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作业指导书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3)1.1.1 淡水养殖 (4)1.1.2 海水养殖 (4)1.1.3 生态养殖 (4)1.1.4 工厂化养殖 (4)1.2 水产养殖的意义与前景 (4)1.2.1 意义 (4)1.2.2 前景 (4)1.3 水产养殖的基本流程与要求 (4)1.3.1 选址与规划 (4)1.3.2 养殖设施建设 (4)1.3.3 种苗选择与培育 (4)1.3.4 养殖管理 (5)1.3.5 收获与加工 (5)1.3.6 养殖环境保护与修复 (5)1.3.7 质量安全监管 (5)第2章养殖环境管理 (5)2.1 水质管理与调控 (5)2.1.1 水质参数监测 (5)2.1.2 水质调控措施 (5)2.1.3 水质管理策略 (5)2.2 水产养殖场环境规划与建设 (5)2.2.1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5)2.2.2 养殖设施建设 (5)2.2.3 环境保护与绿化 (6)2.3 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与治理 (6)2.3.1 废水处理与利用 (6)2.3.2 污染防治措施 (6)2.3.3 生态养殖与环境保护 (6)第3章水产养殖生物分类 (6)3.1 鱼类养殖 (6)3.1.1 淡水鱼类养殖 (6)3.1.2 海水鱼类养殖 (6)3.2 虾类养殖 (7)3.2.1 淡水虾类养殖 (7)3.2.2 海水虾类养殖 (7)3.3 蟹类养殖 (7)3.3.1 淡水蟹类养殖 (7)3.3.2 海水蟹类养殖 (7)3.4 贝类养殖 (7)3.4.2 腹足类养殖 (8)3.4.3 头足类养殖 (8)第4章饲料与营养 (8)4.1 饲料的分类与选择 (8)4.1.1 饲料的分类 (8)4.1.2 饲料的选择 (8)4.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9)4.2.1 常见饲料添加剂种类 (9)4.2.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9)4.3 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设计 (9)4.3.1 营养需求 (9)4.3.2 饲料配方设计 (9)第5章养殖技术与管理 (10)5.1 苗种选择与放养 (10)5.1.1 苗种选择 (10)5.1.2 苗种放养 (10)5.2 养殖模式与密度 (10)5.2.1 养殖模式 (10)5.2.2 养殖密度 (10)5.3 日常管理与病害防治 (10)5.3.1 日常管理 (10)5.3.2 病害防治 (11)第6章病害防治技术 (11)6.1 水产养殖病害概述 (11)6.2 病害诊断与检测方法 (11)6.2.1 病害诊断 (11)6.2.2 检测方法 (11)6.3 病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11)6.3.1 预防措施 (12)6.3.2 控制措施 (12)第7章水产品质量安全 (12)7.1 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法规 (12)7.1.1 国家及地方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12)7.1.2 相关法规政策 (12)7.2 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2)7.2.1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12)7.2.2 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12)7.2.3 微生物检测技术 (13)7.3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3)7.3.1 养殖环境控制 (13)7.3.2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 (13)7.3.3 兽药使用管理 (13)7.3.4 养殖过程监控 (13)第8章水产养殖设备与设施 (13)8.1 养殖池塘设计与建设 (13)8.1.1 池塘选址 (13)8.1.2 池塘设计 (13)8.1.3 池塘建设 (14)8.2 养殖设备与仪器 (14)8.2.1 投喂设备 (14)8.2.2 水质监测设备 (14)8.2.3 捕捞设备 (14)8.3 水处理设备与系统 (14)8.3.1 过滤设备 (14)8.3.2 曝气设备 (14)8.3.3 消毒设备 (14)8.3.4 自动控制系统 (14)第9章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15)9.1 投资成本分析 (15)9.1.1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15)9.1.2 种苗成本 (15)9.1.3 饲料成本 (15)9.1.4 人工与管理成本 (15)9.2 养殖收益分析 (15)9.2.1 产品销售收益 (15)9.2.2 副产品收益 (15)9.2.3 政策性补贴收益 (15)9.3 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15)9.3.1 优化养殖模式 (15)9.3.2 提高饲料利用率 (15)9.3.3 加强病害防治 (16)9.3.4 创新销售模式 (16)9.3.5 提高管理水平 (16)9.3.6 利用政策优势 (16)第10章水产养殖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生态养殖与绿色养殖 (16)10.3 水产养殖产业升级与拓展 (17)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水产养殖是指在水体中进行的养殖活动,以鱼类、甲壳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为对象,通过人为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增加水生生物数量的目的。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一、池塘条件:1、成鱼池面积10—200亩,水深在1.5—2.5米为宜,鱼种池面积5—20亩,鱼池走向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池底平坦,底面略向出水口倾斜。
2、进排水方面,设施完备,最好具备每日换水30%左右的排灌能力。
3、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等。
4、配备增氧机、投饵机等必用机械设备。
二、池塘清整:1、带水池塘:A、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公斤/亩。
B、塘水深1米,用茶籽饼30—40公斤/亩。
C、池塘水深1米,用漂白粉10—15公斤/亩。
2、干塘清整:A、生石灰60—7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B、用茶籽饼10—1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C、用漂白粉3—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以上三种药物在现实中均可采用,是比较良好的清塘消毒药品。
注意事项:①清塘用药一天后,用竹耙将淤泥稍微翻动一下,防止有存活在淤泥中的野杂鱼或凶猛性鱼类。
②3-4天后,池塘加满水(0.8-1米)或将消塘药水抽出池外,以免以后供放养鱼种。
③进水要过滤,严防敌害如池。
三、鱼种放养注意事项:1、抓好冬放,放养鱼种从11月开始,最迟在2月底前结束。
2、确保鱼苗纯正体健,银鲫鱼种养成鱼,规格一般50-60克/尾为宜,大小整齐,一次放足。
3、以银鲫为主的塘口,鱼种要先下塘一阶段后,配养鱼种再下塘。
4、鱼种在下塘前要消毒,以免水霉病等发生,具体方法如下:①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0-15公斤,浸泡5-10分钟。
②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40-50克,浸泡3-5分钟。
5、放“试水鱼”观察清塘药物是否消失。
6、运输鱼苗容器中水温与塘中温差不超过5度。
7、选择晴天池塘上风口缓慢放苗,以免鱼种下塘体弱被风吹到岸上,造成鱼种死亡。
8、不选择受伤或暂样时间较长的鱼种。
9、放养模式和放养密度:。
水产养殖业培训计划

水产养殖业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认识和了解,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内容1. 养殖基础知识(1)水产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养殖水质管理(3)水产养殖基本操作技能(4)水产疾病防控(5)水产养殖环境保护2. 养殖工具和设备使用(1)养殖设备的选择和使用(2)常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养殖设备的故障排除3. 养殖管理技能(1)饲料喂养管理(2)养殖水体管理(3)池塘养殖管理(4)养殖日常管理4. 养殖品种介绍(1)淡水鱼类养殖技术(2)海水鱼类养殖技术(3)虾类养殖技术5. 养殖市场营销(1)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需求分析(2)养殖产品品质管理(3)养殖产品销售渠道开发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2. 实践操作3. 案例分析四、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周六天,每天8小时,共计192学时。
五、培训师资本培训计划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水产养殖专家和学者担任培训讲师,教学人员将为学员提供专业、系统、全面的培训。
六、培训对象1. 从事水产养殖行业的初中级技术人员2. 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3. 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升七、培训要求1. 学员需对本行业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2.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水产养殖基础知识3. 学员需按时参加培训并完成培训任务4. 学员需遵守培训纪律和规定八、培训评估1. 学员将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合格者将颁发培训证书。
2. 企业和单位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认证。
九、培训效果1. 学员将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
2. 学员将提高对养殖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学员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
十、培训实施方案1. 培训机构将设立培训课程,分好科目,设置合理的学时和课程安排。
2. 培训机构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安排专业的教学团队进行培训教学。
2022年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2022年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方案教学内容:如何淡水养鱼一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者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式: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普通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甦、端、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普通适温为10_20℃,如虹鳞、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普通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鲸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式: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份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_%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面积。
普通成鱼池面积为5—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亩为宜。
1水质。
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
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土法清塘。
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
可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
b.注水和哺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天,既投基肥,哺育水质。
5.鱼种放养6.高产放养模式: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鲤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和—%o3).以一种营养彻底、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_%的鱼类。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

水产养殖技术资料成鱼综合养殖技术,早在1958年,我国科学工作者把它概括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字。
水、种、饵,是养鱼的物质基础;密、混、轮,是养鱼的技术措施;防、管是养鱼夺高产的保证。
我们从这八个字来深入了解成鱼养殖的技术问题。
一、水水是鱼类的生活载体,包括水源、水质、面积、水深、水温。
“养鱼先养水”,管理好水质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池塘的几种水色1、茶褐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隐藻为主,各种生物的组成比较平衡,而且生长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饵料的质量与数量都好,另一方面,由于溶氧高,生物的代谢废物少。
2、黄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第二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为主,绿藻次之。
形成优势种群时,水体PH值适宜,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或无,浮游动物只有少量的枝角类、无节幼体、纤毛虫和轮虫、水质清爽,池角不产生浮膜。
3、淡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的第三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绿藻、裸藻为主,水体透明度适宜,水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正常,水质清爽,池面没有浮膜。
4、蓝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中大量的多细胞蓝藻繁殖形成绝对优势种,而且密度较大,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较低,池塘下风处水表层常聚集有大量的同样颜色的悬浮泡沫。
这种水对生产不利。
5、红色水色这也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池水浓淡分布不匀,成团成缕,水中以枝角类大量繁殖的浮游动物为主,浮游植物量很少,溶氧量很低,水体一般较瘦,严重时水面颜色泛红,水体PH值偏低,亚硝酸盐偏高。
这种水色对生产极为不利。
6、灰色水质这也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这种水色在高温季节出现表明水质已恶化,大量的浮游生物刚刚死掉。
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1、水质调节的常规方法(1)适当施肥:根据池塘的状况掌握施肥量:其一是池水的溶氧量。
对于几种鲤科养殖鱼类,要求在温暖季节溶氧量每天的最低值(清晨、日出前)大致为3毫克/升,生产中习惯用的掌握法是在生长旺季保持鲢鱼和鳙鱼3~5天轻浮头一次(以清晨4点钟前后浮头,日出后很快下去为适宜)。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培训

培训方法
02 水 产 养 殖 专 业 技 术
培训内容
04 水 产 养 殖 专 业 技 术
培训效果
Part One
水产养殖技术概述
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分类
水产养殖的定义:水产养殖是指在适宜的水环境中,通过人工培育和管 理,使水生动物或植物生长并获取产品的生产活动。
养殖病害防治与水质管理
养殖病害防治:介绍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 包括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病 害等,以及防治方法和技术。
水质管理:讲解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包 括水体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方面的管理要点,以及换水、增氧等实际 操作方法。
养殖环境优化:介绍养殖环境的优化措施, 如池塘改造、水生植物的种植与养护等, 以提高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养殖模式与技术更新:探讨现代养殖模式 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循环水养殖、工厂 化养殖等,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新思 路和新方向。
Part Three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培训方法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理论学习: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和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结合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安排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优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掌握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反馈机制:建立学员反馈机制,收集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提高培训质量:通过评估和反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学员技能水平
Part Four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培训效果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一、池塘选择选择合适的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池塘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适合养鱼的气候条件,并且水深、水质较好。
同时,池塘的周边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供水条件,便于饲料投喂和养鱼操作。
二、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鱼的效果。
优质的水质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鱼类的成长和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
同时,要保持水体的氧气含量,适时进行水质调理和换水工作,保持池塘水质清洁。
三、饵料投喂合理的饵料投喂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鱼种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饵料,并且要注意饵料的种类和数量。
在投喂饵料的过程中,要避免过量过频的投喂,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和饵料浪费。
四、水产疾病防治水产疾病是影响养鱼效果的重要因素。
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养殖鱼类的减产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产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减少水产疾病的发生。
五、养殖周期控制在池塘养鱼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养殖周期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工作,如投苗、投料、消除废料等。
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养殖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周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
总结:池塘养鱼是一项值得尊重和研究的养殖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我们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提高产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养鱼过程中,能够加强技术学习,提高养殖水平,为水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共同促进水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养鱼设备和工具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养鱼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如水泵、氧气机、温度计、投饵器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养鱼过程。
同时,要定期对这些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为池塘养鱼提供良好的保障。
池塘养鱼培训

我国目前饲养食用鱼的方式有池塘养鱼、网 箱(包括网围和网拦)养鱼、稻田养鱼、工厂 化养鱼、天然水域(湖泊、水库、海湾、河道 等)鱼类增殖和养殖等。
池塘养鱼是我国饲养食用鱼的主要形式。 特别是在淡水养殖业中,其总产量占全国淡水 养鱼总产量的75%以上。
我国池塘养鱼业主要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 开挖面积较小(一般面积数亩至十余亩,大的 有几十亩)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由于管 理体制较方便,环境较容易控制,生产过程能 全面掌握,故可进行高密度精养,获得高产、 优质、低耗、高效的结果。它体现着我国养鱼 的特色和技术水平。我国的池塘养鱼业素以历 史悠久、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
(1)总面积平均上市量(kg/亩)= 年总产 量 - 鱼种产量 / 鱼池总面积。
鱼池总面积包括鱼种池、亲鱼池。该公式表 示池塘生产食用鱼的能力。
(2)食用鱼养殖面积平均净产量(kg/亩)= 年总产量 - 鱼种放养量 / 食用鱼面积。该公 式表示食用鱼池的鱼产力。
2.上市规格 指符合当地食用习惯的各种 食用鱼类的最小规格。在这种规格以下的鱼类, 不应计入上市量。
面积过大,管理也不方便,并且池大,其 受风面也大,容易形成大浪冲坏池埂。因此, 尽管30亩左右的大鱼池也能高产,但采用的不 多。有些面积较小的鱼池(2亩~3亩),也能 取得高产,但毕竟水环境不太稳定,且占用的 堤埂多,相对缩小了水面积。根据目前食用鱼 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认为池塘面积在10亩左 右较合适。
7.池底形状 鱼池池底一般可分为3种类 型:第一种是“锅底型”。即池塘四周浅,逐 渐向池中央加深,整个池塘形似铁锅底。此类 鱼池,干池排水需在池底挖沟,捕鱼、运鱼挖 取淤泥十分不便,须加以改造。第二种是“倾 斜型”。其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 此类池底干池排水、捕鱼均方便,但清除淤泥 仍十分不便。第三种即为“龟背型”(图2-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食鱼的凶 猛鱼类外,其它鱼类对人工投喂的动、植物饲料 均喜食。如:饼粕、米糠、麸皮、蚕蛹、人工配 合饲料(颗粒饲料)。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
1、栖息水层: 养殖鱼类的栖息水层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2、生活习性 不同种类的鱼类由于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
显差异,食性也不一样。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一般鱼类的食性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
• 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白鲫等。特点:口较大,
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 筛网(海棉状), 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 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团头鲂、长春鳊(柳叶鳊)
等,均摄食大量水草或幼嫩陆草。
• 杂食性鱼类:如鲤、鲫等。其食谱范围广而杂,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鱼?
• 终身生活在水里 • 用鳃呼吸 • 运动器官:鳍(游泳、平衡) • 大多数鱼披有鳞片 • 变温的脊椎动物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二、食性
• 不同种类的鱼类,其食性是不同的,但在
鱼苗阶段的食性基本相似。
• 不同的鱼,其取食(摄食)器官构造有明
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性。实际上 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是鱼类的本能。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四、养鱼池水体生态环境
鱼池生 态环境
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
光照 温度 溶氧
PH值(酸碱度) 营养盐类(无机盐) 有害物质
微生物(细菌、病毒等) 生 孚(直孚、云孚) 底栖动物 高等植物 鱼
PPT文档演模板
作用
缺氧
对底质的 作用
对新开挖的池塘,瘦水 池改良底质具有明显作 用
培育饱饵料 培育细菌、云孚、底栖
生物效果 生物效果好部分可作为
PPT文档演模板
鱼类饵料
营养元素单一,含1~2 种营养元素,但相对含 量高 大多为速效,一部分磷 肥为迟效 耗氧小,增殖藻类愉, 池水溶氧高 除钙肥外,对改变底质 效果不明显
有植物成份也有动物成份。如动物:螺蛳、河蚬、 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植物:水草、 丝状藻类、水蚤、腐屑等。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凶猛性:一般以其他鱼类为食: 鳜、鳡、乌鳢、大口鲶等
• 肉食性鱼类:
温和性: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如青鱼以螺蚬类为食;黄颡鱼摄 食大量水生昆虫、虾类和其它底 栖动物
磷肥:过磷酸钙
2、有机肥料:是指含有大量有机质的肥料、有 机肥料养分较全面,作用持久,但肥效较迟, 且耗氧多,也易污染水质。
主要种类:绿肥、粪肥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比较
项目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肥料养分 肥效速度
含多种营养元素,肥分 全面,但每种营养元素 含量较低
迟效
对水质的 耗氧量大,易引起池水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 作为生产者,是无法控制或扩大市场的,
但可以控制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
还可以控制经营管理及技术管理
两个方面,使两者结合。
鱼种 饵料(质量、数量) 水质
来达到预期目的。
经营和生产
此图简单地说明
管理
市场
了鱼类养殖业的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天然饲料与颗粒饲料的主要差异
比较项目
天然饵料 颗粒饲料
水份
高(约80%) 低(10-12%)
营养物质的质量和数量
低
高
废物的数量
多
少
对环境的污染
大
小
致病的可能性
大
小
饲料效率(系数)
低(高) 高(低)
单位投入成本
PPT文档演模板
大
小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4、购买饲料须知
• 尽量购买大品牌、知名度大厂家饲料 • 颗粒饲料破碎率应小于1% • 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硬颗粒饲料>10分钟,
膨化料1小时
• 饲料的原料粉碎程度:除玉米外,其它原
料肉眼不能观察出来,新鲜、无霉变,一 次购买的料贮存时间不应超过40天。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5、饲料的投喂
坚持“四定”原则: 定时——根据水温确定投喂的时间和次数; 定位——将鱼驯化到固定的地点集中摄食,
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了解鱼 类吃食情况和食物消毒; 定质——选择新鲜、符合养殖鱼类营养全面、 适口的饲料; 定量——以90%左右的饱食度为宜。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鱼池的合理施肥:
• 保持池水营养盐类平衡(水桶原理) • 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选择不同的肥料 • 保持池水具有充足的溶氧,防止施肥后发
生缺氧
• 根据肥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或无
机肥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六、渔用饲料
水生植物:浮萍、轮叶黑藻、苦草等
1、植物性饲料 饼粕肥料
在主养花白鲢的池塘,施肥的目的是培 养主养鱼饵料。养鱼肥料主要分为无机肥和 有机肥二类:
1、无机肥:俗称化肥(化学肥料),具有养分量 高、肥效迅速、肥劲较短,可直接为水生植物吸收 利用,分解不消耗氧气等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氮肥:碳酸氢铵、氯化铵、尿素 主要种类有(常用)
PPT文档演模板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3、池塘的合理施肥
我国传统的池塘养鱼,主要是使用大草、粪肥 等有机肥,到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化肥鱼,从 90年代开始,科研人员根据池塘中饵料生物的营养 需要,研制出水产养鱼专用肥——水产用无机复合 肥、有机无机复合肥。
水产专用肥的特点:根据养殖鱼类容易消化的 饵料生物(如硅藻、隐藻等),配有多种微量元素 和经微生物发酵后的有机肥(一般含10%),达到 了营养全面,并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改 善了池塘环境,并能降低养殖鱼类的发病率,生产 效率得到了提高。
陆生牧草:黑麦草、苏丹草等
2、动物性饲料
螺蛳、蚌、摇蚊幼虫、水蚯蚓、水生昆虫、蚕蛹、鱼粉等
3、配合饲料
根据养殖鱼类的生长对蛋白质、氮基酸、脂肪、碳水化 合物(糖类、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将各种饲
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并制成颗粒饲料。 不同种类的鱼,同种鱼不同生长阶段其配方不同。
PPT文档演模板
培育直孚效果好,不能 直接作为鱼类饵料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毒性 使用方法
一般无毒性
主要作基肥、也可作 追肥
铵(氨)态氮肥、生石 灰等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特别是水温高、PH值高 时
一般宜作追肥
鱼池施肥 对各类池塘的施肥效 对肥水池塘效果好,瘦
效果
果均好
水池塘不佳
来源
来源广,可就地取材 靠购买商品肥
施肥操作 施肥量大,操作麻烦 施肥量小,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