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异位妊娠的诊疗及护理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1. 异位妊娠的定义和概述异位妊娠,又称为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发育。
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子宫颈和腹腔等。
异位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若不及时干预和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孕妇的生命。
2.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的目的异位妊娠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孕妇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确保孩子的健康发育。
主要通过以下护理措施达到目的:a. 及时诊断和干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治疗异位妊娠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如有症状或异常发现,应立即安排相关检查,如B超、血液检查等,以尽早发现异位妊娠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b. 手术治疗对于异位妊娠的大多数病例,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干预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移除异位妊娠组织,同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腹腔开放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c.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
•早期康复: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康复活动,如活动肢体、深呼吸、咳嗽等,以促进肺功能恢复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饮食,遵循低脂、低盐、高蛋白的原则,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
•情绪疏导: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d.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主要包括感染、出血、异位妊娠再发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感染控制: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进行正确的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出血控制:注意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出血,并采取止血措施。
•再发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结扎术或其他相应手术,以降低异位妊娠再发的风险。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着床和生长,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内妊娠。
由于异位妊娠并非在子宫内发育,因此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和器官受损,是一种危险的妊娠并发症。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护理目标1.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应对妊娠终止的心理冲击。
2.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提供适当的药物和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
4.进行必要的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措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1. 贴心沟通:对异位妊娠患者需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可能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2. 疼痛管理: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 注意营养支持:异位妊娠患者需保持充足的营养,避免过度劳累,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5. 治疗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及时给予输液、药物治疗等支持措施,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6.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出血、腹痛、头晕、虚弱等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7. 宣教和指导: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宣教和指导,帮助患者了解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提高自我管理和康复能力。
8. 术后护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情绪疏导等,并及时进行术后复查。
9. 康复护理:在治疗结束后,需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适当的营养和运动,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三、护理重点1. 监测出血情况:异位妊娠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内出血,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疼痛症状:异位妊娠患者常常出现腹痛和阴道流血,需要及时观察疼痛症状的变化,如有加重的情况及时处理。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着床发育的情况,通常会发生在输卵管、卵巢、宫颈或腹腔内。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和内膜异位疼痛,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来说,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以此为话题,探讨一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术前护理1. 了解患者病史:在患者来院就诊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了解,了解患者的病史、曾经的手术史、家族病史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
2. 详细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B超、内分泌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3. 心理护理: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来说,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在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
1. 仔细准备: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
2. 协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程协助医生进行操作,做好器械、药品和患者的安全管理。
3. 监测患者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1. 观察情况: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术后出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疼痛管理:由于异位妊娠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疼痛,护理人员要做好疼痛管理工作,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3. 术后宣教: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病情知识的宣教,包括饮食调理、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四、康复护理1. 药物管理: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包括调配药物、指导用药方法等,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2. 定期复诊: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做好定期复诊工作,包括妇科B超、内分泌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妊娠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胚胎在子宫外着床生长。
常见的异位妊娠类型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
由于异位妊娠的胎儿无法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紧急护理。
以下为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要点:
1. 鉴别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有怀孕症状的女性,如出现阴道流血、下腹疼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医生会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确认是否为异位妊娠。
一旦确诊,要及时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输卵管妊娠较为常见,常需要行输卵管切除或修复手术。
2. 术后观察和评估: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评估。
包括体温、脉搏、血压、阴道出血等指标的监测。
必要时需要进行输血、止血等治疗。
术后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和活动的限制。
3. 心理支持和辅导:异位妊娠对患者身心造成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失落、沮丧、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医生和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和恢复心理平衡。
4. 预防复发和监测:一旦发生异位妊娠,患者的生育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且复发的概率较高。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和预防措施。
包括定期检查、避免宫颈糜烂等女性疾病的发生、尽量避免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干扰内分泌的措施等。
总之,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及时诊治、给予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异位妊娠的护理常规

异位妊娠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自理能力。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1、手术治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1)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阴道出血情况。
患者如突然出现痉挛性下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2)立即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加压输液,抽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急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
取休克体位,注意保暖,予以氧气吸入。
(3)配合医生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
(4)遵医嘱做好急诊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术前指导、更换手术衣、术区备皮、留置导尿管、术区切口标识等,并与手术室人员认真核对相关信息进行交接工作。
2、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1)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不宜随便搬动患者和按压下腹部,以免引起妊娠部位破裂而发生内出血。
(2)饮食护理:护士应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等,以增强抵抗力。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加剧、心慌、眩晕、出冷汗、呼吸困难等情况。
阴道如有排出物,应保留送病理检查。
(4)如患者阴道出血增多、腹痛加剧、肛门坠胀明显,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讲述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健康指导要点1、保守治疗时,指导患者不宜按压腹部,以免引起妊娠部位破裂而发生内出血。
2、手术后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合理膳食。
3、做好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四、注意事项1、药物保守治疗时,密切观察化疗反应。
2、遵医嘱抽血查HCG,护送行B超复查,动态了解变化。
3、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发生盆腔炎。
术后指导避孕,下次妊娠应及时就医,并且不宜轻易终止妊娠。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的情况,大多数发生在输卵管,少数发生在卵巢、腹腔等部位。
这种情况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护理和照顾。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临床表现异位妊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常为不规则性阴道出血,也可能伴有下腹疼痛、阴道排出组织块或血块。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腹膜炎、休克等情况,甚至威胁生命。
对于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非常细致和及时。
二、护理措施1. 情绪护理异位妊娠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往往会引发患者的情绪波动。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内心情感,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可以利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患者释放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面对治疗,减少焦虑和恐惧。
2. 疼痛护理异位妊娠常伴有下腹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询问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和疼痛的放射部位。
对于患者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吗啡等,以缓解疼痛。
3. 密切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阴道出血量、颜色、性质、腹痛情况、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对于出现严重的阴道出血、剧烈腹痛、腹部压痛、病情急剧加重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 减轻压力在护理工作中,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可以适当安排心理咨询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疏导,缓解患者的内心焦虑和紧张状态,达到减轻压力的目的。
5. 重点护理对于异位妊娠患者,需要特别关注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包括血量、颜色和性质,及时观察和记录。
同时需要重点观察腹痛情况和局部压痛情况,以及全身的情况。
保持导尿通畅,定期测量尿量并观察尿液颜色,及时发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6. 教育指导护理人员还应当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包括异位妊娠的常见表现、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状况,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强合作意识。
异位妊娠的护理管理

异位妊娠的护理管理
简介
异位妊娠是一种妊娠的并发症,其特点是胚胎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
由于其位置不正常,异位妊娠可能会对孕妇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管理措施。
护理管理策略
以下是针对异位妊娠的护理管理的一些简单策略,旨在维护孕妇的健康和安全:
1. 早期识别和确诊:及早识别异位妊娠的迹象和症状,例如下腹疼痛、流血等,并确认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综合评估和监护:对于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包括孕妇的一般健康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并进行定期监护以及相关检查。
3. 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病例,及时进行手术,并在术后进行密切的监测和管理,包括疼痛缓解、防止感染等。
4. 心理支持和教育:异位妊娠对孕妇来说可能是一次心理和生理的挑战,因此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孕妇理解和应对异位妊娠的情况。
5. 预防复发和后续跟踪:在治疗完成后,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跟踪,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异位妊娠的复发。
结论
异位妊娠的护理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孕妇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上述的简单策略可以作为护理管理的参考,但具体的护理措施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医护人员应将孕妇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应对异位妊娠,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孕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管理请咨询专业医务人员。
*。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

异位妊娠护理措施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和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异位妊娠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异位妊娠患者,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异位妊娠患者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不安和失落。
护理人员应当以亲切、耐心和关爱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她们的内心感受,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她们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特别是对于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要每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和脉搏,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和皮肤黏膜的情况,以判断是否有休克的迹象。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阴道流血的情况,包括流血的量、颜色和性质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三、休息与体位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增加腹压的动作。
对于休克患者,应采取中凹卧位,即抬高头胸部 10° 20°,抬高下肢 20° 30°,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四、饮食护理在患者病情未稳定之前,应禁食。
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给予流食、半流食,直至正常饮食。
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五、管道护理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可能会留置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
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做好记录。
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六、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安静,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异位妊娠的诊
疗及护理
1异位妊娠概述
异位妊娠,俗称为子宫外孕、宫外孕。
是妇科疾病的一种,意指受精卵未在子宫腔内着床。
按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
输卵管妊娠因其发生部位不同又可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妊娠。
以壶腹部妊娠多见,其次为峡部,伞部和间质部妊娠少见。
2临床资料
我科20XX年1——10月共收治52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22例入院立即行手术,其余30例行保守治疗。
年龄18——43岁,患者主诉停经35——75天,25 例患者诉腹痛合并阴道不规则流血,12例患者无腹痛,阴道有少许流血。
3诊断及治疗
3.1症状
3.1.1停经:大都有停经6——8周。
约有20%——30%患者无
明显停经史,可能未仔细询问病史,将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末次月经,或由于月经仅过几天,不认为是停经。
3.1.2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输卵管膨胀而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
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凹陷处时,出现肛门坠胀感。
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部扩散,血液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3.1.3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深褐,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
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形或蜕膜碎片排出。
阴道流血系子宫蜕膜剥离所致。
阴道流血一般常在病灶除去后,方能停止。
3.1.4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重者出现休克。
出血越多越快,症状出现也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比例。
3.1.5腹部包块: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因血液凝固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肠管或大网膜等)发生粘连形成包块,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者,可于腹部扪得。
3.2体征
3.2.1一般情况: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呈贫血貌。
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体温一般正常,休克时可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可略高,但不超过38℃。
3.2.2腹部检查: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但腹肌紧张稍轻。
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有些患者下腹部可触及包块,若反复出血并积聚,包块可不断增大变硬。
3.2.3盆腔检查:阴道内常有少量血液。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可触及胀大的输卵管及轻度压痛。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隆饱满,有触痛,宫颈举痛明显。
3.3诊断: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典型,诊断多无困难。
诊断有困难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腹痛加剧,盆腔包块增大以及血红蛋白逐渐下降等,需采用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
3.3.1阴道后穹隆穿刺:若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说明有血腹症存在。
陈旧性宫外孕时,可以抽出小血块或不凝固的陈旧血液。
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而穿刺阴性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存在。
内出血量多,腹部检查有移动性浊音,亦可经下腹一侧作腹腔穿刺。
3.3.2妊娠试验:妊娠试验可为阳性。
3.3.3超声诊断:B型超声显象对诊断异位妊娠有帮助。
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1)异位妊娠时,子宫虽增大但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
2)B超显像一般要到停经7周时,才能查到胚芽与原始心管搏动。
3)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则宫旁回声区缺乏输卵管妊娠的声像特征。
3.3.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是依靠诊断性刮宫协助诊断,目的在于排除宫内妊娠流产。
3.4治疗
3.4.1非外科手术治疗
极早期的异位妊娠(妊娠组织体积小于3厘米)可以被药物非外科手术治疗。
1993年之后,极早期的异位妊娠(妊娠组织体积小于3厘米)是可以被药物胺基甲基叶酸控制治疗的,方法是利用药物胺基甲基叶酸停止妊娠组织的成长,并使其慢慢的被自体吸收。
3.4.2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异位妊娠经常会造成腹内大出血,使病人休克的风险,因此尽快使用外科手术将妊娠组织切除是多数医生的治疗方法,其中有些手术会视胚胎附着的情况,将输卵管一同切除。
4护理措施
4.1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4.1.1护士在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配合医生积极
纠正患者休克症状,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治疗是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主要处理方法。
对于严重内出血并发现休克的患者,护士应立即开放静脉,交叉配血,做好输血输液的准备,以便配合医生积极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并按急诊手术要求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有关内容请参见腹部手术病人的一般护理。
4.1.2加强心理护理。
护士于术前简洁明了地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并以亲切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有序,减少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协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案。
术后,护士应帮助患者及家属以正常的心态接受此次妊娠失败的现实,向他们讲述异位妊娠的有关知识,一方面可以减少因害怕再次发生异位妊娠而抵触妊娠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2接受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对于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护士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护理:4.2.1及时与患者沟通:由于患者对本病普遍怀有恐惧心理,情绪紧张,对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有疑虑以及未生育者对以后能否生育亦有疑虑,所以护士要耐心解释病情,让患者了解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及优点,预后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失败后的处理等。
4.2.2密切观察早期症状及腹部情况:
4.2.2.1经常巡视病房,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注意患
者精神状态,观察是否有出冷汗、表情淡漠、乏力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早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2.2.2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痛性质、部位、程度及时间。
如腹痛加剧,并伴随肛门坠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及早期休克症状,提示异位妊娠破裂,应立即抢救。
4.2.2.3经常询问及观察患者是否有阴道流血,如阴道出血量增多,患者出现下腹一侧撕裂样或持续性疼痛,肛门坠胀感、晕厥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手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