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合集下载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

这些要素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要素。

1、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和强度的组织方式。

它确定了音符和休止符的排列和时长。

节奏可以使音乐充满动感和活力,为音乐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节奏可以通过强弱、快慢和重复的方式来表达。

它可以产生不同的节奏模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2、旋律:
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音符序列。

它是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旋律可以通过音高、音程和音符的排列方式来表达。

它可以是简单的音符序列,也可以是复杂的音乐主题或主题变奏。

3、和声:
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符同时发声所产生的效果。

它可以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复杂。

和声可以通过不同的音符的组合、层叠和音色的改变来实现。

和声可以产生和音进程、和弦进行和和弦的变化。

它可以影响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4、音色:
音色是音乐中不同乐器或声音发动机所产生的声音特点。

不同的乐器和声音源具有独特的音色特征,可以通过音色的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音色可以通过乐器的选择、演奏技术和音效处理等手段来塑造。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

这四种要素是作曲家创作的素材,听音乐的人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有相当的认识,要想对音乐容得出一具比较完整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节奏与节拍节奏包括节拍(metre)和速度(tempo)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

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

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

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

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 "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

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

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

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声音的有序组合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以及创造美感。

要理解音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音乐元素、音阶体系、音符和节奏等。

一、音乐元素音乐元素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

1. 旋律:旋律是由一系列有机组织在一起的音符构成的,它是音乐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旋律可以是单声部的(如独唱),也可以是多声部的(如合唱)。

2. 和声:和声关注的是多声部音乐中不同音符的组合。

和声既可以是同音部的和声(如和弦),也可以是不同音部的对位和声。

3.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

它确定了音符之间的持续时间,以及它们在时间轴上的排列方式。

节奏可以是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它赋予了音乐生动的感觉和动力。

4. 音色:音色是音乐中每个声音的独特质感。

不同乐器和嗓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可以丰富音乐的表达力。

二、音阶体系音阶体系是音乐中基本的音高组织方式,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1. 大调音阶:大调音阶是由七个不同的音符组成的,它们按照特定的音程顺序排列。

大调音阶通常给人以愉悦、明亮的感觉。

例如,C大调音阶由C、D、E、F、G、A、B七个音符组成。

2. 小调音阶:小调音阶也由七个不同的音符组成,但它们和大调音阶的音程略有不同。

小调音阶通常给人以深沉、哀伤的感觉。

例如,A 小调音阶由A、B、C、D、E、F、G七个音符组成。

除了大调和小调音阶,还有其他形式的音阶,如谐振音阶、旋律小调音阶等。

音阶体系为音乐提供了基本的音高结构,使得音乐既有秩序又有变化。

三、音符和节奏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它代表着一定的音高和持续时间。

音符有不同的形状和符号来表示其时值和音高。

1. 时值:音符的时值表示音符持续的时间长度。

常见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它们的时值是相对的,比如二分音符的时值是四分音符的一半。

2. 音高:音符的音高表示其在音阶上的位置。

音高由乐谱上的线条和间隔来表示,低音位于乐谱下部,高音位于乐谱上部。

音乐知识点的总结小学

音乐知识点的总结小学

音乐知识点的总结小学一、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由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音响元素,是由一系列音符所组成的;节奏是音乐中的节奏感,通过音符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现;和声是指不同音高的音符同时发出的声音,通过和声,音乐才会有层次感,更加丰富和动听;音色是不同乐器或声音的品质,不同的音色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这四个要素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音乐的起点。

二、音乐的节奏音乐的节奏是音乐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音乐中,节奏通常由不同的音符长度和位置组成。

音符的长度由音符的形状和附加的符号来表现,位置表示音符出现在音乐中的时间点。

这些音符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了音乐的节奏。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节奏的基本知识,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以及节奏的不同排列形式,如拍子、小节等。

三、音乐的音阶音阶是音乐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按音高递增或递减排列的音符。

音阶通常包括七个音符,它可以简单的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两种,这种分法主要是根据音符之间的距离来判断。

音阶是音乐中的基础基础,很多音乐作品中都会使用到音阶的概念。

了解音阶的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并且可以在演奏和创作音乐时更加得心应手。

四、音乐的调式调式是音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音乐作品在使用音符时,通常会受制于某种特定的调式。

在西方音乐中,常用的调式为大调和小调两种。

大调音阶是一个音阶的形式,它是由七个不同音符按照特定的模式排列而成,不同音阶的排列方式也称为各自不同的调。

调式是音乐中的基石,掌握调式的变化和特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且在演奏和创作音乐时更加得心应手。

五、音乐的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

节拍可以分成强拍和弱拍两种。

强拍通常是节拍中的第一拍,而弱拍是在强拍之间的拍子。

音乐中的节拍可以用拍号来表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拍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的节奏和韵律。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是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

这四种要素是构成音乐的基本骨架,它们在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要素。

旋律是由一系列音符组成的有特定音高和节奏的序列,它通常被视为音乐的骨架。

旋律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表达出音乐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旋律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直线型、曲线型、波浪型等。

不同的旋律形态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二、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节奏是指音符在时间上的排列和组织方式,它决定了音乐的律动和速度。

节奏的变化可以影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气氛。

例如,慢节奏的音乐通常表达出平静、柔和的情感,而快节奏的音乐则表达出激动、热烈的情感。

三、和声和声是音乐中声音的组合方式,是音乐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同时发出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它能够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深度。

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包括:1.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声可以使得音乐更加丰富、立体,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表达情感:不同的和声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和谐的和声表达出平静、安详的情感,而不和谐的和声则表达出紧张、不安的情感。

3.营造气氛:和声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如使用高亢的和声可以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气氛,而使用低沉的和声则可以营造出悲伤、沉闷的气氛。

四、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和特点,是音乐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音色决定了音乐的声音质量和特点,包括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质和音长等方面。

不同的音色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例如,柔和的音色表达出平静、柔和的情感,而尖锐的音色则表达出紧张、激动的情感。

此外,音色的变化也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如使用电子音效可以营造出现代化的气氛,而使用古典乐器则可以营造出古典的气氛。

总之,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骨架。

它们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相互协作构成了千变万化的音乐作品。

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

速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音乐的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样 的乐曲要是改变它的速度,将会导致乐曲表 现力的走形,甚至完全违背作曲家的创作意 图。
力度
力度:指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及其变化。 力度也是音乐基本要素中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丰富的力度变化,可以为音乐带 来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音乐可以通过力度变换塑造出食物远近 的变化、激动与平静的变化、快乐与悲伤的 变化、松弛与紧张恐怖的变化等等。
音乐有哪些基本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 1、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频率高低决定) 2、音的长短:(由物体振动延续时间长短决定) 3、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决定) 4、音的音色:(由振动物体的材质决定)
基本要素的演变
由音乐四大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又演变出许 多在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包括: 1、节奏 4、力度 7、织体 2、旋律 5、速度 8、曲式 3、和声 6、节拍 9、调式
快、热情、愤怒、焦躁等情绪。
特殊类型节奏: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节奏,
在乐曲中往往用它来塑造一种特殊的音乐形象 或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
节奏的风格——节奏型
节奏型:在音乐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
奏叫做“节奏型”。节奏型在音乐表现中具有 很重要的意义。在乐曲中运用某些节奏型,使 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乐曲结构上的 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有些音乐仅从节奏型 就可以清楚的说明它的类型和风格。
思考:
音乐中的节奏是否可以随意改 动?要是改变音乐的节奏,将会给 音乐形象带来怎样的变化?
课堂实践
1、聆听下列音乐片段,谈谈它们的音乐形象 和音乐情感,并说明节奏在其中所起的作 用(三段音乐任选一段)。 2、请即兴创编并演奏一条能表达你某种心情 的节奏片段,并说明理由。

教师音乐知识点总结

教师音乐知识点总结

教师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掌握音乐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音乐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音乐课程。

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乐元素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符、节奏、音色、音量和音响品质。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符是表示音乐音高和时值的记号,节奏是指音乐的时间控制,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和特点,音量是指音乐的声音大小,音响品质是指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

2. 音乐符号音乐符号是音乐符号的语言,包括音符、休止符、拍号、节拍、小节、调号等。

音符表示音高和音长,休止符表示停顿时间,拍号表示一个小节内的节拍,节拍是音乐的基本时间单位,小节是一个特定数量的节拍组成的节拍组,调号表示乐曲的音调和音阶。

3.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关于音乐的学科,包括音乐结构、和声、旋律、节奏、音乐符号、音乐形式等内容。

音乐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本质和特点,提高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音乐历史1.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和西方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有五音制和宫商角徵羽,西方古代音乐有古希腊音乐和古罗马音乐。

2.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包括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

宗教音乐有教会圣歌、宗教歌曲和赞美诗,世俗音乐有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

3. 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音乐是欧洲音乐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大调音乐、宗教音乐、合唱和器乐。

4.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和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等。

5.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约瑟夫·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

6. 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罗伯特·舒曼和理查·瓦格纳等。

7. 当代音乐当代音乐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印象派音乐、现代主义音乐和后现代音乐。

小学音乐启蒙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启蒙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启蒙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基本要素1. 音符和节拍:音符是音乐记谱的符号,它表示不同音高和时值的音符。

而节拍则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它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感。

2. 音高和音域:音高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它表示一种音的高低。

音域则是指一个乐器或歌手能够演奏或唱出的音的范围。

3. 节奏和节拍: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它决定了乐曲的动感和律动。

而节拍则是节奏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感。

4. 声音的长短:在音乐中,声音的长短决定了乐曲的节奏和韵律感。

通过学习音符的时值,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声音的长短和节奏的变化。

5. 旋律和和声:旋律是音乐中的主旨,它由一系列的音符组成,表达了乐曲的情感和主题。

而和声则是指多个声部同时演奏或唱出的旋律,它为乐曲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度。

二、乐器的基本分类1. 体鸣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需要演奏者用手指或弓来弹奏。

2. 风鸣乐器:如笛子、长笛、萨克斯等,需要演奏者用口吹气来演奏。

3. 打击乐器:如鼓、钹、木琴等,需要演奏者用手或器具来打击演奏。

4. 弹拨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需要演奏者用手指或拨片来弹奏。

学习乐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耳朵和音乐感觉,同时也能帮助他们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音乐的基本功法1. 唱歌:唱歌是培养孩子音乐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唱歌可以感受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增强孩子的音乐表达能力。

2. 听音乐:听音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耳朵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拓展音乐的视野。

3. 舞蹈:舞蹈是音乐和身体的结合,通过舞蹈可以让孩子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动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表达能力。

四、音乐的基础知识1. 音阶:音阶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它由一系列音的排列组成,决定了乐曲的音域和音高范围。

2. 调式:调式是音乐中的调子体系,它决定了乐曲的音色和情感倾向,对于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和审美感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的四种基本要素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

这四种要素是作曲家创作的素材,听音乐的人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有相当的认识,要想对音乐内容得出一具比较完整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节奏与节拍节奏包括节拍(metre)和速度(tempo)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

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

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

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

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 "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

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

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

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

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

速度术语一般记在乐谱开头,它大多是意大利语(也有时采用本国语)。

常用的速度标记如下:慢速类: Large 广板 Grave 非常缓慢庄严而缓慢 Lento 慢板 Adagio 柔板中速类: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Moderato 中板快速类: Allegretto 小快板 Allegro 快板 Allgero molto 很快的快板 Vivace 活泼的、轻快的Presto 急板 Prestissimo 最急板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就会获得优雅、闲适的效果。

通常快的节奏是比较令人兴奋的,它和我们激烈运动时的心跳、呼吸相对应,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一股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合的;表现阳光明媚、春色满园的大自然风光时则往往和适中的速度相配合,而宏大的颂歌、沉痛的挽歌、深深的回忆等则多与慢速度相配合。

诗歌的特征和音乐演奏的特征是在节奏,这个艺术功能上被规定被融合的。

诗歌的节奏在中国诗歌的五,七言中就只能讲究节奏;他们有一个在第三个字和第五个字上的必然的停顿,就是“折腰”,是节奏化的无可替代的因素。

英国诗歌的重音明显,所以他们的诗歌即便不压尾韵,也能籍节奏而前行;而法国诗歌就要靠尾韵而成句,因为其语言的重音并不明显————中文同样的特点即平仄的不明显,使得诗歌的韵脚成为必要。

二、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基础,它体现音乐的主要思想。

文学家写一本小说,用文字叙述了小说的情节,这个情节比较容易记住,这一方面是由它叙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回忆这个情节。

音乐所描述的内容从本质说来总是比较抽象的(某些标题音乐例外),音乐的“情节”只能依靠旋律表达出来,因此,旋律在音乐中似乎相当于情节在小说中的地位。

旋律是听众的向导。

因此听众在接触一支旋律时,必须能够把它辨认出来,而且以后还要自始至终追随它的行踪。

这是对于有理解力的听众的起码要求。

旋律和我们的日常语言关系十分密切,最早的音乐,它们旋律的曲折变化,是依附于语言本身的,可以说,它就是将语言中的音高加以夸张得来的。

比如吟诗,就是将诗句用较为音乐化的调子朗读出来,西方古老的圣咏也是这样。

后来渐渐地有了不依附于语言的音乐旋律,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些形态各异的旋律仍然和语言有着深层的关系,比如曲折婉转的旋律,有如亲切的谈话;短促有力的旋律,很象是命令或惊叹的口气;下行的旋律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叹气声,它往往用来表现哀伤的哭泣或沉重的叹息。

音乐的叙述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叙述。

这一点很重要。

一般而言,叙述是文字达至叙述目的地的手段而非目的。

但是音乐的叙述则大为不同。

因为没有一个观众和听众会只是为了了解音乐文本所拟达到的目的和意义而听音乐。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

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

旋律离开了其它各种音乐要素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旋律的表现为和感人力正是通过音乐的各种要素作用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旋律可分为声乐器乐旋律两种,声乐旋律是供人声演唱的,一般说音域比较狭窄,富于歌唱性是它的最大特点。

器乐旋律是供乐器演奏的,它和声乐旋律相比,音域较宽,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比较大,富于节奏性和技巧性,但歌唱性对器乐旋律的表现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旋律进行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种:1、级进。

即旋律按照音阶式进行,可以是上行(12345),也可以是下行(54321)。

2、跳进。

旋律进行时作三度以上的跳跃称为跳进(135或531)。

3、同音反复。

相同音连续出现(1155665,4433221)。

4、模进,即不同高度的重复(123,456,654,321)。

此外,旋律还可以通过某些手段,使之变化发展,从而扩大了旋律的范围,丰富了旋律的内容。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大多数旋律或多或少都是由精心设计的一些次要素材所伴随。

不要让旋律被伴随它的其它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三、和声调式(mode)和调性(key)在欣赏古曲音乐时,了解乐曲所用的调式,是相当重要的基础知识,下面先谈音阶。

孤立的音是不能表达音乐思维的,彼此毫无关系的音也以表达音乐思维。

能够表达音乐思维的音,往往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唱名)1 2 3 4 5 6 7 (音名)c d e f g a b 这是由七个音组成的音阶(scale)。

因此音阶是按照音的高低顺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有相互关系的音。

这个七声音阶的每个音都有一定的名称,现在假定1(唱名Do)这个音是钢琴上小字组(即中央C下一组)中的C音,并把这个音阶的音在钢琴琴键上的位置画出,同时在下面注明各个音的名称。

这个音阶有个特点:就是第三音和第四音之音、第七音和第八音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而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具有这种特点的音阶,称为大音阶。

因为这个大音阶的主音是C音,所以就叫做C调大音阶。

上述大音阶的七个音,显然不是随意选定的,它们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这个问题在后面说明),它们以某一个音为中心(上例中是C音)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mode),由大音阶的七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大调式(major mode)简称大调(major)。

调式体系中各个音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有几个音特别重要,其余的比较不重要。

在一些乐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1、3、5这三个音(相当于c、e、g三个音)是比较稳定的,对曲调起支柱作用。

而2、4、6、7这四个音(相当于d、f、a、b四个间)是比较不稳定的,并直接间接地倾向于稳定音,几个稳定音中,又以1即c 音)最为稳定。

总的来说,调式体系各个音中,以主音最为重要,占主导地位。

属音和下属音的重要性仅次于主音,主音、属音、下属音这三个音称为稳定音,它们在乐曲中不但出现得较为频繁,而且往往起支柱作用,乐曲中常用它们开始,在乐句或乐段结尾也常用这些音,特别是整个乐曲结束时,一定要落到主音上,才显得圆满。

为什么大调调式中有七个音而不是六个或八个?要说明这个问题,得先从音的本质说起。

实践证明,两个音同时发出,如果两个音的振动频率成为简单整数比,这两个音的组合听起来就比较和谐,例如C和C1(以C调简谱表示为1和i)两个音振动频率之比为261.6:523.2≈1:2,这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所以听起来十分和谐,几乎听不出来是两个音,其次c和g两个音(相当于1和5)相差五度,它们的振动频率比为261.6:392≈2:3,听起来也和谐,其和谐程度仅次于C和C1的组合。

从人类的唱歌实践中,如果最初只有一个音(假定为c)的话,那么后来会首先出现相差五度的g,也就是曲调只由c、g两个音组成。

依次类推,从g双出现相差五度的d1, 从d1又出现相差五度的a1,从a1又出现相差五度的e,所有这些相差五度的两个音的频率之比都是2:3。

以上过程,用符号表示就是:(音名) c → g →d1 →a1 →e2 到此为止,由C出发,按每次高五度的规律,产生了g、d1、a1、e2四个音,如果把d1、a1降低一个八度(这样只是音高改变,和其他音的关系没有改变),同时把它们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可得到:(音名) c d e g a (C调唱名)1 2 3 5 6 这就构成了一个五声音阶。

中国的一些民族音乐和爱尔兰的一些音乐,都是用五声调式写成的。

如著名的爱尔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用的就是五声调式。

如果继续按上述过程,在e2的上方再加一个相差五度的d2(e2 、d2比仍为2:3),在C的下方找出一个低五度的F(F、C频率比仍为2:3),用符号表示这个过程,得到:(音名)F → C →g →d1 →a1 →e2→d2 按上述方法,把一些音分别降低和升高八度,并重新排列,得到:(音名) c d e f g a b (C调唱名)1 2 3 4 5 6 7 这就完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常用七声音阶。

以上讨论的是大音阶,除大音阶以外,还有一种小音阶。

这个音阶由A音(相当C调唱名6)开始到g音(唱名5)结束,这样构成的音阶就称为小音阶,更准确地说是自然小音阶,因为它的主音是A,就称为a调小音阶。

由图可以看出,小音阶的特点与大音阶不同,大音阶是第三音第四音和第七音第八音之间相差半音,而小音阶是第二音第三音和第五音第六音之间相差半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