国大学生?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学生在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课后实践情况,如参与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
大学思修爱国主义(理性爱国)课件

22
理性爱国
学习交流PPT
23
理才是性真爱正国的爱国。
理性爱国首先是合法爱国,而不是违法爱国。 违法爱国不叫爱国,叫害国。 在此我们呼吁:你有抵制日货的权利,但你没有 打砸日货的权利; 你有烧毁自己日货的权利,但没有烧毁他人日货 的权利。 抵制日货可以,但要做到: 不砸车,不砸店,不砸人。 总之,保持理性,有序抗日, 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在教风方面,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增强教室“学为人师, 行为示范”的职业责任感,使教师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热 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素养;具有为人正直,忠诚老实, 作风正派,情操高尚,襟怀坦荡的道德修养;具有献身教育、 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
学习交流PPT
10
什么是爱国主义?
学习交流PPT
9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优良校风和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的 需要。
优良校风,就是一所学校的风格,由学风、教风和人员作风所 构成,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对人起到潜移默 化的作用。
在学风方面,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陶冶学生的精神, 铸造思想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约束学 生行为和习惯,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治学风格的兴盛具 有深刻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是 什么? 爱国主义面临什么考验?
新时期爱国主义是什么?
如何爱国?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打、砸、烧”
学习交流PPT
13
各种“毒”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5
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是 什么? 爱国主义面临什么考验?
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政课教案

一、课程名称:爱国主义教育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2.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
3.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坚定“四个自信”。
三、教学对象: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重点:1.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2. 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关系3. 如何在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六、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践行爱国主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 视频教学: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片段或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讲解:系统讲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主义的定义、历史渊源、时代意义等。
3. 案例分析:以历史上的爱国人物为例,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精神。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践行爱国主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2. 讲解:讲解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三者的一致性。
3. 案例分析:以新时代的爱国人物为例,如钱学森、黄大年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4. 视频教学: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爱国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
大学思修教学爱国主义(课堂PPT)

• 200X年,北京和上海的学生上街游行,号召抵制日货, 冲击日本领事馆,甚至打砸一些日本品牌的商店。事后, 公安局逮捕了少数乘机进行打砸抢的不良分子。据说日 本从此之后开始从中国撤资,日本的许多老百姓在看了 电视上的反日游行之后,对中国有了看法。
• 时代价值: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在中国已经重新站立起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仍 然充满了冲突乃至战争。无论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还是现实世界中的民族利益冲突,都表明,中国的崛起 仍然需要爱国主义。
.
4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
•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不断遭受列强的侵略,腐败 的清政府使中国面临瓜分的危机,民族面临灭种的危机。
• 国内的主要问题有(1)农村问题;(2)国企问 题及相关问题;(3)腐败问题;(4)发展不平 衡和贫富悬殊问题;问题错综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问题不在于爱不爱国,而在于究
竟如何才算爱国。
.
8
1-2 爱国主义对于人生发展的导引作用
•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不强 大,个人也无法发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美国的排华法案”与华人在欧美遭受的歧视。
• 这次继任的日本首相安倍并没有承诺从此不参拜靖国神 社,那么是否也不要与他打交道呢?在对日关系上,如 何坚持爱国主义呢?
.
15
.
16
捐款来 怨憎起
2008年05月23日16:30 四川汶川大地震激起了爱心捐献的洪流。然而在中国,一些成功人士,以及像麦当劳(McDonald)、沃尔玛 (Wal-Mart Stores Inc.)这样的知名外资企业却因此遭到声讨,因为他们的慷慨行善之举与人们的预期似乎相 差过大。
大学生思政课教案爱国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重点:1. 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2. 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和传承方式。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与个人成长相结合。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爱国主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爱国主义的事例和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爱国主义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我们要爱国?二、新课讲授1. 讲述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重点介绍近代以来我国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程。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
3. 分析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在当代的表现形式。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主义的事例和故事。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中爱国主义的践行者,如科学家、教育家、军人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四、互动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 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如何将爱国情怀融入到个人成长中?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五、总结与升华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将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3. 学生在课后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实际行动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