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现代“千里眼”望远镜(1)

合集下载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目录一、天文望远镜概述 (2)1.1 望远镜的定义与分类 (3)1.2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1.3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5)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6)2.1 主要部件介绍 (7)2.2 望远镜的类型 (9)三、天文望远镜的选择与使用 (10)3.1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望远镜 (11)3.2 望远镜的使用与保养 (12)3.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四、观测技巧与实践 (14)4.1 观测前的准备 (16)4.2 实际观测案例分享 (17)4.3 提升观测效果的技巧 (19)五、天文望远镜的辅助工具 (20)5.1 星图与星表 (21)5.2 天气预报与观测计划 (22)5.3 其他辅助设备 (23)六、天文望远镜的科学研究价值 (24)6.1 对恒星与行星的研究 (25)6.2 对星系与宇宙学的研究 (27)6.3 天文望远镜在教育中的应用 (29)七、望远镜技术的未来展望 (30)7.1 新型望远镜技术介绍 (32)7.2 天文望远镜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 (34)7.3 科技发展对望远镜的影响 (35)一、天文望远镜概述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观测天体的特殊仪器,其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和用途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供更清晰和放大的天体图像,以便科学家和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

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

镜子在折射望远镜中并不直接用于成像,而是用于引导光线进入望远镜并反射回透镜中。

这种望远镜在观测弥散和星云时非常有效。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主要使用表面非常平整的金属或玻璃制成的镜子来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光线。

大型反射望远镜通常放置在海拔较高或干燥地区,以减小大气扰动,提高观测质量。

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合了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特点,通常使用一个透镜在前端聚集光线,然后用一个大型镜子在望远镜的后端将光线反射到目镜中,这样可以在保持清晰度的同时提供更大的视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屹.立(qì)鼎沸.(fèi)横惯.(guàn)薄.雾(bó)B.跳跃.(yuè)睡眠.(mián)霸占.(zhàn)愚昧.(wèi)C.囚.犯(qiú)青苔.(tái)障.碍(zhàng)荧.屏(yíng)D.绳索.(shuǒ)船舶.(bó)蛀.扎(zhù)狡.猾(jiǎo)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l ián xìzhújiàn shūshìdìzhènfēng súyán jiūyóu rúwùzhì三、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4分)juàn juǎn1.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2.夜的深处,田园朦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卷.()!xìjì3.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4.体育运动关系.()到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不可忽视。

四、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6分)山()地裂锣鼓()天震耳欲()低声()语鸦()无声呼风()雨响彻云()窃窃()语1.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

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顿时。

五、按照要求写句子。

(8分)1.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深受启发。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望远镜——精选推荐

望远镜——精选推荐

望远镜望远镜00简介单筒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以,单筒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

单筒望远镜是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仪器。

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

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吗射线望远镜。

近年来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

博冠睿丽望远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光学望远镜通常是呈筒状的一种光学仪器,它通过凸透镜的折射,或者通过凹透镜的反射使光线聚焦直接成像,或者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进行观察。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望远镜俗称“千里眼”。

它主要包括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剧望远镜和军用双筒望远镜。

军用望远镜虽然基本原理与普通民用望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使用环境、观测对象不同,两者存在很多区别。

军用望远镜的外壳采用金属而不用塑料,以确保长期使用后不开裂、不变形。

与之相比,普通民用望远镜在密封和用材方面要差些,有的不仅是塑料壳,甚至内部镜片也用塑料制造。

基本简介什么是军用望远镜? ? 首先,它们的光学系统各有不同。

军用望远镜大多有分划板,夜间使用的其分划板还带灯光照明。

军用望远镜的出瞳距离比较大,以便观测者佩带防毒面具。

为防止射击时撞击头部,有的瞄准镜出瞳距离大到七八十毫米,还要备有软硬适度的眼罩和护额。

从光学性能和结构性能上来说,军用望远镜比较优良,可靠性较高,因为它的设计更加审慎,用材质优、工艺考究,例如像质好、杂散光少,放大倍率与入瞳大小匹配以达到最佳分辨率。

博冠军用望远镜? 由于质量要求高,军用望远镜在出厂前都要经过环境试验,一般包括振动试验、高温(十55℃)试验、低温(一45℃)试验、淋雨或浸水试验、气密试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界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常识性的课文。

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用语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的能力,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学生对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

学校的网络设备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充分了解20世纪的科技发明和创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技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唤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

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及句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20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游戏:比眼力、比嘴力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作业及答案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hū huàn() chéng dù() shì jì()ào mì() wù zhì()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依赖.(lài nài)潜.入(qián qiǎn)哲.学(zhé zé)船舶.(bó b ǎi)3.填字组词,使破折号前后的词语搭配恰当。

(所填的字不重复)改()——工作、方法改()——缺点、错误改()——样式、策略改()——环境、生活4.选词填空。

依赖依靠(1)和过去的贫苦落后相比,现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上要学会自立,不能()别人。

(2)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①用“”画出人类的发明。

②你对“地球村”的理解是:(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竟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①用修改符号改正一处词语错误和一处标点符号错误。

②这几句话属于()句。

A.设问 B.反问 C.疑问③这几句话改成“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好吗?为什么?6.下列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请选一选,并回答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A.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C.引发深入的思考(1)“‘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2)“呼风唤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内行推荐最著名的14款望远镜

内行推荐最著名的14款望远镜

内⾏推荐最著名的14款望远镜1、伽利略折射望远镜图中的情景发⽣于1609年8⽉,伽利略正在向当时的威尼斯统治者演⽰他的望远镜。

伽利略制作了⼀架⼝径4.2厘⽶,长约1.2⽶的望远镜。

他是⽤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

2、⽜顿反射式望远镜⽜顿反射式望远镜的原理并不是采⽤玻璃透镜使光线折射或弯曲,⽽是使⽤⼀个弯曲的镜⾯将光线反射到⼀个焦点之上。

这种⽅法⽐使⽤透镜将物体放⼤的倍数要⾼数倍。

3、赫歇尔望远镜图中显⽰的是赫歇尔所制造的最⼤望远镜,镜⾯⼝径为1.2⽶。

该望远镜⾮常笨重,需要四个⼈来操作。

赫歇尔是制作反射式望远镜的⼤师,在反射式望远镜发明后,反射材料⼀直是其发展的障碍:铸镜⽤的青铜易于腐蚀,不得不定期抛光,需要耗费⼤量财⼒和时间,⽽耐腐蚀性好的⾦属,⽐青铜密度⾼且⼗分昂贵。

4、耶基斯折射望远镜耶基斯折射望远镜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耶基斯天⽂台,主透镜建成于189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望远镜。

⼗九世纪末,随着制造技术的提⾼,制造较⼤⼝径的折射望远镜成为可能,随之就出现了⼀个制造⼤⼝径折射望远镜的⾼潮。

5、威尔逊⼭60英⼨望远镜这幅图⽚拍摄于1946年,夜间操作员吉因-汉考克正在⼿动操控望远镜。

1908年,美国天⽂学家乔治-埃勒⾥-海⽿主持建成了⼝径60英⼨的反射望远镜,安装于威尔逊⼭。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的望远镜,光谱分析、视差测量、星云观测和测光等天⽂学领域成为世界领先的设备。

更多精美实⽤的极致物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最东西6、胡克100英⼨望远镜在富商约翰-胡克的赞助下,⼝径为100英⼨的反射望远镜于1917年在威尔逊⼭天⽂台建成。

在此后的30年间,它⼀直是世界上最⼤的望远镜。

为了提供平稳的运⾏,这架望远镜的液压系统中使⽤液态的⽔银。

7、海⽿200英⼨望远镜海⽿对胡克100英⼨望远镜并不⼗分满意。

1928年,他决定在帕洛马⼭天⽂台再架设了⼀台⼝径为200英⼨的巨型反射望远镜。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课一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课一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

7 呼风唤雨的世纪1.看拼音,写词语.hūhuàn yī lài wùzhìtàn suǒ()()()()gǎi shàn qián shuǐ chéng dùkòng zhì()()()()2.填上合适的内容.的世纪的发现的神仙的生活3.给加点字的选择正确注音,打“√”.技术(jìyì)超过(chāo cāo )日益(yíyì)程控(chéng céng)潜水(qián qiǎn)船舶(bóbō)哲学(zhézé)依赖(lǎn lài)4.请给下列形近字组词.驾()幻()赖()核()控()架()幼()懒()孩()腔()5.(《呼风唤雨的世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在本课指.“梨花”在本课指.6.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改善改变改观(1)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2)人们治理污水,使河流水质大为.(3)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我们的生活.7.把下面的词语或诗句补充完整,再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呼唤意料腾雾归根(1)这个的结局令他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他即使有孙悟空的本事,也难逃出我的手掌心.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把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划去.(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3)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千里眼:顺风耳:(4)“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A.原始社会B.农耕社会C.科学社会(5)“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A.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B.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C.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A.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色.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C.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9.课外阅读巨伞下的城市(节选)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起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会聚于“巨伞”之下.(选自《海外华人散文精粹下》)(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①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②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③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2)“这个‘神话’已成现实”中的“神话”是指:. (3)文中用数字来说明巨伞,请写出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4)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有(可多选)A.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B.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C.全城节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费用.(5)用一句话概括建伞的原因、时间、地点.参考答案1.呼唤依赖物质探索改善潜水程度控制2.呼风唤雨出乎意料腾云驾雾美好3.jìchāo yìchéng qián bózhélài4.驾车幻想依赖枣核控制木架幼儿懒惰孩子腔调5.指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新科技.6.(1)改变(2)改观(3)改善7.风雨出乎云驾到底(1)出乎意料(2)呼风唤雨8.(1)托付成果(2)①发现②发明(3)千里眼:望远镜顺风耳:电话(4)B(5)B(6)C9.(1)①无稽之谈②无奇不有③络绎不绝(2)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3)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 运用数字描写,具体写出了巨伞之大.(4)B C(5)因为美国的威努斯基市冬天奇冷,所以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

1-3、现代“千里眼”望远镜(1)

1-3、现代“千里眼”望远镜(1)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2、事情还得从1608年说起。当时,在荷兰的米德尔堡,有一位名叫 里帕希的眼镜匠,他整天忙忙碌碌地为顾客磨镜片、配眼镜。 由于眼镜生意本小利微,里帕希勉强维持五口之家的生活,无钱给三 个可爱的孩子买玩具,因此,他的废镜片就成了几个小孩的玩具了。 一天,三个孩子在阳台上玩耍,最小的孩子两手各拿一个镜片摆弄着 玩。 无意中,他透过两块镜片来观看前方时,吓得尖叫起来,因为他发现 了一只从未见过得毛茸茸得怪物在窗框上抓耳搔腮。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5、在这个问题上,牛顿另辟蹊径,1668年,他用铜锡合金磨制一个 凹形金属镜子,制成了反射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只有一个光滑的凹面, 放在望远镜的后端,它把反射的光聚焦在前面,再用一块斜过45°的平面 镜反射在旁侧,最后经目镜进入人眼。所以牛顿式反射望远镜是从前端侧 面来观测的,形状又短又粗。 1672年,30岁的牛顿带着他的第二架望远镜来到英国皇家学会,当众 进行观测演示,所以,人们渐渐忘了折射镜,都纷纷效仿制作。进入18世 纪,它后来居上,成了天文望远镜的主要形式。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8、以后的两年中,伽利略利用他的望远镜不断地对天体进行观察,他 发现月球表面并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平整光滑,而是山峰高耸。所以他 得出结论:月球是与地球类似的不平坦、不完善的世界。 伽利略甚至还确信,月面上一定有个居民世界,他为此通宵达旦地观 测月球。接着,他又用这架神奇的工具观察恒星,他看到银河系是由无数 星体组成;他找到了木星;他还观察到太阳黑子、月球的盈亏、土星的光 环等等。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3、他赶紧丢掉手中的玻璃走到窗前一看,原来只是一只普通的苍蝇! 恐惧变成了妙趣,他的两个哥哥也学着他的样子,拿着两块玻璃向苍蝇看 去。这次却没有看到苍蝇,却发现远处教堂顶尖上的风向标变得又大又清 楚,仿佛近在咫尺。 傍晚,孩子们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父亲。里帕希将信将疑地照着孩子们 说的那样试验着,也被两块玻璃镜中的奇景惊呆了。他放在镜片,发现前 面的一块是凸透镜,后面的一块是凹透镜,于是他换过两块来试验,并找 到了效果最好的一组玻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智力的延伸—— 科学仪器发明
故事之一 现代“千里眼” --望远镜
短片欣赏
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先观看一段有 关望远镜及宇宙奇观的短片 。 可以对望远镜作用能有所了解
分别讲述:折射式光学望远镜、反射式光 学望远镜、折反式光学望远镜、电子望远镜的 发明故事。
现代“千里眼”---望远镜
1、我国的神话故事中,早就有关于“千里眼”的想象,这种人能 “上看天堂,下观地狱,中识人间事物”。这自然只是古代人们的美好 愿望。 然而,现代科学发明已使“千里眼”变成了现实。这就是我们熟悉的 望远镜。你知道,望远镜最初是怎么来的吗?原来,它是从玩玩具中产 生的。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3、他赶紧丢掉手中的玻璃走到窗前一看,原来只是一只普通的苍蝇!恐 惧变成了妙趣,他的两个哥哥也学着他的样子,拿着两块玻璃向苍蝇看去。 这次却没有看到苍蝇,却发现远处教堂顶尖上的风向标变得又大又清楚, 仿佛近在咫尺。 傍晚,孩子们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父亲。里帕希将信将疑地照着孩子们说 的那样试验着,也被两块玻璃镜中的奇景惊呆了。他放在镜片,发现前面 的一块是凸透镜,后面的一块是凹透镜,于是他换过两块来试验,并找到 了效果最好的一组玻璃。
三、挑战新纪录
1、最大的折射望远镜刚刚安装后不久,名叫海尔的美国天文学家决心再 造一台大型的反射望远镜。凑巧,当时洛杉矶有位企业家主动出资,让海 尔建一架直径2.54米的世界最大反射望远镜。海尔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 1918年把这架重达90吨的望远镜在威尔逊山上建成了。 1923年,55岁的海尔因健康原因退休了,但他头脑中还在酝酿造一台直 径达7.6米的大望远镜的计划。为此他决定先搞一台直径5米的作为过渡, 以取得必要的经验。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10、1895年,失去父亲的小克拉克又开始向更高的记录攀登了。他完成 了一项至今无人超越的奇迹--磨出了一块直径达102厘米的巨大透镜,这块 镜子重达230公斤,光学质量优异,可是要把他安到望远镜上,需要的款项 大得惊人,结果长时间找不到资助。后来,小克拉克偶然认识了一位名叫 海尔的年轻天文学家,海尔以巧妙的言辞,打动了芝加哥电车大王耶凯士, 得到了一笔很可观的赞助后,海尔用小克拉克的镜片于1897年建造了一座 望远镜。它的口径1米,长达18米,有6层楼那么高。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7、然而伽利略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还在琢磨着提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几个月后,他造出了一架口径4.4厘米,可使物体放大900倍的“大望远 镜”。 当时,许多国家都有人在造望远镜,但都只是将它作为玩具供人玩乐。 只有伽利略想到把它指向天空,作为科学观测和科学探索的工具。从而,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诞生了。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8、由于消色差技术的发展,19世纪时,折射望远镜又东山再起了,对此 做出巨大贡献的是两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克拉克父子。由于当时美国的 科技要远远落后于欧洲,美国人造的望远镜的镜片要从欧洲进口。老克拉 克决心要掌握磨玻璃镜头的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和儿子一起磨出了 好几块质量极好的凸透镜,可是没有一个天文台敢用他的镜子。他们决心 用实际说话,很快就装配了一架口径47厘米的折射望远镜,专家试用后, 一致评价它为当时世界最好的折射望远镜。
二、天文望远镜竞赛
9、一天,一位来自加州的淘金大王找上门,自称名叫利克,发了财后, 想为自己树碑立传,决定出资请克拉克父子造一架最大最好的望远镜送给 加州大学。找到了知音,克拉克父子自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两人经过多 次失败,整整苦干了14个年头,1888年,这架口径91厘米、长达18.3米的 巨型折射望远镜,终于在加州一座高山上竖立起来。 由于观测条件极佳,利克望远镜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利克 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得到的荣誉远远超过了自己当初的预料。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2、事情还得从1608年说起。当时,在荷兰的米德尔堡,有一位名叫里 帕希的眼镜匠,他整天忙忙碌碌地为顾客磨镜片、配眼镜。 由于眼镜生意本小利微,里帕希勉强维持五口之家的生活,无钱给三个 可爱的孩子买玩具,因此,他的废镜片就成了几个小孩的玩具了。一天, 三个孩子在阳台上玩耍,最小的孩子两手各拿一个镜片摆弄着玩。无意中, 他透过两块镜片来观看前方时,吓得尖叫起来,因为他发现了一只从未见 过得毛茸茸得怪物在窗框上抓耳搔腮。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4、这一发现,立即传遍了米德尔堡。人们纷纷来到他的工作间,要求一饱 眼福,有人甚至愿出高价买下这个“玩具”,拿回家一人独享。里帕希意识 到这是一桩赚钱的买卖,于是他很快装配了两架这种“幻镜”,并交给海军 部门。 当时,荷兰正与强大的西班牙进行海战,看到这种镜子,立即向里帕希订 购了50架.没想到,正是这种“幻镜”,荷兰人似乎得到了“神仙”的帮助, 他们经常神出鬼没地集中大量战船伏击并歼灭西班牙较小的舰队,而待他们 的大舰队大举扫荡时,荷兰船只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5、战争结束后,里帕希受到了荷兰最高行政长官的接见,政府对他进 行了奖励,并提出这种“玩具”应该有个正规的名称,而且应对它进行改 进,使它能够同时用两支眼睛进行观看。 里帕希经过考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窥探镜”,从此,望远镜逐渐 成为达观贵人、名媛闺秀最心爱的玩具。尽管荷兰人想尽办法保守望远镜 的秘密,但望远镜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传遍了欧洲。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9、伽利略的一系列科学发现轰动了世界,使哥白尼学说获得了最好的证明, 于是有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的说法。不过这也触 怒了教会,因为他们过去始终认为天上是完美无缺的,如今,不仅月亮上有斑 点,连太阳也有缺欠,这如何了得?教会诬陷伽利略是骗子,望远镜是“魔鬼” 的发明。一些世俗偏见也使部分天文学家和学者站在了伽利略的对立面。最后, 教会终于忍不住了,于1616年和1633年两次将伽利略传到罗马.最后决定将他 终身监禁。直到300年后的1980年,罗马教廷才宣布取消对伽利略的审判。
三、挑战新纪录
4、到20世纪50年代末,无论折射镜还是反射镜,世界上最大的两架都 在美国。这对冷战时代的苏联来讲无疑是一个”眼中钉”,1960年,苏联 科学院决心建造口径6米的反射望远镜来夺取桂冠。为此,苏联集中了全国 一流的光学专家、机械专家和天文学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1975年,这 个望远镜中的新冠军屹立在高加索山上。 所造的天文观测室的大圆屋顶直径达44米,圆顶端离底座53米。相当于 17层楼那么高。根据设计要求,它将比肉眼强100万倍!
一、由玩玩具引出的发明
6、1609年5月,45岁的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正在威尼斯进行学术访 问. 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发明了望远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威尼斯。伽利略凭着 多年科学研究的经验,知道这种幻镜对科研的价值。于是他购买了不少大 大小小的镜片,然后,提前回到了帕多瓦大学,一头钻进实验室,开始研 究起望远镜来。伽利略不愧是才智过人的科学家,他很快掌握了其中的奥 秘。没几天他就制造出放大3倍的望远镜。他把这台望远镜送到威尼斯并装 在一个高楼上,顿时轰动全城,伽利略因而得到了终身教授的职位,他的 薪金也加了一倍。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5、在这个问题上,牛顿另辟蹊径,1668年,他用铜锡合金磨制一个凹 形金属镜子,制成了反射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只有一个光滑的凹面,放 在望远镜的后端,它把反射的光聚焦在前面,再用一块斜过45°的平面镜 反射在旁侧,最后经目镜进入人眼。所以牛顿式反射望远镜是从前端侧面 来观测的,形状又短又粗。 1672年,30岁的牛顿带着他的第二架望远镜来到英国皇家学会,当众进 行观测演示,所以,人们渐渐忘了折射镜,都纷纷效仿制作。进入18世纪, 它后来居上,成了天文望远镜的主要形式。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3、到了17世纪40年代,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斯所用的望远镜已长达3.6 米,1659年,惠更斯制成了一架长达37.5米的“悬空望远镜”。惠更斯用 这架观测起来十分费事的仪器,看清了伽利略没能识破的秘密--土星光环。 于是,人们更醉心去制造更长的仪器。 在1673年,赫维留斯果然制造出镜长46米的望远镜;而法国有个天文学 家甚至还想建造一架长305米的望远镜,他认为,有了这样的望远镜,就可 以发现月球上活动的“动物”。可想而知,使用这样的望远镜是极费事的, 由于它太长,根本无法配上镜筒,只能把它们的物镜高高挂起。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2、由于自然光经过折射望远镜的物镜后就会分解成七色。所以,当时无 论是伽利略式还是开普勒式的望远镜虽然使物体变近了,但看起来所有图 像都带有彩色的边缘,大大妨碍了天文学家的观察。 这种情况有点像彩色电视图像发生叠影时一样。为了减少色差的影响, 人们听从开普勒的建议,尽量延长物镜的焦距要要将望远镜加长。于是, 折射望远镜被越做越长。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1、随时间的流逝,望远镜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大了。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 普勒也开始研制望远镜了,他是第一个指出望远镜存在色差原因的人,并 把伽利略式的望远镜作了改进,把后面的那块凹透镜(称目镜)改为凸透 镜。 这么一改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视场变大了,可以见到更大的天空范 围;二是形成天体的像是“实像”,这为以后在目镜中接“十字丝”进行 准确天体观测提供了可能。不过。这种望远镜见到的物体的像,都是上下 颠倒的,所以不宜用来观测地面目标。
三、挑战新纪录
3、这还不算完,要把平面镜磨成凹面镜,又是一件工程浩大的工作。磨 这块镜子耗去了整整7个年头,有人计算过,7年中用去的磨料达31吨,镜 坯上磨去的玻璃屑也有4吨多重。 安装后,它的大镜筒达140吨重,整个可动部分的装臵重530吨。在耗费 了650万美元后,它终于于1948年落成了。遗憾的是,海尔在1938年已经 去世了,没有能看到这个他一生都在梦想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威尔逊山上。
二、天文望远镜的竞赛
6、真正使反射望远镜名扬四海的是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除天文观测外, 他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在研究望远镜。赫歇尔在用料上作了一系列改革, 他几乎把当时能得到的各种金属都做了试验,调整了牛顿所用的铜锡合金 的比例,增加了铜的成分,这样磨出的反射镜反射率达到了60%。 1781年,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后,对磨镜子更加重视了,决心造一台口 径达1.22米,筒长12.2米的世界最大的反射望远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