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白扁豆,又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是豆科扁豆属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其花和嫩荚果、成熟种子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药两用经济作物,市场需求巨大。白扁豆花和种子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止泻的功效。白扁豆花更侧重于化湿解表,种子健脾作用更好。白扁豆的嫩荚果是一种常见蔬菜,其营养成分非常的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元素,磷元素,铁元素,还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等。随着食养食疗的日益普及,使得食药两用的白扁豆需求增加,现有生产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的需求。因此,发展白扁豆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白扁豆适应性较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好,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但由于区别于传统食用蔬菜,白扁豆在河南的种植管理较为粗放,多在田边地头填闲栽种,缺乏统一的栽培技术标准规范指导,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针对我省白扁豆生产中管理粗放、缺乏规范栽培技术遵循等突出问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食药同源植物研究团队从2017年开展白扁豆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白扁豆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制定《白扁豆栽培技术规

程》,为种植者提供标准遵循,对于大幅度提高我省白扁豆产量和品质,实现白扁豆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2019年8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向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制定《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立项申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项目专家评审,2019年12月23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标法〔2019〕309号),《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列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立项编号:20193110095,归口单位为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1)规范性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农业标准化管理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2)科学性原则:本标准采用的技术措施来源于实践和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验证、完善,是大田生产和科研成果的有效统一。编制技术措施的相关量化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

(3)实用性原则:本标准以提高白扁豆产量和品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为目标,以试验调查为基础,以生产实践为依据,

借鉴和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和生产经验,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白扁豆种植大户的意见,并与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的具体情况、生产技术条件紧密结合,使标准和生产实际协调统一,确保本标准在生产上切实可行。

三、编制过程

(一)前期研究基础

白扁豆栽培技术是中央引导地方资金“河南省药食同源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之一。该研究结合我省白扁豆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开展白扁豆土壤条件、播期、密度等对白扁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白扁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白扁豆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对栽培技术进行验证、优化和完善,集成了“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该技术效果稳定,可操作性强,适合河南省白扁豆不同生态区示范推广,可有效提高白扁豆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单位对白扁豆生产开展了多次生产调研、试验示范和栽培技术指导等工作,拥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也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基础。因此,制定“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对进一步提高白扁豆产量和品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成立标准制定小组

为做好“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工作,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并多次召开标准研讨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拟定了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并对标准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确保标准制定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实施。

(三)初稿的编制

2018年7月-2019年7月,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在前期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与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白扁豆栽培技术管理中的建议;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交流;对当前白扁豆生产现状及栽培管理进行系统总结,经过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完成了本技术规程初稿的编制。接到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集2019年度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将本规程初稿修改完善,申请立项。

(四)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专家意见

收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豫市监标法〔2019〕309号)后,标准制定小组及时组织成员、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编制完成“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随后,标准制定小组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分别送达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禹州市锦绣大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5位专家进行阅览,广泛征求意见。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一)第一章范围编制说明

范围中规定本标准白扁豆栽培的技术规程、条目和适用生产区域。

(二)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编制说明

白扁豆栽培必须符合规范性文件引用的标准,才能进行种植,应用文件对本规范必不可少。

(三)第三章术语和定义说明

规定了白扁豆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

(四)第四章种植技术编制说明

规定了白扁豆生产的选地、施肥、整地、种子准备、播种及田间管理。

(五)第五章病虫害防治编制说明

定了白扁豆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防治方法和农药使用,其中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六)第六章采收与加工编制说明

规定了白扁豆的适宜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

五、采标情况

无。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

七、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制定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标准编制格式符合GB/T1.1-2009的要求。

八、标准实施的建议

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可供我省白扁豆产区农业部门参照执行。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运用标准中各项技术措施,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扶持,引导、推动我省白扁豆生产技术推广,实现白扁豆高产优质,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建议本标准应尽快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白扁豆栽培技术规程》标准起草小组

2020年6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