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名词解释资料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 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1、统计:从数量方面认识事物的特征及规律的科学方法,有3层含义,及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总体: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所研究对象的全体。
3、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大量差异
4、标志:指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5、指标: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6、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巩固在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 环节的通盘考虑 和安排,制定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
7、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8、统计调查:根据统计设计的内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手机统计原始资 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定量认识的阶段。
9、 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规定的指标内容,统一规定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 由填报单位自上而下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
10、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统计分析的要求,使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 总,或对简单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出能够反映事物总体特征资料的工作过程。
11、统计分组: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和事物内在的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的一种统计方法。
12、分类数列:将各组别与次数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13、统计表:以表格来表现统计数据资料的一种形式。
14、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15、相对指标: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用以反应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 例关系。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或均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变异指标: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
16、时期指标:指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
17、时点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18、时间序列: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生的一系列同类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
19、发展水平: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
20、增长量: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的指标。
21、发展

速度:以相对数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
22、增长速度:反映现象数量增长方向和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
23、统计指数:指用来反映不能同度量的多种事物综合动态变化的特殊相对数。
24、个体指数:指同一种现象的报告期与基期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发展数度指标。
25、总指数:综合说明不能同度量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6、因素分析法:利用指数体系以数量上分析复杂现象总动态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效果
指数:广义: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通常表现为百分数,表示以对比基准为100相比,所要考察 的现象水平相当于基数的多少。狭义: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它是综合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现象总体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的相对程度和方向。
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把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原始资料、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使 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从而得出能够反映事物总体特 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分组: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分为若干不同 性质的组。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按随机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样本的实际数据 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判断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 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抽样极限误差:在抽样估计时,应根据所研究对象的变异程度和分析目的要求确定可允许的误差范围,我 们把这种可允许的最大误差范围称为抽样极限误差。
统计的涵义 统计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专门从事统计业务工作的单位利用科学的方法搜 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称为统计工作。例如,各级统计部门对所属地区的工业、农业及贸易业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就是统计工作。 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资料,包括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资料,统称统计资料,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称为统计学
统计指标: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这是统计 理论与统计设计上所使用的统计指标涵义.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

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称为分配数列,也称分布数列或次数分布。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特征标志值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
时间数列: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各个不同时期或时点上某种数量特征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 形成的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平均离差,也就是之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 标的标准差。
假设检验:是抽样推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所作的假设 是否可信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关关系:两种类型: 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函数关系。函数是指现象之间有一种严格的 确定性的依存关系。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但数量上不是严格对应的依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于某一现象的每一数值,可以有另一现象的若干数值与之相对应
相关系数: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