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第七章 企业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ppt

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ppt

纵向一体化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格罗斯曼(Grossman;S)和哈特(Hart;O)回答了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发生时;谁起主导作用? 他们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即谁对契约中不完备的地方拥有决策权; 谁就是雇主;谁就有权获得企业产生的剩余收入。 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但是被一体化的一方失去了对原有企业的剩余控制 权;也就损失了激励;从而带来效率损失;这就是“一体化”产生的合并费用。 纵向一体化能否发生;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交易费用和它所产生的合并费用的 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纵向一体化才会发生。 结论是:应该由投资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方“一体化”其它方。
第五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主要内容 1、科斯(R.Coase)的企业理论 2、契约理论 3、委托--代理理论 4、协作生产力理论 5、团队理论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将企业看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企业是一种生产型的组织; 企业是一个技术性的生产函数;忽视了企业的契约性质。 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只是一种研究要素组合的生产理论;而不是企业理论。
2、契约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是在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融合下发展起来的。 契约的经济意义在于:承诺是神圣的;个人独立进入交易活动的权利 是不可侵犯的。对契约的系统分析是由美国法学家以恩· 麦克内尔完 成的。按照契约的条件把契约分为:1.古典契约;2.新古典契约;3. 关系性契约。并根据契约的完备性区别了: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 易产权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物质资产的简单聚合。完全契约只在理想 中存在;在此基础上;企业契约理论将研究的重点瞄准了企业和市场 的关系;即企业的边界。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两个分支: 1)资产专用性理论;2)间接定价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李志强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目前它已经在制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文章将对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企业理论 产权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和兴盛是最近几十年的事,目前它已经在制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下面本文将对这几个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企业理论1973年,科斯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这篇论文中科斯提出,与市场通过契约形式完成的交易不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依靠权威,通过命令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完成交易的。

市场和企业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当生产是通过市场的组织协调来完成时,其重要的成本是发现相关价格所耗费的资源。

科斯的文章发表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张五常等学者的推动下,企业理论开始飞速发展,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献以“指数式增长”。

特别是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企业理论的分析工具日臻完善,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深入。

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本质及界限的确定、企业内部结构与效率差异、企业的资本结构。

1.企业的本质及界限的确定。

对于这一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上面提到的科斯的观点。

张五常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市场是产品市场上的合约,而企业是要素市场上的合约,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不过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

新制度经济学课后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1.科斯最早“发现”并提出交易存在费用是在下列哪一篇文章()A.《社会成本问题》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D.《联邦通讯委员会》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因素是()A.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B.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C.全球化D.大量转型国家的存在对制度经济学的需求3.以下被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的是()A.新制度经济学B.新古典经济学C.旧制度经济学D.马克思的制度分析4.按埃格特森的看法,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B.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C.主体面临的环境约束D.稳定性偏好5.下列属于旧制度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B.均衡观C.非均衡观D.进化观6.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B.机会主义行为假设C.弱理性假设D.讲诚信假设7.“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这句话是谁说的()A.科斯B.诺思C.拉坦D.配杰威奇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1.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其分类的是()A.管理的交易B.限额的交易C.馈赠的交易D.买卖的交易2.交易费用是“所有那些在鲁宾逊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

……简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这句话是哪位新制度经济学家说的()A.诺思B.张五常C.阿罗D.威廉姆森3.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B.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C.市场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给定制度下各种交易的交易费用D.政治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4.以下不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交易的维度的是()A.交易的不确定性B.资产专用性C.交易的人格化特征D.交易的频率5.在威廉姆森看来,以下三个因素对交易费用有决定性作用,缺一不可,但除外的是()A.人的有限理性B.资产专用性C.交易的不确定性D.机会主义行为6.根据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诺思把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交易形式分为三种,以下不属于这三种交易形式之一的是()A.人格化交易B.由第三方实施的人格化交易C.非人格化交易D.由第三方实施的非人格化交易7.在交易中,一方被另一欺骗而造成的损失,属于下列哪一种含义的交易费用()A.内生交易费用B.管理型交易费用C.外生交易费用D.政治型交易费用第三章科斯定理1.科斯定理最早是在以下哪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A.《社会成本问题》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D.《联邦通讯委员会》2.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这一区域内的所有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福利都造成了影响的外部性是()。

新制度经济学 现代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现代企业理论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
对企业性质的不同解释
(一)威廉姆森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资 产专用性(Assets specificity) 市场作为一种交易的协调机制或规制结 构,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不确定 性和小数目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就会失 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选择能够节约交 易费用的非市场制度来替代市场机制。于 是企业组织作为一种等级制度就应运而生。 因为,企业组织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 和作用。
MCA=MCB
成 本
A
B
C
MB1
0
E0
E1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合伙制 合伙制企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 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形 式。 优点:合作制企业能够减轻业主制企业所面 临的财务约束,获得生产规模上的优势; 缺点:合伙人之间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
MCA=MCB
b
成 本 f B′ MB2 a MCA+B c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
科斯的企业理论
• 1937年 科斯----《企业的性质》 该篇论文迫使经济学家更为系统地思考以 前或多或少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地存在着的 普遍组织形式 ,同时回答了以下问题: 如果经济活动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和合 作,为什么一定要存在企业? 什么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剩余收益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特性 ------状态依赖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的对应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负责提供非人力资 本,选择与监督经营者,经营者享有剩余 控制权,具体经营管理企业,而企业剩余 索取权则由股东与经营者分享,以保证为 股东和经营者努力做好各自的事情提供有 效的激励。
(三)张五常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契约 观点 经济组织是支配不同要素所有者活动的一 组契约,即“契约之网”(Nexus of contracts);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 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 而已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理论——兼谈马克思企业组织理论的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理论——兼谈马克思企业组织理论的价值

11 一 8
■2 1 第 1 0 2年 0期
■现 代管 理科 学
■管理 创新
理 查 德 . 逊 ( ihr aso 1 9 ) 过 研 究 组 织 间 的 关 兰 R cad L r n,9 3 通 s
的 性 质 决 定 的 货 币 转 化 为 资 本 需 要 劳 动 力 商 品在 质 上 和
业 组 织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企 业 组 织 的 出 现 是 减 少 市 场 交 易 费 重 复 的 活 动 方 式 ” 即 企 业 在 运 行 中 逐 渐 形 成 的 行 为 方 式 、 .
用 的结果 . 业组织 的规模 和边 界是 由企业 组织 的边 际交 规 则 、 企 程序 、 习惯 、 战略 和技 术 。企 业组 织 中存在 的大 量惯
一管理 创新
■现 代管理 科学
一2 1 0 2年 第 1 O期
新制 度经 济学视角 的企业 组织理 论 兼谈马克思 企业组织理 论的 价值
● 张 泽 一
摘要 : 企业组织理论是企业理论 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企业组织形态正朝着多元化 、 柔性化 、
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适时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正成为“ 中国制造” 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
作具 有 较多 的好 处 : 以创 造 出 一 种新 的集体 力 , 可 这种合
力 大 于 单 个 人 力 量 的 总 和 :共 同 劳 动 可 以 共 用 生 产 资 料 , 节 约 生 产 资 料 的 开 支 : 加 劳 动 者 之 间 的社 会 接 触 , 起 增 引
需求呈 现 出个 性化 、 速 、 快 多变 的特 点 。 客对 企业 所提供 竞 争心 和精 神振奋 等 。 3 企 业 规模 扩大 的途径 。 顾 () 马克思在 《 资本 论 》 中论述 相 对剩 余 价值 的生 产 时指 出 , 资本 家追求 剩余 价 值 的 内在 冲 动 和竞 争 的 外在 压 力 会迫 使其 不 断进 行资本 积 聚和资 本集 中 。 个资 本增 大 的过程也 就是资本 单 主义企 业规 模实 现扩 张 的过 程 企业 规模 的扩 大主要有 资 本积 聚和 资本集 中两种方 式 资本积 聚受 社会 财富增 长的 限制 , 比较 缓 慢 , 具有 一定 的局 限 性 。 而资 本集 中则通 过竞

第七章 什么是企业 《新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第七章 什么是企业 《新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 • 曼尼:代理费用与接管 • 詹森和麦克林:代理费用与最优资本结构 • 法玛:有效市场理论——分离的有效性 • 威廉姆森:资产专用性 • 格罗斯曼和哈特:剩余控制权 • 克瑞普斯:企业文化、声誉 • 霍尔斯特姆和泰诺:一个综合——四种解决委
托代理问题的办法
国企改革的最新动向:三年行动
第七讲 什么是企业?
• 什么是企业? • 企业规模由什么决定? • 企业分哪些类型? • 企业的产权如何决定?
7.1 企业的基本概念
• 新古典的企业 • 新制度的企业:投入所有者的联合 • 科斯(1937):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 阿尔钦与德姆塞茨(1972):团队生产 • 威廉姆森(1975、1979、1985):科层组织 • 张五常:合约选择的一种形式 • 哈特:不完全合约 • 企业家的功能和度量成本 • 专项投资、准 租金、唯一性与依附
• 10月12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新办吹风会 上说,实施国企三年行动是今后一段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国企国资改革的中心任务。
• 聚焦八个重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 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抓好国企专项改 革工程;加强国企党建与党的领导
7.2企业的规模或边界
• 新古典经济学:平均成本(马歇尔) • 奈特:人格与历史机遇 • 科斯:交易费用 • 威廉姆森之谜 • 格罗斯曼与哈特:剩余索取权 • 克瑞普斯:企业文化、偶然性 • 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官僚组织与影响成本 • 张五常:不能决定
7.3 企业的类型
• 阿尔钦与德姆塞茨(1972):不同类型的 企业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偷懒问题

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课后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课后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袁庆明著,2011年版)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二、单项选择题BBBCDCB三、判断说明题1.错。

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

如果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错。

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不同,前者强调均衡与理性选择,后者的核心是演化和演进观,所以它们不是“修正”关系。

3.对。

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理性选择观等。

•五、案例分析•1.答:(1)常言道,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

该制度扭曲了人的行为,使人们为了一点私利不惜视人类神圣的爱情、婚姻为儿戏,说明该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2)说明人都是追求私利的。

任何制度下的人都是经济人,制度设计要立足于人的经济人本性。

2.答:(1)反设事实方法,也就是对历史事实和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2)学术研究不能过于迷信既有的理论,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二、单项选择题CBACCBA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易费用会上升,它会阻碍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答。

错。

高额的交易费用并非总是具有不利的影响。

对于有害的交易,如毒品交易、走私交易、野生保护动物交易、赌博交易等等,政府通过严厉的打击,以提高其交易费用,则具有减少和阻止有害交易发生的积极作用。

3.答:对。

有些技术进步会降低交易的信息费用,但有些技术进步会使商品更复杂,增加了解商品属性的交易费用。

•五、案例分析1.答:(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信息费用和谈判费用。

国宝卖成了“白菜价”,即买者没有得到其真实价值,是交易费用高昂的结果。

(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频率低和机会主义。

第07章 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第07章 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 二、完全合同理论:团队生产理论和委托代理理 论
• (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企业是一种团队协作生产的载体 • 剩余索取权的配置 •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 委托代理论的三个主要模型 • 机制设计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关系
• 三、不完全合同理论
论。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 企业理论
• 一、科斯关于企业起源和性质的理论
• 以交易费用为出发点解释企业的起源:企业的出 现是因为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 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场既然能够组织交易, 为什么还需要企业。企业和市场的不同之处。
• 企业为什么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 张五常:企业契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签署的,市 场契约是中间产品商签署的。
•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企业的四个基本问题:
• 第一,企业的本质和起源,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协 作生产的组织,企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技术条件要求协作式生产组织模式出现而产生的。
• 第二,企业的边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互作用 的结果,企业的边界受资本规模的约束。
• 第三,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权力结构,揭示了资本 和劳动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 思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魁奈和斯密的关于企业的看法。 • 魁奈从生产角度研究企业,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生
产组织,企业依靠契约组织起来并界定不同主体 的权力,决定企业产生和企业组织制度选择的因 素是技术积累和生产力发展。
• 斯密则是从分工和合作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起源 和企业内部权利的配置。
• 第四,企业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从手工作坊和工 场,到工厂制度,再到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控制权而无索取权;有索取权而无控制权
(二)企业产权配置 1.资本雇佣劳动 马克思的解释: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资本家 与劳动者的非平等地位决定了资本对劳动的雇佣 新古典的解释:资本比劳动更加稀缺

奈特的解释:雇主是风险中性者,雇员是风险规避者,雇 员将“风险佣金”支付给雇主,而自愿获得小于期望收入 的确定性等价工资,从而资本家获得剩余索取者。 哈特的解释:非人力资产是企业的基本特征,所以企业的 所有权应赋予物质资产所有者,并通过物质资产实现对人 力资产的控制。 张维迎的解释:企业家能力的甄别,具有足量个人资产的 人才能被信赖为合格的企业家,因为资本可以传递有关经 营能力的信息,在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只有资本家才能充 当企业家,只有资本雇佣劳动才能保证只有合格的人才被 选为企业家;相反,劳动雇佣资本,则企业家或经营者市 场上将会被东郭先生所充斥。

三、国有企业产权与产权改革 (一)国有企业产权 1.国有企业“国家利益至上论” 2.国有企业产权“虚置” 3.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错配 经理人用于控制权但并没有索取权 (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从战略上收缩国有企业 2.建立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机制 3.建立合理的产权流转机制

(6)结论 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是为“便 宜没好货”的经济学解释;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 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全信息结构下少得多,甚至非常少, 因而交易市场的运行是低效率的;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劣币驱逐良币,劣才驱逐良才。 这就是“分不出好歹”的经济学。

(二)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二)企业的边界

等同于对企业规模的分析,唯一取决于生产的技术 水平,企业的最优规模将由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 低点决定。
二、企业的本质与边界——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一)企业的本质与边界——科斯的观点 1937年,科斯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企业的性 质》。 科斯《企业的性质》产生背景:


(1)没有购买保险时,张三的期望效用为:

3 2 1200 2400 1680 5 5

结果,又会部分次高质量的旧车退出市场,这一过 程不断发生,直至高质量旧车全部退出市场,市场 上只剩下低质量旧车,均衡的市场价格为1000— 1200美元之间。
(5)结果 低质量旧车将高质量旧车排挤出市场 图A表示旧车的平均质量随价格的上升而提高; 图B表示由于买主了解到旧车价格越低,其质量就越低,即 所谓“便宜没好货”,旧车需求曲线将会向后弯曲,表明 旧车市场需求不仅依赖于价格,而且依赖于质量。另一方 面,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 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高风险的消费者把低风险的消 费者赶出保险市场。
(三)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银行不了解每个借款人的信用可信度。 其中一些人风险程度低,借来的钱用于稳定但回报不高 的项目上; 另一些人风险程度高,用于风险极高的高风险项目上, 他们属于信贷市场上的次品,赖账的可能性高。 如果银行希望通过提高利率来达到供需平衡,就可能不 幸地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把那些低风险的借款人 驱逐出市场。

是“企业替代了市场”?或者是“企业家的协调替代 了价格机制的协调”?还是“企业内的‘中心、权威、 命令和计划’替代了分权的市场机制”? 《企业的性质》就是要探究上述“替代”的性质。

(二)企业的本质与边界——威廉姆森的观点 1.企业的本质 2.企业的边界 (三)企业的本质与边界——产权经济学观点 1.企业的本质 2.企业的边界 (四)企业的本质与边界——团队生产理论观点

理论:传统企业被作为“黑箱” 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获得卡塞尔旅行奖学金——美国访问 参观了福特公司

科斯在福特公司看到了什么? 我今天去了福特汽车公司,。。你首先必须知道我没有 致福特公司的介绍信。 由于只能通过会晤多少负有责任的高级职员来获得我需 要的资料样本,所以对接近公司心存疑虑。。。 用下述方式去干这件事:我抵达福特公司的办公大楼时, 进去询问是否可以会晤埃德赛尔·福特先生——亨利.福特 的儿子,现任福特总经理——我被告知他已经出城,当然我 并不指望他在城里。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一、企业产权 (一)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剩余:企业总收入中扣除固定契约性报酬后的剩余收入 所有者索取或控制剩余权利 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剩余索取权:剩余收入的收益权或要求权。



剩余控制权:控制剩余分配的权利。

(1)假设
存在一个二手车市场,分别有100人希望出售二手车,同 时有100人想买旧车。 高质量和低质量的车各占50%,并且买主和卖主都了解 这些信息。 预期售价:高质量车2000美元,低质量的车为1000美元。 潜在买主对高质量和低质量汽车的预期支付价格分别为 2400和1200美元。

例题1:兰州百合的市场均衡
兰州百合是中国四大百合系中唯一可食用的品种,质量 上乘,还可作为药用。市场价格较高,40—80元/斤 普通百合价格为10—20元/斤。因此,大量次品充斥市 场,消费者难辨真伪,最终次品将正品逐出市场。

例2: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问题
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科学家等高技术高薪职 业中,女性比例大大低于男性比例。 当雇主不能够从各种生产率组合的人群中选择高生 产率的雇员时,将会选择预期招聘成本最小的办法 来选择员工。
如何理解科斯答案? 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不为零 为了节约这些费用,“一系列合约被一个合约替 代”——生产的组织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一系列合约”?什么是“一个合约”? 为什么一个合约替代一系列合约可以节约市场的价 格机制费用? 在签定了“一个合约”之后,生产如何进行? 管理、命令和权威——本身也由合约来限定。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七章 企业理论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与边界 一、企业的本质与边界——新古典经济学观 点 (一)企业的本质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均衡理论基础上,集中说 明市场交易中价格在平衡市场供求中的作用。 企业被简化为一个假定,即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能够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理性决策的企业家。 支配企业行为的,是冥冥之中的“看不见的手”。

第三节 公司治理
一、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基本概念 委托人:不拥有私人信息,在信息占有上处于劣势的参与者; 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在信息占有上处于优势的参与者。 例如:父母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如何监督孩子花钱 逆向选择:事前的非对称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结果 道德风险:事后的非对称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结果 “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模型”

(四)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
二、道德风险

当委托人面临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往往可以选择道德 风险。代理人利用自身拥有而不被委托人观察到的私人 信息,改变签订契约前的行为模式,从中获取更大的预 期收益,这一过程将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例3:汽车保险
假设张三有财产¥100000,其中有价值为2万的汽车一辆。 该汽车被盗窃的可能性为25%;如果安装一个防盗装置,汽 车被偷窃的概率将减小到15%。假设安装该装置的成本为 1950元。 (1)现状有一种汽车完全保险,公平的保险费用为 20000*0.25=5000 问张三愿意购买这种保险吗? (2)如果没有投保,张三会安装防盗装置吗? (3)在购买了汽车完全保险后,张三还会安装防盗装置吗? (4)如果张三因为投保而产生麻痹心,使被盗概率从0.25 提高到0.35,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是逆向选择的特例,是逆向选择问 题的两种解决方法。
1.逆向选择 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 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代理 人利用这些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合同,使得委 托人处于信息劣势,从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是为逆 向选择。 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旧车市场(质量越来越低,价格越 来越高); 保险市场(投保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保价越来越高); 信贷市场(贷款人的信用越来越差,利率越来越高); 劳动力市场、保健品市场等等。


科斯的问题 既然市场价格机制可以自动协调个人之间的生产和 需求,为什么存在企业这样内部不运用价格机制的 组织? 为什么企业家协调与价格机制的协调总是并存的?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科斯答案


在市场里存在企业的原因是: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 免费,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出现在市场经 济之中。 但是,为了节约更多的交易费用,企业要支付更多 的组织成本。 The limit to the size of the firm is set where its costs of organizing a transaction become equal to the cost of carry it out through the market.

(2)信息对称时: 信息对称,则买主容易确定旧车质量,市场交易不 存在问题。 于是,低质量旧车将在1000—1200美元之间的某个 价格出售,高质量旧车按2000—2400美元之间的某 个价格交易。

(3)信息不对称时 买方策略:由于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不对称,买主不能掌 握某辆旧车的具体质量,于是,买主不得不对每辆旧车的 平均质量进行推测。在两种车概率相等的假设下,典型的 买主将以预期值来购买这辆旧车,愿意支付的价格为:

2.劳动雇佣资本 3.利益相关者

二、企业制度与企业产权 (一)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的产权 也称为个体企业,是“古典式企业”,产权主体单一, 不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 (二)现代公司企业的产权 1.有限责任制度 2.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 3.股东和经理层分享企业所有权 4.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r-stock-owned-plan, ES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