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落实宁波市鄞州区等9个县(市、区)土地管理有关审批权限委托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落实宁波市鄞州区等9个县(市、区)土地管理有关审批权限委托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7.03.29•【字号】浙土资发〔2017〕4号•【施行日期】2017.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落实宁波市鄞州区等9个县(市、区)土地管理有关审批权限委托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浙土资发〔2017〕4号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金华市、台州市、宁波市鄞州区、慈溪市、温州市龙湾区、温州市瓯海区、温州市鹿城区、安吉县、浦江县、XXX市、温岭市国土资源局(分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事业单位:为深入推进我省国土资源“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落实宁波市鄞州区等9 个县(市、区)土地管理有关审批权限委托下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扩面改革试点单位涉及创新国土资源审批方式委托下放审批权限的试点单位包括:宁波市鄞州区、慈溪市、温州市龙湾区、温州市瓯海区、温州市鹿城区、安吉县、浦江县、XXX市、温岭市。
二、关于实施时间自 2017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三、关于创新审批方式下放审批权限事项的范围慈溪市、安吉县、浦江县、XXX市、温岭市涉及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省级审批权限以委托方式下放给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行使;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包括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和调整〈撤销〉建设用地批文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转用指标)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省级审批权限,以委托方式下放给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行使;试点县(市、区)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规划用途调整修改方案、扩展边界内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施方案和市、县、乡级新增建设用地规划预留指标落实方案省级审批权限委托给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行使;试点县(市、区)中心城区以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土地规划用途调整修改方案、扩展边界内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施方案和县、乡级新增建设用地规划预留指标落实方案审批权限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决定委托下放;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农用地转用审批权限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决定委托下放。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更新“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省级版)”预录软件的通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更新“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省级版)”预录软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5.12.29•【字号】浙土资办[2005]115号•【施行日期】2005.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更新“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省级版)”预录软件的通知(浙土资办〔2005〕115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根据省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四个工作规则的通知》(浙土资发〔2005〕93号)要求,对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作业方式进行了调整,为此,自2006年1月1日起,所有报省厅的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的电子报件均采用新的电子报盘(预录)录入,省厅不再接受旧版本预录软件录入的电子报件。
省厅信息中心已制作了新的电子报盘(预录)软件和操作手册提供各地使用。
为方便各地使用,新的电子报盘(预录)软件增加了汇总表自动生成等功能。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在省厅网站http:///zygl/juti.aspx?id=14590上自行下载新的电子报盘(预录)软件和操作手册,也可以到省厅信息中心领取(地址:杭州市西溪路118 号,厅新办公大楼七楼,703室)。
二、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必须严把电子报件制作的质量关,报省厅的所有建设用地审批项目,必须保证电子报件(预录数据)与相应纸质报件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因电子报件质量问题导致的审批时间延误及其他问题,由上报局自行负责。
三、该电子报盘软件仅限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内部建设用地审批报件使用,未经省国土资源厅许可,不得提供第三方使用。
电子报盘软件版权属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探索与建设

———————————————————————作者简介:黄华东(1988-),男,山东菏泽人,注册测绘师/中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处理及系统应用。
0引言近年来,各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山、水、林、田、湖、草、海、城”构成空间为对象,整合规划、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等各类空间信息数据,形成全国覆盖、动态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流程。
北京[1]、珠海[2]、广东[3]、黑龙江、广西、南京、青岛、厦门、大连、常州、南宁、连云港、柳州、赣州、泸州、上饶等地区[4-5]建设了省级、市级或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本文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探索与建设为例,对现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转换、融合、叠加,形成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通过各类空间要素管理与管控,形成标准统一、全域覆盖、动态更新的“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各类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法定依据。
1系统架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分层式体系架构设计,分为基础层、资源层、服务层、应用层等。
基础层包含系统建设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各类网络以及相关机房保障措施,为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资源层包含信息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维护、数据资源管理,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分类、管理、维护来确保基础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服务层包含空间规划服务总线、接口管理、运维管理,通过基础服务、数据服务、模型服务衔接应用层及资源层的交互;应用层为建设平台及使用用户,为自然资源、交通、住建、公众等用户提供各种相关门户及平台。
2数据标准依据国家规范、现状数据及地方建设要求,可将县级国土空间数据资源目录分为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现状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六大类,该分类可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规则自动转换至国家、省、市要求数据。
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

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省级版(2007)发布说明本文档是对2006省级版本的用户使用手册的增补部分,提供最新的信息或其他信息。
版本更新省厅各处室采用的是自动更新的方式。
只需鼠标双击原有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的图标,将自动侦测最新版本,系统会自动更新。
登录界面登录系统时,请选择“进入2007年并联系统”。
登录名称和密码与原2006年并联系统版本相同。
建设用地预审审批1、并联环节分发时,如果耕地申请面积为0,系统自动控制不发送至耕保处。
(根据49号文件的第2页)2、在《预审申请情况》表单增加“项目情况介绍”、“项目投资规模”。
(根据49号文件的第34页)3、在《市县初审审查意见》表单增加数据“项目总投资”、“耕地开垦费标准”。
(根据49号文件的第42页)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1、并联环节分发时,如果项目的指标类型为“违法用地指标”,系统自动控制不发送至执法局。
(根据49号文件的第1页)2、省厅土地利用管理处不再参与网上并联审查。
(根据49号文件的第1页)3、取消《征(占)权属情况汇总表》、《农用地转用地块汇总表》、《建设用地情况汇总表》,统一提供新格式的《建设项目用地情况汇总表》。
(根据49号文件的第2页)该表单由市县填写上报省厅。
表单界面如下图:4、增加《相关部门意见汇总表》,由市县填写上报省厅。
表单界面如下图:5、在《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审查意见》、《城市分批次审查意见(规划处)》和《城市分批次审查意见(地籍处)》表单中分别增加“可调整地类”的核减面积。
6、一书三方案做了如下修改:1)《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表单中“分批次城市村镇建设用地”增加一列“供地方式”。
(根据49号文件的第77页)2)《补充耕地方案》表单中,“补充耕地地块情况”修改为“序号”、“补充耕地图幅号”、“地块编号”、“项目名称”、“补充面积”。
(根据49号文件的第99页)3)《征收土地方案》表单中,按“前三年平均产值”补偿内容及安置途径做了修改。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6.10.06•【字号】浙土资发[2006]49号•【施行日期】2007.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6]49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事业单位:去年11月,省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四个工作规则的通知》(浙土资发〔2005〕93号),四个工作规则的施行,对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省厅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厅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就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1. 对违法补办的建设项目用地,省厅执法监察局不再参与网上并联审查。
2. 对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省厅土地利用管理处不再参与网上并联审查。
3. 对不涉及耕地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省厅耕地保护处不再参与网上并联审查。
4. 加快推行省、市、县三级网上审批,逐步取消电子报盘,实现通过网上报送电子报件。
二、进一步优化报批材料1. 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时,取消提供预安排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
2. 城市分批次、单独选址和建设项目供地报批时,林业、环保、水利、安全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及无压覆矿藏和非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证明由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审查,并如实填写《相关部门意见汇总表》,报省审批时只须提供《相关部门意见汇总表》,各部门的意见材料不需上报,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存档备查。
3. 报省政府审批的城市分批次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取消提供《土地权属证明》。
4. 城市分批次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报批时,取消《征(占)权属情况汇总表》、《农用地转用地块汇总表》、《建设用地情况汇总表》,统一提供新格式的《建设项目用地情况汇总表》。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报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报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05.15•【字号】浙土资发[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报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9〕20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有关事业单位:为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按照“能简则简、能放则放、能并则并、能快则快”的原则和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分级审查负责制度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就改进报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审查报批职责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用地审查报批中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查报批职责,建立分级审查制度。
(一)批次用地组报单位的职责。
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的申请主体为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用地报批的实施主体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分批次办理转用征收审批手续。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组织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用地时,要认真履行用地报批规定,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核实拟申请地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村庄、集镇规划符合情况;2、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3、核实拟申请地块的面积、权属、地类、界址点坐标成果和规划用途;4、履行拟征收地块的告知、听证、确认等批前程序,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措施;5、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成补充耕地项目的备案、入库和标准农田占补确认;6、核实拟申请地块的压覆矿产资源情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情况;7、核实拟申请地块的动工建设情况,以及违法用地处理、信访处理情况。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得以日趋细化,各种野外调查数据,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
特别是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使得地籍变更日益频繁、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城镇地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
此外,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
因此,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
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土地管理的特色是对土地空间特性的管理。
土地空间特性,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的划分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空间属性和人文属性。
土地的这种空间特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GIS最初的应用领域,就是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相关(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数据库等有关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等)的土地信息系统(LIS)。
因此,GIS是进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一、系统目标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迭代完善浙江省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管理系统_更高水平推进审批服务效能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38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两个先行”奋斗目标,自然资源作为推进“两个先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在深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中,为促进“两个先行”提供要素保障。
但是,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业务流程不高效、数据融合不充分、系统集成不完善等问题,亟需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助推审批方式转变与体制机制创新。
自2016年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建设完善浙江省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批的一网申报、智能核验、分级审批,推动了审批事项全覆盖、审批流程全管理,打通了数据融合共享和系统集成管理,为全省自然资源行政审批提供便捷且高效的服务支撑,切实提升自然资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和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
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数字政务,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破除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堵点和壁垒,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协同方式,进一步提升政府履职效率和数字化服务水平。
同年,浙江省提出要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牵引性抓手,加快从传统的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构建服务新生态。
自然资源政务审批业务类型复杂多样、各种事项标准不统一、业务需求各异,为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落实“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开展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优化了审批流程,促进了业务整合优化,推动了审批基础数据和管理数据融合,实现了自然资源审批环节的政务调度、业务管理、审批服务、统计分析,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介绍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摘 要: 本文以浙江省国土厅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为背景,介绍了系统总体目标、系统架构、三级审批模式以及系统功能等。
一、项目背景
国土资源部把“金土工程”的建设作为这几年工作的重点。
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来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
为促进国土资源地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建设用地申报审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实现信息的社会共享与服务,限制各种违法行为,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建设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
一、根据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分别设计省、市、县三级内部使用的建设用地审批公文流转系统,实现建设用地审批信息的录入、处理、存储、分析、查询、输出、传递和管理的智能化,并可方便地调用相关图形进行辅助审查。
二、在国土资源信息网的基础上建设连接省、市、县三级试点单位的国土资源系统内部的纵向网,实现用地审批信息共享、数据快速上报下传、均衡负荷及分布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建设用地信息的网上发布,从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社会公众形象;最后在试点单位投入运行后的未来两三年内,系统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真正实现上联国土资源部,下联市、县国土地资源局的多级建设用地申报审批管理运转体系。
二、系统架构
(一)系统体系架构
系统的设计框架基于业界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采用这种体系结构无论从平台的角度还是从开发的方面,均是一个结构灵活,便于调整的应用体系。
1、表示层
表示层提供用户服务,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表示信息和收集数据,是用户使用应用系
统的接口。
在“浙江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中,表示层使用基于ArcGIS Engine (ArcObjects)开发的DGP/Dist-Map作为用户的地图表现界面,文本、报表等业务信息通过组件提供,整个客户端软件风格遵循于MS Office界面风格,兼顾用户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及专业应用要求显示业务信息,收集客户数据;系统的服务器端负责处理客户通过客户端发出的各种数据请求,专项数据分析处理则实现分布式处理。
2、业务层
业务层是实际业务规则的执行部分。
业务层通过将正规的过程和业务规则应用于相关数据来实现客户通过表示层发出的业务请求。
在此三层体系框架中,专有的GIS模块在业务层中使用COM+和Web Service技术。
3、数据层
数据层是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存放地。
通常数据层使用一个空间数据引擎(如ESRI 的ArcSDE)来实现空间数据的集中管理,同时使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该关系型数据库同时可作为空间数据引擎的宿主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存储,数据集中管理,实现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灾难防护。
(二)系统运行模式
系统将采用数慧业务基础平台(DAP)和数慧地理信息平台(DGP)实现系统建模、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数慧地理信息平台(DGP)由三部分组成,即:Dist-Map、Dist-jView、Dist-gServer。
其中Dist-Map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是面向桌面的专业GIS应用平台。
Dist-jView则是以ArcIMS作为后台服务器的浏览器数据表现开发包,采用Java语言开发,具有相当好的扩展性和集成性。
Dist-gServer是基于ESRI最新的GIS Web Service构架,提供空间数据在Web环境下的共享和互操作。
数慧业务基础平台(DAP)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建模部分(System Builder)和模型驱动部分(System Engine)。
建模部分以C/S桌面应用软件的方式运行,采用可视化建模工具,以元数据方式把现实生活中的业务模型描述为计算机模型。
所有的操作界面、打印表单、流程、用户和部门的设置都被当作描述信息存放在系统元数据库中,通过业务驱动引擎在桌面生成的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模型驱动部分则提供双引擎机制,即通过C/C++实现的B/S驱动方式,以及通过.NET 或J2EE实现的B/S驱动方式。
通过与DGP的有机集成,在C/S和B/S方式下都能够提供图文一体化的操作能力。
采用这种机制,在B/S模式下运行时,展示出来的界面及表单和C/S模式下基本一致,因为其描述信息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统一的定制工具定义的,同时解决了在B/S模式下的业务定制问题。
三、系统功能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实现建设用地从预审、农用转用审批到具体供地的整个过程,提供所有业务流程的数据输入、加工、流转、数据输出等基本功能。
农转用指标管理:该部分功能是建设用地审批业务和规划指标间的主要关联纽带,从中可以实现计划指标的下达,查询计划指标、折抵指标、周转指标的下达情况(数据来源)、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辅助规划审批,并实现省、市、县三级指标库的统一管理,使建设用地审批在各个级别实现数据基础的一致。
数据外部交换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的业务数据上报和审批、下
递(包括业务所涉及的图形数据),为数据的同步提供技术保障。
GIS图形数据管理:提供和建设用地相关图件的入库、查询、图属关联定位、输出,以及基于图形的基本统计分析功能。
GIS辅助决策功能:通过建设用地项目的相关图件(勘测定界图)和基础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的分析,得出数据和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数据。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对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业务的管理,记录申请及验
收批准的数据,并通过和指标库的关联实现和建设用地审批业务的联动。
规划农保管理:根据建设用地审批的需要对相关的规划业务数据进行辅助管理,实现规划项目的录入、输出、查询等。
报表统计、数据备案:统计是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对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土地利用规划业务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内容进行统计,生成符合要求的电子报表;并对系统涉及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备案。
同时提供对业务办理信息的统计。
OA事务管理:提供业务流转的基础平台功能,包括档案袋收发、流转、权限控制、过程查询、业务督办等。
系统管理:提供对用户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表单管理、数据字典维护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