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东汉的兴亡》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东汉的兴亡》PPT下载【优质课件】

《东汉的兴亡》PPT下载【优质课件】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亥猪
C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D 2.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 )
A. 汉武帝 B. 王莽 C. 汉景帝 D .光武帝
致什么后果?
二、东汉衰败
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1、土地兼并严重

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3、大地主富有、拥有私人武装(部曲、家兵)
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大起义)
二、东汉衰败 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1、土地兼并严重
表 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现 3、大地主富有、拥有私人武装
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大起义)
你是哪一年出生的?是什么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这是什么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建元三年是一种什么纪年法?始于谁?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
十二生肖
天干 地支 属相
1:出现的朝代:东汉 2:它是汉族和部分少数 民族的记岁方法 3:与古代十二地支相对 应,称为:子鼠、丑牛、 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戊狗、亥猪。

治 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
汉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有 何结作束用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
——“光武中兴”
东汉集市画像砖
弋射收获画像砖
东汉庭院画像砖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 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 面。 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 共同原因?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统治者善于用人; (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 一,

《东汉的兴亡》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汉的兴亡》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亥猪
课堂检测
练习:选择题.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 )☺ A. 汉武帝 B. 王莽 C. 汉景帝 D .光武帝 3、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 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 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 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 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专其威。任重道悠, 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
利深祸速。…而赴 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虽时有公
蹈不息,焦烂为期, 忠,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
终于陵夷大运,沦 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
亡神宝。
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
—《后汉书·皇后纪》 乱矣。
——《后汉书·宦者列传》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外戚执政情况
推翻外戚的宦官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19岁 10岁 百日 13岁 幼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33岁
27岁 章帝皇后窦氏临朝,窦宪执政
郑众
2岁 和帝皇后邓氏临朝,邓骘执政 李闰、江京
32岁
即位8 安帝皇后阎氏临朝,阎显执政
月卒
孙程 等
30岁
3岁 顺帝皇后梁氏临朝,梁冀执政 单超、唐衡
熹平石经
熹平四年, 灵帝 乃诏诸儒正定《五 经》, 刊于石碑, 为古文、篆、隶三 体书法以相参检, 树之学门, 使天下 咸取则焉。

七年级历史课件《13东汉的兴亡》

七年级历史课件《13东汉的兴亡》

高。政府应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02
强化中央集权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的削弱导致了政治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落。因此,一
个稳定和强大的国家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03
重视教育、文化与科技
东汉时期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达到了巅峰,这些领域的进步对一个
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教育、文化和科技创新,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引入生动的历史故事
通过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这些故事可以包括政治斗争、民族关系、文化交流等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东汉的历史背 景和社会状况。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其背景、原因和影响。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 物的行为和决策,让学生思考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 独立思考能力。
土地兼并
社会矛盾激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逐渐集中 到少数地主手中,导致大量农民失去 土地,生活困苦。
土地兼并和豪强地主的出现加剧了社 会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动 荡不富和权 力,逐渐成为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 构成威胁。
农民起义与动荡
农民生活困苦
西域诸国的反叛
东汉初期,西域诸国曾归附汉朝,但随着中央政 权的衰落,西域诸国开始反叛,甚至与北方的游 牧民族联合对抗东汉。
边疆防御压力增大
由于外患的存在,东汉政府不得不加强边疆防御, 但同时也增加了财政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
03
东汉的灭亡与影响
董卓之乱与三国鼎立的形成
董卓之乱的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各地豪强并起。董卓趁机掌握了 实权,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自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精品-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精品-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0.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这两次起义的 共同点是( B ) A.都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B.都沉重打击了所在王朝的统治 C.都是因为刑罚的残酷 D.都建立了农民阶级领导的政权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均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 起义,这两次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王朝的统治不得民心,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的,起义都 沉重打击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
A.防止外戚权力过大
B.杜绝宦官专权现象
C.避免后妃干预政治
D.维护东汉的大一统
【解析】据“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后期出现了外戚干政的
局面,严重影响了君主专制统治。东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这
有助于防止外戚权力过大。
7.厘清线索有助于把握历史知识。右图展示的历史知识线索的主题是( D) A.西汉的政治统治 B.西汉的兴亡 C.东汉的政治黑暗 D.东汉的兴衰 【解析】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 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地方上豪强大族势力膨胀,阶级矛 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引发了黄巾起义,使东汉的统治 名存实亡。由此可知图中展示的内容是东汉的兴衰。
2.“光武中兴”。 右栏“史料实证1”呈现出的场景最有可能 出现在哪一时期?这一场景的出现与当时 的执政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1)时期:“_光__武__中__兴__”。
史料实证1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初期,人口和垦田 的数目有所恢复,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 徭役,岁比登稔(rěn),百姓殷富,粟斛(hú)三 十,牛羊被野”的情景。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光武帝采取的统治措施是下令释放奴婢,减轻赋 税,废除征兵制度,减轻农民的负担等。光武帝实行这些措施促使了“光武中兴”的出 现。第(2)题,材料二中的“这一局面”指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东汉中期 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把持。皇太后重用 自己的亲族,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成年后,不甘心被外戚操纵,想要亲政,就要 依赖身边的宦官,以设法从外戚手中夺权,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 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第(3)题,据“黄巾起义”等关键信息 可知,图示人物是张角。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的历史影响 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精品-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精品-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1.
[课标学业要求: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
重要事件、人物、现象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
其意义和影响。]
材料一 汉高祖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 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 定民心,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轻徭薄赋的政 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 役及兵役。还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历史
三、黄巾起义 1.背景:东汉后期, 阶级 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 尖锐,时局动荡不安,各地相继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 但都被朝廷镇压下去。
·历史
2.过程: 张角 创立太平道,传教10多年。 184 年, 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 组织 的大规模 农民 起义终于 爆发。起义军头裹 黄巾 ,在全国各地同时向官府发动 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最终,由 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得到调和以及东汉军队和各地豪强武装 的围剿下,起义被镇压下去。 3.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 东汉 的统治,使其 名存实亡。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⑥又允许北方 各族 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社会发展:①人们通常使用 二牛一人一犁 的耕作方法,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②发明的 水排 ,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提高了冶炼质量。③ 青瓷 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
较高的瓷器。
·历史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1.背景: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 年幼 ,无法主 政。 2.戚宦之争: 外戚 与 宦官 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 堪, 又竭力搜刮民财,导致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3.豪强大族: 豪强大族势力不断壮大,极力兼并 土地 , 拥有巨额财富和 私人武装 ,操控 地方 政权,是东汉 晚期出现 割据 局面的重要因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
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习与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 均寿命是多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合作探究五: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 害频发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元184年
张角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织 发起的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群 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 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___新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王莽被杀)
2、东汉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31张PPT)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 制。 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允许内迁 缓解矛盾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 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ppt

历史
时空 西汉

公元前202年
西 汉 建 立
公元元年 公元9年








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 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叔叔
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
历史
时空
公元9年
王莽新政
农民起义
主要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政治统治腐朽
材料: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自然灾害频繁
官逼民反
人民苦难深重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经过光武帝刘秀的励精图治,东汉社会状况发 生了哪些变化?
1.人口猛增
时间 东汉初年 光武帝时
全国户籍人口 1000多万 2100多万
——据《后汉书•郡国五》数据编制
经过光武帝刘秀的励精图治,东汉社会状况发 生了哪些变化?
2.百姓安居乐业
文 景
汉 武
西汉
新 光 东汉
之盛

公元 202
治世

中 公元9年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兴
背景(原因):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 2、自然灾害频繁
爆发时间:184年
黄 巾
领 导 人:张角

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特点:
历时9月被镇压
结果: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东汉车骂出行壁画(局部) 壁画中有车辆、骑马随从、步行仪仗等,前呼 后拥。生动再现了东汉豪强出行的景象。
黄巾起义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1.背景
黄巾起义
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归纳黄巾起义的背景?
童谣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材料: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 侍(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gu que】(搜刮)财利,侵掠 百姓。 元嘉元年(151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154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在这个城堡院落里,豪强大族 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 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汉代庄 园中常见的望楼,高坐的顶楼上悬挂大 鼓,并有武士巡视了望,一有敌情,实 行防御。从这件望楼模型可以了解当时 豪强地主称霸一方、拥兵自保的情景。
东汉绿釉陶水亭 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 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 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 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 强地主娱乐生活及拥有私人 武装的写照。
立足史料实证,知道黄巾起义的背景、概况、 特点和影响。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东汉建立与 “光武中兴”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什么是光武中兴?
壹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西汉末年政治形势
读图知史,说一说西汉末年的的社会状况?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朝政 越来越腐败。地主兼并大量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 沦为奴婢,或流亡他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莽续汉 光武 中兴 祸起宫闱 戚宦 专权
黄巾起义 谁主 浮沉
【反莽续汉 光武中兴】
公元 9 年
农民
外戚王莽夺 取 政权,建 立新 朝,西 汉 。 灭 亡
起义
皇为帝 的 母 族 、 妻 族 被
外戚。王称 莽是西
东 汉
元帝皇后 汉汉 政君

。王绿林赤眉起义 的 侄 子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反莽续 光武中兴】

“民 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 拘执,论
律。”

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
省减刑罚,小还组多任次务宣来布啦释!放请刑徒,即“见徒免 庶民”。
为 根据下列史实,每

小组概括一条光
并 400 武帝余巩县固,统吏治职的减措损,十置其一。

施。
杀死河南
贪 污罪处死贪赃 1000 多万钱的大司徒, 尹

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 P52-53 ; 东汉出现“光武中兴” P59 。
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 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 减轻刑罚。 •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等。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帝
即位
和 殇 安帝 顺帝 冲 质 桓 灵帝 少帝 献
光武中兴
5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
3
4
1
6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 “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沦落天涯,曝尸路旁 ; 而不正直的 奸佞小人,反倒封侯拜相,享尽荣华富贵。)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政治腐朽,正直 的官员遭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种恶

黄巾大起义 --- 瓦解

东汉 --- 建立
军阀割据 --- 灭亡
东汉兴 的 兴 亡

建立:公元 25 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 1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
措施:刑 (法2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 (矛盾3 )。合并郡县 , 裁减官员 , 加强对官吏的 监督,
结 果 :结 束 混 惩乱处局贪面官,污社吏会;安 定 繁 荣 , 出 现 “ 光 武中兴”的局面
东汉王朝为加强 对 地方的统治, 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加速 东 汉王朝瓦解
公元 220 年, 曹 丕 建 立 魏 国 。东
汉灭亡。
通过古代王朝(尤其是东汉)升沉兴亡的史实 ,你觉得今天应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 、得民心者得天下外 衰,戚统与治宦者官要交顺替应专民权心;--- 落
光2 武、中要兴善于-- 调辉整煌政策 , 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东汉建 国
光武 中
时兴间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人口(万)
汉武帝
6000 万
东汉初
1000 多万
57 年(光武帝去 世 时)
2100 多万
105 年
— — 据5《3后0汉0 多书万·郡国 》数据编制
观察表格,光武中兴后经济五 形势有什么变化
?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
的 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
及 太守 10 余人,赏罚从严。
郡东
迁,把鲜卑
内汉迁,政“府鲜把卑羌大人都内护迁偏,何把遣南使匈奉奴献内,迁愿,得把归乌化桓”

东汉建 国
光武 中 兴
文物反映了当时怎样 的 社会局面或精神风 貌?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 Th活景象,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 Th 活 气 息 和 地 方 风 貌 。 说明社会出现比较安 定的局面。
课程名称:东汉的兴亡
学科:历 史 年级: 七年级
历史时空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秦朝西汉 文 固
建建 景汉 立立 之大
治武


公元 公元

前 前 221 202 巩
?? ?
公公

元元

184
第13 课 东汉的兴亡
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重走东汉兴亡路,以史为尺量得失
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外
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原 因:
时 间: 184 年
领导人:张角
组 织:太平 特 道点:
有组 织有 准 备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旬 日 之 间 , 天 下 响 应 , 京 师 震 动 。 ”
黄巾起义沉重打ft 了东汉统治,地 方 州郡乱作一团 。
—— 《后汉书 · 桓 冯列传》
说译重怨 文。明人:当们祸时乱流 相离的连失社,所会战, 争村处不落于息成什,了 刑废么法墟样更,的加田 残地境酷荒况,芜?赋。 税人 更民 加无 沉不
恨社在会心 。经 济 衰 败 、 社 会 矛 盾 尖 锐 , 社 会 动 荡。
释放奴婢
减轻负 担 减轻 刑合 法并 郡 县 裁减 监官 督员 官 吏 惩处 贪腐 允许内 迁 缓解 矛盾

— — 《汉书 ·王莽传

材 料 王料反莽映施了政王加莽剧的了统 治》社带会来动了 什 么 影

响 ?荡 。
东汉 建国
刘秀于公元 25 年称帝,定洛阳汉光武帝刘秀(前

6—57 ),汉景帝
,东 汉
光武帝
六世孙。新朝末 年, 起 兵 反 对 王 莽 ,
史称 。
。刘秀就是 长安 洛阳 国 家 虽 然 建 立 了 ,,但
但天下仍然动荡不安。朕十分
昆阳之战,刘秀 力 挽狂澜,战胜 王寻 等百万之众
分烦闷!请诸位爱卿大胆进言 ,一时 土崩瓦解
言。
。统一天 下,定
都新 洛恢 阳复 ,汉 室重 政 权 ,
【反莽续汉 光武中兴】
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 况说:“祸拏 (ná) 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 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 丘 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1. 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2. 黄巾起 184 年、张角、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中

历史

最会
用人

最有

---- 毛泽东 问、最会打仗
皇 帝的”

“骑牛举义”
---- 毛 泽
“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
“铜马帝” “柔术治国 ”

帝帝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年龄
寿命东此表汉以中2 和的2问7 帝下题吗3各1帝?这33即位个40发年问龄题3会导和致9寿什命么:36后你果能?现14 54
① 算一算平均继位年龄和寿命: 9.5 岁、 24 岁
② 未成年人有能力管理国家吗? ③ 皇帝成年后,他们想要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