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图像识图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ppt

超声图像的分析与解读
血流状态评估
通过观察血管内血流状 态,判断血管是否通畅 ,有无狭窄、阻塞等情
况。
血管结构分析
分析血管壁、内膜、中 膜等结构,判断有无动 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等病变。
测量血管参数
根据需要,测量血管内 径、血流速度、阻力指 数等参数,为临床诊断
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 和其他检查结果,对下 肢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
断。
03
CATALOGUE
下肢血管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血管 疾病,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动脉壁的形 态、结构和血流状态,判断动脉粥样 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采 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不同方案。
诊断要点
不全等征象。
治疗方案
根据血栓形成与栓塞的不同类型 和危险性,采取抗凝治疗、溶栓
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不同方案。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超声检查可 以观察静脉瓣膜功能、静脉内血流状态和血栓形成等情况。
诊断要点
超声检查显示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流缓慢、血栓形成 等征象,以及浅静脉扩张、皮肤水肿等临床表现。
05
CATALOGUE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诊断准确性的评估
诊断准确性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能够准确检测血管 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血管病变 ,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对比其他检查
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下肢血管超 声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势, 且诊断准确率较高,逐渐成为血管病 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程度分级
返流持续时间
•
Ⅰ级
1~2 s
•
Ⅱ级
2~3 s
•
Ⅲ级
4~6 s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Ⅳ级
>6 s
原发性与继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 全鉴别要点
原发性
病史
大都有长期站立
或强体力劳动
浅静脉曲张
局限于下肢
内膜
光滑
瓣膜
活动正常
管腔内血栓
无血栓
挤压后管腔改变
消失
继发性 多有血栓史
范围广泛 增厚,毛糙 活动僵硬 可有残存血栓 血栓处不消失
彩超检查下肢血管临床意义
a . 彩超诊断下肢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超声诊断 技术的重要发展,提高了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
b . 彩超能提供下肢血管的解剖及功能信息,可以观察血栓 病变的分布、内部回声、形态、血流情况,了解有无侧 支循环形成等,对疾病治疗非常重要。且彩超是一种非 创伤性检查,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1月12 日星期 四2时57 分43秒 02:57:4 312 Nov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2时57 分43秒 上午2 时57分0 2:57:43 20.11.1 2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1.1220 .11.120 2:5702:57:430 2:57:43 Nov-20
c . 彩超应用不当,可出现漏诊/误诊,如血管位置太深/超 声仪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易漏诊;当声束与血流夹 角呈90度时,则无血流信号,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它不 能完全代替下肢血管造影,两者应结合应用。
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培训学习讲解PPT课件

正常管腔的 三层结构
中膜
平滑肌细胞组成, 阅片的关键层。
内膜增厚
易患因素→中膜平滑肌细 胞→内膜→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沉→内膜增厚。
斑块破裂
炎症因子→斑块不稳定 →斑块破裂→急性心梗。
冠状动脉 病变的 发展过程
脂质沉积
内膜增厚→脂质沉积→ 脂质沉积→称为脂纹;
是可逆阶段。
斑块形成
胶原纤维和脂质逐渐增 多→管腔狭窄→斑块形
真性囊状 动脉瘤
图A是近段血管,图C是远段血管,图B可见管腔结 构完整,右侧象限的血管周界向外膨出,经测量, 动脉瘤段EEM截面积/近段参考EEM截面积>1.5倍。
假性动 脉瘤
图A是正常的近段,图D是远段管腔,图B、C见钙 化性斑块,呈强背散射,有声影衰减,可见向外膨 出的瘤体,管腔结构不完整。动脉瘤段EEM截面积/ 近段参考EEM截面积>2倍。
➢ 冠脉病例2:患者男性,62岁,胸部疼痛15年,无糖尿病、高血压 ,吸烟史20年。
➢ 图A可见LAD一处程度为70%~80%、相对固定的狭窄。这样的病 变你会着急放支架吗?
➢ OTC测得狭窄段管腔面积为2.74mm2,正常参考段约9mm2,狭窄 程度>70%(如图B、图C)。
➢ IVUS图像显示管腔规则,管壁无任何沉积斑块。但在狭窄段管壁 之外,可见一半月形的低回声,即"半月征",提示存在心肌桥(图 D)。当心脏收缩时冠脉受压出现"狭窄"。测FFR值为0.82(图 E),提示未存在缺血,最后选择了保守治疗。
一、透视冠脉的“第三只眼”
➢ 冠脉造影虽被认为是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仍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第三只眼”(IVUS/OCT)去透 视冠状动脉,了解冠脉腔内情况,评估其生理学特点,从而选 择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血管内超声(IVUS)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IVUS基本组成(波科)
超声主机
超声导管
导管回撤装置
机械式探头导管构成
Volcano IVUS Catheter
超声探头特点
机械式探头 探测晶体为单片,在驱动轴上旋转(波士顿公司) 40 MHz, 单片晶体, 实时成像
导管操作要点
• 导丝和IVUS导管进入体内之前预先给予肝素--避免血栓形成 • 成像之前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避免冠脉痉挛 • 波科的需排净机械型IVUS保护鞘内空气 • 需导管提供良好支撑力,导丝软垂的尖端不能承载IVUS推送,扭曲和重度狭窄病
变选用支撑力强的导丝 • 避免进入细小血管 • 左主干或右冠开口病变成像,指引导管撇至主动脉内--避免将指引导管误认为开
相控阵式探头 晶体不需要旋转(VolcanoTM) 20 MHz, 64 片晶体, 合成图像
IVUS成像原理
高频超声从血管壁反 射回来并返回系统
系统电路处理 后形成图像
机械式探头导管准备
• 取出导管并检查核心轴位置 • 排气,导管注水时防止溅湿IVUS导管金属线路 • 马达准备 • 连接导管 • 自动回撤功能检测
低回声斑块:与外膜或外膜周围组 织的回声进行比较:低回声。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软斑块,通常提示斑 块的脂质含量较多,斑块内的坏死 带、斑块内容物溢出后留下的空腔 、壁内出血、血肿或血栓等也可表 现为低回声。
Attenuated plaque (AP) shows non-calcified plaque with attenuation (arrow) in the greyscale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e. The corresponding 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hows
血管内超声临床技术识图(IVUS)

10
血管重构:正性重构
2022/3/22
11
血管重构:负性重构
2022/3/22
12
血管重构:负性重构
2022/3/22
13
血管重构:负性重构
负性重构导致支架尺寸过大释放压过高所致的支架穿孔。11-2点所示的支架外区域可 见低回声的血液信号。
2022/3/22
14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是指血管壁内弹力纤维层破坏导致的管壁向外扩张,其
2022/3/22
31
支架植入:贴壁不 良
2022/3/22
32
支架植入:支架膨胀不 全 支架膨胀不全:支架CSA小于参考段血管管腔CSA的80%,常见于钙化斑块引起的
支架不完全扩张。
2022/3/22
33
支架植入:支架膨胀不 全
2022/3/22
34
支架植入:覆膜支 架
覆膜支架常用于封堵冠状动脉穿孔,治疗真性和假性动脉瘤。聚四氟 乙烯是强回声的,超声波很难穿透,使覆膜使支架后方产生模糊影,并且 支架小粱呈现向外放射状强回声。
2022/3/22
35
支架植入:覆膜支 架
2022/3/22
36
支架断 裂
支架断裂主要发生于血管扭曲严重、成角较大的部位,如右冠状动脉中段或左前 降支中段,与再狭窄和血栓发生有关。支架部分断裂定义为>180°范围内支架小梁消 失;支架完全断裂定义为至少3帧连续图像内,支架小梁在 360°范围内消失
2022/3/22
37
支架断 裂
2022/3/22
38
支 架 变形
2022/3/22
39
支 架 变形
2022/3/22
基于血管内超声图像自动识别易损斑块

基于血管内超声图像自动识别易损斑块张麒;汪源源;马剑英;钱菊英;施俊;严壮志【摘要】为克服手工判别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耗时耗力、主观性强、重复性差等缺点,研究了基于血管内超声自动识别易损斑块的方法.首先将Contourlet变换与Snake模型相结合进行斑块的图像分割,提取内腔轮廓与外弹力膜.接着实现经典形态特征的计算机自动提取,并提取纹理、弹性两类新特征以量化斑块属性,其中纹理特征包括一阶统计量和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弹性特征的提取则基于非刚性图像配准.最后设计Fisher线性判别、支撑向量机、广义相关学习矢量量化3种分类器进行分类判决.对124例斑块(36例易损,88例非易损)的实验结果表明:20个形态特征、24个纹理特征和6个弹性特征在两类斑块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三类特征由支撑向量机进行分类时效果最好,在测试集上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和约登指数分别达到91.7%、97.7%、96.7%和89.4%,表明利用血管内超声图像中斑块的三类特征能自动、准确地识别易损斑块.%In order to overcome drawbacks in manual identification of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 method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vulnerable plaques is proposed based on computerized analysis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es. First, the Contourlet transform is combined with the Snake model to segment images and detect lumen borders and 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s. Two categories of new features representing texture and elasticity of plaques are then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to quantitate the features of plaques . The texture features consist of first - order statistics and features from the gray-level coocurrence matrix, and the elastic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strain tensors estimated by nonrigid image registration. Finally, three typesof features are used to design classifiers including Fisher linear discrimin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generalized relevance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124 plaques, consisting of 36 vulnerable and 88 nonvul-nerable ones, reveals that 20 morphological features, 24 texture features and 6 elastic feature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5)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plaque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outperformes the other two classifiers with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correct rate, and Youden's index of 91. 7% , 97. 7% , 96. 7% , and 89. 4% ,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vulnerable plaques.【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1(019)010【总页数】13页(P2507-2519)【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图像分割【作者】张麒;汪源源;马剑英;钱菊英;施俊;严壮志【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559;TP391.41 引言全球每年有近2000万人经历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大多数人事先并无症状[1],导致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从而引发血栓。
颈动脉超声检查 ppt课件

仪器设备
➢ 常规采用5-10 MHz 线阵探头 ➢ 2-5 MHz 凸阵探头 ➢ 2-3.5 MHz 扇形探头
检查方法
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 ,头偏向对侧 探头从颈根部向头 侧移动作横向扫查 显示颈总动脉近心 端、中部、远端 颈动脉分叉处及颈 内、颈外动脉
检查方法
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 脉血管长轴作纵向扫查 越过分叉部显示颈内及 颈外动脉长轴 探头侧向前内侧方--颈 外动脉 探头侧向后外侧--颈内 动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病因及病理
一、血管位置与形态的变异
1. 椎动脉发源处的解剖变异,有时仅有残迹,或者 一侧完全缺如,但极为少见。
2. 椎动脉进入横突孔位置的变异,使血管弯曲,血 液流入受影响
患者体检发现,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C
VA T6
T6 VA
左侧椎动脉跨过第六颈椎走行,右侧正常走行C
二 、椎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颈总、颈外动脉阻力比较
颈内RI=0.37 颈总RI=0.61
颈外RI=0.71
颈内、外动脉鉴别
内径 解剖特征 检测位置 频谱形态
颈内、外动脉的鉴别 颈内动脉 较粗 无分支 后外侧 低阻力型
颈外动脉 较细
多个分支 前内侧
高阻力型
颞浅动脉叩击试验
无变化 传导震颤性血流波形
椎动脉
纵切颈总动脉,探头 稍向外侧动
Ø 起始部位于颈外 动脉的后外侧 Ø颈内动脉在颅外无 分支
颈外动脉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 内侧。 其主要分支有: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 面动脉 4 咽升动脉 5 枕动脉 6 颞浅动脉 7 上颌动脉
椎动脉
发自锁骨下动脉近段的后上 壁,走行于横突孔内,分四 段: 第一段:为进入横突孔之前 部分,称为椎前部。 第二段:位于环椎横突孔以 下的椎动脉,亦称横突部。 第三段:从环椎横突孔穿出 ,向后内至入颅前,环椎部 。 第四段:进入颅内的为颅内 部。
超声在血管通路方面的应用PPT课件

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血管 条件,制定合适的操作方案和应急预 案。
04 超声在血管通路维护中的 应用
超声监测血管通路状态
评估血管通路通畅性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血管通路是否存在狭窄、阻塞或血栓 形成,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通路问题。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超声可以实时监测血管通路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流阻力等参数, 有助于判断血管通路的通畅程度和功能状态。
总结词
无创、高效、恢复快
详细描述
超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无创、高效和恢复快的特点。通过超声溶栓技 术,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栓,恢复血管通畅,减轻患者的痛苦。
成功案例三:超声监测血管通路的长期效果
总结词
实时监测,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对于已经建立的血管通路,超声可以实时监测其长期效果,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并发症。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 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血管通路建立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 血管位置较深、解剖结构复杂或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
常见的超声引导下血管通路建立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超声引导下动 脉穿刺等。
超声治疗血管疾病
超声治疗血管疾病是指利用超 声波的物理效应对血管病变进 行治疗的方法。
超声治疗血管疾病具有无创、 无痛、无辐射等优点,适用于 多种血管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血管通路的超声诊断
01Biblioteka 0203颈动脉用于检测颈动脉狭窄、斑 块形成等,评估脑供血状 况。
下肢动脉
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等,评估下肢缺 血程度。
肾动脉
检测肾动脉狭窄、斑块等 病变,评估肾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测量: 斑块(plaque/atheroma)
1. 斑块横截面积(plaque CSA): EEM面积-管腔面积 最小斑块厚度(minimum plaque thickness): 内膜前缘至EEM最小距离 最大斑块厚度(maximum plaque thickness):内膜前缘至EEM最大距离 斑块偏心指数: (最大斑块厚度-最小斑块厚度)/最大斑块厚度 2. 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 斑块横截面积/EEM横截面积
超声影像识图-2
1. 导管 2. 导丝伪影 3. 血池闪烁斑点 (影像中
比静止图片更明显) 4. 内膜边 5. 管腔 6. 中膜边界/外弹性膜 7. 动脉粥样化 8. 外膜 9. 边支
超声影像识图-3
1. 导管 2. 导丝伪影 3. 血池闪烁斑点 (影像中
比静止图片更明显) 4. 内膜边 5. 管腔 6. 中膜边界/外弹性膜 7. 动脉粥样化 8. 外膜 9. 边支
内膜夹层 (Dissection)
夹层 (Dissection)
内膜夹层
中膜夹层
壁内血肿 (Hematoma)
血液在血管壁中层的聚集
壁内血肿 (Hematoma)
血液在血管壁中层的聚集
壁内血肿 (HematoPmrea)
Post-Stent
C. 斑块破裂
典型的表现为纤维 帽出现破口,斑块 内部见到血流灌注
•典型病变辨识
A. 钙化(Calcified Lesion) —浅层 VS 深层钙化
• 不同钙化,超声下表 现不同
• 不同钙化深度,治疗策 略不同
B. 夹层 (Dissection)
• 内膜夹层 (Intimal Dissection) • 中膜夹层 (Medial Dissection) • 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 • 壁周损伤(Perivascular Damage)
术中
• 支架贴壁评估 • 优化支架扩张 • 评估支架“地理缺失”(Geographic Miss) • 边缘夹层判断
术后
• 靶病变血管重建(TLR)和靶血管失败(TVF)评估 • 死亡和心梗评估 • 血栓形成评估
•基本斑块特性识别与读图步骤
血管在超声下的影像
3 2 1 1
• 1: 外膜是由胶原蛋白组成, 超声反射信号强烈 (显示为 白色)
斑块形态及投影角度
Cross Section
A
RAO View
LAO View
B
C
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病变
对 884条冠状动脉进行 分析发现,在所谓冠脉 造影正常的参考节段, 斑块负荷为51 13%
Mintz GS, et al. Atherosclerosis in angiographically normal coronary artery reference segments. J Am Coll Cardiol 1995;25:1479-1485
D2
• 正常血管
Proximal
•
– 内膜厚度< 0.5 mm 远端参考 (NLS, normal-looking segment)
腔直径 4. 管腔面积狭窄(Lumen area stenosis): (参照管腔横截面积-最小管腔横截面积)/ 参照管腔横截面积
基本测量: 外弹力膜(EEM)
1. EEM横截面积(EEM CSA): EEM边界围绕的面积 最小EEM直径(Minimum EEM diameter): 通过EEM中心点最小直径 最大EEM直径(Maximum EEM diameter):通过EEM中心点最大直径 lumen diameter)/ maximum lumen diameter
超声影像识图-4
1. 导管 2. 导丝伪影 3. 血池闪烁斑点 (影像中
比静止图片更明显) 4. 内膜 5. 管腔 6. 中膜边界/外弹性膜 7. 动脉粥样化 8. 外膜 9. 边支
超声影像识图-5
1. 导管 2. 导丝伪影 3. 血池闪烁斑点 (影像中
比静止图片更明显) 4. 内膜 5. 管腔 6. 中膜边界/外弹性膜 7. 动脉粥样化 8. 外膜 9. 边支
图像分析
MLD 最小管腔直径
iLab®超声成像系统软件2.2版以及iMap®在美国尚未出售。病例研究未必代表预期的临床经验或结果也不对其进行预测,实际结果可能不同。所有引用商标属其各自所有人所有。注意:法律规定,该等器械需由医生出售或凭医嘱销售。适应症、禁忌症、警告和使用说明可查阅随器械一起提供的产品标签。使用信息仅 限在其医疗当局进行过适当产品注册的国家适用。保留所有权利。尚未在美国销售。试验台试验:文件中的数据。试验台试验结果未必代表临床结果。所有图像均由波士顿科学公司摄制。图像不代表产品性能。Tissue Characterization为波士顿科学公司商标。VH为Volcano商标。IB IVUS为商标。版权所有©2011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钙化
• 高回声,呈现高亮影像(比外膜高亮) • 阻挡超声波的辐射(回声声影缺失) • 只能探测到钙化的浅层区域,无法辨明
厚度。
Behind calcium: Acoustic Shadow
20
混合斑块
斑块成分有多种回声,难于确定主要为哪种类型,则定 义为混合斑块。
钙
化
坏死核心
纤维帽
病
变
超声影像识图
IVUS读图培训
目录
• IVUS临床意义 • IVUS图像的解读 • IVUS图像测量 • IVUS在PCI术中使用过程
目录
• IVUS的临床意义—WHY IVUS • IVUS图像的解读 • IVUS图像测量 • IVUS在PCI术中使用过程
冠脉造影的局限性
局限性病变 弥漫性病变
狭窄50% 狭窄50%
16.2% 2.0% 5.8% 7.2% 0.7%
0.3 0.014 0.08 0.06
0.3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术前
• 评估病变的严重性,是否需要进行干预 • 靶病变区域形态学评估,判断使用球囊、支架或旋磨 • 寻找病变的近端及远端参考,以帮助确定支架的长度 • 测量血管大小从而帮助选择合适直径的支架
IVUS vs.造影介导的DES置入术
30天 MACE 支架内血栓 TLR
1年 MACE 肯定的支架内血栓 可能的支架内血栓 TLR
肯定的极晚期支架内血栓
IVUS介导 造影介导
p
2.8% 0.5% 0.7%
5.2% 1.4% 1.7%
0.01 0.045 0.045
14.5% 0.7% 4.0% 5.1% 0.2%
D.血栓
腔内团块 伴有斑点或闪烁 层状/分叶/带蒂
1.无特征性 2.与低回声斑块 无法鉴别
D.血栓
腔内团块 伴有斑点或闪烁 层状/分叶/带蒂
E.支架内再狭窄(Restenosis)——内膜增生
F.支架膨胀不全及贴壁不良Malaposition
• 管腔内可见支架梁 • 支架打开后直径小于支架
实际大小
LD 管腔直径
图像分析
iLab®超声成像系统软件2.2版以及iMap®在美国尚未出售。病例研究未必代表预期的临床经验或结果也不对其进行预测,实际结果可能不同。所有引用商标属其各自所有人所有。注意:法律规定,该等器械需由医生出售或凭医嘱销售。适应症、禁忌症、警告和使用说明可查阅随器械一起提供的产品标签。使用信息仅 限在其医疗当局进行过适当产品注册的国家适用。保留所有权利。尚未在美国销售。试验台试验:文件中的数据。试验台试验结果未必代表临床结果。所有图像均由波士顿科学公司摄制。图像不代表产品性能。Tissue Characterization为波士顿科学公司商标。VH为Volcano商标。IB IVUS为商标。版权所有©2011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1. 导管 2. 导丝伪影 3. 血池闪烁斑点 (影像中比
静止图片更明显) 4. 内膜边 5. 管腔 6. 中膜边界/外弹性膜 7. 动脉粥样化 8. 外膜 9. 边支
超声影像识图-1
1. 导管 2. 导丝伪影 3. 血池闪烁斑点 (影像中
比静止图片更明显) 4. 内膜边 5. 管腔 6. 中膜边界/外弹性膜 7. 动脉粥样化 8. 外膜 9. 边支
2. 无回波层:血管中膜层:平滑肌 细胞
3. 回波密集的血管内膜层
4. 管腔:血液
5. 衰荡区:“光晕”
6. 盲区: 导管
4
5
6
1 2 3
正常IVUS图像基本判读1
正常动脉
1.外膜
3层结构 2.中膜
3.内膜
1 2 3
正常IVUS图像基本判读2
正常动脉
1.外膜
3层结构 2.中膜
3.内膜
正常IVUS图像基本判读3
Normal
病声的斑块分类
低回声斑块 (“软”)
致密回声斑块 (”纤维”)
钙化斑块
软斑块
• 斑块位于管腔/内膜与外弹力膜(EEL)之间 • 声影亮度,比外膜暗 • 超声显示为低回声区域或无回声区域 • 斑块不均一
纤维化斑块(低脂质)
• 斑块位于管腔/内膜与外弹力膜(EEL)之间 • 声影亮度接近外膜 • 回声信号介于软斑块和钙化斑块之间 • 大部分斑块不均一
• 2:中膜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 无超声回波信号 (显示为黑 色)
• 3: 内膜致密,介于中膜和血 流之间,显示为白色
正常管腔结构
正常血管IVUS图像: 致密回声的内膜,低回 声中膜和致密回声的外
膜
正常IVUS图像基本判读
正常动脉IVUS截面上有什么
1. 血管外膜层:回波密集:弹性蛋 白和胶原蛋白: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