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什么是两型社会

什么是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
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
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是重视规划。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调查

环境友好的新机制 , 率先 规划的理念 。长株潭三市始终把规划 和交通条件优越 . 产业和科教 实力较 于资源节约、
强 。 鉴 于长 株 潭 的 基 础 和 条 件 , 发 积 累传 统 工 业 化 成 功 转 型 的 新 经 验 , 的高 起 点作 为城市 大提质 、 大发 展 的 其 展 受 到各 方 关注 。世界 银 行 在 华 首批 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 的新模 式。重点 基本前提 . 努力创新规划理念 . 以国际 的城市 发展战 略研 究就 以长株 潭 为 探 索 六 条新 路 : 一是 新 型城 市 化 规 划 、 的视 野 、 展 的 眼 光 、 革 的 思 路 、 发 改 创 科 两 的各 样 本 , 为长株潭城市群 的区位优势 新型 城市 化 发 展 的新 路 :二是 新 型 工 新 的办 法 . 学规 划 “ 型 社 会 ” 认
家促型社会” 建设 中勇于开 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二是统筹
大 战 略部 署 , 国 家加 快 推 进 新 型 工 拓 ,大胆 创 新 。取 得 了许 多宝 贵 的经 以交通 为 先导 的基 础 设施 建 设 。长株 是 业 化 、 型城 市 化 .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验。我们将这些有益 的探索、宝贵的 潭核 心区 重点 建 设 “ 新 建 七纵 七 横 ” 的城 际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的 重 大 战 略 举 措 。 经验概括为l个字 :理念先行 .统筹 主 干道 ,形成 以城市主干道相连的格 6 “
加速长株 潭“ 两型社会” 试验 区建设 , 发展 , 突出特 色, 创新体制” 。
做 大 做 强 城 市群 优 势 产 业 . 在 高起 对 十 分重 要 的意义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等相关规划的工作 实践与体会 . 成 两型社会 形 背 景下长株淳规划 建设体系创新的 初步思考 , 以期
对 两型社会 建设有所裨益。
日 ,国
关键 词:两型社会 . 准 系,编制体系 : 标 体 建设评
价指标体系 . 机制体系
A bst act: ih t r W t he cons clon of f o— r tu i w
布 的 《 色 建 筑评 价标 准》 GB 53 &20 绿 / 07 06 1 正 式 实施 ,我 国绿 色建 筑 技术 与评 价体 系的 建 立 ,对 积 极引 导大 力 发展 绿色 建筑 ,促 进节 能 省 地 型住 宅和 公 共建 筑的 发展 .都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长株潭 城市 群作 为国 家 “ 两型社会 ” 建 设 综合 配套 改革 实验 医 ,发 展绿 色建 筑更 应 成 为 规划 建设 领域 的 重要 方 向.因 此编 制适 合
or i ent ed o et s ci y” asf e h goal c om bi d ne w lh t Pa 【 P ton 1 e co en r ㈣ i t i g hear t
型社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国
家 建设 “ 两型 社会 ”总 体 要求 指引 下 ,通过 对
筑 评 价标 准等 相 本 文 在参 考 《 长沙 市大 河 蓖两 型社 会城 乡建 设
蒋
编 制体 系
T绒 黻
体系研究纲要)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初Hale Waihona Puke 构想 . 供 研究 探讨 。
的 构建 ,主 要 包括 四个 重 点方 面 :标准 体 系、
31 新 农村建 设标 准 3
【 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f 两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教学目标】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特点、相互间的交通联系2.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特点的差异3.理解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4.感悟“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差异;长株潭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现状和意义。
难点:长株潭发展的内部联系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1.长江三角洲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和“丝绸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二)迅速完成下列问题1.长株潭城市群主要有、、三个城市。
2.三城市中,城市定位:省会指的是,铁路枢纽是,湘潭是。
3.机械行业来说,长沙侧重、株洲侧重,湘潭侧重。
4.冶金行业,长沙侧重、株洲侧重,湘潭侧重。
5.两型社会是指,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的时间是年。
6.长株潭城市群交通部门采用在三市之间开行,方便百姓出行。
(三)请同学们按要求绘图1.描出长沙、株洲、湘潭3城市,以及京广铁路、沪昆铁路的大概位置(红色笔)2.描出洞庭湖、湘江(黑色笔)3.标出贵州省、陕西省的大概位置(蓝色笔)三、精讲点拨交流提升思考课本活动题。
小组交流(组长组织,组员参与)全班交流(小组长把疑问板书在黑板,师生共交流,对回答者所在的小组记分)四、自结采用自己对照黑板上学习目标,自己逐一回顾总结---2分钟五、达标检测当堂过关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A.湖南南部B.江西西部C.湖南东部D.湖北南部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方式有()A.铁路、公路和航空B.铁路、公路和河运C.航空、河运和公路D.海运、河运和铁路3.关于长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市中城市规模最大B.计算机、杂交水稻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C.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D.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基地4.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是()A.设置城市“绿心”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鼓励私人汽车发展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两型”社会——关于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 5期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Vo . No. 13 5
Se p. 2 09 0
20 0 9年 O 9月
J R A FC N R IS UT IE ST OR S R OU N lO E T A O H UNV R IYOFF E T Y&T C O GY (oi c ne) E HN I O Sc l i cs aSe
建 设 生 态 文 明 , 建 “ 型 会 构 两 ’ ’ 社
关 于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建 设 生 态 文 明 的理 论 思 考
谢 朝 柱
( 中南 林业 科 技大 学 , 湖南 , 沙 4 0 0 ) 长 1 0 4
[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 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用生态文明的理念
i d s r ia i n ba e n t n o a i f t d c n mi e e op nta d a p y g e n t c n o y a d l g sa i n t n u t i z t s d o he i n v t al o on o he mo e ofe o o c d v l me n p l r e e h ol g n e il to o p o t h Two o int d o i t o s r c i n b s d o hei n v to ft e ma a e n . B l i g a c l g c lc t n r mo e t e” — re e ”s ce y c n t u to a e n t n o a i n o h n g me t ui n n e o o i a iy a d d c n t u t n t e Two ore e ” s ce y a e t e s r t g c t s nd t e ma n s m b l h c l g c lcv lz t n c n t u t n o s r ci h o — int d o i t r h t a e i a k a h i y o t e e o o ia i iia i o s r c i of o o o h a g h — u ho — a g a g a gl me a i n. ft e Ch n s a Zh z u Xi n t n g o r t o
为什么要建立长株潭绿心区?

为什么要建⽴长株潭绿⼼区?
长株潭城市群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两型社会⽰范区。
所谓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那么,在长株潭城市群中间设⽴绿⼼,完全符合环境友好政策。
⼤家都知道长株潭城市群,好多年前就在说融城。
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意,民间有声⾳甚⾄认为融城实际上已经⾛⼊死胡同。
株洲湘潭两地已经认识到融⼊长沙已经不现实,各⾃发展,相互融合才是硬道理。
当初省政府提出融城,概念是对的,也⽤实际⾏动⽀持了融城,那就是省政府南迁。
遗憾的是当时长沙市政府貌似与省府的发展理念不统⼀,⼤家看到长沙市府并不是与省府相向⾏动,⽽
是西移。
这或许就为以后的融城困难打下了伏笔。
其实⼤家都能理解,长沙⽼⼤哥⼀个城市的GDP就顶株洲湘潭两市总和的⼀倍,换作是谁也没有那么⾼的觉悟,让⼩弟稀释⾃⼰的GDP,所以我们看到长沙⽼⼤哥对于融城是没有多⼤热情的,加上⾼铁时代,长沙已经完全抢⾛株洲的交通枢纽地位,就更没有带着株洲⼩弟⼀起玩的理由了。
但是,话⼜不能说得那么明显,省府只好在三市之间设⽴⼀个所谓的城市绿⼼,民间认为这实际上就是终⽌了融城的实际动作。
从城际铁路发现来看,⼈字形的顶端,长沙在⼤⼒发展西北向,城际铁路的最后肯定是长沙西⾼铁站,这更⼀步巩固了长沙⾼铁枢纽地位,株洲梦寐以求的渝长厦⾼铁再⼀次绕过株洲,去了长沙下⾯的浏阳,株洲只能⼀声叹息!市场经济时代,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明显,可以预见,株洲湘潭以后真的只能靠⾃⼰了!话说回来,长沙这样做有⾃⼰的考虑,但也缺乏发展的眼光,长沙想⽤⼀⼰之⼒与武汉争取国家中⼼城市还是有难度的。
另外,声明⼀下,我本⼈是长沙⼈,我希望长沙更好的发展,带动湖南成为中部
的领头⽺。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Ab t a t : t rt ec mpr h n i e c o d n t e r f r p o r m f u a e r p ltn Ar a h s e n a t o ie , e s o l sa ls e c n e t s r c s Af h o e e e sv — o r i a i —e o m r g a o h n M to o ia e a e u h rz d W h u d e t b ih n w o c p s v W b
20 年 1 月 1 07 2 4日,经国务院 同意 ,国家发改委正
共 安全体 系 ,等 等 。 另一方面是对外联动 。 武汉城市 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是 中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城市群 ,同期获批 “ 两型 ”社会 建设试验区 。 武汉城市圈要加快 发展 ,必须与长株潭城 市群携手共进 。 长株潭的文化产 业 、武汉的动漫创意产 业在中部独树 一帜 ,在 全国具有重 要影响 力和品牌效
谢 平 楼
(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郴州 4 3 0 ) I - 0 0 2
[ 摘要] 株潭城市群 “ 长 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有诸多显著优势,推进长株潭城市群 “ 两
型社会”建 设,意义重 大。 着力发展 “ 应 两型”产业 ,推进城 乡统筹发展 ,着力节能减排 和科枝发展 ,加快体
a d n w ta e i si r e o b i e o r e c n e v n n nv r n n e sr tg e no d rt u l a r s u c — o s r i g a d e i me tfi n l o it . d o n ・re d y s c e y Ke wo d : u a e r p lt nAr a Co y r s W h n M to o i e ; mp e e sv - o r i a i e r f r r s u c ・ o s r i g a d e v r n a r h n i e・ o d n tv - e o m; e o r e- n e v n n n io me tfi n l o it c - c n -re d y s c e y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

份报告 , 向所有 地球 人 发 出了赤裸 裸 的警告 : 由于人 类 的过度消费 , 界 2 3的 自然 资源 已经 被破坏殆 尽。2 世 / 0世
纪 中期开始 , 资源耗 竭 和环 境恶 化 的迹象 已经 显露 , 惊 震
世界的能源资 源危 机 和环境 公 害事件 层 出不穷 。人 们 已 经感受到 了经 济增 长模 式 正走 向 “ 限” 一 , 寂 静 的 极 ¨ “ 春天” 的预言其实也并不遥远 忙l j 一。
20 09年 1 在 丹 麦 哥 本 哈 根 举 行 的 世 界 气 候 大 会 聚 2月
化和信息技术 革命 的推 动 下 , 世界 经济 增 长从 19 9 1年 的
15 .%提高到 20 0 7年 的 5 2 , 均增速达 到 3 5 。20 .% 年 .% 08
焦 了世人 的 目光 , 发 了人 们 对资 源 、 境 的 持续 关 注 。 激 环
继续 消耗地球资源 , 那么地球资源将于 27 0 5年耗尽。报据
社会” 建设 内涵 、 外延 、 征 , 特 以期推 进 “ 两型 社会 ” 建设 中 新的创新 和实践 。
英 国《 卫生》 消息 ,05年来 自世 界 9 国家 的 130名科 20 5个 6
一
“ 型 社 会 " 设 是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两 建
基 金
作者简介 : 叶文忠( 9 9 ) 男 , 16 一 , 四川广安人 , 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 、 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研 究。
8 5
( 中国经济超速增长的内驱作用 二) 17 至 20 99年 0 4年 中 国 G P平 均 增 长 9 6 , 从 D .% 且
理念 , 要把节 约资源作 为基本 国策 , “ 发展循 环经 济 , 护 保 生态环境 , 快建 设资 源节 约 型、 加 环境 友好 型社 会 ( 称 简 “ 两型社 会 ” , 进经 济 发 展与 人 口、 源 、 境相 互 协 )促 资 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经济安全 ,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不受根
本威胁的状态 ,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国家经济 安全集中体现在 :国家经济和政治主权独立 ,经
多美元 ,基本达到了小康 , 同时也消耗 了大量 但
的资源 ,石油 、铁矿石等资源越来越依赖于国际
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 ,地处经济不发达的中
部地 区 , 工业 化 、 城镇化 发 展相对 滞后 。 十一 五” “
环境挑战,突出表现为 自 然灾害增多 ,恶劣气候 频繁 、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 、水资源短缺等等 ,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 的 主要任务之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的宏伟 目 ,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 标 献 。十七大之后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 国家确定为 “ 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 试 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建设要求 以最少的资 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 ,人们 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 自 然生
各种资源的人均值大部分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
、
保 障 国家经 济 安全 源自平 ,如我 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 4位 , 但人均耕地 面积只有 1 . 4亩, 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4 ,但人均淡水资源
所谓 国家经济安全 ,是指一个国家保持其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 、整体经
4 2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2 1年第 5 0 1 期
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 、以及 人与 自 的和谐性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活动必 然 须遵循 自然规律 ,强调人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 ,既 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生 态文 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 刻反思的成果 ,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 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 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
市场。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能耗 、低效率 的粗放 型增长方式 ,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 ,必 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宏观 目标 的实现。【因此 ,建设两型社会 ,控制和降低 国 2 】 家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 的依赖程度 ,根本上讲是
关系到 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大战略方针和战略 决策 ,具有十分重要 的战略意义。
济运行不受外部势力恶意侵害的能力 。只有 国家
不到世界平均值的 1 ;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 2 1 / 4 00 年居世界第 2 ,但人均 G P不足 400 位 D 0 美元 , 不到全球平均值的 4%,居世界第 10 0 0 位。 改革开放 3 多年来 , 国经济取得了举世嘱 O 我
前重要的话题 ,如矿产资源短缺 、能源问题、水
资源保护 、 环境保护、 发展不平衡等, 处理不好 ,
改革试验 区,是 国家 中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 ,对于促进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
有 重 要 的战 略意义 。
一
会给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 , 物产丰富 , 但人 口众多,
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湖 南经济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可持 续发展 ;长株 潭城 市群 中图分类号 :F0 1 6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14 2 1 )5— 0 1 0 6 2— 92(0 10 0 4 — 3
党中央 、国务院选择湖南 的长株潭城市群和 湖北 的武汉城市圈为 “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
随着 世界 经 济 的发展 ,人类 面 临着严 重 的生 态和
交通条件制约 ,发展后劲 明显不足,中部地 区的 发展需要 国家给予新 的政策 。选择长株潭城市群 和武汉城市圈做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 , 将有利 于解决 中部地区发展瓶颈 , 促进中部地 区大发展 。
四 、加快 湖南 经济建 设
( 湖南城市学 院 学报编辑部 ,湖南 益 阳 4 3 0 10 0)
摘
要 :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 友好型社会事 关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 ,事关 国家可持续发展 ,保障经
济安全和 国家安全 的重要举措 ,是推 进生 态文 明建设和 实现我 国可持 续发展 战略的需要 ,对促进 中部崛起 和
着时代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世界各 国面
收 稿 日期 :2 1-72 0 1 —0 0
的认知 、社会经济体制 、生产消费行为 、社会精
基 金项 目:湖南 省2 1年 软科 学计 划项 目 ( 0 1 K 0 5 01 2 1Z 3 1 )
作者简介:廖建勇 ( 9 5) 16 .,男,湖南安化人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济独立和领土完整已成为国家独立的主要标志 ;
国家 内部政治安定 ,经济稳定 、持续增长 ;经济 结构协调合理 , 支柱产业 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 自 然环境和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合理保护 ;政府具 有对经济 的宏观调控与治理能力 ;企业的国际竞 争力不断增强 ;… 与本国发展相关 的国际政治环
二 、推 进 生态 文 明建设
境基本稳定等等。
随着信息化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任何
一
个主权 国家都成为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参与
国际竞争 。 国际竞争会给国家经济带来金融风险、
汇率风险、信息安全风险 、国际贸易风险 、外资 风险、民族工业风险等经济安全 问题 。同时 ,随
生态文 明是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在 自然与社 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人与 自然关系
第 3卷 第 5 2 期
2 1年 9 01 月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HUNAN T UNI CI Y VERSI Y T
、) 3 . 1 2 No 5 .
S p .2 1 et 0 1
长株潭 两型社 会建设 的意义
廖 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