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坝体填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1.1 概述本工程挡水建筑物沥青混凝土心墙堆渣坝,坝顶高程391.50m,坝顶宽度6.00m,坝轴线长度300.00m,最低建基面高程为332.00m,最大坝高59.5m。
沥青混凝土心墙为直线形,顶部高程为389.00m,顶宽0.6m,向下逐渐加厚,心墙最大底宽2.82m,底部最低高程335.00m,在心墙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基座。
1.2 施工进度计划与强度分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沥青混凝土心墙2015年2月1日开工,2016年01月25日施工完成。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月平均上升速度5.1m/月,每天施工均不超过2层,沥青混凝土心墙总量为10656m3,月施工平均强度920m3/月。
沥青混凝土最大浇筑仓面为最大底宽处,单层铺筑面积169.2m2,按照25cm 摊铺,层间间隔按照4小时计算,浇筑强度为10.6m3/h。
1.3 沥青混凝土施工布置1.3.1 施工道路布置沥青混凝土施工道路基本上利用现场开挖、填筑道路,除此之外,为保证沥青混凝土施工期间坝区上下游间运输顺畅,拟在大坝填筑区左右岸各布置一道跨越心墙的钢栈桥。
钢栈桥为移动式,坝体每上升一定高度进行一次拆装,左右岸轮换使用。
1.3.2 施工风、水、电布置供风:主要用于层间结合部位杂物的清理,采用一台3m3移动式空压机供风即可。
供水:同主坝堆石体供水管路。
供电:利用左右岸布置的变电站作为沥青混凝土施工设备及照明用电源。
1.3.3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在大坝上游右岸高程367.0m处,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布置图》。
根据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高峰强度结合工程附近具体情况,选择LB10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其生产能力为60~80t/h,生产能力完全满足施工强度要求。
1.4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1.4.1 沥青混凝土设计参数沥青混凝土主要设计参数:容重大于2.37t/m3,孔隙率≤3%(芯样)或孔隙率≤2%(马歇尔试件),渗透系数不大于1×10-8cm/s,水稳定性不小于0.9,沥青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为19mm,沥青混凝土设计参数详见下表。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填筑施工工艺及设备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填筑施工工艺及设备左图所示是平昌项目部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主要组成部分。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组成: 1、铁拓机械生产的500型全自动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1套;2、大容量矿粉贮藏罐1个;3、30t散装沥青加热贮藏罐1个;4、仓库3个,分别是燃料(煤块)堆放仓库1个,粗集料堆放仓库1个,细集料堆放仓库1个; 5、拌和系统中央控制室1间。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布置在大坝左岸下游与3#营地混凝土拌合站相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距离大坝铺筑现场700m,运输方便,可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热量损失;该处地质和排水条件良好,不受洪水威胁;位于坝区下风口,且远离生活区,有利于防火及环境卫生。
右图所示是成品沥青混凝土装车转运上坝,下方是一台装载量为5t的自卸汽车正在装车。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饱和施工状态,视运距和运输量而定,一般配备两台以上自卸汽车较为合适,平昌项目部因运距不足1000m,拌和系统单位时间内产量不高,所以转运汽车仅配备了两台5t自卸车。
实际拌制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68℃之间,骨料加热温度稍高,在190℃~205℃之间。
拌制混合料投料顺序为先投骨料和矿粉干拌15s,再喷洒沥青湿拌45s, 拌出的沥青混合料色泽均匀、稀稠一致,无花白料、黄烟及其他异常现象,卸料时均未产生离析。
左图所示是一台Lg380型心墙专用摊铺机。
Lg380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主要组成:由左至右依次是成品沥青混凝土料仓、驾驶室、过渡料料仓,沥青混凝土成型控制模板位于过渡料料斗的正下方。
工作原理:摊铺机启动前,先在上一层完成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上标注出心墙轴线,准备工作做完即可启动摊铺机预热,之后用经改装的ZL50CN装载机向左边料斗上沥青混凝土熟料,同时用一台反铲向右边料斗上事先准备在心墙一侧的过渡料,待两个料斗中料量合适时,摊铺机即可向前方推进,推进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料斗下方的视频中心线要与心墙轴线吻合,中心线偏差应控制在±5mm内。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堆石坝结构和施工流程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堆石坝结构和施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与堆石坝结构解析及施工流程概述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和堆石坝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两种坝型,它们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各有特点。
沥青砼心墙坝施工方案

沥青砼心墙坝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x县哈日不呼镇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81°36′—81°40′,北纬45°01′—45°15′,坝址距离哈日不呼镇以北约15km,距离温泉县约45km,距离博乐市约69km,距离乌鲁木齐市596km。
水库总库容323.25 万m3。
大坝坝顶高程1227.9m,坝顶长度550.0m,最大坝高36.0m。
沥青砼心墙长度220 m,宽度0.3 m,小(1)型四等工程。
工程区有道路通往温泉县,对外交通较为方便。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沥青砼心墙坝、导流灌溉洞工程、溢洪道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供电线路工程、观测设施、大坝安全监测及水情测报系统、机电设备采购及安装、金属结构设备采购及安装等。
二、施工方案:1.设计要求:包括沥青砼心墙支座、沥青砼心墙放大角、沥青砼心墙、过渡料填筑、坝体砂砾石填筑等。
1.1沥青砼心墙支座:标号C25F200W6,底宽4 m,坡度1:0.5,厚度0.8 m,固结灌浆,2排,孔距2 m,孔深2 m。
1.2沥青砼心墙放大角、沥青砼心墙:沥青砼心墙放大角与沥青砼心墙支座交接处刷砂质沥青瑪蹄脂一道,宽度 1.2 m。
沥青砼心墙放大角每台收0.1 m,共收两台,第一台沥青砼心墙放大角宽度为0.7 m,高度0.3 m,第二台沥青砼心墙放大角宽度为0.5 m,高度0.3 m,再收成沥青砼心墙宽度为0.3m,高度至防浪墙底部1225.90m高程处用紫铜片止水连接。
侧面也用紫铜片止水与防渗墙连接。
1.3过渡料填筑:过渡料最大粒径小于200mm,小于5mm粒径含量为25.40%,小于0.075mm粒径含量为5%,Dr≥0.85,采用料场筛分料。
过渡料填筑宽度为沥青砼心墙每边1.5m,高度填至高程为1227.70m处。
1.4坝体砂砾石填筑:采用砂砾料填筑,最大粒径小于600mm,级配连续,碾压层厚度为0.8m,Dr≥0.85。
坝体砂砾石填筑高度填至高程为1227.70m处,前坝坡坡度1:2,后坝坡坡度1:1.8,在1215.9m高程处设置一道2m马道。
沥青砼心墙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砼心墙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沥青砼心墙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引用标准 (5)2、工程概况 (6)2.1工程概况 (6)2.2工程水文、气象 (7)2.2.1气象 (7)2.2.2水文基本资料 (7)2.3工程地质 (10)2.3.1河谷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10)2.3.2坝址岩溶发育特征 (11)2.3.3坝址水文地质特征 (13)2.3.4物理地质现象 (13)2.3.5软弱夹层 (14)2.3.6岩石(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14)2.3.7岩体基本质量 (15)2.3.8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5)3、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17)3.1施工流程规划 (17)3.3施工主要材料及水、电的供应方案 (19)4、施工布置 (21)4.1块石、碎石、砂场 (21)4.2混凝土拌和站 (23)4.3模板与金属加工工厂 (25)4.4施工营地 (25)4.5施工道路布置 (27)5、施工进度计划 (34)5.1施工进度总进度计划要求 (34)5.2本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35)5.3保证施工进度的工期安排要求 (36)5.3施工总进度计划图与网络图说明 (36)6、单位工程施工导流 (39)6.1设计导流及渡汛标准与导流建筑物 (39)6.2导流建筑物 (39)6.3基坑排水 (40)6.4临时渡汛与建设期防汛安全 (41)7、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43)7.1施工测量 (43)7.2土石方明挖工程 (43)7.2.1土方、砂砾石开挖 (43)7.2.2石方明挖 (44)7.2.3可能地质缺陷预处理方案 (47)7.3支洞与灌浆平洞开挖 (48)7.4边坡与洞身溶洞锚杆钻孔与植筋 (53)7.5边坡混凝土喷护 (56)7.6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8)7.6.1灌浆工作简述 (58)7.6.2灌浆试验 (61)7.6.3固结灌浆 (65)7.6.4帷幕灌浆 (73)7.7堆石坝填筑 (85)7.8混凝土工程 (86)7.8.1水泥混凝土工程 (86)7.8.2沥青混凝土心墙 (90)7.9砌体工程 (95)7.9.1浆砌石 (95)7.9.2预制块护坡 (96)7.10预埋件埋设及金属结构设备制安 (97)7.10.1预埋件制作与安装 (97)7.10.2观测设备安装 (99)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3)9、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1)9.1安全生产 (111)9.2文明施工 (114)10、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117)11、工期保证措施 (118)1、引用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
水库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设计

计 相 对 密度 控 制指 标 , 沉 降率 也趋 于 稳定 。
2 . 2 . 2 过 渡料
2 1 0 . 0 m。根据 当地料场筑坝料 的情况 , 参 照已建 工程 , 结合地震基本烈度为 7 o , 拟定 大坝上游坡为
1 : 2 . 2 5 , 从安全 、 经 济和 便 于施 工 等 方 面 考 虑 , 下 游
m ,
坝0 ~ 5 . 0 k m。坝体填筑 时 , 为 了施工方便和
节约 投 资并 满 足 稳定 的要 求 , 坝体 均不 进 行分 区填 筑, 而 是 采 用统 一 的 砂 砾 石 标 准 , 相 对 密 度 不 小 于 0 . 8 5 。 为 充分 利 用建 筑 物 石 方 爆 破 料 , 同 时考 虑 下 游排 水 ,在 下 游坝体 1 7 3 3 . 5 m 高 程 以下 采 用建 筑
cm ,
2 坝 体 设 计
2 . 1 坝 体 轮 廓 设计
头道 沟水库拦河坝 为沥青混凝 土心墙砂砾石
坝 ,最 大 坝 高 5 2 . 4 2 n l ,坝 顶 宽 取 8 r n,坝 顶 长
碾压 1 0 遍, 相 对密 度 Dr = O . 9 2 > 0 . 8 5 , 能 满 足 设
底 部厚 度 1 . 0 m, 心 墙 底 部通 过 混 凝 土基 座 与 坝基 混 凝 土 防渗 墙 连 接 , 心 墙 上 下 游各 设 置 水 平 宽 度 3
m
的过 渡 层 。
2 . 2 坝 料设 计
2 . 2 . 1 坝 壳料
坝为沥青 混凝土 心墙砂砾 石坝 ,最大 坝高 5 2 . 4 2
验, 坝体 防渗效果 良好 。
物 石方爆破开挖料填筑 , 填筑标准为 : 孔隙率小于 2 2 %。该坝壳料最大粒径在 2 0 c m 左右 , 粒径较细 , 经现场碾压试验确定 , 选择 S R 2 2 MP振动压路机械 采用低速 2 . 5 5 k m/ h( 1 档中油f 3) 碾压 ,铺料 6 0
凤庆县大摆田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设计

凤庆县大摆田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设计摘要:水库蓄水水源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导流输水放空隧洞等组成,其中,拦河坝相比其他建筑物体量大、投资高,往往是整个枢纽建筑物的关键和核心部分,坝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项目成败及影响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分析论证,最终设计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作为大摆田水库挡水建筑物。
关键词:拦河坝;比选;结构布置;标准;分析计算1.项目概况大摆田水库径流区属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水系,位于澜沧江二级支流岔河中上游。
水库总库容1032.7万m3,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设计灌溉面积2.949万亩。
枢纽建筑物由沥青混凝心墙堆石坝、溢洪道、导流输水放空隧洞组成。
2.坝轴线选择水库选定坝址位于岔河中上游草坝河与酒房河交汇口附近,河道长度630m。
该河段河床开阔,左岸坡趋于顺直,基岩局部出露,左岸坡发育中型古滑坡,滑坡体量36万m3,右岸为凸出的山脊,基岩普遍出露,右岸地质条件较左岸好。
靠坝址下游侧河道急剧转,且右岸地形坡度较陡,不具备布置枢纽建筑物的条件;两支流以上不具备兴建满足规划区用水要求的水库。
经对枢纽建筑物详细布置分析,坝址具备布置枢纽建筑物并满足建库蓄水条件的坝轴线位于河床高程1590.00~1592.00m、河段长116m的范围,但该河段左岸部分被Ⅱ号滑坡体覆盖,要完全避开滑坡体难于实现。
因此,为最大限度避开滑坡体对大坝影响,确保工程安全,本阶段选择不同的上、下两坝轴线进行比选。
经枢纽布置,对两坝轴线在地形地质条件、基础处理、施工条件、安全风险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详见下表。
表1上、下坝轴线方案综合比较表综上所述,下坝轴线区域断层F39穿过下游坝基,左岸分布中型古滑坡体,断层破碎带上部清除处理可能扰动滑坡体,坝体左右岸均存在高边坡,滑坡体和高边坡处理难度和代价都都特别大,存在不可控因素,安全风险大,且上坝轴线较下坝轴线节省投资3824.39万元。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方案

新疆xxxx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方案1.概述xx水电站工程位于新疆xx县境内的xx河一级支流xx河上,是xx河流域xx水力发电规划中“三库六级”中的第五个梯级电站。
xx水电站水库坝址距xx河汇合口18.36km,距xx县20km,距xx市139km。
工程建设任务是发电和承担上游xx水电站的发电反调节,电站建成后能向北疆电网提供3.50亿kW•h的电量,承担电力系统的基荷。
xx水电站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
建筑物级别:大坝、溢洪洞、泄洪洞、发电引水洞进口为2级建筑物;发电洞及电站厂房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
枢纽工程在河床布置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右岸布置导流兼泄洪洞、表孔溢洪洞,发电引水洞及厂房。
本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顶高程1307.60m,防浪墙顶高程1308.80m,建基面高程1216.5m,最大坝高91.1m。
坝顶宽度为10m,坝长439m。
上游坝坡1:2.25,下游坝坡1:1.8,下游坡设10m宽、纵坡为8%的“之”字形上坝公路。
下游坝坡设预制网格梁,网格梁内填种植土种植草皮护坡,预制网格外框为正方形,边长为4.5m,外框预制梁横断面尺寸为:250×140mm(宽×高),内部预制网格梁横断面尺寸为:70×140mm(宽×高),长度为1m,拼成棱形状,棱形边长为1m。
上游坝坡采用素混凝土护坡,护坡厚0.25m,混凝土标号:C25,护坡范围由坝顶至1282m高程,其下采用抛石护坡,厚1.0m。
坝体填筑分区从上游至下游分为:上游砂砾料区、上游过渡料区、沥青混凝土心墙、下游过渡料区、下游砂砾料区、下游利用料区、下游排水棱体区。
⑴上、下游砂砾料区采用C4砂砾料场填筑,最大粒径小于600mm,级配连续。
⑵上、下游过渡料区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上、下游侧,起到一定的支持和保护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作用,上、下游过渡层水平宽度均为3m,等宽布置,过渡层填筑至心墙顶部,底部填筑在建基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坝体填筑施工方案1.概述xx水电站工程位于xx县境的xx河一级支流xx河上,是xx河流域xx水力发电规划中“三库六级”中的第五个梯级电站。
xx水电站水库坝址距xx河汇合口18.36km,距xx县20km,距xx市139km。
工程建设任务是发电和承担上游xx水电站的发电反调节,电站建成后能向北疆电网提供3.50亿kW•h的电量,承担电力系统的基荷。
xx水电站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
建筑物级别:大坝、溢洪洞、泄洪洞、发电引水洞进口为2级建筑物;发电洞及电站厂房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
枢纽工程在河床布置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右岸布置导流兼泄洪洞、表孔溢洪洞,发电引水洞及厂房。
本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顶高程1307.60m,防浪墙顶高程1308.80m,建基面高程1216.5m,最大坝高91.1m。
坝顶宽度为10m,坝长439m。
上游坝坡1:2.25,下游坝坡1:1.8,下游坡设10m宽、纵坡为8%的“之”字形上坝公路。
下游坝坡设预制网格梁,网格梁填种植土种植草皮护坡,预制网格外框为正方形,边长为4.5m,外框预制梁横断面尺寸为:250×140mm(宽×高),部预制网格梁横断面尺寸为:70×140mm(宽×高),长度为1m,拼成棱形状,棱形边长为1m。
上游坝坡采用素混凝土护坡,护坡厚0.25m,混凝土标号:C25,护坡围由坝顶至1282m高程,其下采用抛石护坡,厚1.0m。
坝体填筑分区从上游至下游分为:上游砂砾料区、上游过渡料区、沥青混凝土心墙、下游过渡料区、下游砂砾料区、下游利用料区、下游排水棱体区。
⑴上、下游砂砾料区采用C4砂砾料场填筑,最大粒径小于600mm,级配连续。
⑵上、下游过渡料区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上、下游侧,起到一定的支持和保护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作用,上、下游过渡层水平宽度均为3m,等宽布置,过渡层填筑至心墙顶部,底部填筑在建基面上。
过渡料要求:最大粒径小于80mm,小于5mm粒径含量为25~40%,小于0.075mm 粒径含量小于5%。
过渡料采用C4料场砂砾料筛分加工而成。
⑶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垂直布置,将墙体轴线偏向上游侧,以便与坝体防浪墙连接,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体轴线距坝轴线的距离为3.0m。
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厚度由顶厚0.4m台阶式变至底厚0.8m,底部与混凝土基座接触处厚度由0.8m台阶式变为2m。
心墙顶与防浪墙底连接,心墙顶高程为1307.40m。
沥青混凝土骨料采用P2灰岩料场开采加工料,填料从附近水泥厂就近购买。
心墙基座采用混凝土结构,布置在心墙底部,基座宽度分为4m和8m两种,厚0.8m,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基座间铺设一层沥青马蹄脂厚1cm,心墙与混凝土基座之间采用铜片止水,沿心墙轴线布置。
⑷下游利用料区采用坝基及各建筑物爆破或开挖的石料,最大粒径大于600mm。
⑸棱体排水区棱体排水区位于坝下游坡脚处,顶高程为1231.50m,底部座落于河床基岩上,顶宽6m,上游坡度1:1,下游坡度与坝坡相同为1:1.8。
上游设过渡层及反滤层,各层厚均为2m。
2.施工平面布置2.1 施工道路坝体填筑道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为坝前上坝道路和坝后上坝道路。
坝前道路主要满足上游围堰的填筑,坝后道路主要满足大坝心墙两侧的过渡料、砂砾料、反滤料(Ⅰ、Ⅱ)、排水料、坝前抛石护坡填筑及围堰心墙两侧的过渡料填筑。
具体道路见《坝体填筑道路布置图》。
上坝施工道路及运输强度序号道路类别道路名称长度运输坝料名称运输方量1坝前道路1#道路、3#桥、9#道路1.9KmC2料场砂砾料、上游可利用料场45万m32坝后道路5#道路、2#道路、3#道路、下基坑道路及坝后“之”字路4.5KmC4料场砂砾料、过渡料、反滤料、排水料、坝前抛石442万m3坝沿上下游横穿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自制整体式钢栈桥法,如图2.1,钢栈桥加工安装两座,形成回路,其桥台为I20工字钢,桥面为I20工字钢和钢板(厚5mm),长6.0m,宽3.0m,重5.0t。
图2.1横穿沥青心墙钢栈桥2.2施工用风坝体填筑用风主要为基础面及地质缺陷部位的清理,我部计划采用1台21m3油动空压机移动供风。
2.3 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布置,分别在左右岸EL1307.6m处各安置两台高亮度海洋王照明灯(2Kw),在心墙位置沿坝轴方向上放置两台移动照明灯,满足沥青心墙及大坝填筑夜间施工。
坝面其它施工用电由2台400KV·A变压器及右岸800KV·A变压器引出,在坝面设置配电柜。
2.4 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采取坝后建泵站集中抽水,主要为文明施工用水,由我部洒水车供给。
3.主要工程量坝体填筑主要工程量见下表坝体填筑主要工程量4.坝体填筑施工方案坝体填筑根据总体工期、2011年度汛、蓄水等关键节点要求对坝体填筑进行分期分区填筑:本工程大坝填筑主要分五期进行填筑,五期填筑主要包括如下:Ⅰ期:2010年10月15日~2011年11月16日大坝截流以前主要进行上游围堰及坝下游左右岸坡小断面填筑,填筑道路主要采用原开挖1#、2#施工道路进行上坝,填筑总量为35.29万m3。
.Ⅱ期: 2010年12月1日~2011年4月30日,进行上游围堰及坝体全断面填筑,上游围堰填筑至1266.5m,满足度汛要求,填筑施工道路采用坝前1#及9#施工路进行填筑,填筑方量72.6万m3;大坝全断面填筑至1238m,填筑道路主要采用原开挖1#、2#施工道路进行上坝,填筑方量77.6万m3。
Ⅲ期:2011年5月1日~2011年7月31日,坝体全断面填筑至1272m,坝前小断面填筑至1276m,填筑施工道路采用2#施工路及坝后“之”字路进行坝体填筑,填筑工程量197.7万m3。
Ⅳ期: 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30日,坝体全断面填筑至1298.5m,填筑施工道路采用2#施工路及坝后“之”字路进行坝体填筑,填筑工程量95.1万m3。
Ⅴ期:2011年10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坝体全断面填筑至1306.5m,完成大坝主体填筑,填筑施工道路采用2#施工路及坝后“之”字路进行坝体填筑,填筑工程量8.59万m3。
坝顶结构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5日施工,填筑工程量0.44万m3。
以上坝体填筑总方量为387.74万m3(坝体砂砾石填筑及利用料填筑总量)。
填筑时,靠近上、下游坝坡部位适当超填、超碾,坝体每上升2~3m采用反铲按设计坡线削坡一次。
坝体上升2~3m后,安排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坝坡护坡施工。
上游围堰坝料填筑主要由C2、C4料场开采及业主指定的可利用料区开采,坝体填筑料主要在C4料场开采,其次为业主指定的可利用料区开采。
坝料开采主要采用1.6m3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运至坝面后按设计厚度摊铺并用推土机整平,振动碾碾压至设计要求。
5.坝体填筑施工方法大坝填筑遵循均衡平起的原则进行,坝体填筑,总体上遵循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碾压全断面平起均衡上升的施工方法。
对坝壳料,根据坝面面积大小及各类坝料分序、分区的不同,将坝面沿坝轴线方向按50~100m分成若干个单元。
在各单元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各单元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流水作业。
各单元之间进行鲜明标识,标明摊铺、碾压、检验等工作状态,以避免超压或漏压。
5.1大坝填筑工艺流程5.2坝料开采加工与平衡5.2.1料场概况本工程利用料堆放场为业主指定十四局隧洞开挖利用料,堆存于坝后右岸,利用料约20万m3,坝体各种填筑料共计491.694万m3。
砂砾石料来源于C2、C4砂砾料场。
上游围堰填料主要来源于C2砂砾石料场:位于xx坝址的右岸Ⅱ级阶地上,距离坝址直线距离0.7~1.4km,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冲积物,岩性为含漂石的砂砾石层,地下水埋藏浅。
砂砾石料主要来源于C4砂砾料场,C4料场位于坝址左岸下游Ⅵ级阶地上,为草地,距离坝址直线距离2.9-3.7km,无用层薄,有用层厚,无地下水干扰,开采方便。
料场上部多覆盖Q3风积低液限粉土,平均厚度1.5m;下部砂卵砾石层中,上部有0.5m~1.0m 厚的风化层,须剥离,因此,C4砂砾石料场上覆无用层平均厚度约2.0~2.5m,下部有用层勘探厚度50m,储量900万m3。
5.2.2料场复查根据对C4砂砾料场的复勘核查,C4料场距离坝址直线距离4. 3km,粘土层厚度:1.2m~5.0m;无用层(粘土层、土石混合层及胶结层)厚度:1.5m~9.8m;下部有用层勘探厚度50m,储量约745万m3。
根据对C2砂砾料场的复勘核查,C2料场距离坝址直线距离1. 5km,粘土层厚度0.7m~1.5m;探明可利用厚度7.83m~8.5m,储量约24万m3。
5.2.3料场规划5.2.3.1料场剥离:根据C4料场地势平缓,面积较大的特点并结合上坝工期及强度安排综合考虑。
C4料场顶部覆盖层采用一次性剥离,1.6 m3反铲装车20t自卸车配合拉运至开采区外进行堆存; C4料场过渡料开采区围较小,采用1.6 m3反铲自上而下一次剥离,剥离的覆盖层用于过渡料开采施工道路的修筑。
5.2.3.2分区开采:C4料场根据开采时段、面积、数量、强度及机具不同,将料场分作四个开采区,其中三个开采区为坝壳料开采区,每个区以独立工作面分作4个台阶(台阶高度4~5m)立面交替进行开采。
一个开采区作为过渡料开采区,进行过渡料开采及加工。
5.2.4料场开挖(1)清表:砂砾料开采前,首先由220HP推土机进行水平清表。
由1.6m3挖掘机装料,20t自卸汽车拉运至弃渣场。
(2)砂砾石料开采:主要由1.6m3挖掘机分层开采, 20t自卸汽车拉运至填筑区。
(3)施工机具配置: 1.6m3反铲挖掘机17台,20t自卸汽车130辆。
5.2.5坝料加工(1)过渡料加工过渡料根据料场复查资料,在C4料场选取适当位置进行开采,1.6m3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蓖条筛作业平台;经蓖条筛过滤后,3m3装载机配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堆存场;填筑时3m3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作业面。
(2)排水棱体料加工排水棱体料采用过渡料加工的超径石,3m3装载机收集、堆存、装车,填筑时3m3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作业面。
(3)反滤料加工①粒径150mm~80mm反滤料利用过渡料超径石加工,在20t自卸汽车上架设自制蓖条筛,蓖条筛间距165mm,1.6m3挖掘机装。
②粒径80mm~5mm反滤料利用加工好的成品过渡料,在过渡料堆放场人工筛分制备,堆放于过渡料附近,填筑时采用3m3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填筑区。
5.2.6 坝料平衡计划本工程坝体填筑总量491.694万m3,其中过渡料21.89万m3,反滤料3523.9m3,排水棱体料16130m3,砂砾石填筑料444.99万m3;利用料20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