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人类学的领域



一、主要分支领域,如影视人类 学 、医学人类学、 、经济人类学、 政治人类学、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等。 二、理论构架和主要概念,如人本主义、文化进化、精神分析、深度 解释和文化唯物主义等等。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方法,如跨文化研究、话语分析、民族志、网络 系统分析和统计分析等等。 四、人类学研究的一些特殊话题,如舞蹈、婚姻、亲属制度、命名制 度等等。 五、已被人类学研究发现和验证了的关于人类文化和行为的特殊理论。 六、人类学田野研究一直关注的文化区域和亚文化区域。 七 、文化人类学近年的主要论争,如米德弗里曼论战 、野甘薯问题 等等。 八、文化人类学职业生涯方面的内容,包括主要的组织机构、人类学 家的职业生涯以及人类学教学实践活动等等。 九、与文化人类学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论题, 包括上述各领域的田野调查、语言、人口一生态与文化资源管理等等。




人类学: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体质人类学:探讨人类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一是 关于人的出现及其进化,称为古人类学;二是关 于现代人类的生物性差异。 考古学:是通过人类的遗物和遗迹研究过去文化 的方法。 语言学: 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近现代人类(族 群)及其文化的学科。

三、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简史




中国现代民族学至20世纪中期发展的历史: 即萌芽时期(1928年之前)、创立时期 (1928-1937年)和发展时期(1938-1949 年)。 1896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人类学进入学校 1903年,林纾、魏易合译德国哈伯兰的《民 种学》 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
4.学科指导原则(狭义的方法论原则)


我们以历史唯物论作为世界观,但生活的世界观不能代替治学的方法 论。 民族学人类学最基本的三个概念: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整体性视角和 民族志田野工作 民族学人类学分析资料的方法及其指导原则:文化普同论、整体论 (全貌论、整合论)、文化适应论与变迁论、文化相对论。 普同论: 整体论有两个原则:一是人类社会的生物文化为一整体,我们在资料 的收集和分析中不能顾此失彼。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局部没有 意义,局部意义要由整体生出,或通过整体来的阐释。 相对论即文化相对论。一是文化自成一体,它本身就是判断其价值的 依据。二是所有文化相对于其自身的历史经历、生态环境和现实处境, 都有其理由。我们要理解这些理由才能理解文化的价值。这两点对我 们非常重要。
二、学科背景介绍




1.学科概论即基本架构和理论方法,包括分支 学科和主要应用领域。 2.收集资料的方法: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 3.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 4.学科指导原则(狭义的方法论原则) 5.学科经典或名著。 6.时事与形势。 7.读书报告的写法
1.学科概论(基本架构和理论方法)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 著选读导论
参考书目: 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 3、哈维兰主编《文化人类学》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导论

一、课程设置目的及要求 二、学科背景介绍 三、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简史
一、课程设置目的及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学科经典作品,同时由老师串讲民 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基本理念、架构和学科史。使 学生熟悉民族学人类学理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用 于今后的读书、调研、作业和撰写论文。
2.收集资料的方法



民族学人类学家有两个专长:一是全面阐释人和文化并坚持文化本体 论(尊重文化即尊重人,以文化为本就是以人为本);二是能通过实 地调查系统地学习地方知识,并且用这个知识来与主流社会和主导话 语来商榷和对话,从中体现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 他们的权益需求。 这两个长处基于两种资源:一是大量阅读学科经典名著、目标文化典 籍和当前学界的研究信息,二是广泛参与目标社区和民族的生活实践, 并在其中深入地参与观察和访谈,获取目标文化的主位即本位意识。 哪里是人类学的田野?埃德蒙.李奇认为远离本文化的异邦(包括时间 和空间两个方面的远离)是人类学家的真正田野。他强调异文化洗礼 是人类学家的必要启蒙。费孝通则认为人类生活的大千世界无所不是 田野。调查、研究与思考应该随时随地进行。
原因:首先,人是功利性很强的动物。其 次,关注和同情别人的处境,尊重和理解 别人的文化和价值,也是人文精神的题中 应有之义。

7.读书报告的写法



一是版本识别翻译质量; 二是作者和社会背景介绍; 三是著作内容和主题思想; 四是作者选取的案例及其关联。 五是别人对该书贡献的评价; 六是你本人对该人、该书和别人评价的评 价,包括你的推荐和批评。
建国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



中国民族学曲折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 代) 民族学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 中国民族学发展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 现在)
促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以经典名著为依托,建 立起理解学科架构、学科史、学科理论方法和学 科研究范式的架构,最终增强阅读理解、批评对 话、调查操作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源自文库
教学方法


每次上课都有一组人围绕一本书的内容来讲授, 辅以课堂讨论。 课外穿插阅读和撰写读书报告等活动。讲授时要 把书里的关键内容提要出来。提要不全的,靠班 里读书多的同学来补充和纠正。在此过程中,老 师起到辅导和点评的作用,包括对读书报告和读 书内容的点评。 实践环节:一是自己动手去收集资料和制作PPT 文件;二是在课堂上给同学讲课,演习向别人传 达思路和传授知识的技术和方法。
5.学科经典或名著

在学科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曾被学人反 复引用,至今给我们的启示不亚于任何一 部现代作品的著作。经典名著是学科史的 延伸。

我们要跟经典作家直接对话,还要学习往 圣先贤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当成问题,怎样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来解答问 题。
6.时事与形势

民族学是通过研究文化理解民族特点,促 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文化认识人性,促进人 类和平与发展的学科。
3.分析资料的方法: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要从学科史中习得。学科史是学 科发展历程。 跨文化比较法(Cross—cultural comparison)的基本前 提是把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作为样本,对这些资 料作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通 过跨文化比较的研究,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普 遍性和复杂性;亦清楚地认识到各种文化是怎样 变迁、怎样适应变迁的,使我们能预测文化变迁 的方向。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已经在南京 建立。中国民族学界发生了几件大事:中央研究 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族学组等研究机构建立、中 国学者开始进行了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等。 1938年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中国人民投入 了全面抗战,中国民族学家在抗战爆发后向西部 转移,加强了对民族、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更 大规模地投入到田野调查工作中。在研究阵营、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比较以前也有一个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