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液体的压强说课ppt

液体的压强说课ppt

产生原因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与流速的关系
特点 浮力
学情分析
心理特征 知识储备 技能储备
精力旺盛,好奇好动, 好表现。
对压强的概念和固体压强 的计算都有了一定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学生加深对液体压强 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对生 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
复习回顾 巩固新知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实验一
实验二
液体压强的特点
盐水

潜水员在水下 工作时,会受到来 自身体周围各个方 向的压强,而压强 也会随着深度增大 而增大,人体所要 承受的压强是有限 的,所以需要穿特 制的潜水服。
潜水员的潜水服所需要抗的压强又该怎么计算呢?
教学过程设计
激趣质疑 引入新知
实验观察 学习新知
作业布置 应用新知
复习回顾 巩固新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2、液体对容器的哪些部位有压强? 3、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指向那个方向? 4、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怎样变化?
同一深度的压强有什么特点? 5、密度不同时,液体的压强是否相同?
教学过程设计
激趣质疑 引入新知
实验观察 学习新知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王丽婷 120514025 2012级物理学
说课提纲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九章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 里 流速的关系 五、浮力 六、浮力的利用
知识逻辑图 压强

2024版人教版《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2024版人教版《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压强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计算
01
02
03
压强公式
p = ρgh,其中ρ为液体 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 为液体深度。
压强单位
帕斯卡(Pa),1 Pa = 1 N/m²。
计算步骤
确定液体密度和深度,代 入公式进行计算。
容器侧壁受到液体压强分析
侧壁压强产生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 其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
03
2. 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重复步骤1。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3. 将金属盒放入盐水中,保持与在水中相同的 深度,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 据。
4. 换用其他密度已知的液体,重复步骤3。
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U形管压 强计竖直,避免倾斜。
在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时, 要缓慢移动,避免产生气泡。
船闸
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船闸的两侧与上下游河床相通,闸室 分别与上下游构成连通器。当闸室与 上游构成连通器时,闸室中的水位与 上游水位相平,此时上游的船就可以 进入闸室;同理当闸室与下游构成连 通器时,闸室中的水位与下游水位相 平,此时闸室中的船就可以驶出闸室。
06
实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
方向
液体压强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指向作用面内部。在静止液体中,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02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公式推导与理解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液体深度。
公式推导与理解
公式推导 假设液体内部有一个点 P,该点距离液面的垂直距离为 h。

:8.2 液体内部的压强 (共19张PPT)

:8.2 液体内部的压强 (共19张PPT)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烧杯 水 u形管压强计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 实验步骤:1、研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2、研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 3、研究液体内部各个方的压强
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 1 、 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 2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随深度的增
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个方 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 3、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大小 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 的压强越大
分析论证:
• 水柱的体积V=sh • 水的质量 m=vρ • 水柱对底面的压力 • F=G=m g=s hρg • 水柱对其底面的压强 • P=F/s=shρg/s=ρgh
这些现象与液体的压强有关吗
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
潜水员穿不同Βιβλιοθήκη 潜水服?迷你实验室丙
结论:液体也有压强
• 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 • 学生讨论 并小结 • 1 对容器的底可能有压强 • 2 对侧壁可能有压强 • 3 内部向各个方向可能有压强 • 4 与液体的深度可能有关 • 5 与液体的密度可能有关
液体压强的传递 液压机
帕斯卡原理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 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 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 P1=P2 即F1/S1=F2/S2
小结:
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特点
P==ρgh 液体压强的应用 液体压强的传递
连通器
帕斯卡原理
作业 p145 1 2 3
再见
• (填“=”、“< ”、“ > ”)
液体压强的应用 : 连通器
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原理:

液体压强PPT课件

液体压强PPT课件
在密闭容器中,施加于静止液体的压力可以等值地传递到液体中各个点,且不 改变其方向。
应用实例
液压机、液压千斤顶等。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
在理想液体中,流速高处压力低 ,流速低处压力高。
应用实例
飞机机翼的设计、管道中水流速 度的调节等。
03
液体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 rho gh$, 其中p为液体压强,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深度。
液体静压力
液体静压力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在液体内部 产生的压力。
静压力特点
静压力公式
在静止液体中,某点的液体静压力可 用公式P = ρgh计算,其中ρ为液体密 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到液面 的垂直距离。
在液体内部,静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 而增大,且各个方向的静压力均相等。
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原理
液体压强的定义
液体压强是指在液体中某一点处,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
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以及液体的 深度。
液体压强的单位
液体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其他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巴(bar)、大气压(at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 换算得到。
02
液体压强的产生原理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 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 则压强越大。
该公式适用于静止的液体,即液体内 部各处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的计算实例
计算水塔底部所受的压强
已知水塔高度为10米,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2。代入公式计算得底部所 受的压强为9.8×10^4帕斯卡。

《液体压强说》课件

《液体压强说》课件

液体压强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液体压强理论的发 展:从阿基米德原 理到现代流体力学
液体压强实验技术 的进步:从静态测 量到动态测量
液体压强应用领域 的拓展:从传统工 业到航空航天、生 物医学等领域
液体压强研究的挑 战与机遇:解决实 际问题,推动科技 进步
液体压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液体压强理论的深入研究:探索液体压强的本质和规律,完善理论体系。
液体压强与重力 加速度成正比
液体压强与液 体的黏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Pa): 国际单位制中的 压强单位, 1Pa=1N/m²
巴(bar):工
程上常用的压强



1bar=100kPa
毫米汞柱
(mmHg):气
象学和气象预报
中常用的压强单


1mmHg=133.3
22Pa
英寸汞柱 (inHg):气象 学和气象预报中 常用的压强单位, 1inHg=25.4m mHg=3386.38 P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成反 比
液体压强与液体粘度成反 比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液体密度:密度越大,液 体压强越大
液体深度:深度越大,液 体压强越大
液体温度:温度越高,液 体压强越大
液体流动速度:速度越快, 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压力测量
原理: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工具: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 应用:测量液体压力,如液压系统、水压系统等 注意事项:确保测量准确性,避免误差影响结果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 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h表示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和 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液体的压强》压强PPT课件4-(共34张PPT)

《液体的压强》压强PPT课件4-(共34张PPT)
S1
S2
F1
F2
课堂练习: 1、压强计是研究_____的仪器。当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内部的某一深度时,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两边液面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把一个容器侧壁开一个孔,当往容器中注水时,水会从小孔中喷出,水喷出距离最远的是____孔,这是因为___________.
点击图片演示
实验探究
测试底面积不同,但深度相同的水的压强
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无关
液体内部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点击图片演示
测试深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压强
结论: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压强不同;
深度相同,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提出问题
一.液体压强的规律
(由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1)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2)
一.液体压强的规律
(由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1)
(2)
一.液体压强的规律
(由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1)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上端开口, 底部连通,这样装置称之为连通器
连通器内液面相平的条件:
证明:
液体静止,设想U形管下部正中 有一小液片AB,且F左=F右,又因 为S左=S右,由P=F/S可知p左=p右, 即ρgh左=ρgh右,所以h左=h右, 左右两管中的液面相平。
连通器应用广泛,如四川自贡盐场的自流井、船闸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液体压强的计算实例
计算一个水桶底部受到的水压强
当水深为2米时,水的密度为1000$kg/m^3$,重力加速度为9.8$m/s^2$, 桶底受到的水压强为196000Pa。
计算一个水坝底部受到的水压强
当水深为100米时,水的密度为1000$kg/m^3$,重力加速度为9.8$m/s^2$, 水坝底部受到的水压强为9800000Pa。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马德堡半球紧密压合在一起,然后抽去其中的空气,观察到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将其拉开,证明了液体 压强的存在。
详细描述
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将两个马德堡半球紧密压合在一起,然后使用抽气机将球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此 时,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证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
总结词
03
04
深入研究非牛顿流体、非线性 液体等复杂液体的压强特性。
结合先进测量技术,提高液体 压强的测量精度和范围。
探索极端条件下(如超高压、 超高温)液体压强的规律和特
性。
液体压强与其他物理现象的交 叉研究,如液体的声学、光学
和热学特性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 引言 • 液体压强的基本概念 • 液体压强的计算 • 液体压强的应用 • 液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液体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它描述了液体在重力场中 的压力分布。
02
液体压强与流体力学、液压技术 等领域密切相关,是工程技术和 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调查。
类认识地球和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
05
液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帕斯卡实验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a
·b
纯水
·c
·d
海水
首 页 液体压强 内部压强 生活实例 想想议议 实 验 室 中考试题
4、在以下各图中比较a、b、c各点 的压强大小
小 (1)
•a

•b
(2) •a •b
水(3)
酒 精
•c a• •b
Pb > Pa
Pc > Pb > Pa
Pa > Pb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2)
现象表明: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喷泉中的水柱 能向上喷出
说明液体内部向 上也有压强。
由于液体具有流 动性,液体向各 个方向都有压强
实验探究 1测试底面积不同,但
深度相同的水的压强 2测试深度相同,但密
打开下游阀门B,闸室和下游水道 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闸室水面下降到跟下游水面相平后, 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向下游。
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下 宽能耐压。
公式推导
设想在一玻璃容器内的
液体中有一深为h,截面 为s的液柱,试计算这 段液柱产生的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 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在深 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同种液体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无关
容器内装满水,在它的侧壁的不同深度开三个 小孔,水从孔中射出。试判断图10-5中水从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 象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放在探究影响液 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上,因为 其中研究问题的过程,对学 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我将 主要用实验的方法突破这一 难点。
三、教学方法
我针对初二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喜欢看实验、做 实验的特点,我用多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讲述这节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 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这节课我综合运用目标 导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 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 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同时指导 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记录、对比分析、实验探究、总结归 纳、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 力,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 主人。
液体压强
一 说教材 二 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方法 四 说教学程序设计 五 板书设计 六 布置作业
一 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是在已有的固体压强 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液体的压强的特 点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 本章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三 设计并进行实验
• 学生猜想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设计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 换法”,讨论完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实 验方案,大家互相点评并完善。通过这些 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 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 来认识事物、现象,深入全面理解所学的 知识,这样学得的知识能够保持较深的记 忆。
二、演示实验,提出问题,进 行猜想
(1)饮料瓶侧壁的水流的不同。 (2)向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
璃管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3)向上端开口、侧面蒙有橡皮膜的玻
璃管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4)将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
璃管竖直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这四个实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先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现象分析其中的道理,符 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点。经过这几 个实验的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液体对容器的底部 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有助于接着提 出问题: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常识和已有的知识 进行合理的猜想,不能毫无依据乱猜。进而引出 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介绍压强计的构造,观察 橡皮膜形状的变化所引起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
谢谢
谢谢观看! 2020
第四步、由学生归纳到教师总结液体压 强的特点并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第五步、小结、小结是一节课中不可缺 少的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及时巩 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步、简单的练习,使知识得以应用, 理论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设计
1、产生原因: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a、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e、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深度的实质 4、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 ∵F=G=mg=Vρg=Shρg ∴p=F/S=Shρg/S=ρgh
二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应 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 应用问题。
2.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 题,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 生体验探究过程,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 获得学习的愉悦。
2、教学重难点
四 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设计为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规程为:创设问题情境—— 初步探究——提出猜想——设计 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 证——归纳结论,最后将结论进 行简单的练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 (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
呈梯形状? (2)深海中的鱼体形狭长,且捕到岸上为什 么常常会死亡? (3)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且深水 潜水服比较厚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