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复试考生名单

201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复试考生名单
201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复试考生名单

201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复试考生名单

公共管理学作业册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参考答案(2010) 案例分析答案在最后一页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 (2)公益性 (3)正规性 (4)专门性 (5)志愿性

在职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历年真题

1.(2001年选择题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科学性和艺术 性 2.(2001年选择题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 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 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答案]B。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 3.(2001年选择题4)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 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 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 [答案]A.权变管理派的代表人物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 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的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 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4.(2001年选择题6)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 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

A.应用学科、发展学科、行为学科 B.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科 C.人文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 D.发展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 [答案]D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特征主要有:(1)交叉学科。管理学对于管理活动的研究包括 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2)应用学科。管理学自产生起,就是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直接效用性为特征的,因此管理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3)发展学科。管理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5.(2001年选择题7)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它的基本内容可 以概括为( )。 A.承担公共任务 B.提供公共物品 C.管理公共活动 D.建设公共工程 [答案]A.在公共管理的实现性上,公共利益的实现体现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基本目标,在实现管理活动中,是以公共服务的承担作为基本内容的。公共管理对 于公共服务的承担,包括对公共性事务的管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6. (2001年选择题8)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区别的标志是( )。 A.是否具有指令性 B.是否具有公共性 C.是否具有合法性 D.是否具有统一性 [答案]B.公共组织具有一般组织共同的特性。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上,这种公共性也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的标志。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一、辨析题(正确打√,错误打×,错误的要加以辨析,10×2=20分) 1、在公共管理环境下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权力的中心。(√) 2、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数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组织在从事组织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与动机,是在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切的措施都是在顾及全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来为全体民众服务,并以最好的服务来争取民众的拥护与支持,不以营利为目的。 3、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在正比关系。(×)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后,管理层次与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有效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有效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4、从根本上说,政府的管制手段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矫正,其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绝对不是要取代市场。(√) 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核心差异在于其是否拥有合法的强制力。(√) 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锥形结构。(×) ……引进更具灵活性的扁平结构。 7、经济因素并非只对私人部门组织产生影响,公共组织的决策和发展同样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8、在民主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分离的,民主程度越高,政治权威的分离和制衡就越强。(√) 9、矩阵式组织是指从功能部门中借调其成员以组成团队,且它的领导者具有完整的权力指挥其成员。该种组织的生命周期短暂,任务一旦完成,团队随即结束。(×)……成员接受双重领导。 10、民营化是由公共部门授予私人企业经营和管理某项公用事业的权利,通过特许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达到公共管理的目的。(√) 二、简答题(10×4=40分) 1、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 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 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 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 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 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 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 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 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 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 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 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有学者认为“一切组织都是 公共组织”,因此,公共管理与私部 门的管理没有本质的差异,你同意这 一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1)垄断强制性与自由 竞争性;(2)多元制衡性与自主性(3)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多元理 性与经济理性;(5)政府机制与市 场机制 3、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 异同?你认为私部门的管理可以应 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吗?为什 么? 具体来讲,二者的差异可以从如 下几个围度来认识:1、政治权威与 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 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 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 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 充分的管理自主权。3、公共利益与 私人利益。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 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 言,法无禁止即自由。5、政府与市 场。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政府 理性往往是多元的,而私部门的管理 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 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确存在种 差别,但也不能过分扩大二者之间的 差异。公共管理和私管理的学者和实 践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灵,以学习 的姿态,相互学习和借鉴,以达到共 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目的。 4、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有 哪些?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性技能。技术性技能主 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 术与方法。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日益专 业化的趋势所要求的。二是人际关系 能力。正如瓦尔多所言,公共行政管 理的本质在于协作人际活动,协作活 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 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能力才能将人 员整合到各种协作型的活动之中。三 是概念化技能。所谓概念化技能,是 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 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 力,亦即抽象思维的能力。四是诊断 技能。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 的情景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 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 力。五是沟通技能。可以这样讲,没 有沟通就没有组织和管理。所谓沟通 能力,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 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语肢体 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 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总之, 一个成功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上 述五个方面的管理技能。当然,不同 层次的管理者,在基本技能的要求方 面可能存在差异。 5、在日益复杂、快速多变的现 代社会,公共管理者应该掌握什么样 的知识和技能? 复合型知识结构;技术性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 能、沟通技能等。 6、传统的科层组织与学习型组 织有何不同?试比较两者的差异。 一、按照韦伯的理想类型观点, 科层制结构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严格而明确的劳动分工。2.遵循 严格的等级制度。3.严密的规范规 则体系。4.严格的理性和排斥感性。 5.契约式的雇佣制度或者职业制度。 6.持续稳定的法理权威保证对效率 目标的追求。二、学习型组织具有以 下特点:1、根据目标及业务的流程 来形成工作和职位。组织内部是一种 横向的流程型的构造,这样既能够满 足员工对信息的充分流动的要求,又 能够满足组织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 是一种开放型组织。2、权力的配置 以任务、以业务目标为准。因而权力 -资源配置、影响目标实现――是配 置给流程团队这一个整体而不是某 个个体,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共享和 相互的协作。3、人员的招聘、任用、 升迁不再是以狭窄的专业是否对口 为标准,而是看整体团队的知识结 构、彼此的配合协作来判断。4、人 1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某市场火车票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地购票队伍。她在接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慢了售票速度。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了,就挤到售票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地旅客也不分青红皂白的轰起来。面对这种情景,这位女售票员不是针锋相对,也不是反唇相讥,而是谦和地说:“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接着她还简要地向这位旅客解释了放慢售票速度地原因。这一说,女旅客平心静气地回到自己地列位上,售票工作又正常地进行了。 问题: 1.这个案例涉及什么理论?请简要地阐述这个理论。 2.这位女售票员为什么能顺利地处理这一场口角? 名师解答: 1、答:这个案例涉及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这个理论指出,每个人在沟通中往往处于一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用。“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好奇为特征。“成人自我状态”以客观理智为特征。上述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性格,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三种自我心理状态的比重并不相同,因而沟通行为的效果也不一样。上述三种自我心理状态分别以p、a、c表示,故又称p%26#8 226;ac理论。 2、答:这位女售票员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处理这场口角,是由于她以“成人自我状态”(a)与别人,即与顾客沟通。她将局面扭转到成人-成人的模式中,即注意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总代表地、合乎逻辑地分析顾客不满、指责的情况,心平气和地与顾客进行沟通,从而取得了顾客的谅解.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面试真题 1.问: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 【回答要点】: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在职报考中山大学双证MPA的经历与心得分享

本人考的是2014年中山大学双证mpa,参加2014年1月的全国统考,收到录取通知书已经快半个月了,在备考过程中发现中山大学的帖子不多,特别是复试部分,所以想着如果有机会就来写一写。之前看过《2013年中大双证mpa小小经验,但愿能帮到需要的人》、《2012年双证MPA复试经验+心得体会!》,他们都写得很好,所以我就不敢把标题写大了,写自己的情况,也为了放这篇文才注册的号。下面将会分成缘起,基本情况、准备资料、准备过程、初试、复试、温馨提示这几个部分写。 一、缘起 身边厉害的人很多,纷纷考注册会计师、土地估价师等等高大上的证书,作为小城镇里的小公务员,今年刚刚毕业三年,我在2013年4、5月动了考mpa 的念头,选择中大是一开始的目标,几乎没有动摇。原因有二,一是本科已经是念一个还算不错的学校,想着念就念广东文科靠前的中大吧,二是只知道中大、华工招在职研究生mpa。至于专业,本人本科是念中文的,而在中大的五个在职专业里,只有mpa比较与本科学业、职业相符。2013年6月偶然经过朋友介绍,QQ上认识了一位2013年尝试过考中大但是没考上的朋友,几乎所有初阶的资料经验都源于他,基本考试大纲从网上找。 二、基本情况 2013年10月报名。中山大学mpa双证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初试考两科:一是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二是英语二。初试后出

成绩,中大自主划定复试的分数线,复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笔试(申论+英语),二是面试(一道题),这是2014年的情况。 三、准备资料 本人的逻辑和数学最薄弱,当时购买了紫色封面的机械出版社的逻辑,数学,英语三本回来啃。逻辑推荐关注@专硕语逻郑老师,老师会有免费的语音yy公开课和ppt,并且他相当热心,提问请教他他会认真回答。 四、准备过程 4、5月动念头想考,6月网上买书开始复习,专攻逻辑、数学,英语是做阅读什么的,把语感捡起来。周一到周五六点半起床复习一个小时,晚上复习两个小时左右,周六日几乎全天复习。我不是聪明的考试材料,所以如此用功了两个月,后来就比较懒了,但是也会早起复习。到十月十一月会怀疑为什么自己要去考这个啊,纠结啊什么的。不过幸好身边朋友们的鼓励(这样看来考上纯粹属于偶然)~ 数学:今年的题感觉不是完全做不出来那种,把基本的概念公式搞清楚还是能得点分,几何我相对擅长,排列组合完全放弃。但是建议诸位还是扎实功底。 逻辑:在大学考逻辑还是挺高分的,可是做这个逻辑题就已经找不着边了,多练、测试、被打击、多练、测试、被打击……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感谢郑老师,学会了基本的逻辑题解题方法。 写作:写作是逻辑的延伸,是些逻辑写作,绝对不是申论哈!两题写作,其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公共管理硕士(MPA)重要英语词汇

公共管理硕士(MPA)重要英语词汇 force, enforce, reinforce, report, scope, spirit, decline, climate, lend to, accuse, afford, anxiety, atmosphere, blame, bargain, calculate, circle, confidence, conscious, convince, custom, desperate, encourage, discourage, economic, economy, motive, promote, emotional, motion, fail to, flat, install, intimate, limit, major, no matter, neutral, outlet, perform, inform, formal, normal, radiate, authority, companion, concept, create, creature, dentist, identify, identical, identity, engage, entitle, evaluate, fluid, influence, fortune, fulfill, general, intense, interpret, justice, adjust, judge, minor, observe, deserve, preserve, parallel, percept, stuff, surroundings, transport, transmit, transform, undergo, wander, wonder, widespread, ambition, approach, brief, conquer, result, consult, insult, deliberate, despair, compare, emergence, emergency, establish, exhaust, expand, fade, frustrate, handy, incredible, inherit, conference, infer, offer, interfere, length, manufacture, mood, necessity, noble, occasion, occasional, output, oversea, pattern, plunge, practice, practical, recognize, release, rescue, maintain, remain, obtain, entertain, rural, urban, similar to, trial, trail, witness, absolute, accumulate, in advance, advanced, advantage, agent, appeal, application, point, appoint, approximate, barrier, claim, climate, complicate, comprise, considerable, resume, consume, assume, contact, convict, crew, crucial, define, definite, deliver, disaster, disorder, diverse, economic, alert, exert, facility, faith, faithful, gap, sympathy, trace, track, visual, vision, worship, apparatus, brand, civil, clarity, declare, combine, connect, consider, insert, desert, drown, external, frank, press, impress, pressure, depress, express, indispensable, inspect, respect, prospect, perspective, peculiar, particular, likely,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B 1. 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 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2.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 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 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4,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1,层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次的数额. 2.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层级 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 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在分配的过程. 4.创新型组织:认为通过持续学习创新是一种组织功能,而不是创意活动和 脑力激荡.创新应该成为组织流程,并能产生持续的新价值.创新应该是在每个部门进行,整个组织就像爵士乐队一样发挥即兴演奏的效果. 5.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D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地方分权制:也称多元制和分离制.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 3.单向沟通:是一种一方只发出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而不反馈信息的沟 通.故亦称无反馈沟通. 4.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1.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 道进行的沟通. 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 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3.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 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4.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 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5.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 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6.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的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7.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 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的风险. G 1.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由法律所确认的各 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 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为各级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包括: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公共管理的科学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发展和新特点。 3、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激励、文字阅读与理解、口头与文字表达、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贯穿在其中的创新能力。 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培养对象 单证MPA培养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并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公务员及在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双证MPA培养对象主要为大专毕业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或者是获得学士学位且有3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或者是研究生毕业且具有2年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公务员及在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单证MPA主要采取半脱产和在职攻读的非全日制培养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课程学习既可以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也可以每学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 双证MPA主要采用定向培养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培养模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总计5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核心课程不低于27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社会实践与专题讲座2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双证MPA在计算学分时对学时要求高于单证MPA。 四、专业方向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特点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常设五个专业研究方向:①地方政府管理;②劳动人事管理;③社会保障与管理;④社会事业管理;⑤土地资源管理。此外还可根据委托单位的需要,另设新的专业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 (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改革的本质动力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与机构进行改革。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与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就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在职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真题解析

在职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真题解析 以下是新阳光教育公共管理硕士辅导班的老师整理的公共管理硕士真题解析,供考生们参考。 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科学性和艺术性 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 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 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答案]B。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 3.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

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 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 [答案]A.权变管理派的代表人物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的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4.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A.应用学科、发展学科、行为学科 B.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科 C.人文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 D.发展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 [答案]D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特征主要有:(1)交叉学科。管理学对于管理活动的研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2)应用学科。管理学自产生起,就是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直接效用性为特征的,因此管理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3)发展学科。管理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5.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13562】(单项选择题)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根据公共程度的高低,公共组织分为()和第三部门组织。 A .文化组织 B .教育组织 C .国防组织 D .政府组织 【答案】D 3.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4. 官僚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创立的官僚理论。 A .马斯洛 B .巴纳德 C .马克斯·韦伯 D .梅奥 【答案】C 5.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形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6. 20世纪()年代末,一场质疑官僚行政有效性的运动在西方各国蔓延开来,各国开始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B 7.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8.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9. 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的现象被称为()。 A .内部性 B .外部性 C .扩张性 D .膨胀性 【答案】A 10.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特别是()首先对政府失败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A .古典学派 B .新古典学派 C .保守主义学派 D .公共选择学派 【答案】D 11. 公共政策是()意志的集中体现。 A .人民 B .统治阶级 C .国家 D .正当 【答案】B 12.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13.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14.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C .人力资源管理思潮 D .新公共管理运动 【答案】A 15. ()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