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治疗,勿入误区
癌痛专家警示:癌痛认知存在重大误区

癌痛专家警示:癌痛认知存在重大误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癌症等恶性肿瘤疼痛的治疗首选三阶梯药物疗法。
轻度疼痛可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芬必得等;中度疼痛则在前面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右丙氧酚等;更重的疼痛则在一阶梯的基础上加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美沙酮等;最严重的程度,则可以打杜冷丁。
近年来,我国在癌痛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肿瘤患者及家属,却在认知上存在重大误区:误区一:口服的止癌痛药会“上瘾”——不吃患者和家属有这想法是不可避免了,毕竟止癌痛西药的副作用很大,会造成皮肤瘙痒,胃肠麻痹,严重便秘,小便量少,纳差等。
临床上也确实有很多患者服用的止痛药由散利痛到曲马多,再到吗啡,步步升级,每种药都是一开始有效,不到一周就失效了……临床上称之为药品的耐药性。
患者对止痛药也会形成依赖,即“上瘾”,不吃药就觉得全身痛,睡不着……癌痛专家指出:虽然口服药止痛药会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甚至成瘾性,但并非无用,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耐受的速度可降至最低,完全可以为轻中度癌痛患者减轻痛苦,为手术放化疗或中药保守性治疗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
误区二:打杜冷丁就是放弃治疗——不打很多患者和家属都认为,杜冷丁是给垂死的晚期患者最后一针,打完后脏器都麻痹了,没救了,病人心不甘,家属心不忍,坚决不打,死扛!癌痛专家指出:杜冷丁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它在人体内产生一种名为去甲派替啶的毒性代谢物,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明显兴奋毒性,且在体内代谢缓慢,半衰期长,经常应用会产生蓄积,依据蓄积浓度的高低分别产生颤栗感,震颤、抽畜,癫痫样惊厥大发作等严重神经毒性症状;另一方面,注射杜冷丁后,血液中与随后脑内浓度迅速上升,容易达到引起“飘飘”感的高浓度,是该药易发生危害的主要原因。
但是,杜冷丁对于极其疼痛的晚期癌痛患者,还是有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度,达到减轻癌痛的目的,临床上很多患者用了杜冷丁后都可以停用,进入康复期。
癌痛病人常见的误区课件

癌痛是病情恶化的标志
总结词
癌痛不一定是病情恶化的标志,它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肿瘤压迫、 炎症、治疗副作用等。
详细描述
癌痛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恶化。例如,肿瘤的压迫、炎症 反应、治疗的副作用等都可能导致疼痛。因此,对于癌痛患者,医生需要进行全 面的评估,明确疼痛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癌痛病人常见的误区 课件
目录
• 药物使用误区 • 日常护理误区
癌痛认知误区
癌痛无法缓解
总结词
癌痛是可以缓解的,通过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减轻 患者的疼痛。
详细描述
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痛的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 及心理支持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大多数癌痛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详细描述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剂 量和服用方式等。病人不按医嘱服药 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不良 反应和副作用。
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总结词
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是癌痛病人常见的 误区之一。病人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 药,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更换药物。
VS
详细描述
在治疗癌痛时,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 用适量的药物,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药 物过量可能导致副作用增加,甚至产生药 物依赖;药物不足则可能无法充分缓解疼 痛,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应与医生 密切合作,根据疼痛程度和自身情况调整 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使用误区不按时服药总结词不按时服药是癌痛病人常见的误区之 一。疼痛是持续存在的症状,需要按 时服用药物来控制,而不是只在疼痛 发作时才服用。
详细描述
癌痛病人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 服用止痛药和其他相关药物。不按时 服药会导致疼痛控制不佳,影响生活 质量,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癌症疼痛治疗的误区

癌症疼痛治疗的误区在癌症疼痛治疗临床工作中,常存在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可能对合理使用止痛药产生影响。
癌症疼痛治疗的误区大多集中在对阿片类药的错误认识。
1、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很多人都觉得,普通止痛药应该比使用阿片类药更安全。
但事实上,如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止痛药多是这一类)用药剂量达到限制性剂量时,如果仍然不能满意控制疼痛,应该只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中度或重度癌症疼痛治疗,应首选阿片类止痛药。
2、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症疼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的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3、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无痛睡眠是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
4、终末期癌症病人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病情恶化及疼痛加剧,可以通过增加阿片药物的用药剂量提高止痛治疗的效果。
5、长期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事实上,癌症疼痛病人长期用阿片类药治疗,尤其是口服或透皮贴剂按时给药,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危险性极微。
而阿片类药物产生耐受性,临床表现为随着阿片类止痛时间的延长,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耐受,并且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但不影响癌痛病人继续使用阿片类止痛药,也和一般患者及家属以为的“上瘾”是两码事。
6、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事实上,癌症疼痛因疾病控制及疼痛的消失后,随时可以安全停用阿片类止痛药。
这也再度证明,其实在规范治疗时,所谓“成瘾”的担忧并不必要。
7、用阿片类药止痛治疗就是给予安乐死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治疗不是进行安乐死,反而让患者从剧烈癌痛中得以解脱,提高生活质量,还能让患者更好接受其他治疗,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癌痛镇痛五大误区

癌痛镇痛五大误区
癌痛镇痛误区一:使用非阿片类更安全;
对于慢性癌痛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病人,使用阿片药更安全,因为长期使用它无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
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病人,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出现胃肠、肝、肾、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剂量达到限量时,疼痛仍不能满意控制,应选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癌痛镇痛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的癌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治性疼痛。
所以应及时、按时用止痛药。
这时所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所以这样止痛更安全有效。
癌痛镇痛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
止痛治疗的更高要求是让病人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癌痛镇痛误区四:用阿片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阿片药的呕吐、镇静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唯有便秘的副作用是长期存在,对此可用麻仁软胶囊来预防和治疗。
癌痛镇痛误区五:终末期癌痛病人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
阿片类用药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并且无封顶效应,它对于任何重度疼痛的病人都可以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以达到理想止痛效果为度。
癌症患者在止痛治疗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癌症患者在止痛治疗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作者:暂无来源:《肝博士》 2016年第1期邓晓琴(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近年来癌症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在癌症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是疼痛,癌症患者的疼痛简称癌痛,对于癌痛的治疗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存在一些误区:1、患者抵制使用止痛药物。
疼痛普遍存在于癌症患者,如肺癌晚期骨转移的患者,疼痛是剧烈难忍的,而有些患者自认为自己很坚强,一生当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对于这点疼痛是能扛过去的,可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许你能凭借你的意志忍过一时,但是随着癌细胞的进一步侵蚀,疼痛会一直持续在你的整个病程中并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之后疼痛会慢慢地影响你的睡眠、食欲,最终会打垮你的身体。
其实对于疼痛你无需强忍,因为通过治疗,疼痛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进而提升你的生存质量,你甚至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你无需抵制使用止痛药物。
另一类患者因为害怕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使用后会产生身体依赖而致成瘾性,所以抵制使用该类止痛药物,对于晚期癌痛强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的首选,而就癌症患者而言,疼痛是成瘾的天然拮抗剂,不需担心其的成瘾性,因此患者无需有所顾虑,可以放心使用。
2、临床中医生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时常常是按需给药,即患者诉疼痛难忍时方给药,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是起效最快的静脉注射给药,均有一个起效的过程,而病人的疼痛是持续的,这种按需给药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控制疼痛且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而卫生部下发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也明确指出应按规定按时给止痛药。
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能较好的控制疼痛,如出现爆发性疼痛时,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所以临床治疗癌痛应摈弃按需给药的方式,予按时、定量给予止痛药物。
3、临床治疗中对于一些难治性癌痛,医生仅仅是考虑增加强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以求达到控制患者的疼痛,但是即使增加几倍的剂量,患者的疼痛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癌症新知:癌痛治疗别陷误区

癌症新知:癌痛治疗别陷误区*导读:很多医生错误地认为,癌痛是患者必须要承受的,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
或者以为疼痛治疗只是治标,只能改善症状,意义不大;抗肿瘤治疗才是治本。
……10 月11 日是“世界镇痛日”。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
调查显示,初诊的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的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则升至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患者。
在我国,约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临床医生往往更重视癌症的病因治疗而忽略了对癌痛的控制,另一方面,有些医生和患者对疼痛治疗存在的认识误区也影响了对疾病的及时治疗。
*误区一: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重要很多医生错误地认为,癌痛是患者必须要承受的,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
或者以为疼痛治疗只是治标,只能改善症状,意义不大;抗肿瘤治疗才是治本。
他们认为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只有当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而且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但事实上,对于患者而言,控制疼痛与控制肿瘤同样重要。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两者同步进行。
因为只有把疼痛控制好,患者的状态才会好,才更有利于肿瘤的治疗。
*误区二:只有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对于疼痛患者,及时、按时用药才会更加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镇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另外,长期疼痛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因此出现疼痛不应拖延,应及时治疗。
*误区三: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阿片类药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而缓解疼痛。
但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
很多临床医生错误地认为,阿片类药物不安全,因而不愿给患者处方。
但事实上,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镇痛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更加安全、有效。
对于既往未接受过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痛到忍无可忍!关于癌痛的几大误区,你真的了解吗?

痛到忍无可忍!关于癌痛的几大误区,你真的了解吗?发布时间:2022-04-19T07:06:16.020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期作者:曹姝[导读] 恶性肿瘤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其精神上也会受到巨大折磨,并会使患者丧失基础的社会功能,削弱患者的治愈信心曹姝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自贡 643000恶性肿瘤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其精神上也会受到巨大折磨,并会使患者丧失基础的社会功能,削弱患者的治愈信心。
针对此情况,本文分析了癌痛的主要几种类型,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护理方法,希望能够促进癌痛患者的恢复。
癌痛是什么?癌痛也叫做癌性疼痛,常会导致患者承受身心痛苦。
我国75%左右的癌痛患者基本上都很难得到有效的疼痛控制,这也变相延长了癌痛患者的治愈周期。
现阶段癌痛的主要发作原因有三种:(1)肿瘤部位直接所导致的疼痛。
这主要是指患者受到肿瘤影响后,身体各组织出现了毁坏,且压迫、阻塞以及直接的困难所导致的剧烈疼痛。
(2)治疗中出现的痛感。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会导致相应的不良反应,比如带状疱疹、周围神经炎、放射性皮炎等都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
(3)间接疼痛。
在癌症发病后,患者的各部分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身体免疫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当病原体侵染时,患者就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
癌痛的主要误区误区一:只有疼痛剧烈时才可以使用止痛药?在癌症后期,患者的痛感会达到最强,甚至会影响其基本的生理功能。
而在此期间,患者可以使用止痛药来对疼痛进行抑制。
不过有些患者认为,疼痛较轻时,是不能用止痛药的,只有当疼痛严重时,才能用止痛药。
其实不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癌症的具体部位不同,能够使用的止痛药也有较大区别,所以止痛药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所给的用药规范,避免随意服用。
误区二:止痛药吃多了会成瘾,然后药不能停?药物成瘾是大多数患者会关注的话题,在现代临床实验中,如果病人服用止痛药物符合药物规范,那么其出现成瘾的概率会相当低,所以也不会存在药不能停的情况。
癌痛治疗存七大误区

吗啡或透 皮贴剂 , 极 少发生成瘾 一月 一 使用 阿片类药 , { n 1 癌症疼痛痫 控
制及疼 痛消失后 , 随时 叮以安 个停』 町 片类 药 . .
☆误 区六 : 幅 症患者服 用吗啡 意味 蔫 已面临 死亡 闻外的 资卡 : } 乐,
的1 期非 小细胞肺癌精准放疗 3 年局控
率达 9 6 %, 总生存率达 9 l %; 2 期患者 的
痛效果 差 , 世
, f 组织 已将 度冷 j 一 列为癌症疼痛 治疗 不推荐的药物
验研 究和临 眯实践均证 实 , 癌痫忠 肯 ¨服
☆误 区五 : 吗啡 易成瘾
3 年局控率达 9 3 %, 总牛存 率达 6 4 %; 不 能手 术的局 限期胰腺 癌 , 精 准放疗 的 5
的 长短 , 而是根据疼痫 的氍度来决定的 、 ☆误 区t : 嵇稿治疗 不仅仅 是- 乞药 治疗癌痫 不仪是吃止痛 约 , 还
治疗 , 不适 合首 先选择 放疗 , 配 合手 术 或化疗有协 同作用
包括 腹腔神经 丛毁损 术 、 放射性 粒子 植入术 、 射 频 消 融 术 等 微 刨 介 入手段 , 这 峰 均 能 够 有 效 缓 解 疼 痛 而 檄 大 地 改 善 患 的 生 活 质 : { 、
的综 合治疗 , 通过 对原发灶 和转 移灶的 在早期 就会 l 叶 j 现疼 痛 . 数忠 行 治疗 期间会有疼痛 , I 冬 痛 的…现 小 意味癌 症到 了难 以控制 的 发 , 即使是 晚期患者 现疼 痛 , 也噍予以 做
治 疗
有效控 制 , 也能有效提 高患者的牛活质 量 和 存 期 随着技术和 没箭的进 步 , 适 合放疗 的肿瘤越 来越 多 鼻 叫癌 、 宫 颈癌 、 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痛治疗,勿入误区
目前在部分医生和癌症患者当中,存在着对癌痛治疗的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一些医生和癌症患者认为,随着癌症的进程,疼痛会逐渐加剧,若疼痛一开始就使用强效止痛药,恐怕到疾病晚期没有其他止痛药可用。
事实上,及时应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且所需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患者,反而更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误区二:哌替啶(度冷丁)是最安全有效的止痛药
事实上,哌替啶的止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10,其口服吸收率差,肌肉注射哌替啶会使患者注射局部产生硬结和新的疼痛感,而且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且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及肾毒性作用。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并不推荐慢性疼痛病人肌肉注射哌替啶。
误区三:长期应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地会成瘾
很多癌症患者以为,使用吗啡会导致他们产生药物依赖(成瘾)。
事实上,目前鼓励癌痛患者使用的控释剂型强效镇痛药,在维持镇痛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血药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其吗啡剂量不足以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心理依赖的可能性也很低。
癌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时,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这是临床止痛治疗的需要,但在疼痛缓解或必要时可以成功撤药,这种药物“身体依赖”现象应与所谓的“成瘾”加以区别。
非医疗目的使用阿片类药物才属于药物滥用,临床上错误的给药方式,例如反复静脉注射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才可能导致“成瘾”。
所以,应特别强调临床规范化应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