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电子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灵活应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学生准备课本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巩固1.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回顾如何将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
2.提问学生:如何表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第二步:导入新知识1.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
2.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应该如何操作?3.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方法。
第三步:练习演算1.让学生做适当数量的练习题,加深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第四步:拓展应用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
2.鼓励学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技巧以及如何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堂练习和拓展应用,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作业《一个数除以分数》相关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分数:分母、分子•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步骤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需要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掌握透彻。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问题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自如地应用“一个数除以分数”求解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如何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3.学生:提前了解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认识,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请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知识。
(2)激发兴趣: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1)引入:简单解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例如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
(2)示范:通过范例计算,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3)操练: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1)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路。
(2)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解题方法,分享彼此的思考。
4. 训练(1)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2)订正:批改作业,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下节课将继续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品教案】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例2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导学过程】【自主预习】1、计算:65÷10= 53÷3= 1615÷20= 4039÷26=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根据什么进行计算?( )÷( )=( )3、自学教材31、32页并填写下面的空。
(1)已知( ),求( )?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 )(2)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合作探究】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1、32里有( )个31,32小时走了2 km ,能不能求出31小时走( )千米2、2 km ÷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3、1小时里有( )个31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2÷32=2×21×3=2×23=34、已知125小时行65千米,求121小时行( )千米,该怎么算?5、65÷5,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65×51)6、121小时行“65×51(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65×51×12)7、65×12中的"×12"是什么意思?8、所以65÷125=65×512=29、请观察:2÷32=2×21×3=2×23=3 65÷125=65×512=2a.这儿把除法转化成( )运算来计算,除以32=( ) 除以125=( )b.请你观察上面的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点吗?①( )没有变化;②( )号变( )号;③除数变成了它的(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一. 教材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瓶饮料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除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8除以2/3”等于“8乘以3/2”,并解释其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除以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一个数除以分数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口算。
3.解答应用题。
投影出示:小明步行2小时走了6千米。
他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学生计算后,说出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1.出示例2。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算出每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再比较大小)(2)列式。
提问:怎样求小明的速度和小红的速度?引导学生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关系式列式。
了2千米”。
提问:1小时行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小时行了多少千米)4.归纳方法。
老师:观察比较例2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完成第32页“做一做”第1-3题。
(2)完成练习七第1-8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学生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
2.学生不太明白算理,计算思路不清晰。
3.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
4.学生在做分数除法时,可能会把被除数转化为倒数,除号和乘号改变出错,除数没有改变成倒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正确的计算分数的除法。
2、全盘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3、能很好的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方法。
难点: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的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小组讨论1、怎么样来计算分数除法请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回答。
2、教师强调:在计算分数除法的时候我们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请生说说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
二、进行练习1、做课本66的1请学生直接的在课本上进行口算,口算的时候让学生要看清题目,注意区分乘和除。
学生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口答。
对于做错的题目,让请学生自己来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2、做第2题前面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并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进行集体订正。
3、对比练习1) 城东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2/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2)城东小学有学生450人,六年级占其中的2/9,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4、做66页第4题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分析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做好以后请学生进行板演5、根据方程或算式,将应用题补充完整。
1)、120×3/8(),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2)、3/8x=120(),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3)、120+120×3/8(),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三、布置作业做66页第5~7题1、在计算练习中,可增加以下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在()里填上“>”“<”“=”4/7×1/3()4/7 4/7×4/3()4/74/7÷1/3()4/7 4/7÷4/3()4/74/7÷1()4/7 4/7×1()4/7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说说判断的结果和理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31页教学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感受类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小明和小红走路去学校上学,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1: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预设2:小红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预设3:小明和小红谁走得快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是求行程问题中的什么?(速度)怎么列式?预设:2 ÷ (2/3)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预设:路程÷时间 = 速度2、学生自主试算,交流方法。
①利用分数意义和除法意义计算。
2/3小时就是把1小时(3/3小时)走的千米数,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表示走了2km。
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
2 ÷ (2/3)= [ 2 ×(3/2)] ÷[(2/3) ×(3/2)] = 3 ÷ 1= 3③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
2 ÷ (2/3)= 2 ÷ (2 ÷ 3)= 2 ÷ 2 × 3= 3④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2 ÷ (2/3)= 2 × (3/2)= (2/2)×[ 3/(2/2)]= 1 × 3= 33、3、结合线段图探究算理: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方法③中的2÷2就是求1份走的路程,再乘3求出1小时走的路程,这个算式和线段图表达的意思一样。
预设2:方法④先求1/3小时走多少千米,因为2个1/3走了2千米,所以1个1/3小时走了2千米的1/2,就是2 × (1/2) = 1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三课,课题为《一个数除以分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灵活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运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2/3的糖果,小红有1/4的糖果,小明比小红多几分之几的糖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如,讲解“2除以1/2”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计算“5除以1/3”、“8除以2/5”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分数除法
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31、32页例2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计算:
65÷10=53÷3=1615÷20=
4039÷26=
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根据什么进行计算?()÷()=()
3、自学教材31、32页并填写下面的空。
(1)已知(),求()?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
()
(2)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合作探究】
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1、32里有()个31,32小时走了2 km,能不能求出31小时走()千米
2、2 km÷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
3、1小时里有()个31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
2÷32=2×21×3=2×23=3
4、已知125小时行65千米,求121小时行()千米,该怎么算?
5、65÷5,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65×51)
6、121小时行“65×51(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65×51×12)
7、65×12中的×12是什么意思?
8、所以65÷125=65×512=2
9、请观察:2÷32=2×21×3=2×23=3 65÷
125=65×512=2
a.这儿把除法转化成()运算来计算,除以32=
()
除以125=()
b.请你观察上面的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点吗?
①()没有变化;
②()号变()号;
③除数变成了它的()。
c.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想一想,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填空:32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判断,并说明理由。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3、完成32页做一做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5题第二排。
5、把43L橙汁分装在容量是41L的小瓶里,可以装几瓶?
6、某饮料厂使用一种自动检测仪来检测饮料瓶是否有缺陷,检测一个瓶子所用的时间为251秒。
1分钟可以检测多少个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