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思修说课稿(爱国主义)

合集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课说课稿(精选5篇)

爱国主义教育课说课稿(精选5篇)

爱国主义教育课说课稿(精选5篇)爱国主义教育课说课稿(精选5篇)爱国主义教育课说课稿篇1一、教育目的:1、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2、了解祖国大地,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3、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二、教育重点: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三、教育难点: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四、教育对象:二年三班全体学生五、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祖国历史、地理、风貌的资料;了解“中国之最”,熟悉祖国版图;准备长城、天安门、中国结、牡丹、龙、熊猫等图片。

六、教育形式:诗朗诵、唱歌、拼图游戏、知识竞赛和抢答游戏等。

七、教育内容与过程:班主任讲话: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勇敢的龙的传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母亲而骄傲自豪。

甲(学生主持):我们的祖国是13亿人口的一个大家庭。

乙(学生主持):它,有山的巍峨。

甲:河的宽阔合:面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怎能不豪情满怀!甲:请听诗朗诵: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音乐背景,小组朗诵: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甲:平原高山,江河湖海乙:森林草原,冰川沙漠合: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

甲:请大家看——(同学们边观看祖国大地风貌录像,边齐唱“我的妈妈叫中华”)甲:你到过北京的天安门、故宫吗?乙:你上过万里长城吗?甲:你喜欢我国的国宝“熊猫”吗?乙:你认识龙吗?你知道我国的国花吗?甲: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拼图游戏。

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拼好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把你们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向大家展示。

(配乐,各小组进行拼图游戏)乙:现在请各小组派出同学向大家作介绍。

(各小组分别作介绍,并选择摆放的位置)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明发达。

乙:在课前,同学们分别上网、查书,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许多的“中国之最”。

大一思修爱国主义演讲稿

大一思修爱国主义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爱国主义。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思考和感悟。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它要求我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人民。

1.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祖先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的。

从长城的巍峨壮观,到黄河的波澜壮阔;从江南的烟雨蒙蒙,到北国的雪原千里。

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汗水和智慧。

我们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家园,时刻保持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热爱我们的民族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3. 热爱我们的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我们要关心人民,尊重人民,为人民服务。

在新时代,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 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3. 勇于担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新时代青年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修 第二章 爱国

思修 第二章 爱国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认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爱祖国灿烂的文化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爱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名言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ª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ª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ª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ª邓小平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越洋对话金晶:最厉害的时候三、四个人来抢金晶语•“当时那是我的自然反应,其实所有爱国的人,在那个时刻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思政课爱国主义说课稿模板

思政课爱国主义说课稿模板

思政课爱国主义说课稿模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分享我的思政课教学设计,主题是“爱国主义”。

以下是我的说课稿。

一、课程导入在课程的开始,我将通过播放一段历史纪录片,展现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和牺牲,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随后,我会提出问题:“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爱国主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此重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认识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三、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的定义:首先,我会解释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以及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2. 爱国主义的历史沿革: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典范,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精神是如何在不同时代传承和发展的。

3. 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结合当前国家的发展情况,讨论爱国主义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爱国主义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如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维护国家形象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爱国主义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英雄,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和感悟爱国主义精神。

4. 情感教育:通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授新知:系统讲解爱国主义的定义、历史和现实意义。

3. 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深化理解。

思修大学生爱国演讲稿

思修大学生爱国演讲稿

思修大学生爱国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思修大学生爱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使命,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而思修教育则是培养我们成为爱国主义者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演讲稿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爱国主义情怀、爱国责任、爱国行动。

首先,我们要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九州大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对祖国有一份深深的钟爱和热爱之情,要以崇高的爱国精神激励自己,珍视祖国的荣誉、尊重祖国的文化、认同祖国的价值观。

例如,清华大学学子笃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中国人一直以来追求进步的价值理念。

只有培养和弘扬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我们才能真正践行爱国的责任和行动。

其次,我们要承担起作为大学生的爱国责任。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立志成为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将来要做出怎样的贡献。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激励广大青年人要有“四个青年”精神,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品质、有学识修养、有社会责任。

只有明确我们的责任和目标,我们才能为祖国做出真正的贡献。

最后,我们要付诸行动,践行爱国情怀、担负爱国责任。

言行一致,只有通过自己的真实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践行爱国之志。

思修教育是培养我们成为爱国主义者的重要途径。

在校园里,我们接受思修课程的熏陶和指导,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了解我们自己所属的时代背景和任务。

同时,思修课程也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国主义(思修课)

爱国主义(思修课)

• 1844年美、法两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美 《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 1854年和1856年英借口“亚罗号事件”,法 借口“马神甫”事件在1856年发动侵华战争,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年,清又与英、法、俄签订《天津条 约》。 • 1860年英、法再次侵华,咸丰逃,英、法抢 劫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纵火焚烧。中国人 民100多年用心血建筑的园林化为废墟。 • 1860年10月,清又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 约》,沙俄迫清签订了《瑷珲条约》,侵占了 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 争最大的获利国。
• 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895年清、日签订《马关 条约》。从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1898年,中、德签订了《 •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更多>> • 》,1901年,八国联军、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又与清 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从鸦片战争起,中、帝签订的不 平等条约、协定共一千多条!
历史古迹
五千年文明
• 玉龙文明 黄河文明
封建文明
• 兵马俑 十三陵
诸子百家,江山代有才人出
• 水调歌头
历时5000年,中华民族形成 了自己的文化体系,成为世 界上称雄一时的国家,身为 炎黄子孙,何其自豪,何其 幸运!
民族之耻
——我们铭记那段黑暗屈辱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了列强的欺凌中
从此,我国的锦绣山河分割得支离 破碎,漫长的海岸线没有一处是自 己的港口,帝国主义强盗在中国的 土地上为所欲为。这是旧中国的遗 产---一部屈辱的历史。
• 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 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作为中华 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 了解祖国的过去,正如江泽民主席在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50周年时讲的:"忘记历史就 等于背叛.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 的明天"。

大学思修爱国主义教案

大学思修爱国主义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教学重点:1. 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爱国主义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3. 如何践行爱国主义。

教学难点:1. 理解爱国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具体体现。

2. 如何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个人行为。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历史资料3. 学生自主学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爱国主义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的内涵。

2. 提问: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爱国主义?二、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1. 教师讲解我国爱国主义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爱国诗篇、英勇事迹到近现代的爱国运动。

2. 学生讨论: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体现?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爱国主义在当代社会的意义1. 教师分析当代社会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讨论:在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爱国主义?四、爱国主义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1. 教师结合大学生活,阐述爱国主义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学生讨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第二课时一、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1. 教师列举爱国主义在个人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如: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服务社会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爱国事迹,相互学习、鼓励。

二、如何践行爱国主义1. 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谈谈如何践行爱国主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践行爱国主义的建议,并进行分享。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自己对爱国主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今后将如何践行爱国主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 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

思修爱国演讲稿

思修爱国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屈原的《离骚》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到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爱国之心,源于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之心,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我们成长的家园。

她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听到国歌在耳边回荡,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1. 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从北国雪域的雄浑壮阔,到江南水乡的温柔婉约;从西部高原的辽阔无垠,到东海之滨的碧波荡漾。

祖国的大好河山,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2. 祖国的灿烂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从甲骨文、青铜器到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从儒家、道家到佛家、法家,无不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3. 祖国的繁荣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离不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爱国之行,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之心,需要通过爱国之行来彰显。

在新时代,我们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报效祖国的基石。

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勇于担当,积极进取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以祖国利益为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3.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专家大家好,我是锦州师专的一名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本次说课的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下面先介绍一下本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阶段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为基础性的一门,属于公共基础类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大一各专业学生,考核类型为考查。

本门课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经过6次修订,现为2015年修订版。

本次说课章节为第二章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爱国主义,承担起新时代、新青年的爱国责任。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教学重点是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难点是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三、学情分析
下面对学生情况做一个简单分析,本门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入学分数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同学存在偏科,自制力较弱,不自信等现象,但同时他们也传递出来了很多正面信息,如积极热情、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梦想等,针对以上学情,为提高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围绕思政课众多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关注时政、关心国家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平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视频播放、案例研讨教学法。

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节省板书时间,通过教材和相关视频、图像、案例等,丰富课堂信息,使课堂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总结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钱学森的爱国心)
2、讲授新课
采用讲授、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引用名人名言、精彩图片和典型、生动案例(视频),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讲透理论,启发学生思考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将爱国热情倾注到行动中去等重大课题。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分析教材的难点。

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新知,并对下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主要是进行问题探讨:个人英雄主义与民族英雄主义?打砸在华日本商店是正常的爱国行为吗?等问题,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六、本次课程总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课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大学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主要是对历史的回顾,通过列数历史上的爱国实例,展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讲好这一节,必须熟悉中国的国情和历史,选取的事例必须经典,对事例的描述要富有感情,语言要生动优美。

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因为他们从小在课本中就已经知道这些故事,如何讲出新意来,是对老师最大的挑战。

讲出历史厚度、时代新意和思想激情是讲好这节课的关键。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