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实践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4985509.html,

合理利用实践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顾玉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第23期

摘要:实践教学对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四个具体办法,并对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实践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14-01

一、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往我们无论如何利用设计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一目的时,感觉学习的面都很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时间量的付出、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听了许多节语文课都是这种感觉。如果让语文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第二,在愉快中学习是学生的天性。过去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变学生都不太喜欢,因为它毕竟是在剖析文章,是理性的解读。但如果是语文活动就会有所不同,我想这样的活动学生一定都乐于参与。既然参与了,那么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第三,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对文章的品评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学模式,只要是设计问题就必然让我们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品评文章,完成活动要求。教师对于设计语文活动的把握一定会比设计有预设性的问题要灵活机动得多,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二、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

第一,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具有强烈的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教师要统筹均衡推进教学活动,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兴趣活动等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如针对学生对朗读兴趣浓厚的特点,本人在教学之余开展了朗读训练小组活动,将班级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集中起来,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吸纳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的时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