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知识点总结共48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1.背景: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战后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性。

②二战打破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德、意、日战败,国内废墟一片;英法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亟待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

③美国企图凭借经济实力确立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1944年7月,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3.内容: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4.意义:《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后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2.世界银行(IBRD):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3.美国特殊地位的体现:成员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即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双挂钩)。

①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资金由成员国认缴,而认缴资金的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战后初期,美国认缴资金最多,因此掌握大约1/3的决定权。

所以那时美国取得支配世界银行的主导权。

②固定汇率制使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4.影响:①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五.一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五.一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1: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 专政》中指出:“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 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 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材料2:(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 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例 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对世界影响最为 深远的是( ) A.与苏联的建交 B.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了中国的外交 原则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命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各 自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与苏联建交打破了 美国的封锁,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 好的外部环境。“求同存异”原则主要是推进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的灾难和痛苦。”阐述上面这段话的主人
公及场合,最有可能是( ) A.1950年1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B.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C.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D.1对外关系
解析:选C。由材料中的“求同”和“亚非绝 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可以判断这次会议最有 可能是C项,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了“求同存异”的方针。A、D与“亚非绝大 多数”这一信息不符,B与会议的主题不符。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5专题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精品

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5专题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精品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第一,应该结合各 讲的【考点整合】内容,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的概念,联系相关的四部法律性质 的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来理解。第二,运用辩证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民主政治和各国宪法,都属于 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应充分结合各国具体的国情,把 握其形成、确立的原因、条件及特点。第三,用比较法,联 系相关的【要点探究】,比较英、美、法、德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的异同点,进而总结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与多样性。
考点考向
2.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 的演变,主要涉及了三个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巴黎公社 革命、十月革命,因内容较少,新课标地区高考考查的也较少, 且多以选择题为主,如2007年高考试题涉及了2道,2008年高 考试题涉及了3道,2009年高考试题涉及了4道选择题。
命题预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要重点关注上述四部 宪法,准确掌握其主要内容,理解这些各具特色的政治文献赖 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作用,注意与古代、现代文明的链 接。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不会太多,主 要以考查选择题为主
使用建议
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应明确马克思主义产生、 发展和实践这一主题。第一,要理清国际共运发展的脉络, 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 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第二,在理清 脉络的基础上,按考纲的要求,结合【考点整合】和【要 点探究】,深化落实以下要点:①简述《共产党宣言》的 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②了解巴黎 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 验教训。③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5 第3课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5 第3课

(D)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上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
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
“停战监督组织”。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
历 史
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① ·人民版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6 年 7 月 9 日,2016 年二十
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开
幕。从万隆会议到中美建交再到亚太
经合组织盛会,直到二十国集团贸易
会议,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集中
而充分地展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
响和地位。遥想一百年前国破民穷,
山河破碎。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有理由相信,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将更加
历 史
满怀信心走上国际舞台。在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涉及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涉

修 ①
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诸音呢?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 史 必 修 ①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成果
(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①___2_0_0_0____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
脑会议。
②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__常__任__理__事__国__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
次会晤。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5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5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5整理专题五:印度古代历史导言:印度古代历史悠久,文明发展早期,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

印度古代历史主要可分为印度河文明时期、雅利安人入侵与种姓制度时期、佛教的兴起与繁荣时期、摩揭陀帝国与孔雀王朝时期、印度教的复兴以及外来入侵时期。

一、印度河文明时期(公元前2500年-公元1700年)印度河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发展集中在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地区。

印度河人的生活方式与职业结构较为先进,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石刻和城市遗址。

同时他们还是尼尔黑斯河流域农业的先驱者,利用灌溉系统种植大量的粮食。

二、雅利安人入侵与种姓制度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400年)雅利安人是从中亚一带迁徙而来的印欧民族,与印度河文明居民混居并形成了基础。

他们发展了梵语,并创造了梵文。

同时,雅利安人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阶层,即婆罗门(贵族)、刹帝利(军人)、吠舍(商人)以及首陀罗(平民)。

这一制度在印度的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并深深影响了印度文化的发展。

三、佛教的兴起与繁荣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佛陀)创立的,他主张摒弃种姓制度,追求人身解脱和智慧。

佛教在印度得到了迅速发展和众多追随者。

其中,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亦为佛教的信奉者,他通过巡回,倡导了和平与宽容的思想。

佛教的兴起和繁荣对于印度古代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摩揭陀帝国与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85年)摩揭陀帝国的兴起标志着印度历史的一个新时期。

阿育王时期是摩揭陀帝国最辉煌的时期。

他通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和明智的外交政策,统一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并将佛教传播到邻国。

阿育王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

然而,摩揭陀帝国在阿育王去世后迅速衰落,但由于孔雀王朝的兴起,印度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五、印度教的复兴(公元前200年-公元4世纪)在孔雀王朝之后,佛教正逐渐失去对印度人民的影响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 .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政治制度〔1 〕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形式。

〔2〕王位世袭制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利由“传贤” 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 的场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上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 和“家” 严密结合;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 (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 2、提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 提出。
• 3、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 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遵循这个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 相处,违背这个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 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 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序 成就
历史意义
与苏等到10多国建 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新中国得到了

国际承认
2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巩固中苏友谊,保障中国国防安全,维护世
条约
界和平
3 195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
原则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有利形势:
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⑵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
2、不利形势: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3、最大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4、国家利益: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是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
必修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一、课程标准 • 二、专题线索 • 三、知识梳理 • 四、教学方法 • 五、学科前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知识点总 结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