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遗传学第四章答案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张2015

1、在某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的位点上有六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 那么,在这种生物的二倍体个体中基 因型为杂合体的总数可达( ) (A)12种 15种 (C) 21种 (D)24种 (B)
知识点回顾
1、完全显性: 在F1的所有个体(杂合子)中都能充分表现出显性 亲本的性状 2、显性的相对性 不完全显性 F1表现出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
例如:ABO血型系统中,有复等位基因IA、IB、 i三中,其中IA 和IB为共显性,求在群体中有多少种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数?多 少种表现型
种群中基因型的总数=C32+3
种群中表现型的种类数=3+1
计算公式: 1、某种二倍体生物中,复等位基因个数为m,求基因型数 种群中基因型的总数= Cm2+m, m为复等位基因个数。 其中Cm2就是杂合基因型数,m就是纯合基因型数。 2、某种二倍体生物中,复等位基因个数为m,求表现型几 种? (1)无共显性时,表现型= m个; (2)有共显性时,表现型= m+共显的情况 ABO血型系统中,有复等位基因IA、IB、 i三中, 其中IA和IB为共显性,求在群体中有多少种基因型? 杂合基因型数?多少种表现型?
B型和B型
AB型
资料:除了人的ABO血型系统外,复等位基因的
例子还很多,如影响家蚕幼虫皮斑的复等位基因 有16个,这些复等位基因是怎样形成的?
图2-5 等位基因与复等位基因
(图中A、a1、a2、a3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形成的
值得注意:对每一组复等位基因来说,一个二倍体生物只拥有这 些复等位基因中的一对等位基因,而在该生物群体中,复等位基 因的种数是很多的。
I AI B
P
IA
i
X
↓减数分裂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问答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七章 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第八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第十、十一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第十二章 重组与修复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第十四章 基因组第十五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第十六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第十七章 遗传和进化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套数,会出现雄性果蝇( )。
[中山大学2019研]A.XX:AAB.XXY:AAC.XXXA:AAAD.X:AA【答案】D【解析】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与Y无关。
X:A的比值≥1时发育为雌性,≤0.5发育为雄性。
ABC三项错误,X:A的比值等于1,出现雌性果蝇。
D项,X:A的比值小于1,出现雄性果蝇。
2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ccDd的概率是( )。
[湖南农业大学2018研]A.1/4B.1/8C.1/16D.1/32【答案】CaaBbCcDd个体自交,将各基因分开考虑,后代aa的概率为1,【解析】Bb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Dd的概率为1/2,因此出现aaBbccDd 的概率为1×1/2×1/4×1/2=1/16。
3对于拟南芥短径突变,己分离到纯合的品系并获得短径与长径的个体数目分别为62与38,则该突变的外显率为( )。
[中山大学2019研]A.0.62B.0.38C.0.613D.0.387【答案】A外显率=62/(62+38)=0.62。
【解析】4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能产生四体环的是( )。
[沈阳农业大学2011研]A.易位纯合体B.易位杂合体C.四分体D.四合体【答案】B易位杂合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另外两条不发生【解析】互换,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的四体环。
遗传学补充练习(有答案)

遗传学补充练习题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2.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3.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本,6个来自母本)。
一个学生说,在减数分裂时,只有1/4的配子,它们的6个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你认为他的回答对吗?4.在玉米中:(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4)5个胚囊能产生多少配子?5.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不育?6.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I—i,和Pr—pr。
要糊粉层着色,除其他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基因存在,而且不能有Ⅰ基因存在。
如有Pr存在,糊粉层紫色。
如果基因型是prpr,糊粉层是红色。
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奇数行。
植株长起来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在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层是胚乳一部份,所以是3n)。
8.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过刺激,发育成兔子。
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中,其中某些兔子对有些基因是杂合的。
你怎样解释?(提示:极体受精。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1.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 × RR(2)rr × Rr(3)Rr × Rr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2.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部分答案(4_8章)_

3
0
2
2
90
0
180 180(0)
4
2
2
0
5
10
10
0(20)
5
2
0
2
90
180
0
180(0)
6
2
4
2
1
2
4
2 (4)
7
2
2
2
5
10
10
10(10)
202 c 44
a+ c
5
并发系数 = 0.9%/(10%×18%)= 0.5
+ b+
4
(1)a 与 b,b 与 c 之间的重组率是多少?
(2)并发系数是多少?
第五章 连锁遗传分析
12. Abc/aBC与abc/abc杂交,后代基因型如何? 双交换ABc/abC = 20%×30%=6% 单交换ABC/abc = 20%-6%=14% 单交换AbC/aBc = 30%-6%=24% 亲本型Abc/aBC = 1-24%-14%-6%
AA_aRR_r
AA_arrrr
A_rr
A_R_
aaR_
aarr
第四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3. 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第二个独立的显性 基因 P 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不产生色素 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
AAXpXp AaXPXp
白色
AaBb
表明遗传很有可能涉及有两对 基因之差。 假设: 1. 基因 A 控制白色,即基因型
118
F2 12白色 :
A_B_ A_bb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遗传学 朱军 第三版)

YyRr自交后代的10粒豌豆种子中,出现5
粒全显5粒全隐的概率为多少?
C10 (9/16)5(1/16)5
5
二、二项式展开(自学) 2测验(Chi平方测验) 三、X
在遗传学试验中,实际获得的各项数值与其 理论值常具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究竟是 属于试验误差造成的,还是真实的差异,通 常用X2测验进行判断: (O-E)2 X2 = -----------E O是实测值,E是理论值,是总和, 有了值,有了自由度(用df表示,df = k1, k为类型数),就可以查出P值
C c c
配子 C Ft
图4-3
Cc红花
红花Cc cc白花 1 :1
豌豆红花和白花一对基因的分离
2、自交法
3、F1花粉鉴定法
* 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 *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分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 粒中的淀粉性质 * 非糯性:直链淀粉,Wx, 蓝黑色 糯性:支链淀粉,wx 红棕色 F1(Wxwx)花粉— 红棕色:蓝黑色=1:1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分离规律的验证
实质: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 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 成对基因的一个
1、测交法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 合个体间的杂交 所得的后代为测交子代,Ft
杂交cross和测交test crossΒιβλιοθήκη P红花 白花 CC cc
c
红花 白花 Cc cc
例:水稻抗性(S)→敏感(s)为显性,抗性植株(SS)×敏 感植株(ss)→F1:抗性植株(Ss)×敏感植株(ss)→测 交后代:14株抗性(Ss)+6株敏感(ss)。
1、假设该实验符合测交遗传,计策交后代各占1/2; 2、求理论值(e)=各类型总数×该类出现的概率 e(抗)=(14+6)×1/2=10 e(敏)=(14+6)×1/2=10; 3、求χ2值 χ2=(14-10)2/10+(6-10)2/10=3.2 4、确定自由度(df):一般为df=类型数(K)–1; 5、查χ2表:据χ2 =3.2,df =2-1=1,在χ2表中查得该事件发 生的概率P=0.05~0.10; 6、判断:遗传学中,概率一般以5%为分界标准。 ①P>5%或5 ~10%,差异不显著,差异由实验误差造成,符合 假设,可接受。 ②P<5%,差异显著,观察数与理论数间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 不符合原有理论预期。 ③P<1%,观察数与理论数有极显著差异,更应否定。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4、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A、Aa AA aa Bb BB bbB、 A a B bC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5、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双亲必须()。
A、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B、双亲之一是携携带者C、双亲都是纯合体D、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6、己知黑尿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A、1.00B、0.75C、0.50D、0.257、有一个杂交组合:AaBbCc × AaBbCc。
假定这三个位点都是自由组合的,并呈完全显性,并有不同的表型。
那么在后代中,表型完全同亲代的概率是()。
A、1/64B、3/64C、27/64D、1/48、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A、1/8B、1/4C、37/64D、7/89、在AAbbCC aaBBcc的杂交后,F代的纯合隐性个体的比率是()A、0B、1/8C、1/3D、1/32E、1/6410、小鼠中,黑色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
两个正常毛色的小鼠交配,产生了一个黑色雄鼠,该黑色雄鼠与一个正常毛色雌鼠再进行兄妹间交配,那么所产生的第一个小鼠是黑色的概率是(假设没有发生突变)()A、0B、1/4C、1/3D、1/2E、1/81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纯合的严重的代谢缺陷病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那么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3/4B、2/3C、1/2D、1/4E、1/812、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的情况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可以完全表现出来,这叫做()。
A、不完全显性遗传B、显性遗传C、隐性遗传D、共显性遗传13、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男女结婚(黑尿症属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A、100%B、75%C、50%D、25%E、12.5%1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定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代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是()A、1/16B、1/8C、3/16D、1/4E、1/215、老鼠中,毛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毛对白毛为完全显性,如果白毛与黑毛杂合体交配,子代将显示()A、全部黑毛B、黑毛:白毛=1:1C、黑毛:白毛=3:1D、所有个体都是灰色16、有一豌豆的杂交试验,P:绿子叶黄子叶F 1全部黄子叶F2:1绿子叶:3黄子叶。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解题方法
• 遗传问题解题步骤 • 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题举例 • 解题技巧与常见错误
总结与未来展望
通过研究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应用和解题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 提供更多可能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 解题
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拓展应用,并分享解 题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础原理。
孟德尔遗传定律介绍
• 第一定律:单因素遗传定律 • 第二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 • 第三定律:无关连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
• 应用于多因素遗传 • 介绍重组组合 • 解释基因互作
(完整)普通遗传学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现象5、等位基因6、自交7、回交8、测交9、基因型与表现型10、纯合体与杂合体11、真实遗传二、填空题:1、在遗传学上,把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
2、孟德尔用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这对相对性状杂交,F1代全为红花豌豆,孟德尔把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F1不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3、χ2测验的公式为。
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5、杂种植株AaBbCc 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比例是。
6、在AaBbCcDd×AaBbCcDd 的杂交中,① 每一亲本能产生种配子② 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种。
③ 后代的表型种类有种(假定4 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④后代中表现A_B_C_D_表型的占。
⑤后代中表现aabbccdd 表型的占。
7、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8、玉米种子的淀粉性(A)基因对砂糖性基因(a)为显性,一个纯系砂糖性玉米的雌蕊接受了淀粉性的花粉,它所产生的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是。
9、设有一杂交组合为AABBEE×aabbee,其F1的基因型为,F1产生的配子有共8 种。
10、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到第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 F3代想得到 100 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株。
11、在对玉米的杂交实验中,父本的基因为Aa,母本的基因型为aa,则F1代的果皮基因型为,胚乳基因型为或,胚基因型为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当母亲的表型是 ORh MN ,子女的表型是 ORh MN 时,问在下列组合中,哪一个或 ABRh M ,ARh MN ,BRh MN ,ORh N 。
第四章
1. 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遗传学上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答案:
内因指的是遗传因素,外因指的是环境因素;从基因型到表型的实现过程中,既受到内 因的影响,也受到外因的作用,而且两者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表型实现。
具体内容详见 本章内容。
2. 在血型遗传中,现把双亲的基因型写出来,问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应该如何?
(1)I A i×I B i 答案:
(2)I A I B ×I B i (3)I B i×I B i
(1)I A I B ,I B i ,I A i ,ii (2)I A I B ,I B I B ,I A i ,I B i (3)I B I B ,I B i ,ii
3. 如果父亲的血型是 B 型,母亲是 O 型,有一个孩子是 O 型,问第二个孩子是 O 型 的机会是多少?是 B 型的机会是多少?是 A 型或 AB 型的机会是多少?
答案:
O 型,B 型的概率各是 1/2;不可能是 A 型和 AB 型。
- +
哪几个组合不可能是子女的父亲的表型? + + - -
答案: 仅有 ARh +MN 可能是该子女的父亲,其余三位均不可能。
5. 某个女人和某个男人结婚,生了 4 个孩子,有下列的基因型:iiRRL M L N ,I A iRrL N L N , iiRRL N L N ,I B irrL M L M ,他们父母亲的基因型是什么?
答案:
I A iRrL M L N ×I B iRrL M L N 。
6. 兔子有一种病,叫作 Pelger 异常。
有这种病的兔子,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就是 某些白细胞的核不分叶。
如果把患有典型 Pelger 异常的兔子与纯质正常的兔子杂交,下代 有 217 只显示 Pelger 异常,237 只是正常的。
你认为 Pelger 异常的遗传基础是什么?
答案:
数据 271∶237近似 1∶1。
χ2检验(df = 1)得到 p >0.05,认为差异不显著。
符合理论 的 1∶1。
断定该未知 Pelger 兔子是一对基因差异的杂合子。
7. 当有 Pelger 异常的兔子相互交配时,得到的下一代中,223 只正常,439 只显示 Pelger 异常,39 只极度病变。
极度病变的个体除了有不正常的白细胞外,还显示骨骼系统畸形, 生后不久就几乎全部死亡。
这些极度病变的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为什么只有 39 只,你怎 样解释?
答案:
极度病变的个体属于隐性纯合个体,因为有胚胎致死的情况,所以只有 39只。
9
8. 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系列,其中3 个基因如下:A Y=黄色,纯合致死;A=鼠色,野生型;a=非鼠色(黑色)。
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列在前面的基因对列在
后面的基因是显性。
A Y A 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现在有下列 5 个杂交组合,问它们子代的表型如何?
a. A Y a(黄)×A Y a(黄)d. A Y a(黄)×AA(鼠色)
b. A Y a(黄)×A Y A(黄)
e. A Y a(黄)×Aa(鼠色)
c. A Y a(黄)×aa(黑)
答案:
a. A Y a(黄)∶aa(黑)= 2∶1
b. A Y A(黄)∶A Y a(黄)∶Aa(鼠)= 1∶1∶1
c. A Y a(黄)∶aa(黑)= 1∶1
d. A Y A(黄)∶Aa(鼠)= 1∶1
e. A Y A(黄)∶A Y a(黄)∶Aa(鼠)∶aa(黑)= 1∶1∶1∶1
9. 假定进行很多A Y a×Aa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 只小鼠。
问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很多
A Y a×A Y a杂交,你预期每窝平均生几只小鼠?
答案:
6只,有1/4比例的小鼠(A Y A Y)会死亡。
10. 一只黄色雄鼠(A Y_)跟几只非鼠色雌鼠(aa)杂交,你能不能在子代中同时得到
鼠色和非鼠色小鼠?为什么?
答案:
子一代不可能,只能得到黄色+鼠色(A Y A×aa)或者黄色+黑色(A Y a×aa)的小鼠。
11. 鸡冠的种类很多,我们在图4-18 中介绍过4 种。
假定你最初用的是纯种豌豆冠和纯种玫瑰冠,问从什么样的交配中可以获得单冠?
答案:
RRpp× rrPP
RrPp
可得到单冠(1/16)
12. Nilsson-Ehle 用两种燕麦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两者杂交,F1是黑颖。
F2(F1×F1)共得560 株,其中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
(1)说明颖壳颜色的遗传方式。
(2)写出F2中白颖和灰颖植株的基因型。
(3)进行χ2测验。
实得结果符合你的理论假定吗?
答案:
①是两对基因的相互作用。
设A和a是代表黑和非黑,B和b代表灰和白。
但只要有 A 存在,就是黑壳。
10
③计算 χ (2)查表 p >0.05,符合理论假设。
AABB × aabb
AaBb 这又叫上位显性
⊗ 12黑壳∶3灰壳∶1白壳 ②F 2白壳是 aabb ,灰壳是 aaBB ,aaBb 。
2
13. 在家蚕中,一个结白茧的个体与另一结白茧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结白茧的个体与结 黄茧的个体的比例是 3∶1,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怎样?
答案:
IiYy × iiyy
iiYy ∶IiYy ∶iiyy ∶Iiyy
1∶(1 + 1 + 1)
14. 在小鼠中,我们已知道黄鼠基因 A Y 对正常的野生型基因 A 是显性,另外还有一短 尾基因 T ,对正常野生型基因 t 也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在纯合态时都是胚胎期致死,它们相 互之间是独立地分配的。
(1)问两个黄色短尾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表型比例怎样?
(2)假定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窝有 8 只小鼠。
问这样一个交配中,你预期平均每窝 有几只小鼠?
答案:
(1)子一代全是黄色短尾双杂合子(A Y ATt );子二代中黄色短尾(A Y ATt )∶黄色长尾 (A Y Att )∶鼠色短尾(AATt )∶鼠色长尾(AAtt )=4∶2∶2∶1
(2)有 7/16的子代因为 A Y 或 T 基因纯合致死,因此存活小鼠数为 8*9/16=4.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