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合集下载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是指对浙江省内各级医院进行评审,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医院的设施、医疗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以确定医院的等级和资质。

首先,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对医院的设施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

医院必须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包括各类诊疗设备、手术设备、医疗床位等,以保障医院能够进行正常的医疗服务和救治工作。

其次,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是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的重点内容之一。

医院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医疗人员,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以及各类护理人员。

同时,医院的医疗水平也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

此外,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还对医院的管理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

医院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医院管理组织结构、医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医院财务管理、医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同时,医院的服务态度、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也需要符合相关的管理标准。

最后,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还对医院的安全管理、环境卫生、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

医院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同时,医院的环境卫生和医院文化建设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总之,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是对医院进行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医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管理,以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分析(doc 73页)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分析(doc 73页)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目录一、医院服务管理(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三)加强急诊绿色信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五)完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七)加强投诉管理二、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四)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五)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18. 下列各句中化学教案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2009年化学教案黄大年放弃英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九)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13.请简析文章第③段在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试卷试题(6分)14.赏析文章第⑥段的艺术特色试卷)(十二)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三)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五)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八)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医用氧舱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五)其它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历(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整体护理与护理管理组织(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临床护理管理(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五、综合管理(一)应急管理(二)信息与图书管理(三)财务与价格管理(四)后勤保障管理(五)医学装备管理一、改进医院服务管理(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二、患者安全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五、综合管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印刷版)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印刷版)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印刷版)引言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浙江省卫生厅制定了《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印刷版)。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等。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评估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和运营能力,促进医疗机构长期稳健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评审内容本标准的评审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最核心的服务项目,包括门诊、住院、急诊、手术、检查、检验、病理、影像等方面。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医疗质量评估、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置、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

第三章医疗科研与教育医疗科研和教育是医疗机构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科研课题、科技成果推广、学术交流、医学教育等方面。

第四章人才队伍人才队伍是医疗机构的核心资源,包括医疗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护理人员等方面。

第五章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医疗机构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包括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医疗设备等方面。

第六章社会责任医疗机构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包括开展健康宣传、公益慈善、环保节能等方面。

评审标准评审标准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标准中的各项指标是评估医疗机构的重要依据。

评审标准共分为四个等级:甲、乙、丙、丁。

甲等级为最高等级,丁等级为最低等级。

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等级的标准。

评审程序评审程序包括申报、初审、现场评审、终审等环节。

医疗机构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申报,经过初审合格后,进行现场评审,最后进行终审。

评审结果根据等级分为达标、基本达标、未达标三类。

本标准是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医疗机构应该积极配合评审工作,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浙江省第四周期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征求意见稿正式版)

浙江省第四周期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征求意见稿正式版)

2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 管理有关规定,规 范医师处方行为, 优先合理使用基本 B 药物。
1.2.3.1.C.3
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对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门诊、住院)符 合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
1.2.3.1.B.1 科室对医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有自查。
1.2.3.1.B.2 主管部门定期对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有检查、分析、反馈。
1.1.2.1.B.1 对年度计划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1.1.2.1.A.1 持续改进有成效,中长期规划得到落实。
1.1.3 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1.1.3.1 医院具备 C 服务区域内急危重
症和疑难疾病诊疗
的设施设备、技术 B 梯队与处置能力。
1.4.1.1.A.1 持续改进有成效,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1.4.2 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4.2.1 开展灾害
脆弱性分析,明确 C
医院需要应对的主
要突发事件及应对 B
策略。
A
有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 1.4.2.1.C.1 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
根据全面托管、重点托管和专科托管等不同的合作形式,制定 人才下沉及人才培训计划。
1.3.1.2.C.2 建立下沉人员考勤、保障、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并加强管理。
1.3.1.2.C.3 按计划接受下级医疗机构的人才进修及培训。 1.3.1.2.B.1 主管部门对人才下沉及人才培训有检查、分析、反馈。 1.3.1.2.A.1 持续改进有成效,任务有效完成,下沉及人才培训的效果达到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综合
实力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在评审标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疗质量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过程的
管理和控制,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院应该注重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另外,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和
规范的管理流程,加强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

医院应该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
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最后,医院的社会责任。

医院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医
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院应该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院管理机制,改善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三类指标等级医院检查评分标准(信息类)

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三类指标等级医院检查评分标准(信息类)
5、系统应急预案
6、机房管理制度
其中1项不符合扣1分,扣完为止
253
信息系统运行顺畅,为医院管理决策及临床提供技术支持
(1)医院信息系统能够连续、系统、准确地采集、存储、传递、处理相关的信息,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和服务提供包括决策支持在内的技术支撑
实地检查医院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和子系统功能
1、医院信息系统架构1分
(4)三级医院须开通对二级医院的远程会诊、远程教育
现场查看系统建设、运行及其实施效果
1、具有远程会诊系统1分
2、开展省、地、市医院对县(市、区)医院、县(市、区)医院对社区服务中心远程会诊,连接数要求三级甲等医院≥5家,三级乙等≥3家,二级医院≥3家。缺1家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56
网络信息安全与突发事件响应机制
检查应急预案,询问相关人员
1、具有医院发文的应急预案得1分
2、现场询问技术人员或用户,回答错误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与医保/新农合系统实现电子信息交换
实地检查医保和新农合实时结报
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实现新农合出院直报(连接3个或以上县级新农合)。缺1个扣1分,扣完为止。
(2)医院联入全省卫生系统统一的MPLS-VPN网络
实地检查与省卫生数据中心的联接情况
符合“浙卫办[2010]19号”文件要求。
(3)符合政府要求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电子病历数据上报、医疗机构间的临床数据共享、能调阅电子健康档案)
上传病历/病案缺1份扣1分,内容缺失扣1分,内容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
要做传送病历规范接口(HIS)
252
建立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1)成立医院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的管理与技术支持
查看文件、实地察看

三类指标解读 (行政组)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三类指标解读 (行政组) 浙江省人民医院

4)重点专科: 重点专科与重点学科的区别 重点专科数的设置要求(二甲5个, 二乙3个) 重点专科需: 单列、医院发文、床位≥12、科 主任职称、技术标准

一-(二)行政管理




计划 组织 制度 职责 培训 职工满意度 职务犯罪(缓刑) 非独立法人的合资、合作项目

一、(九)科研管理

科研经费投入总收入≥0. 6% 配套经费(重点学科、专科、课题、 人才) 财务 科研设备(50%)、实验室 设备



课题、成果
课题(任务书)、成果(获奖证书) 任务来源(国家、省、市科委) (部、厅、局) 第一作者单位 调入人员的课题和成果



住院医师培训手册, 10名(临床、 理论) 主治以上医师,20名(一、二类 继续教育手册 )


0571---85885111

一、(六)临床医疗质量与工
作效率指标
85%≤病床使用率≤105%



四人及以上床位病房的配置率 二级甲等医院≥20% 二级乙等医院≥30%
一、(八)教学管理
二甲及承担教育任务的二乙医院 主干教研组的设置、师资队伍 的配 制(查文件) 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和教学仪器、设 备(现场) 教学评估座谈会 (现场)
课题、成果计分方法
例二甲课题: 1类:省、部级一般或市、厅级重点≥1项 2类:厅、市级一般或县、市局级重点≥2 项 3类:县、市局级一般≥4项 获 1类课题得 10 分。 2类 4 分 / 项,获第 2 类 课题最高不超过 8分。第 3类 1.5 分 /项,获第 3 类 课题最高不超过6分。
一(十)继续教育

浙江省医疗机构评审管理办法及相关指标简介

浙江省医疗机构评审管理办法及相关指标简介
由相应的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发证 将符合资格的医疗机构名单及等级在当
地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
医院评审程序
自查申报
资格审查
审批发证 考核评审
等级公示
评审标准的基本构架
一类指标:否决性指标,共4项,一项 未达标延缓一年参加评审 二类指标:准入指标,共16项,14项为 合格 三 类 指 标 : 评 审 指 标 , 共 1000 分 , 900分为合格,其中:临床组、医技组的 得分率必须分别在90%以上
7、卫生技术人员学位 三级甲等:硕士以上≥ 25名(其中博士≥ 10名 三级乙等:硕士以上≥ 15名 8、医学教学与进修 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接受进修: 三级甲等≥ 2个三级和4个二级医院 三级乙等≥ 3个二级以上医院
9、科研立项与成果
科研立项:三级甲等:国家级1项或省部级2项 三级乙等:省部级1项或厅市级2项 科研成果:三级甲等: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 三级乙等:省部级三等奖或或厅市级 二等奖以上1项 10、外聘卫生技术人员管理 外聘的专、兼职人员职称、执业资格符合要 求,手续齐全。 本区域外聘人员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备 案; 外区域外聘人员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重视依法准入,避免盲目攀比
●重视人员素质,着眼持续发展
●重视日常考核,减少形式主义
●重视规范落实,保证医疗质量
等级评审管理办法 细则
△医疗机构分三大类:综合性医院、 中医院、专科医院 △各级各类医院评审分三级六等 △由卫生厅统一组织评审并授牌
综合性医院中,三甲、三乙、二甲医院的 比例保持在1:3:6
符合评审资格的医疗机构:应在评审周
期内根据自查结果,确定申报相应的等 级,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机构 评审总结报告、《浙江省医疗机构评分 标准》自查结果、《浙江省医疗机构评 审申请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目录
一、医院服务管理
(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五)完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投诉管理
二、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六)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医疗技术管理
(四)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五)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九)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二)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三)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五)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六)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七)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一)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二)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三)医用氧舱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五)其他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历(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一)整体护理与护理管理组织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临床护理管理
(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五、综合管理
(一)应急管理
(二)信息与图书管理
(三)财务与价格管理
(四)后勤保障管理
(五)医学装备管理
一、改进医院服务管理
(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 4 -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 5 -
(五)完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 6 -
(七)加强投诉管理
- 7 -
二、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 8 -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 9 -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 10 -
(六)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三)医疗技术管理
(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九)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二)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三)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药事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五)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六)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七)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一)血液透析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三)临床护理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