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肿瘤治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治疗
抗肿瘤治疗引起急性口腔黏膜炎诊断和防治专家共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预防性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 预防性使用药物,减少口 腔黏膜炎的发生。
06
专家建议和展望
对患者的建议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软毛牙刷, 避免刺激口腔黏膜。
口腔护理
使用漱口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 ,减轻口腔黏膜炎症。
饮食调整
治疗急性口腔黏膜炎的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如消炎漱口水、止痛药膏等) 、口服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对于严重的急性口腔黏膜炎,可能需要暂停抗肿瘤治疗,并及时就医寻求 专业医生的帮助。
04
诊断方法和标准
诊断标准
01 口腔黏膜出现充血、水肿、溃疡、疼痛等症状。 02 口腔黏膜炎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
02
急性口腔黏膜炎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急性口腔黏膜炎(也称为口腔溃疡) 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通常由 抗肿瘤治疗引起。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急性口腔黏膜 炎可分为感染性、免疫性、化学性等 多种类型。
发病机制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作用
01
抗肿瘤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引发口腔黏膜炎。
口腔干燥
口腔黏膜炎可能导致口腔干燥 ,表现为口干、咽干等症状。
其他症状
口腔黏膜炎还可能伴随其他症 状,如发热、乏力等。
03
抗肿瘤治疗与急性口腔黏膜炎的 关系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01
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扩散来发挥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对 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02
抗肿瘤药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它 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
硫糖铝涂剂联合漱口液治疗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摘 要 : 目的] 察 硫 糖 铝 涂 剂 联 合 漱 口液 治 疗 放 疗后 口腔 黏 膜 炎 的 疗效 。[ 法] 疗 后 口腔 黏 膜 炎病 人 8 [ 观 方 放 9例 ,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4 随 5 例 和 对 照 组 4 例 。 疗 组 用 硫 糖 铝 涂 剂 、 口 液 , 照 组 采 用 漱 口 液 常 规 治 疗 。 察 两 组 疗 效 结 果 ] 疗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4 治 漱 对 观 治 (4 4 ) 显 高于 对 照 组 ( 3 1 ) 两 组 比较 ,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O0 ) 结 论 ] 糖 铝 涂 剂 联 合 漱 口液 治 疗放 疗 后 口腔 黏 8.4 明 4.8 , 差 P< . 1 。[ 硫
成组 织 间 血 流 减 少 。唾 液 腺 经 放 射 线 照 射 后 不 仅 分 泌 量 减 少 , 且 成 分 也 有 改 变 , 些 改 变 会 破 坏 唾 液 的 润 滑 保 护 作 用 。接 受 这 头颈 部 放 疗 的病 人 就会 造 成 口腔 黏 膜 弥 漫 性 红 肿 、 白膜 形 成 和
( B): 1—4 . 3 4 2
作者简介
唐 晚 霞 ( 7一 ) 女 , 士 长 , 管 护 师 ・ 科 , 作 单 位 : 1 4 , 护 9 主 本 工 ( 稿 日期 :0 9—0 —1 ; 回 日期 :O O 2— 0 收 20 8 2修 2 l 一0 2 )
( 文 编 辑 吕佩 ) 本
黏 膜 反 应 分 级 标 准 ] 一 级 反 应 : 度 疼 痛 , 食 同体 事 物 困 难 。 , 轻 进
3 讨 论
软腭 、 口底 、 的 黏 膜 等 部 位 具 有 良好 的 血 供 , 射 线 治 疗 舌 放
肿瘤治疗的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肿瘤治疗的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护理心得口腔黏膜炎症严重影响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接受周期性放疗或者化疗的患者。
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口腔黏膜炎症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败血症。
因此,本文回顾了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症的发生原因与病理学改变,并讨论了此類患者的疾病预防与护理方法。
Abstract:Stomatitis negatively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especially those who suffer this painful side effect every time they receive a cycle of chemotherapy or several cycles of radiation treatments. The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 with stomatitis is at severe risk for life-threatening septicemia.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pathophysiology,specific causes,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stomatitis.Key words:Stomatitis;Chemotherapy;Radiation treatment放疗与化疗已成为头颈部肿瘤的重要的治疗方式。
但是口腔黏膜是由对放疗和化疗十分敏感的高度分化的上皮细胞构成,因此细胞在快速分裂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放疗和化疗的破坏,诱发口腔黏膜炎症。
资料显示大约有40%接受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会发生口腔黏膜炎[1],80%接受放疗的会发生口腔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疼痛、溃疡与糜烂,进而影响患者的讲话,进食,和全身营养状况,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与疾病预后。
而目前对口腔黏膜炎症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对这些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理变化过程。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03
研究了相关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发
展中的作用。
临床研究进展
0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措施研究
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整放疗方案、口腔护理等手段降低发病率。
0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方法研究
针对不同严重程度和病程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概述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与护理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0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由于头颈部 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 膜炎症反应。
特点
通常在放疗后1-2周出现,表现为 口腔黏膜红肿、疼痛、溃疡等症 状,严重时可影响进食和言语。
0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后评估研究
评估了各种因素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新药研发进展
1 2
新型局部抗炎药物的研发
针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炎症反应,研发新型局 部抗炎药物,以减轻症状。
细胞因子抑制剂的研究
探索细胞因子抑制剂在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 的潜在作用,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心理干预
对于因疼痛或进食困难而 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应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 其树立治疗信心。
04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01
深入探讨了放射线对口腔黏膜细胞的损伤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了理论基础。
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在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在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作者单位: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友谊院区通讯作者:王雪斐目的观察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在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将28例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予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加入生理盐水中含漱。
结果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得到了缓解甚至痊愈。
结论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可以减轻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症状,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口腔黏膜炎是常见的化疗副作用,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咀嚼困难,营养不良,严重者还会诱发感染,阻止化疗按期进行,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因此,治疗、护理口腔黏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笔者所在科室自2010年以来为28例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予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加入生理盐水中含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均为肿瘤患者,患有胃癌、肺癌、乳腺癌、肠癌等,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表现为黏膜红肿、散在溃疡、疼痛不适、难以进食等。
1.2 方法(1)肿瘤患者化疗后应每天观察其口腔黏膜情况,一般于化疗后7 d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
(2)根据医嘱使用白介素-11与维生素B12加入生理盐水中含漱,生理盐水500 ml中加入1.5 mg白介素-11,8支维生素B12,摇匀后保存在0 ℃~4 ℃的冰箱内。
(3)含漱方法为4次/d,三餐前30 min及睡前,每次15 ml,每次含漱10~15 min,含漱后30 min方可进食。
(4)使用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此方法无痛苦,无副作用,以减轻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配合使用。
(5)使用过程中,询问并记录患者的感受,如疼痛、咀嚼困难有无改善,并观察口腔黏膜红肿消退情况、溃疡愈合情况等。
口腔颌面部放射治疗的副作用与防护方法

口腔颌面部放射治疗的副作用与防护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治疗来说,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放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正如所有治疗方法一样,口腔颌面部放射治疗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探讨口腔颌面部放射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并提供一些防护方法。
1. 口腔粘膜炎口腔粘膜炎是口腔颌面部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它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肿、糜烂、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言语功能。
为了预防和减轻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患者在放疗前后应注意口腔卫生,刷牙时使用软毛刷,避免过于刺激口腔黏膜。
此外,患者还可以口腔漱口,使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漱口水。
2. 唾液腺功能障碍由于放射治疗破坏了口腔中的唾液腺组织,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的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口腔干燥,还会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
因此,患者在放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口腔干燥。
如果口腔干燥严重,可以使用口腔湿润剂或其他润滑剂来缓解症状。
3. 咀嚼和吞咽困难放射治疗可能导致颌面肌肉的损害,使患者在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出现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患者可以选择食用柔软易咀嚼的食物,如烂熟蔬菜和汤类。
必要时,患者还可以咨询口腔治疗师,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和功能康复。
4. 牙齿龋坏和根尖周病放射治疗可能破坏牙齿组织,导致龋坏和根尖周病的发生。
因此,在接受放疗之前,患者应接受彻底的口腔检查和治疗。
在放疗期间,患者需要加强口腔卫生,刷牙时使用软毛刷,每天定期使用漱口水。
如果发现牙齿有龋坏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就医。
5. 面部皮肤反应放射治疗可能导致面部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等不适感。
为了减轻这些反应,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无刺激性的洁面产品和护肤品,避免使用酒精类产品。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寒冷干燥环境的刺激。
6. 放射性颌骨坏死放射性颌骨坏死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副作用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颌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骨组织坏死。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风险评估与防范

建议患者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以减轻口腔黏膜炎的症状和疼痛。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肿瘤及口腔黏膜炎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 水平。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 积极的心态。
疼痛管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和镇痛剂,减轻口腔黏膜炎引起的疼痛和不 适。
感谢您的观看
饮食调理
多喝水
保持口腔湿润,缓解口干症状。
软食易消化
选择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药物治疗与护理
局部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腔喷雾剂、药膜等局部药物缓解症状。
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局部 麻醉等。
03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预 防措施
基础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
系统治疗
药物治疗
01
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抗炎药等,以控制口腔感染和炎症。
营养支持
02
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提高口腔黏膜抵抗力。
免疫调节
03
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联合治疗
局部与系统治疗结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和系统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 风险评估与防范
目 录
•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概述 •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风险评估 •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风险评估 •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预防措施 •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治疗策略 •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护理与康复
01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是指在肿瘤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口腔黏膜炎症 性病变,表现为口腔疼痛、溃疡 、糜烂等症状。
口腔粘膜炎

高度风险:1.患者既往3-4级OM病史和/或难治性2级OM ,2.患者正在进行口腔或头颈部手术的患 者,3.在自体HSCT之前接受高剂量化疗药物的患者,降低强度和全强度异基因HSCT(有/无全身 放疗)4.高剂量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化疗方案,5.头颈部放疗
(2)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药物毒性的强弱是随昼夜时辰呈现周期性波动,称 为时间毒性。侯春霞等研究结果表明午夜0 点给药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明 显低于上午9 ∶00 给药。通过改变化疗给药时间来预防口腔黏膜炎发生可能 值得进一步探究。
放化疗口腔粘膜炎预防措施
1.专业的口腔保健(POHC)。通过保持口腔良好环境, POHC能减少口腔细菌数 量,从而降低了口腔黏膜炎和牙周组织二次感染的发生率,牙医和牙科保健员定 期评估患者的口腔,并在必要时进行严格指导、及早发现口干和因自身护理不当 引起的粘膜损伤,放射治疗前应处理病怀牙齿。
干预:除上诉低风险和中风险干预措施外 1.营养评估,2.预防性抗感染,3.镇痛治疗,5.每日补充维 生素B
治疗原则
减轻症状 促进愈合 防治合并感染
治疗方式
止痛治疗:局部用药(表面麻醉剂)+全身用药(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羟考酮)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肠内、静脉等各种方式 抗感染治疗:抗生素+激素 其他:生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中药治疗等
做好宣教工作
口腔卫生宣教:戒烟、戒酒、勤漱口、按时刷牙等 营养知识宣教:注意饮食中蛋白、维生素及含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食物以细碎煮
烂为好,少食多餐,少吃酸味(刺激性)的水果合果汁 疼痛控制宣教:走出止痛误区,以消除疼痛为目的,而不应过多关注药物阶梯 患者宣教:若有口腔疼痛,口腔粘膜破溃,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抗肿瘤治疗期间口腔黏膜炎治疗
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出现,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预后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在抗肿瘤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发生些不良反应,其中口腔黏膜炎发病率高,危害大,但临床医生对其关注度及管理规范性不够。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防治现状
在很多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化疗和放疗都是很重要的治疗手段。
虽然这些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临床工作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比如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导致的不良反应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就是口腔黏膜炎。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高,通常发生于20%~40%的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中,尤其是某些实体瘤患者需要放疗或放化疗同时进行时,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会很高。
即使是应用靶向治疗如EGFR TKI抑制剂及mTOR抑制剂等,仍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炎。
总体而言,由于各种原因,口腔黏膜炎受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口腔黏膜炎如不及时处理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口腔黏膜炎不仅仅影响了患者进食,同时还会导致严重的疼痛,这些都会造成患者能
量摄入不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的继续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进度及疗效。
国外一项研究纳入92例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患者,使用OMAS评分系统评分,观察OMAS评分与发热、感染、TPN及住院天数的关系。
结果发现OMAS评分每增加1.0的分值,患者发生严重感染风险提高到2.1倍,住院时间延长2.6天,住院费用增加2.5万,更重要的是100天死亡率增加3.5倍。
因此,我们应该对口腔黏膜炎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有利于治疗疗效的提高。
规范口腔黏膜炎全程管理,重视口腔护理及口腔疼痛
国内有很多关于口腔黏膜炎的文章,但相关指南或共识尚且缺乏。
而国际上,2014年美国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会/ 国际口腔肿瘤学会(MASCC/ISOO),2015年欧洲肿瘤学会(ESMO),2019年UKOMIC(英国癌症护理口腔黏膜炎组)等发布了相关口腔黏膜炎指南或指南。
这些指南帮助临床医生对口腔黏膜炎进行规范化的诊断和处理,强调了全程规范化处理的重要性。
指南或共识中对口腔黏膜炎易感因素、严重程度分级、如何预防和处理以及随访等内容提出了规范化建议。
比如,在口腔黏膜炎风险等级的分类中,高危患者既往有中到重度口腔黏膜炎史,或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治疗相关风险因素,比如头颈区域进行手术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大剂量化疗药物,或接受
高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治疗的患者;中危患者既往有轻度口腔黏膜炎史,或接受已知会引起OM的系统性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或头颈部低剂量放疗等;除了这些高危、中危患者之外,其它患者口腔黏膜炎风险相对较低。
2015年欧洲肿瘤学会(ESMO)指南明确提出了口腔黏膜炎处理的两个主要方面:基本的口腔护理和全程的营养支持。
其中,口腔护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要对肿瘤患者加强口腔黏膜炎宣教,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牙刷及如何正确刷牙,治疗期间口腔要保持口腔清洁,如何选择漱口水及如何漱口,有假牙的患者要及时给假牙消毒。
当患者出现早期口腔黏膜炎时,应该告知主治医生,而医生要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干预和治疗,以便尽早控制,避免口腔黏膜炎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在整个口腔黏膜炎护理期间,我们要重点关注口腔疼痛的情况。
重度疼痛处理起来相对棘手,虽然是不致命的小问题,但为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严重者会停止当前有效的治疗。
因此,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患者口腔疼痛,采取有效的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
正如刚才所讲,疼痛管理是口腔黏膜炎治疗中的一个重点。
目前临床上有不少可供选择的止痛药物,大部分发挥着局部镇痛的作用,当患者疼痛严重时,需考虑应用全身镇痛的药物。
在口腔黏膜炎患者分级1-2级出现疼痛时,我们一般使用局部镇痛药,包括临床中常用的漱口水、非甾体抗炎药等。
当这些局部镇痛药对于中重度OM患者(如OM3-4级)无法有效控制疼痛时,需要考虑同时加上使用全身阿片
类镇痛药,比如在国外会给患者某些止痛药长期的静脉低剂量灌注,或综合止痛贴剂使用。
然而,总体而言,现有局部止痛的方法如漱口水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疗效时间短,疗效欠佳,并且不能促进口腔损伤愈合,也不能改善患者的进食状态。
重视口腔黏膜炎,提高管理规范化
综上所述,口腔黏膜炎在肿瘤患者现代治疗中的发生率较高,不管是化疗、放疗,还是靶向免疫治疗,都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口腔黏膜炎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免疫功能的恢复,也可以阻碍抗肿瘤治疗的正常进行,甚至停止。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口腔黏膜炎的重视。
患者一旦确诊口腔黏膜炎,临床医生应该按照共识或指南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口腔护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控制等,避免其进一步发展产生对患者更严重的影响。
另外,当患者疼痛严重时,需要在专业指导下,采取局部和全身的综合干预措施,使疗效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