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
mic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指标的含义

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一,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又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二,传声器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动圈式驻极体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传声器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传声器,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 : 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5: 极板:电容的另一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 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支撑作用。
7: 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而防止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极短路)。
8: 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用。
9: 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一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四,、传声器的电原理图:FET(场效应管)MIC的主要器件,起到阻抗变换和放大的作用,C;是一个可以通过膜片震动而改变电容量的电容,声电转换的主要部件.C1,C2是为了防止射频干扰而设置的,可以分别对两个射频频段的干扰起到抑制作用.R L:负载电阻,它的大小决定灵敏度的高低.V S:工作电压,MIC提供工作电压:C O:隔直电容,信号输出端.五,驻极体传声器的工作原理:由静电学可知,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如下的关系式:C=ε·S/L 。
(完整版)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

(完整版)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一,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又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二,传声器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传声器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传声器,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 : 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5: 极板:电容的另一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 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支撑作用。
7: 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而防止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 极短路)。
8: 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用。
9: 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一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四,、传声器的电原理图:FET(场效应管)MIC的主要器件,起到阻抗变换或放大的作用,C;是一个可以通过膜片震动而改变电容量的电容,声电转换的主要部件.C1,C2是为了防止射频干扰而设置的,可以分别对两个射频频段的干扰起到抑制作用.R L:负载电阻,它的大小决定灵敏度的高低.V S:工作电压,MIC提供工作电压:C O:隔直电容,信号输出端.五,驻极体传声器的工作原理:由静电学可知,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如下的关系式:C=ε·S/L ……①即电容的容量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与两个极板的面积成正比,与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传声器

按声道分类:
● 单声道传声器 ● 立体声传声器(A/B、X/Y、M/S、ORTF) ● 环绕声传声器
传声器的 主要技术参数
传声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指向性(Directional pattern) ● 灵敏度(Sensitivity) ● 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 ●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 驻极体电容传声器(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
● 压电陶瓷拾音器(Piezoceramic
Pickup)
按换能器工作方式分类:
● 恒定幅度式传声器 ● 恒定速度式传声器
按换能器受声波作用力分类:
● 压强式传声器 ● 压差式传声器
按传声器的输出阻抗分类:
● 低阻抗传声器 ● 高阻抗传声器
● 最大声压级(Maximum SPL) ● 额定阻抗(Rated impedance)
● 传声器的指向性:
▲ 全指向性(Omnidirectional pattern)
▲ 心形指向性(Cardioid pattern)
▲ 宽心形指向性(Wide Cardioid pattern)
▲ 锐心形指向性(Hyper Cardioid pattern)
8 字形(双方向)指向性传声器极坐标图
● 传声器的灵敏度:
表示传声器声电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其定义为:在自由声场中,传声器在频率为 1KHz 恒定声压下与声源正向(即声入射角为零) 时所测得的开路输出电压。 单位为:mV/pa(毫伏/帕)
或:mV/μbar (毫伏/微巴)
驻极体传声器基础知识讲座

全指向产品结构示意图
PCB(FET) CHAMBER RING PLATE SPACER DLAPHRAGM
CASE
SCREEN
三、驻极体传声器重要参数
1、灵敏度(Sensitivity) :
灵敏度表示传声器的声——电转换效率。
定义:在自由声场中,当向传声器施加一个声
压为1帕(Pa) 或 1微巴(unbar) 的声信号时, 传声器的开路输出(以毫伏为单位),即为该传声 器的灵敏度。
全指向
圆心(Omnidirectional)
(无方向、全方向)
ECM指 单指向 向性分类
心型(Cardioid) 超心型(super-cardioid 锐心型(Hyper-cardoiod)
双指向
8字型(Bi-directional)
心型(X )
心脏图(极性图)
扁心型(B)
超心型(C)
扁圆型(G)
1Pa=94dB
等效噪声级与 信噪比的关系
S/N=94-Ln
= 80+20×0.7
=94 (dB)
5、消耗电流(current consumption)
一般要求为 ≤0.5mA(500uA) 内控要求为 ≤0.3mA(350uA)
6、降压特性(Sensitiuity reduction)
一般要求为:2.0V降低到1.5V 灵敏度不超过-3dB
8、最大声压级(Maximum input SPL)
定义:传声器在有效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频 率和任劳任何入射向上,使其输出幅值的 非线性失真不超过规值的平面波最在声压。
四、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产线要有良好的防静 电措施;电烙铁要有良好 接地,最好用专用地线。
电声器件2传声器

传声器和耳机都是电声器件,但它们的作用和使用场 合不同。传声器主要用于声音的采集,而耳机主要用 于声音的听取。
在性能参数方面,传声器和耳机也有所不同。传声器 的参数主要包括灵敏度、频率响应等,而耳机的参数 则包括音质、噪音抑制能力等。
传声器与麦克风比较
传声器和麦克风是同一种器件的不同叫法,都是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的电声器件。
结构设计需考虑环境适应性
传声器结构设计应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 湿度、尘埃等,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良 好的性能。
结构设计需考虑尺寸和重量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传声器的结构设计应 尽量减小其尺寸和重量,以便于携带和安装。
传声器的材料选择
材料需具备良好声学性能
01
用于制造传声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如低阻抗、高
在舞台演出中,传声器的位置和角度 对声音采集质量有很大影响,需要进 行合理的布局和调整。
根据不同的演出需求,需要选择不同 类型的传声器,如吊装式、手持式、 领夹式等。
PART 03
传声器的设计与制造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传声器的结构设计
1 2 3
结构设计需考虑声学性能
传声器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声学性能,如灵 敏度、频率响应、指向性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 景的需求。
声速等,以提高传声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材料需具备耐久性和稳定性
02
传声器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使用过程
中性能稳定,不易出现老化或音质变化。
材料需考虑成本和环保性
03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环保的材料,
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传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常见传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声器是一种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常见于话筒、麦克风、扬声器等音频设备中。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有不同,下面就几种常见传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电容传声器电容传声器的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活动膜片和一个固定的电极。
活动膜片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
当声波到达传声器时,活动膜片会受到压力变化而产生微小运动,进而改变电容器的容量。
这种容量的变化会导致电流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表示声音。
2.电磁感应传声器电磁感应传声器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活动的振动线圈和一个固定的磁铁或磁体。
当声波到达传声器时,活动线圈会随着声波的振动而跟随运动。
线圈和磁体之间会发生磁场的变化,进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该感应电流就是声音信号的电信号表示。
3.动圈式传声器动圈式传声器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活动的振动圆盘和一个固定的线圈。
振动圆盘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上面有一个导电线圈。
当声波到达传声器时,振动圆盘会受到声压变化的作用而运动。
运动的振动圆盘会切割磁力线,进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4.压电传声器压电传声器结构主要由压电陶瓷材料和电极组成。
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分离。
当声波到达传声器时,压电材料会因为声波压力而产生压电效应,电极上就会产生电荷分离。
这种电荷分离所产生的电信号,表示声音。
以上几种传声器的工作原理都是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但实现方法和机制各不相同。
电容传声器通过改变电容量,电磁感应传声器通过磁场变化感应电流,动圈式传声器通过切割磁力线感应电流,压电传声器则是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电荷分离。
这些电信号可以进一步被声音设备的电路处理和放大,以产生清晰、真实的声音。
MIC基础知识介绍

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一, 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又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二, 传声器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动圈式驻极体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Φ3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传声器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型三, 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传声器,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 : 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5: 极板:电容的另一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 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支撑作用。
7: 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而防止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极短路)。
8: 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用。
9: 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一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四, 、传声器的电原理图:FET(场效应管)MIC的主要器件,起到阻抗变换和放大的作用,C;是一个可以通过膜片震动而改变电容量的电容,声电转换的主要部件.C1,C2是为了防止射频干扰而设置的,可以分别对两个射频频段的干扰起到抑制作用.R L:负载电阻,它的大小决定灵敏度的高低.V S:工作电压,MIC提供工作电压:C O:隔直电容,信号输出端.五, 驻极体传声器的工作原理:由静电学可知,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如下的关系式:C=ε·S/L 。
第2章传声器

第2章传声器第2章传声器2.1传声器的分类与原理结构2.2传声器的技术指标2.3有线传声器2.4无线传声器2.5传声器的选择和使用2.1传声器的分类与原理结构传声器(Microphone)简写为MIC,又称话筒或“麦克风”。
它是音响系统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声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话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送往调音台或放大器,最后从扬声器中播放出来。
也就是说,传声器在音响系统中是用来拾取声音的,它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性能质量的好坏,对整个音响系统的影响很大。
2.1.1传声器的分类传声器的种类很多,可根据能量来源、指向性、换能原理以及受声场作用力的大小等进行分类。
1.按能量的来源分传声器按能量的来源可分为有源类传声器和无源类传声器两类。
有源类传声器用外加直流电源作为其能量来源,使传声器的振膜在声场作用下其电学参量发生变化,从而将声能转化为电能。
如碳粒式、半导体式及射频式传声器均属于有源传声器。
无源类传声器可直接把振膜的振动能量转变为电能,而不消耗其它能量。
如电磁式、电动式、压电式、电容式传声器都属于这种类型。
电容式传声器是在直流极化电压方式下工作的,它只提供电位而不消耗电能,所以是无源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是用驻极体材料来代替极化电压的,故不必加极化电压就可以工作。
2.按换能原理分传声器本身就是一种换能器件,通常是将声能转换为电能的。
但是,这种换能器件若内部结构不同,那么它们的换能方式也不同。
大部分传声器是按电磁感应定律工作的,其输出电压正比于振膜的振速。
而电容、压电传声器是通过改变传声器内部电路参数工作的,输出电压正比于振膜的位移。
碳粒传声器是利用碳粒的欧姆接触电阻正比于振膜的位置而工作的。
3.按声场作用力分声场作用力是指具体某点声压和振膜面积的乘积。
这里的声压是标量,无方向性,与频率无关。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压强式和压差式。
压强式传声器是对空间声场某点的声压起响应的,而压差式传声器是对空间两点或多点之间的声压差起响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一,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又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二,传声器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传声器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传声器,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 : 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5: 极板:电容的另一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 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支撑作用。
7: 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而防止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极短路)。
8: 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用。
9: 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一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四,、传声器的电原理图:FET(场效应管)MIC的主要器件,起到阻抗变换或放大的作用,C;是一个可以通过膜片震动而改变电容量的电容,声电转换的主要部件.C1,C2是为了防止射频干扰而设置的,可以分别对两个射频频段的干扰起到抑制作用.R L:负载电阻,它的大小决定灵敏度的高低.V S:工作电压,MIC提供工作电压:C O:隔直电容,信号输出端.五,驻极体传声器的工作原理:由静电学可知,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如下的关系式:C=ε·S/L ……①即电容的容量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与两个极板的面积成正比,与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另外,当一个电容器充有Q量的电荷,那麽电容器两个极板要形成一定的电压,有如下关系式;C=Q/V ……②对于一个驻极体传声器,内部存在一个由振膜,垫片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因为膜片上充有电荷,并且是一个塑料膜,因此当膜片受到声压强的作用,膜片要产生振动,从而改变了膜片与极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一个Δd的变化,因此由公式①可知,必然要产生一个ΔC的变化,由公式②又知,由于ΔC的变化,充电电荷又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必然产生一个ΔV的变化。
这样初步完成了一个由声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由于这个信号非常微弱,内阻非常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还要进行阻抗变换和放大。
FET场效应管是一个电压控制元件,漏极的输出电流受源极与栅极电压的控制。
由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是接到FET的S极和G极的,因此相当于FET 的S极与G极之间加了一个Δv的变化量,FET的漏极电流I就产生一个ΔID 的变化量,因此这个电流的变化量就在电阻RL上产生一个ΔVD的变化量,这个电压的变化量就可以通过电容C0输出,这个电压的变化量是由声压引起的,因此整个传声器就完成了一个声电的转换过程。
六,传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传声器的测试条件;MIC的使用应规定其工作电压和负载电阻,不同的使用条件,其灵敏度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电压电阻1,消耗电流:即传声器的工作电流主要是FET在V SG=0时的电流,根据FET的分档,可以做成不同工作电流的传声器。
但是对于工作电压低、负载电阻大的情况下,对于工作电流就有严格的要求, 由电原理图可知V S=V SD+I D×R L I D = (V S- V SD)/ R L式中I D FET 在V SG等于零时的电流R L为负载电阻V SD,即FET的S与D之间的电压降V S为标准工作电压总的要求100μA〈I DS〈500μA2,灵敏度:单位声压强下所能产生电压大小的能力。
单位:V/Pa 或dBV/Pa 有的公司使用是dBV/μBar-40 dBV/Pa=-60dBV/μBar0 dBV/Pa=1V/Pa声压强Pa=1N/m23,输出阻抗:基本相当于负载电阻R L(1-30%)之间。
4,方向性及频响特性曲线:a,全向: MIC的灵敏度是在相同的距离下在任何方向上相等,全向MIC的结构是PCB上全部密封,因此,声压只有从MIC的音孔进入,因此是属于压强型传声器频率特性图:极性图b,单向单向MIC 具有方向性,,如果MIC的音孔正对声源时为0度,那么在0度时灵敏度最高,180度时灵敏度最低,在全方位上呈心型图,单向MIC的结构与全向MIC不同,它是在PCB上开有一些孔,声音可以从音孔和PCB的开孔进入,而且MIC的内部还装有吸音材料,因此是介于压强和压差之间的MIC频率特性图:极性图c,消噪型;是属于压差式MIC, 它与单向MIC不同之处在于内部没有吸音材料,它的方向型图是一个8字型频率特性:极性图5,频率范围:全向:50~12000Hz 20~16000Hz单向:100~12000Hz 100~16000Hz消噪:100~10000Hz6,最大声压级:是指MIC的失真在3%时的声压级,声压级定义:20μpa=0dBSPLMaxSPL为115dBSPLA SPL声压级A为A计权7,S/N信噪比:即MIC的灵敏度与在相同条件下传声器本身的噪声之比,详见产品手册,噪声主要是FET本身的噪声。
七: MIC的测试方法测试电路图电流表V S测试仪表HY系列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1:电流的测试:由测试仪上直接读取电流值(μA)2:灵敏度的测试:首先用标准话筒校准测试仪的声压级为94dB,然后把待测MIC放到已校准的声腔口上,用测试表笔测试MIC的两个极(注意两个表笔的方向),注意MIC的工作电压和负载电阻,可以从测试仪上直接读取70HZ 和1KHZ的灵敏度.3:方向性测试:要在消声室内进行,B&K2012测试仪, ,B&K旋转台测试.4频响曲线的测试:要在消声室内进行,B&K2012测试仪, ,B&K旋转台测试. 5:S/N的测试,首先测试MIC的灵敏度,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在消声室内测试MIC的噪声,注意最好使用干电池,以减少因使用其它电源引起的测试误差,然后计算:S/N=灵敏度电平/噪声电平,再用对数表示.6:最大声压级的测试,在消声室内,用B&K2012测试仪测试,逐渐加大声压级,并观察失真值,当失真值等于3%时,这时候的声压级就是最大声压级,记做MAXSPL.应大于115 dBSPLA7:输出阻抗的测试方法,将声压加到传声器上,测量其开路输出电压,然后保持声压不变,在传声器的输出端并联一个电阻箱,调整其阻值,使输出电压为开路电压的一半,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传声器的输出阻值模值八关于MIC在手机的应用手机作为语言信息传递是手机功能的一部份,对于语言信息而言,MIC是一个重要的部件,是语言信息的输入端.(一):结构要求方面的1MIC与手机的安装结构相匹配,应根据手机对MIC的预留尺寸选择MIC,(或根据MIC的系列尺寸设计手机外壳及PCB).2手机的外壳的开孔一般可以在ø0.8-ø1之间,开孔过大,不美观,开孔过小,会影响MIC的灵敏度.MIC在手机外壳应装到底,之间不应留有间距,因为留有间距相当于在MIC底部与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空腔,会对声音的某一些频率产生共振,从而改变了MIC的频响特性.外壳3:在手机或座机上使用MIC时,还要防止喇叭与MIC之间通过空间,内部或外壳产生回授自激啸叫,适当选择MIC的灵敏度和调节喇叭的音量可以消除空间回授.在喇叭和MIC与外壳接触面上加减振材料,可以消除通过机壳回授,手机内部割断音频的通道,防止声音从喇叭通过手机内部的音频通道回收到MIC。
关于手机在使用状态下啸叫的原因:总的来说是一种闭环的自激现象,也就是说在手机使用时,从喇叭发出的信号经过一定的衰减之后翻过来又送回到MIC,当回授的信号大于原先送入的信号时,这时音频回路的总的增益大于1时,就产生了啸叫,,形成啸叫的途径大约又三种(1)喇叭发出的声音经过空间从机壳的外面回授到MIC(2)喇叭发出的声音经过机壳的内部的声音通道或空间回授到MIC(3)另一个途径是因为喇叭和MIC是装在同一个机壳上的,如果喇叭或MIC的减震效果不好的话,那么喇叭的振动,通过机壳传到MIC另外MIC的前端如果有空腔的话,会对某一高频产生共振,从而产生高频啸叫。
解决的途径:(1)减少喇叭与MIC之间的耦合,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的减少喇叭的输出,减小MIC灵敏度,从而减少耦合(2)在手机内部尽可能的切断声音的通路,尽可能的把喇叭与MIC进行隔离。
(3)喇叭与机壳的固定尽量加减振垫,以防引起机壳的振动(4)MIC的前端尽可能的不要留有空间,以防高频自激4: MIC与手机的连接.手机与MIC的连接方式比较多,有直接焊接式:MIC与手机直接焊接式,如P型MIC的PIN 直接焊在PCB上.但要注意焊接时间和温度,容易通过焊接使MIC损坏或性能改变,不便于维修更换MIC.目前较少使用.压接式:MIC与手机的PCB通过导电橡胶或弹性金属簧片或弹性金属圆柱连接.例如S型MIC的连接各种胶套.使用组装方便,维修方便,但是价格较高(因为胶套较贵),有时会出现个别接触不良现象,使用较多.导线连接式:用导线或FPC连接MIC和PCB,例如L型MIC通过导线或FPC连接到手机的PCB上,使用方便焊接对MIC无影响,价格合适接触良好,目前使用较多。
(二):电气方面的要求5: MIC在手机上的使用条件应与MIC的灵敏度测试条件相一致,其中包括工作电压,负载电阻.另外在以下情况下还要对MIC的工作电流进行限定,例如有的手机给MIC的供电电压比较低,(1V),而负载电阻又比较大(2.2K),这是因为V S=V SG+I D*R L I D = (V S- V SG)/ R L为了保证MIC中的FET工作在线性工作区,不进入饱和区, 应使V SG≥0.7V 因此I D = (1V- 0.7V)/ 2.2K=0.136mA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选用的FET的电流不能大于150μA6:话音频率:通常话音的频率是在300HZ-3KHZ之间,通常手机对话音要求在300HZ以下和3KHZ以上迅速衰减,MIC本身的频响是很宽的,例如从50HZ-15KHZ,可见全向MIC频响曲线,因此MIC本身无法完成这种衰减,这样选频功能必须由手机本身来完成(带通滤波器),只有正确的调试设置滤波参数.才能达到要求.7:关于MIC在手机中的抗干扰(EMC)问题:(1)当手机处于发射状态下,整个手机是处于手机发射的强电磁场内,因此除了手机本身的防电磁干扰之外,对于MIC也提出了抗电磁干扰的问题.通常措施:1)使用金属铝外壳起屏蔽作用.2)PCB设计尽量加大接地面积,如同心圆式MIC,或P型MIC.3)音孔由一个大孔改为多个小孔,4)选用抗干扰性能好的器件,如FET5)减少外壳与PCB的封边电阻,提高抗干扰能力.设计上1)采用在S-D之间并接电容的办法,根据频率的不同并接不同的电容.通常对手机使用10P,33P两个电容.分别针对GSM 手机的两个频段,即900MHZ,1800MHZ2)必要时可以在S-G之间并一个小的电容,提高抗干扰能力.3)有时也可以利用RC滤波器设计(2)当MIC 在用交流电源供电时,MIC还必须抗工频干扰,同样采用加强电磁屏蔽的方法来消除工频干扰(3)MIC还必须承受静电的干扰,在案10000V的静电放电下,MIC 能正常工作,MIC的外壳接地,防止静电损伤8:手机的音频FTA七项测试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Sending sensitivity / Frequency Response.发送频率响应曲线在模板内发送失真:Sending Distortion. 在发送失真线之上发送响度评定值:Sending loudness srating( SLR). SLR=8+/-3dB接受灵敏度、频率响应:Receiving sensitivity /Frequency Response.接受响度评定值:Receiving loudness srating ( RLR).侧音掩蔽评定值:Sidetong masking rating STMR= 13+/-5dB稳定度储备:Stability margin 把手机打开,面朝下放置在硬的水平面上,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抖动信号的发生,通过此项测试其中有五项与MIC有关SLR与MIC的灵敏度有关, 音频放大器有关,手机调制特性有关Sending sensitivity/ Frequency Response 与MIC的灵敏度,频响有关,手机的滤波器有关,加重特性有关,A/D转换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