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震器的研究与开发
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桥梁抗震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设计水平,也为保障交通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综述桥梁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桥梁抗震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桥梁抗震研究的历程,分析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机理。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近年来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实验技术、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抗震设计理念的更新、新型抗震材料的研发、智能抗震技术的应用等。
还将对桥梁抗震加固与修复技术、震后桥梁快速评估与恢复等方面进行讨论。
本文还将关注桥梁抗震研究的前沿动态,包括抗震设计规范的更新、新型抗震结构体系的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桥梁抗震研究中的应用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与分析,本文旨在为桥梁抗震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桥梁抗震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二、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依赖于静态的力学分析和结构强度评估,但地震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因此,现代的抗震设计更加注重动态分析,包括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等方法,以更准确地模拟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近年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BEE)成为研究的热点。
PBEE强调根据桥梁的特定性能目标来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某种静态的强度要求。
这种设计方法允许设计师根据桥梁的重要性、使用功能、维护成本等因素,为其设定不同的性能水平,从而在地震中达到预期的抗震效果。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值模拟和智能算法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浅谈消能减震技术

浅谈消能减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可以减小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结构物造成的破坏和伤害的技术。
它通过改变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固有频率,使其能够吸收和消散地震能量,从而降低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和振动破坏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历程消能减震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日本发生了一系列的大地震,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伤亡。
为了应对地震的威胁,日本开始研究和开发各种地震减震技术。
最早的减震技术是基于金属的弹簧和橡胶材料的使用,用于减小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消能减震技术逐渐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消能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减震器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
减震器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摩擦式减震器、液体减震器和液压减震器等。
液压减震器是一种常用的减震器。
它包含有液体和防尘套,液体的粘滞性能使得建筑物的振动能量被转化为液体内部的摩擦热,并通过液压系统将热能排除。
三、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结构物被建造出来。
这些建筑物和结构物面临着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的风险。
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它可以减小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结构物的破坏和伤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消能减震技术的优缺点消能减震技术有很多优点。
它可以减小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结构物的破坏和伤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它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震动峰值加速度,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消能减震技术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振动噪声,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消能减震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消能减震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消能减震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人才可能会影响其实施效果。
消能减震技术虽然可以减小震动峰值加速度,但不能完全消除地震对建筑物和结构物的破坏,仍然需要采取其他的防震措施来进行综合防护。
汽车磁流变减震器研究综述

F =-
24η Ap l
bh
3
2
+
2η bl
h
v0 -
4 lA p
τ η + 2 bl y
( 3)
式中 : η为磁流变液体的零磁场粘度 ; l 为极板长 度 ; b 为极板宽度 ; h 为极板间距 ; τ y 为屈服应 力 ; A p 为活塞有效作用面积 ; v0 为活塞杆的运动 速度 。
( 1) 流动模式 ( Poiseuille 流动 ) , 如图 6 ( a )
所示 , 在两固定不动的极板之间充满磁流变液 , 外 加磁场经过极板垂直作用于两极板之间的磁流变 液 , 使磁流变液的流动性能发生变化 , 从而使推动 磁流变液流动的活塞所受的阻力发生变化 , 达到外 加磁场控制阻尼力的目的 。利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
[7 ]
4 lA p
τ sgn v0 , sgn 为符号函数 。 η + 2 bl y 根据减振器磁流变液体特性测试 , 得到其屈服
。流动模式的两极板固定 , 由装置中存在的压
应力和磁感应强度关系为 -6 2 -3 τ 10 B + 41743 ×10 B - 1 ( 5) y = 1143 ×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并考虑到间隙磁压远大于磁 芯磁压 , 可得 μIN 2h
第 24 卷 第 4 期
2008 年 7 月
森 林 工 程
FOREST ENGINEERING
Vol124 No14 Jul. , 2008
汽车磁流变减震器研究综述
王 冰 , 韩冰源 , 王 岩 , 艾曦峰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 在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 , 提出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 。本文中介 绍车用阻尼器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磁流变液的组成及磁流变效应基本原理 , 分析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 数学模型 ;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 综述用于汽车悬架的 MR 减振器的仿真模型 、控制方法和测试技术 , 并对 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 半主动悬架 ; 磁流变效应 ; 磁流变减振器 ; 仿真模型 中图分类号 : U4721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005X (2008) 04 - 0039 - 05
减振器类型及原理

减振器类型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器。
减震器从产生阻尼的材料这个角度划分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
液压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液力减震器。
其原理是,当车架与车桥做往复相对运动儿活塞在减震器的缸筒内往复移动时,减震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
此时,液体与内壁的摩擦及液体分子的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
充气式减震器充气式减震器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震器。
其结构特点是在缸筒的下部装有一个浮动活塞,在浮动活塞与缸筒一端形成的一个密闭气室种充有高压氮气。
在浮动活塞上装有大断面的O型密封圈,它把油和气完全分开。
工作活塞上装有随其运动速度大小而改变通道截面积的压缩阀和伸张阀。
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减震器的工作活塞在油液种做往复运动,使工作活塞的上腔和下腔之间产生油压差,压力油便推开压缩阀和伸张阀而来回流动。
由于阀对压力油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振动衰减。
阻力可调式减震器装有阻力可调式减震器的汽车的悬架一般用刚度可变的空气弹簧作为弹性元件。
其原理是,空气弹簧若气压升高,则减震器气室内的压力也升高,由于压力的改变而使油液的节流孔径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变阻尼刚度的目的。
工作原理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
汽车减震器设计

摘要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特别是磁流变减振器,其良好的阻尼可调性,技术发展与理论研究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对减振器及其试验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根据国家机械工业部标准的要求选取了传感器、试验台,减振器等试验部件和设备。
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减振器试验台,试验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采集信号进行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试验,文中主要对立柱、横梁、托盘等重要部件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和分析,同时对横梁及其连接螺栓、圆柱销等重要部件的受力进行了校核。
设计采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采集信号,通过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出磁流变减振器的示功特性、速度特性、温度特性等特性曲线。
该减振器试验台同时可进行四分之一悬架试验。
关键词:试验装置;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目录1汽车悬架及减振器1.1汽车悬架系统的概述 (1)1.2汽车悬架的分类 (1)1.3减振器的概述 (3)1.3.1被动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5)1.3.2可调阻尼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7)1.4磁流变减振器 (10)1.4.1 磁流变液及其特征 (11)1.4.2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12)1.4.3磁流变减振器的构造及工作示意图 (14)1.4.4磁流变阻尼器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16)2.磁流变减振器试验2.1汽车振动系统对减振器特性的要求 (19)2.2磁流变减振器试验内容和意义 (20)2.3磁流变减振器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23)示功试验 (23)………………………………………2 42.3.3温度特性试验 (25)2.3.4试验系统 (26)3.实验装置的设计3.1振动台等设备的选取 (27)3.1.1减振器 (27)振动台 (27)力传感器 (27)导轨的选用 (30)感器 (30)螺栓及螺钉 (31)3.2立柱的设计 (32)3.3托盘的设计 (33)3.4横梁的设计及校核 (34)3.5圆柱销的设计及校核 (37)3.6整体的装配 (38)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1汽车悬架及减振器1.1汽车悬架系统的概述悬架是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进行比较与应用的研究。
在本文介绍了背景情况,探讨了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在分别分析了国内抗震加固新技术和国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现状,比较了二者的特点,并给出了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应用案例。
文章还探讨了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文章对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研究的实践意义。
该研究对于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抗震加固、新技术、国内外比较、应用案例、发展趋势、未来方向、总结展望、实践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抗震加固是指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增强其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地区,抗震工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背景介绍部分将重点介绍抗震加固的背景和现状,探讨抗震加固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各国在抗震加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抗震加固技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通过对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在抗震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的抗震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现状、比较与应用,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提升我国抗震工程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抗震加固技术是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给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研究抗震加固新技术,对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和应用成为了抗震减灾领域的热点问题。
轿车减震器示功特性与减震器性能研究

轿车减震器示功特性与减震器性能研究蓝凤英;郑莹娜;李扬;贾燕铭;林茂源;陈双权【摘要】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gent demands for automatic test and performance determination at the end of production line of car shock absorber products, the damping force test system controlled by microprocessor for shock absorber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fullness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s curve of dynamometer on line,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determined, and the unqualified products can be excluded at the end of the assembly production line. The method of automatic evalu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dynamometer curve, and the criterion generation depends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th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he production site are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al time performance of the evaluation and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are verified.%针对轿车减震器产品在生产线末端自动测试和性能自动判别方面的迫切需求,研究开发了基于微机控制的减震器衰减力测试系统.系统通过在线分析评价示功特性曲线的饱满程度和特征来判断减震器性能的优劣,从而在生产装配线末端剔除不合格的减震器.重点讨论了减震器示功特性曲线的自动评价判断方法和依赖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判据生成方式,并对生产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验证了评价判断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5页(P59-62,70)【关键词】减震器;控制接口;示功曲线;伺服电机;数据采集;PLC【作者】蓝凤英;郑莹娜;李扬;贾燕铭;林茂源;陈双权【作者单位】广州市嘉特斯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06+.10 引言减震器作为轿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轿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3]。
自整定式液压震动波能量吸收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户
I
‘
( 动波)0 震
/ / \
P
V /V \ l
^
图 1自整定式液压震动波能量吸收装置结构
阻尼壳体 1中间有 内腔 , 在阻尼壳体 的一侧有液阻通道 1 , b
截面中心有震波接收孔 1 , 波接 收孔 l 与阻尼壳体 中间的内 a震 a 腔相联通 , 内腔侧壁上有液 阻螺旋槽 1 , 阻螺旋槽 1 与液 阻 c液 c
【 sr c 】R sac iga d d vl ig tecr eh ooywt n ee d n nel ta p oet Ab ta t ee rhn n e e pn h oetc n l i idp n etitl cul r r o g h e p y
r hso ehdal hc aefo esl tnn nr bo tneu m n, aigueo e i t ft yrui sokw vs rm t e -uigeeg asr i q i etm kn s t g h c h f y po p fh sutr ds no dal yidr io n ot l e o fu ces i o dal i t cue ei h rui cl e s nadcnr t wol i i raetp fh rui ol r g f y c n p t o o hf f l f dn r y c ,
振动挖掘机等工作点之外的机件、 主机等进行减震、 消震。该能量吸断 变化 的震 动能使 用 独立机 构吸收 , 将 并巧妙 的利 用波 的传递特 性 自调整抵 消, 免 了震 动 避
能对震 源的冲击 。 关键词 : 自整定式 ; 震动波 能量 吸收 ; 消震及 减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减震器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也不断更新换代。
在汽车行业中,减震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
它不仅影响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提高乘坐舒适度。
近年来,新型减震器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传统减震器的弊端
传统的汽车减震器是由液压缓冲器和弹簧组成的,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
平路面或者遭遇到外力冲击时,减震器会通过减缓液压油流量和弹簧自身的回弹来减少车身的震动。
但是,这种传统减震器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传统减震器是靠压缩和释放液体来消耗车辆的能量,这种方式比较耗能,会导致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变差。
其次,传统减震器对于路面的反应比较慢,当车辆遇到大幅度的颠簸时,减震器往往无法及时起到作用,从而影响了车辆的牵引和操控能力。
此外,传统减震器的维护和更换也比较困难,需要经常性地加注液体和更换积炭。
因此,为了改进传统减震器的弊端,新型减震器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型减震器的发展方向
新型减震器一方面注重了舒适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节省能
源和环保。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型减震器的发展方向。
(一)电磁减震器
电磁减震器是一种基于磁场产生阻尼作用的减震器,其结构和传统减震器的液
压缓冲器和弹簧相似,只不过在液压缓冲器内部增加了线圈和磁铁。
当车辆运动时,电磁铁在液压缓冲器内部不断地产生磁场,从而形成了一个阻尼作用,使车身的振动得到减缓。
与传统减震器相比,电磁减震器的响应速度更快,可以在微秒级别内
做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电流大小来控制减震器的阻尼程度,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气动减震器
气动减震器是一种利用气体的压力和容积来调整减震力的减震器。
与传统减震
器相比,气动减震器可以根据路面的状态和车速的变化来调整减震力,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气动减震器还具有可调性、耐腐蚀、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车辆的悬挂高度和通过性能。
(三)万向球式减震器
万向球式减震器是一种利用万向球来减缓车身震动的减震器。
这种减震器的原
理是将车身与车轮分离开来,使车身和车轮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相互独立地进行垂直运动。
万向球式减震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的滚动和侧倾,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悬挂部件的磨损和维护成本。
三、新型减震器的应用前景
新型减震器的出现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各大车企对汽车性能
的不断提升和对乘车舒适性的高要求,新型减震器的应用前景可谓非常广阔。
其一,新型减震器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减少车身的震动和噪音,提高乘车舒适度,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高要求。
其二,新型减震器对于环保和能源的节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电磁减震器和气动减震器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节能和环保的优势,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
其三,新型减震器的研发不断更新换代,不断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技术和发展动力,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新型减震器的研究和开发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应用前景非常
广阔。
只有不断更新迭代,不断改进技术,方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车辆性能和舒适性等多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