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PFC-数据窗口服务

图解PFC-数据窗口服务
图解PFC-数据窗口服务

数据窗口服务:

数据窗口(datawindow)是PowerBuilder的灵魂,我们总是基于数据窗口在开发应用,所以我们会在数据窗口上面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PFC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服务,我们拿来用就可以了

实现数据窗口服务的必要条件

所有要用到数据窗口服务的数据窗口都必须是PFC用户对象u_dw的后代,即由u_dw 继承而来。否则将不能实现PFC的服务。

行选择服务

行选择服务可以使我们对数据窗口中的行进行多功能选择。其中包括:单选、多选、扩展选择。应该注意的是,选择的行与当前行的概念是不同的。

(图36)

基于表authors制作一个数据窗口对象d_authors,如图36

(图37)

在w_sheet_authors窗口上面放置用户对象u_dw。如图37

(图38)

将数据窗口d_authors与数据窗口控件相关联。如图38

(图39)

在数据窗口控件dw_1的constructor事件上面添加脚本:this.settransobject(SQLCA)

this.of_retrieve()

this.of_setrowselect(true)

this.inv_rowselect.of_setstyle(2)

在数据窗口控件dw_1的pfc_retrieve事件上面添加脚本:return this.retrieve()

如图39

(图40)

运行一下看看效果,我们可以选择行,可以结合使用shift键和ctrl键来对行进行连续选择和不连续选择。行选择的方式有3种。如下表:

SINGLE or 0 单行选择(缺省)

MULTIPLE or 1 多行选择

EXTENDED or 2 扩展选择

我们可以用this.inv_rowselect.of_setstyle(2)来设置行选择的方式。例子用的是扩展选择方式。

行选择的工作机理就是当启用行选择服务的时候,即this.of_setrowselect(true)为真时,PFC就将用户对象n_cst_dwsrv_rowselection实例化,实例变量名为inv_rowselect,我们就可以用它的函数和事件来进行控制。

例如:dw_1.inv_rowselect.of_SetKeyboard(FALSE)将关闭数据窗口对键盘的支持。

(图40)

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在享受到PFC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快捷,我们可以在数据窗口上面点击鼠标右键。看看有什么?如图40

我们可以使用PFC的快捷菜单来对数据进行操纵。

行管理服务

(图41)在数据窗口控件dw_1的constructor事件上面添加脚本:this.of_setrowmanager(true)

如图41

(图42)

(图43)

这时我们会在快捷菜单上面多了一条Restore…选项。它可以对删除的行加以恢复(在数据窗口未提交之前)。如图42、图43

(图44)

当选择快捷菜单的Restroe…项时,会弹出恢复删除记录的窗口,可以有选择的恢复被删除的记录。如图44

行管理服务的工作机理就是当启用行管理服务的时候,即this.of_setrowmanager(true)为真时,PFC就将用户对象n_cst_dwsrv_rowmanager实例化,实例变量名为

inv_rowmanager,我们就可以用它的函数和事件来进行控制。

行管理可用函数:

of_undelete()

显示如图44对话框

this.inv_rowmanager.of_setrestorerow(boolean)

在右键菜单上是否显示Restore…选项,但是不影响of_undelete()函数的恢复功

能。例如我们会用一个按钮来调用of_undelete()函数

this.inv_rowmanager.of_setconfirmondelete(boolean)

在删除行前,是否提出警告。如图45

(图45)

of_insertrow(insertonpoint)

在insertonpoint指定的数值行前面插入行,如果insertonpoint为0,则在所有

记录后面插入行。插入行后,将焦点移动到顺序列的第一列,即tab非零的第

一个字段,同时将新插入行设置为当前行。

of_deleteselected()

删除数据窗口上面选择的行。如果没有选择的行,则删除当前行。

of_deleterow(rownumber)

删除rownumber指定的行,如果rownumber为零,则删除当前行。

of_deleteall()

删除数据窗口中所有行。

排序服务

排序服务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易用的排序功能。

(图46)

我们为w_sheet_xxx类型的窗口制作一个菜单,名为m_sheet,继承对象m_master。

如图46

(图47)

将m_sheet菜单与w_sheet_authors窗口相关联。图如47

(图48)

在数据窗口控件dw_1的constructor事件上面添加脚本:this.of_setsort(true)

如图48

(图49)

(图50)

当选中PFC菜单的sort…项时,会弹出排序对话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选择的排序。如图49、图50

排序服务的工作机理就是当启用排序服务的时候,即this.of_setsort(true)为真时,PFC就将用户对象n_cst_dwsrv_sort实例化,实例变量名为inv_sort,我们就可以用它的函数和事件来进行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调用数据窗口的pfc_sortdlg事件来弹出排序对话框。

如图50

排序服务可用函数:

of_setcolumnheader(boolean)

设置是否点击列标题进行排序,如果为真,则在点击列标题的时候,会按照点

击的列排序。需要注意的是,列标题要符合命名方案,即在列名的后面加上_t。

例如:列名为au_id,则列标题应为au_id_t

of_setexclude(excludecols)

设置不显示在排序对话框中的列。可将不显示的列放进一个数组。例如:

string ls_column[]

ls_column[1] = ‘au_id’

ls_column[2] = ‘city’

this.inv_sort.of_setexclude(ls_column)

这样au_id和city两个列就不会出现在排序对话框中。

of_setstyle(sortstyle)

指定排序对话框的显示风格。共有sortstyle四种对话框风格。

图50

默认PowerBulider风格 0

w_sortdragdrop 1图51

w_sortsingle 2图52

w_sortmulti 3图53

(图51)

(图52)

(图53)

of_setusedisplay(boolean)

如果有的列使用了用户代码表,则该函数指定使用数据值还是用显示值排列。

当boolean为真时按照显示值排列,反之,按照数据值排列。

of_setvisibleonly(boolean)

控制在排序对话框中是否显示不可见列。

of_setcolumndisplaynamestyle(style)

指定在排序对话框中的列显示风格,style有三种风格。如图54、图55

显示数据窗口列名 0

显示数据库列名 1

显示列标题名 2

(图54)

(图55)

过滤服务

过滤服务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易用的过滤功能

(图56)在数据窗口控件dw_1的constructor事件上面添加脚本:this.of_setfilter(true)

如图56

(图57)

(图58)

当选中PFC菜单的filter…项时,会弹出过滤对话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过滤。

过滤服务的工作机理就是当启用过滤服务的时候,即this.of_setfilter(true)为真时,PFC 就将用户对象n_cst_dwsrv_filter实例化,实例变量名为inv_filter,我们就可以用它的函数和事件来进行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调用数据窗口的pfc_filterdlg事件来弹出过滤对话框。如图57、图58

过滤服务可用函数

of_setexclude(excludecols)

设置不显示在过滤对话框中的列。可将不显示的列放进一个数组。例如:

string ls_column[]

ls_column[1] = ‘au_id’

ls_column[2] = ‘city’

this.inv_filter.of_setexclude(ls_column)

这样au_id和city两个列就不会出现在过滤对话框中。

of_setstyle(filter tstyle)

指定过滤对话框的显示风格。共有filterstyle三种对话框风格。

图58

默认PowerBulider风格 0

w_filterextended 1图59

w_filtersimple 2图60

(图59)

(图60)

of_setvisibleonly(boolean)

控制在过滤对话框中是否显示不可见列

of_setcolumndisplaynamestyle(style)

指定在过滤对话框中的列显示风格,style有三种风格。如图61、图62 显示数据窗口列名 0

显示数据库列名 1

显示列标题名 2

(图61)

(图62)

查找与替换服务

PFC的查找与替换服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用的查找与替换功能,它可以在数据窗口指定的列上查找或替换数据。

(图63)

在数据窗口控件dw_1的constructor事件上面添加脚本:

this.of_setfind(true)

如图63

(图64)

(图65)

我们点击菜单的Find…项,就会弹出查找对话框,按照指定的列和查找的参数值进行查找,如果找到匹配的值,数据窗口就会将当前行定位到查找到的行。如图64、图65

无桥PFC电路说明

无桥P F C电路说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氮化镓 (GaN)技术由于其出色的开关特性和不断提升的品质,近期逐渐得到了电力转换应 用的青睐。具有低寄生电容和零反向恢复的安全GaN可实现更高的开关频率和效率,从而 为全新应用和拓扑选项打开了大门。连续传导模式 (CCM)图腾柱PFC就是一个得益于GaN 优点的拓扑。与通常使用的双升压无桥PFC拓扑相比,CCM图腾柱无桥PFC能够使半导体 开关和升压电感器的数量减半,同时又能将峰值效率推升到95%以上。本文分析了AC交叉区域内出现电流尖峰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一个750W图腾柱PFC原型 机被构造成具有集成栅极驱动器的安全GaN,并且展示出性能方面的提升。 关键字—GaN;PFC;图腾柱;数字控制 I.?简介 当按下智能手机上的一个按钮时,这个手机会触发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并且连接到数千 英里之外的数据中心。承载通信数据时的功耗是不可见的,而又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世界信息通信技术 (ICT) 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耗正在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0% [1]。单单一个数据中心,比如说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脸谱公司的数据中心,耗电量即达到40MW。另外还有两个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和中国重庆的200MW数据中心正在建设当中。随着数据存储和通 信网络的快速增长,持续运行电力系统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 要对效率进行空前的改进与提升。 几乎所有ICT生态系统的能耗都转换自AC。AC输入首先被整流,然后被升压至一个预稳 压电平。下游的DC/DC转换器将电压转换为一个隔离式48V或24V电压,作为电信无线系 统的电源,以及存储器和处理器的内核电压。随着MOSFET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电力转换 效率在过去三十年间得到大幅提升。自2007年生效以来,Energy Star(能源之星)80 PLUS效率评价技术规范 [2] 将针对AC/DC整流器的效率等级从黄金级增加到更高的白金级,并且不断提高到钛金级。然而,由于MOSFET的性能限制,以及与钛金级效率要求有 关的重大设计挑战,效率的改进与提升正在变慢。为了达到96%的钛金级峰值效率,对于 高压线路来说,功率因数校正 (PFC) 电路效率的预算效率应该达到98.5%及以上,对于低压电路,这个值应该不低于96.4%。发展前景最好的拓扑是无桥PFC电路,它没有全波AC 整流器桥,并因此降低了相关的传导损耗。[3] 对于不同无桥PFC的性能评价进行了很好 的总结。这个性能评价的前提是,所使用的有源开关器件为MOSFET或IGBT。大多数钛金 级AC/DC整流器设计使用图6中所示的拓扑 [3],由两个电路升压组成。每个升压电路在 满功率下额定运行,不过只在一半AC线路周期内运行,而在另外周期内处于空闲状态。 这样的话,PFC转换器以材料和功率密度为代价实现了一个比较高的效率值 [4]。通常情 况下,由于MOSFET体二极管的缓慢反向恢复,一个图腾柱PFC无法在连续传导模式 (CCM) 下高效运行。然而,它能够在电压开关为零 (ZVS) 的变换模式下实现出色的效率值。数 篇论文中已经提到,PFC效率可以达到98.5%-99%。对于高功率应用来说,多个图腾柱升 压电路可以交错在一起,以提高功率水平,并且减少输入电流纹波。然而,这个方法的缺 点就是控制复杂,并且驱动器和零电流检测电路的成本较高。此外,因此而增加的功率组 件数量会产生一个低功率密度设计。因此,这个简单的图腾柱电路需要高效运行在CCM 下,以实现高功率区域,并且在轻负载时切换至具有ZVS的TM。通过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同时实现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作为一款新兴半导体开关,氮化镓 (GaN) FET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使此类应用成为可能。Transphorm公司已经在APEC 2013上展示了一款峰值效率达到99%的基于GaN的图腾柱CCM PFC [9]。[10-12] 还介绍了GaN器件出色的开关 特性,以及应用优势。为了更好地理解GaN特性,并且进一步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顾虑,特 别是开关频率和交叉电流尖峰问题,这篇文章讨论了:II. GaN技术概述、III. 图腾柱CCM PFC控制、IV. 实验和V. 结论。 II. GaN技术概述

单相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单相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单相PWM整流器的控制思路的提出,分析并总结了单相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的几种控制策略,分析了每种策略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总结和展望了单相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单相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 1.前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致使大量的非线性负载涌入电网,给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流都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谐波污染。而PWM整流器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了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根据输入电感电流状态PWM整流器可分为电流断续工作模式(DCM)和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由于CCM模式具有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小、滤波容易、器件导通损耗小、适用于大功率场合等优点,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在CCM 模式中,根据是否直接选取瞬态电感电流作为反馈量,又可分为直接电流控制和间接电流控制。间接电流控制结构简单、无需电流传感器,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电流动态响应缓慢,甚至交流侧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且对系统参数波动较敏感。相对于间接电流控制,直接电流控制把整流器的输入电流作为反馈和被控量,形成电流闭环控制,使电流动、静态性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网侧电流控制对系统参数不敏感,从而增强了电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2][3]。所以,直接电流控制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2.单相电压PWM整流器原理框图 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交流回路、功率开关桥路、直流回路。其中交流回路包括交流电动势、网侧电阻及网侧电感等;直流回路包括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用来滤除电网的2次谐波分量、滤波电容及负载等;功率开关桥路由四个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组成[1]。 单相PWM逆变器的控制思路是:在保证直流侧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使交流侧的电流与电压尽可能的保持同相位,从而使交流侧的功率因数为1。 3.单相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技术分析 直接电流控制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滞环电流控制、峰值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状态反馈控制单周控制等。 3.1 峰值电流控制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十二种情况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十二种情况 英语的被动意义除了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表示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示,就像在汉语中并非一定要用“被”字来表示的被动意义一样。我们把这种用法称之为“主动表被动”,下面笔者就这种可以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场合归纳如下。 1.用某些不及物动词表示被动意义,如:carry, cut, drive, iron, keep, lock, open, pick, read, shut, tear, wash, wear, write等等。这类动词既能作及物动词,也能做不及物动词。作不及物动词时,形式上虽为主动,却表示被动意义。例如:Meat cuts easily.肉容易切。 His novel sells well.他的小说畅销。 The car drove easily.这车很容易开。 Your pen writes quite smoothly.你的笔写起来很滑。 2.某些表示感觉动词的动词可以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This shirt feels much softer than that one. 这件衬衫比那件衬衫摸起来柔软得多。 That book smells old.那本书有一股霉味。 These oranges taste nice.这些橙子味道很好。 3.有少数动词(bind, cook, do, owe, print)的进行时有时有被动意义。在这种用法中,句子的主语都一般是指物的。例如: The magazine is binding(printing).这本杂志正在装订(印刷)。 He paid all that was owing.欠的钱他都还了。 The meat is cooking.正在火敦肉。 4.动词get, come, go之后接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意义。get的这种用法局限于口语和非正式的书面语言,更强调动作的结果而非动作本身,并常用来表示突发性的、出乎意料的偶然事件。而come和go常接含否定意义的过去分词。例如: After working selflessly in here for several years, Mr Li got promoted at last.李先生在此地无私地干了好几年,终于得到提升。 They got delayed because of the holiday traffic. 由于节日交通阻塞,他们被耽误了。 The buttons on my coat came undone.我上衣的扣子松开了。 The woman's complaints went unnoticed.那位女士的投诉无人理睬。 5.在need(want, require, deserve, etc.)doing句型中,动名词(doing)相当于动词不定式的被动式(to be done),在意思上没有多大差别。例如: The garden needs watering(to be watered).花园需要浇水。 The problem requires studying(to be studied) with great care. 这个问题需要仔细研究。 These jobs want doing(to be done) at once. 这些工作需要马上就做。 6.在bear doing, stand doing, be worth doing结构中习惯上用动名词形式,而不用动词不定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be worth doing句型中,只能用动名词的主动式,而在be worthy to be done中,才能用动词不定式的被动式,两者不可混淆。例如:

无桥PFC

(PFC)电路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设计人员去掉了转换器输入端的常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减少开关损耗,进一步提高效率。在这样的电路中,不存在由于导通损耗而降低效率的问题,且设计比较简单,需要的元件数量较少。 1没有使用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 2 OCC PFC控制电路

3 常规电路和无桥式整流的电路的效率 PFC电路有一些难点。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入端没有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而是在交流输入边有个升压电感器。在这个电路中,输出和输入并无直接的连接,于是就存在输入电压的感测、电流的感测和电磁干扰噪音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升压电感器放在交流输入这边,因此很难感测作为输入的电网交流电压和电感器上的电流。 1所示的没有使用桥式电路的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升压电感器分成两半,形成升压电路。输出电路由个晶体管和个二极管组成。在交流电网电压的每一个半周中,其中一个起有源开关的作用,而另一个就起二极管的简单作用。在这对晶体管中,处于工作状态的那个晶体管,与一个二极管和输入电感器一起,组成升压转换器。输入电流由升压转换器来控制,随着输入电压而变化。 (OCC)方法 PFC电路,最常用的是平均电流控制和峰值电流控制,它们都是使用模拟乘法器的技术。最近,设计人员开始探讨其他的技术,其中包括单周控制的方法,如图所示。 OCC控制方法就很有优势。使用输出电压和电感器中的电流峰值来计算前后衔接的每个周期的占空比,所以,在使用方法时,需要的所有信息是从直流母线电压和电流那里得到的,不需要感测交流电网的电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功率因数。而且,占空比控制着升压电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电感器中的电流峰值可以自动地跟随输入电压的波形,这样就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的功能。由于所有必要的信息都是从电感器中的电流峰值和电压输出那里得到的,因此不需要感测输入电压。 (EMI)的特性一般与功率级的结构有关。对于常规的,输出的地总是通过桥式整流器与输入电网相连,引起共模噪音的唯一寄生电容是晶体管的漏极与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对于不使用桥式整流的电路,其输出相对于作为输入的交流电网来讲是浮动的,这样就有几个寄生参数会引起晶体管漏极和地之间的共模噪音,以及地与输出端之间的共模噪音。在这种情况下,共模噪音比常规电路的共模噪音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不使用桥式整流的电路中增加两只电容器,在输入交流电网与输出电压的地之间形成一个高频通路。

开关电压冲击电流控制方法..

开关电源的冲击电流控制方法 开关电源的输入一般有滤波器来减小电源反馈到输入的纹波,输入滤波器一般有电容和电感组成∏形滤波器,图1. 和图2. 分别为典型的AC/DC电源输入电路和DC/DC电源输入电路。 由于电容器在瞬态时可以看成是短路的,当开关电源上电时,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的幅度要比稳态工作电流大很多,如对冲击电流不加以限制,不但会烧坏保险丝,烧毁接插件,还会由于共同输入阻抗而干扰附近的电器设备。

图3.通信系统的最大冲击电流限值(AC/DC电源) 图4.通信系统在标称输入电压和最大输出负载时的冲击电流限值(DC/DC电源)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the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对用于通信系统的开关电源的冲击电流大小做了规定,图3为通信系统用AC/DC电源供电时的最大冲击电流限值[4],图4为通信系统在DC/DC电源供电,标称输入电压和最大输出负载时的最大冲击电流限值[5]。图中It为冲击电流的瞬态值,Im为稳态工作电流。 冲击电流的大小由很多因素决定,如输入电压大小,输入电线阻抗,电源内部输入电感及等效阻抗,输入电容等效串连阻抗等。这些参数根据不同的电源系统和布局不同而不同,很难进行估算,最精确的方法是在实际应用中测量冲击电流的大小。在测量冲击电流时,不能因引入传感器而改变冲击电流的大小,推荐用的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2. AC/DC开关电源的冲击电流限制方法 2.1 串连电阻法 对于小功率开关电源,可以用象图5的串连电阻法。如果电阻选得大,冲击电流就小,但在电阻上的功耗就大,所以必须选择折衷的电阻值,使冲击电流和电阻上的功耗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图5. 串连电阻法冲击电流控制电路(适用于桥式整流和倍压电路,其冲击电流相同)串连在电路上的电阻必须能承受在开机时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大额定电流的电阻在这种应用中比较适合,常用的为线绕电阻,但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则不要用线绕电阻。因线绕电阻在高湿度环境下,瞬态热应力和绕线的膨胀会降低保护层的作用,会因湿气入侵而引起电阻损坏。 图5所示为冲击电流限制电阻的通常位置,对于110V、220V双电压输入电路,应该在R1和R2位置放两个电阻,这样在110V输入连接线连接时和220V输入连接线断开时的冲击电流一样大。对于单输入电压电路,应该在R3位置放电阻。 2.2 热敏电阻法 在小功率开关电源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常用在图5中R1,R2,R3位置。在开关电源第一次启动时,NTC的电阻值很大,可限制冲击电流,随着NTC的自身发热,其电阻值变小,使其在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减小。 用热敏电阻法也由缺点,当第一次启动后,热敏电阻要过一会儿才到达其工作状态电阻值,如果这时的输入电压在电源可以工作的最小值附近,刚启动时由于热敏电阻阻值还较大,它的压降较大,电源就可能工作在打嗝状态。另外,当开关电源关掉后,热敏电阻需要一段冷却时间来将阻值升高到常温态以备下一次启动,冷却时间根据器件、安装方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1分钟。如果开关电源关掉后马上开启,热敏电阻还没有变冷,这时对冲击电流失去限制作用,这就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控制冲击电流的电源不允许在关掉后马上开启的原因。

现在分词主动式与被动式用法对比

现在分词主动式与被动式用法对比 一、现在分词的主动式 现在分词的主动式表明它与其逻辑主语之间为主动关系。如:Nodding, I went to get my purse. 我点了点头就去拿钱包。 Hearing the news, she broke into tears. 听到这个消息,她就哭了起来。 Walking on tiptoe, I approached the little window. 我踮着脚,走近那个小窗户。 Considering everything, it wasn’t a bad holiday. 考虑到各种情况,这次假期过得不错。 Taking everyth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y ought to ge t another chance. 考虑到各种因素,应该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Writing hurriedly as she was, sh e didn’t notice the sp elling errors. 因为写得仓促,她没有注意其中的拼写错误。 同样,现在分词主动式的完成式也表示它与其逻辑主语之间为主动关系,但动作的完成时间要先于谓语动词。如: Having bought the house, they couldn’t afford to fur nish it. 买了房子之后,他们没钱配家具。 Having found a hotel, we looked for somewhere to ha ve dinner. 在找好旅馆之后,我们就去找吃饭的地方。

Having increased our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we are advertising to obtain more users. 增加了生产设备以后,我们做广告争取更多的用户。 Having compared the new dictionary with [to, and] th e old one, he found the new one more helpful. 将新旧词典比较之后,他发现新词典更有用。 Having noted down our names and addresses, the poli ceman dismissed us. 那警察把我们的姓名和地址记下之后就让我们走了。 二、现在分词的被动式 现在分词的被动式表明它与其逻辑主语之间为被动关系。如:Being given a chance, she immediately jumped at it. 给了她这个机会,她立刻抓住。 Being well taken care of, she recovered quickly. 她受到很好的照顾,身体恢复得很快。 Being written in haste, the composition is full of mista kes. 这篇文章仓促写成,故错误百出。 Being protected by a wall, he felt quite safe. 有一堵墙保护,他感到很安全。 同样,现在分词被动式的完成式也表示它与其逻辑主语之间为被动关系,但动作的完成时间要先于谓语动词。如: Having been warned about the bandits, he left his valu ables at home. 听到关于强盗出没的警告,他把贵重物品都留在家里了。

5种无桥PFC

这里有六种无桥PFC, 分别是: 标准无桥PFC 这种PFC在正负半周的时候, 两个管子一个续流一个充当高频开关 这种拓扑的优点是使用功率元件比较少, 两个管子可以一起驱动, 这简化了驱动电路的设计, 同时让直接使用传统APFC的控制芯片成为可能. 但它同时存在几个问题, 电流流向复杂而且不共地, 电流采样困难, 有较大的共模干扰因此输入滤波器要仔细设计 针对头一个问题, ST公司和IR公司的一些应用文档中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两种比较可行的采用互感器的方法 双Boost无桥PFC 这种拓扑由标准无桥PFC改良而来, 增加了D3和D4作为低频电流的回路, S1和S2只作为高频开关而不参与低频续流 同标准无桥PFC, S1和S2能同时驱动, 而在两个低频二极管D3和D4之后插入取样电阻又可以像普通PFC简单地传感电流 同时这种拓扑具有更低的工模电流 但是这种拓扑必须使用两个电感, 电流流向有不确定性, 低频二极管和mos的体二极管可能同时导通, 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双向开关无桥PFC S1和S2组成了双向开关, 他们可以同时驱动, 采用电流互感器可以很容易的检测电流, D1和D3为超快恢复二极管, D2和D4可以采用低频二极管 缺点在于整个电路的电势相对于大地都在剧烈变化, 会产生比标准无桥PFC更严重的EMC问题, 输出电压无法直接采样, 需要隔离采样(使用光耦, 但是会增加复杂度) 图腾柱PFC 由标准无桥PFC演化而来, 但是原理稍微改变 D1和D2为低频二极管, S1和S2的体二极管提供高频整流开关作用 这种电路具有较低的EMI, 使用元件较少, 设计可以很紧凑 但是S1和S2需要使用不同的驱动信号, 工频周期不同信号也不一样, 增加了控制的复杂性, S2不容易驱动(可以尝试IR2110等自举驱动芯片) S1和S2如果采用mos, mos的体二极管恢复较慢(通常数百ns)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倒灌脉冲, 引起很大的损耗, 足以抵消无桥低损耗的优势 S1和S2如果采用IGBT, 虽然其体二极管的性能没问题, 但是其导通压降比较大, 也会产生很高的损耗, 尤其是在低电压输入的情况下 现在有一些国外公司在研制GaN和SiC高性能开关管, 开关速度极快, 没有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 这些技术尚在研发中, 现在是在市场上见不到这些产品的. 如果未来这些高性能器件能大规模普及, 图腾柱PFC将有机会成为最流行最高效

基于改进型电流控制策略的单相并网逆变装置研究

第31卷第2期2012年4月 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Vol.31,No.2Apr.2012 收稿日期:2011-07-05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9B09030042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A010200004);2010年粤港关 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风光互补分布式发电并网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00107-3)作者简介:曾晓生(1984-),男,广东籍,硕士研究生,从事光伏控制技术研究; 杨 苹(1967-),女,广西籍,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电力电子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 基于改进型电流控制策略的单相并网逆变装置研究 曾晓生,杨 苹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单相并网逆变装置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控制技术,传统的并网电流瞬时值单环PI 控制虽然能够获得快速的动态性能,但不能保证输出电流幅值的精度且系统会受电网电压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并网电流平均值外环和瞬时值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并在内环加入电网电压前馈环节,消除了电网电压的干扰。通过仿真实验和样机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并网逆变;电流控制;双环控制;平均值外环;电网电压前馈 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3076(2012)02-0056-041引言 在风能、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装置 是最为核心的部分。而控制算法的改进是优化并网逆变装置的关键。高性能的逆变器不但动态响应快,而且稳态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稳定。 对于单相并网逆变装置,目前广泛应用电流控制的控制方式[1] ,使逆变器相当于一个电流源。闭 环控制电流的方法有电流瞬时值PI 控制、电流滞环 控制 [2] 、单周控制[3]和无差拍控制[4] 等。其中电流 瞬时值PI 控制已经是工程应用中比较成熟有效的方法,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能够使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快速地跟踪参考电流的变化,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该方法已经发展出直接电流控制、间接电流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不同的策略 [5] 。然而,单独的电流瞬时控制环不能满 足系统输出精度的要求。因此本文在电流瞬时值PI 控制的基础上加入电流平均值外环,使逆变装置不但有快速的动态性能, 而且有很高的电流幅值精度。同时在电流瞬时值内环加入电网电压前馈,使系统不受电网电压的影响。 2拓扑结构和电流瞬时值内环数学模型 为了设计电流平均值外环,需要首先确定系统 拓扑和建立电流瞬时值内环的控制模型。2.1 拓扑结构 本文选用的逆变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 图1系统拓扑结构Fig.1 System topology 图1中,U d 是直流母线电压,电容C 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 逆变电路为电压型单相全桥电路,选用IGBT 作为开关管,每个开关管都并联了一个反馈二极管,为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采用单电感的滤波电路, R 为滤波电感及交流进线等效阻抗。在此系统结构上,建立并网电流瞬时值控制模型。2.2 电流瞬时值内环数学模型由图1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

主动3D与被动式3D优缺点 一、主动3D 主动快门式3D技术,又叫时分法遮光技术或液晶分时技术,它主要是靠液晶眼睛来实现的,它的眼镜片实质上是可以分别控制开/关的两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层有黑和白两种状态,平常显示为白色即透明状态,通电之后就会变黑色。通过一种讯号发射装置,让3D眼睛和屏幕之间实现精确同步。 (一)优点:只需要一台投影机 (二)缺点: 1、首先就是亮度大打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后,实际亮度差不多能降低一半左右。再者主动式快门眼镜受到液晶层的限制,镜片面积也不能做得太大,对部份的人来说,特别是有戴眼镜的朋友会很容易看到四周粗粗的黑框。 2、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一直处于高速的开闭状态,长时间观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劳,由于不同的帧变化间断时间和人的个体差异不同,眼镜的疲劳程度和大脑的劳累速度也是不同的,最严重的长时间观看可能引发呕吐等现象。另外因为我国的日光灯等发光设备频率跟3D眼镜开合频率不同,灯光设备对观看3D画面影响很大。 3、限于3D眼镜的工作原理,还会引起所谓的“Crosstalk现象”,译成中文就是“串扰现象”,即眼镜快门的开合与左右图像是否完全同步,如果不能够完全同步将产生两幅影像之间的叠加,造成影

像模糊,严重影响观看,即串扰现象。 4、还有就是观看角度问题,由于3D眼镜都是采用液晶分子材质,因为偏转角透光的特性,佩戴3D眼镜观看3D影像时只能水平观看,不能倾斜,否则就欣赏不到3D效果,甚至会造成全黑现象。 5、最后还有眼镜成本太高的缺点,目前市场上这种主动快门式3D眼镜的价格基本都在1000人民币以上,而且各个厂商推出的3D眼镜并不能通用,3D眼镜无论是讯号的接收,还是两边液晶的闪动都是要耗去电力的,因此主动式快门眼镜还要不时的充电。另外,3D眼镜的辐射问题也不能不关注,因为快门式3D眼镜为电子设备,镜片更是由液晶层做成,虽然功率都不大,但也肯定会产生辐射,再加上眼镜紧贴着眼睛,长时间佩戴可能对人眼造成伤害。 6、眼镜价格高,需要充电。 7、投影机价格高。 二、被动3D 偏光式 3D 技术(即偏振式3D 技术),属于被动式3D 技术,眼镜价格也较为便宜,目前3D 电影院、3D 液晶电视等很多采用偏光式3D 技术。 (一)优点: 1、偏光式眼镜价格低廉,3D 效果出色,市场份额大。 2、EPSON投影机采用新型液晶面板配合原装的偏振片和3D 眼镜,对投影光线的利用率高达60%,比前代产品提高70%。就算是

无桥PFC方案应用2

无桥PFC方案,99%以上效率
PFC + LLC 原理图 效率99.4% Totem-pole PFC, bridgeless PFC Totem pole PFC, Totem pole boost
1000W 无桥PFC方案 2400W 无桥PFC方案
TPH3006PS TPH3206PS TPH3002PS TPH3202PS TPH3205WS TPH3206LD TPH3202LD

PFC的演变史
1, 传统的,整流流桥+单极PFC
功率不能太大。受限于整流桥的VF及MOSFET的开关损耗。低效
AC
2,传统的大功率方案。采用交错式PFC,
AC
采用两个电感,两个MOSFET,体积加大,功率提升但效率不高。
3,采用无桥PFC,但使用的是硅MOSFET,双电感。
由于硅MOSFET体内寄生二极管太慢Trr及MOSFET的开关损耗较大Qgd 有关。同时必须采用碳化硅二极管(价高) 双电感,体积依然大,硅MOSFET工作在高频损耗太大。
4,采用氮化镓MOSFET,无桥,只需一个电感。
利用氮化镓体内无二极管但有二极管特性特点,及氮化镓低低的开关损 耗特性。很容易实现大功率的无桥PFC,只需一个电感,同时无需用碳 化硅二极管。成本/体积上大大优化。

硅无桥PFC与氮化镓无桥PFC的区别
? ? 传统用的无桥需要2MOSFET,2电感,2碳化硅 二极管(D1,D2)才能实现高效率 采用氮化镓的图腾无桥PFC只要一个电感,2个 氮化镓MOS,另D1,D2可以用二极管也可以从等 同内阻的硅MOSFET以实现更高效率 就现阶段氮化镓无桥的方案已比传统的低了 (传统的会用上两个高碳货硅二极管及多用一 个电感) 同时因氮化镓适合高频。采用氮化镓高频化的 无桥PFC后,体积大大变小,综合成本更有优 势/效率依然很高
?
传统Dual‐boost无桥PFCPFC
?
此设计是利用氮化镓体内二极管超低的 反向恢复特性来实现高效低成本。
氮化镓的图腾无桥 PFC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大功率无桥PFC研究

PFC是一种解决传统AC整流电路引起的电网污染问题的电路.常规整流滤波电路的整流桥只有在输入正弦波电压接近峰值时才会导通,因此导致了输入电流程严重非正弦性,导致输入产生了大量谐波电流成份,降低了电网的利用率同时有潜在的干扰其他电器的可能.PFC电路通过对输入AC电流进行'整形',使输入电流为近似和输入电压同相位的正弦波,达到了输入功率接近1的可能. 常用的PFC电路均为Boost升压拓扑,根据Boost拓扑在不同工作模式(DCM\BCM\CCM)下的特性不同,控制方法可以分为3种。BCM和CCM采用的较多,BCM为变频控制,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启(降低开通损耗),但是较高的开关管有效电流限制了它只能在中小功率的场合,大功率场合是CCM的天下。 对于CCM的PFC,主要问题是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在反向恢复期间产生的大反向电流会产生额外的损耗还有潜在干扰电路的风险.具体可以通过增加RC电路(有损)或者ZVT技术(无损,但是比较复杂)进行解决,这里暂时不进行讨论。由于PFC通常被设计成宽电压输入模式(85-265V输入),在低输入电压时输入电流会比较大,当输出功率比较大时,各功率器件尤其是输入整流桥的电流压力和散热压力尤为明显.如下图 当开关管开通时,电流会经过2个低速整流二极管,1个mos管,当开关管关闭的时候,电流会经过2个低速整流管和1个快恢复二极管。对于110V情况下输出1500W的PFC来说,整流桥损耗可达30W左右,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如果能通过改进拓扑取消掉整流桥,将会极大的提高效率.改进的电路如下图,它在每个正周期内和负周期内等效为1个普通的Boost拓扑:

(完整版)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

散热工作按照散热方式可以分成主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两种。主动式散热很简单,就是通过散热片将CPU的热量自然散发到空气中。因为是自 然散发热量,效果不是很好,其散热的效果与散热片大小成正比。但是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额外耗电,而且不用担心有风扇坏掉的危险。这 种散热方式常常用在那些对空间没有特别要求的军用或者专业设备中。不过对于个人使用的PC机来说,目前几乎都采用被动式散热方式,被动 式散热就是通过风扇等散热设备强迫性地将散热片发出的热量带走,其特点是散热效率高,而且设备体积小。 散热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被动式散热的一些知识。对于被动式散热来说,按照散热介质来分,可以分成风冷、水冷、半导体制冷、化学制冷等四 种散热方式。风冷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散热风扇将CPU发出的热量带走,它的散热介质是空气。而水冷就是通过水将CPU发出的热量带走,它的散 热介质是水一类的液体,其效率比风冷高,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制冷设备复杂,而且还有漏水的隐患,所以目前尚不能进入大面积 实用阶段。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一种特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在通电时产生温差来制冷,它的制冷温度低,冷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0℃以下,但是 成本太高,而且可能会因温度过低导致CPU结露以致造成短路,而且现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工艺也不成熟,不够实用。第四种就更少见啦,使用一 些超低温化学物质,利用它们在融化的时候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温度,比如使用干冰可以将温度降低到零下20℃以下,还有一些更“变态” 的玩家利用液氮将CPU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理论上),当然由于价格昂贵和持续时间太短,这个方法是在实验室中才能用的。总的来说, 后三种方法只适合于极少数狂热的超频爱好者,笔者曾经在日本网站看到过用液氮将赛扬300A超至近700MHz的纪录,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来 说,最关心的还是风冷设备。下面我们来看看风冷散热器的一些基础知识。

浅论建筑设计中被动式节能方法

浅论建筑设计中被动式节能方法 发表时间:2018-08-21T14:09:23.2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文涛 [导读] 将在这种方式应用于住宅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所谓的被动式节能,就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地质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最大限度减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将在这种方式应用于住宅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被动节能;设计方法 1、主动与被动节能方式的特点 根据能源利用方式的不同,建筑节能可以分为主动式节能和被动式节能两种。主动节能是使用各种非常规能源的采集、储存、使用等相关装置完善强制能源系统,进而取代常规能源的使用。这种方式需要一定数量的常规能源,一次性的投入费用较高,技术难度大而且维修管理复杂,具有高投资、高技术特点。被动式节能是通过对建筑朝向、周围环境的优化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色彩等设计,达到建筑节能降低能耗的目的,特点是低投资、低技术。 2、被动式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底层架空 在建筑底层平面架空,只预留核心筒和入口大堂,为住户提供遮阳避雨的舒适性空间,增强通风效果,改善建筑微气候,同时融合当地庭院景观与室内环境相互交融,即使在下雨天住户也能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2.2垂直绿化 建筑的侧面采用垂直绿化,在丰富城市景观的同时,为住宅遮挡东、西两侧的直射阳光。其所积聚的热量通过垂直绿化与住宅之间露台的南北通风进行排热,有效降低住宅能耗。 2.3建筑退台 建筑从七层开始隔层退台,除了消减建筑的体量,减少前排建筑对后排建筑的日照影响外,同时为了促进了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营造浓郁的生活风情。出挑的观景平台有效的遮挡了住宅东西侧的阳光并为住户提供良好的空中景观。 2.4架空屋面和屋顶花园 建筑采用架空屋面以及屋顶花园双重手法来对建筑的屋顶进行隔热。架空屋面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且造价低廉,利用架空层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起到夏季隔热降温的目的。开放的公共屋顶花园结合庭院设计为住户提供多样化的交往空间,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建筑隔热效果。 2.5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在建筑外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中,我们控制建筑的窗墙比,避免使用玻璃幕墙。采用自保温外墙、在外墙内侧刷涂隔热涂料、屋顶绿化以及高性能LOW-E玻璃门窗等手段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2.6建筑遮阳技术 当天气炎热,太阳入射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因而建筑遮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中我们利用建筑构件如阳台、连廊等构成建筑自遮阳体系,结合建筑造型设计固定或活动的外遮阳体系。 2.7建筑的隔声降噪 在建筑设计时,将建筑核心筒放置在北面,采用外廊及部分内廊式布局,利用核心筒的混凝土墙体以及以实墙为主的外廊来作为第二道隔音屏障(基地北面的阔叶类植物作为第一道隔音屏障),而户门则作为第三道隔音屏障,以此来隔绝噪音。 2.8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由于考虑到建筑的成本,因此仅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其集成化程度高,集中储热有利于降低造价并减少热损失。 2.9建筑节材技术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柱、剪力墙、楼板主筋应尽量采用三级钢以上的高强度钢筋。在墙体、门窗等建筑材料选择上多选用钢材、铝合金、木材、玻璃、石膏等可循环材料。 2.10房型设计 在住房的房型设计上,不仅在平面上考虑了南北向的通风,在剖面上还考虑了垂直拔风的天井空间,进一步加强了户型的通风效果。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如何给某一户型空间提供更多的与周边空间连通的可能性成为设计的重点。在建筑结构体不变的前提下,在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中应多考虑平层连通的可能性。原则上不应该把保障性住房设计看成一个静态的建筑,而应该看成是一个可以逐步成长,容易转变的空间体系,空间的变化尽可能小的受到阻隔。 3、被动式节能的建筑设计注意事项 3.1建筑设计中保证自然通风 3.1.1建筑体型设计 可以通过设计扭曲平面,保证朝向夏季风主导风向的面积加大,改善吸风面的环境。设计尖劈平面,使尖劈平面超向冬季风主导风向,防止和冬季主导风出现垂直关系。尽量消减冬季风的不利影响。 合理设计通透空间。在每一层的建筑设置开窗。加大疏通室外的风流,利于夏天的通风换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把空间掏空,疏导和释放室外过大风流。 3.1.2室外环境设计 充分利用南向的开敞空间,争取到更多的冬季日照和夏季的通风。利用自然空调,建筑的南侧设置水面植被,通过水的蒸发达到降低

PFC的CCM控制策略

PFC的CCM控制策略 PFC的控制策略按照输入电感电流是否连续,分为电流断续模式(DCM)和电流连续模式(CCM),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临界DCM(BCM)。有的电路还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使得变换器在DCM和CCM之间转换,称为混连模式(Mixed Conduclion Mode一一MCM)。而CCM根据是否直接选取瞬态电感电流作为反馈量,又可分为直接电流控制和间接电流控制。直接电流控制检测整流器的输入电流作为反馈和被控量,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限流容易、电流控制精度高等优点。本文总结了PFC技术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指出了这些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直接电流控制有峰值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无差拍控制、单周控制、状态反馈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等方式。 1 各种直接电流控制策略1.1 峰值电流控制峰值电流控制的输入电流波形如图1所示,开关管在恒定的时钟周期导通,当输入电流上升到基准电流时,开关管关断。采样电流来自开关电流或电感电流。峰值电流控制的优点是实现容易,但其缺点较多: 1)电流峰值和平均值之间存在误差,无法满足THD很小的要求; 2)电流峰值对噪声敏感; 3)占空比0.5时系统产生次谐波振荡; 4)需要在比较器输入端加斜坡补偿器。 故在PFC中,这种控制方法趋于被淘汰。 1.2 滞环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的输入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开关导通时电感电流上升,上升到上限阈值时,滞环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开关管关断,电感电流下降;下降到下限阈值时,滞环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电感电流上升,如此周而复始地工作,其中取样电流来自电感电流。 滞环电流控制是一种简单的Bang-hang控制,它将电流控制与PWM调制合为一体。结构简

PFC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综述

PFC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综述 PFC的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按照输入电感电流是否连续,分为电流断续模式(DCM)和电流连续模式(CCM),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临界DCM(BCM)。有的电路还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使得变换器变换器在DCM和CCM之间转换,称为混连模式(Mixed Conduclion Mode一一MCM)。而CCM根据是否直接选取瞬态电感电流作为反馈量,又可分为直接电流控制电流控制和间接电流控制。直接电流控制检测整流器的输入电流作为反馈和被控量,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限流容易、电流控制精度高等优点。本文总结了PFC技术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指出了这些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直接电流控制有峰值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无差拍控制、单周控制、状态反馈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等方式。 1 各种直接电流控制策略1.1 峰值电流控制峰值电流控制的输入电流波形,开关管在恒定的时钟周期导通,当输入电流上升到基准电流时,开关管关断。采样电流来自开关电流或电感电流。峰值电流控制的优点是实现容易,但其缺点较多: 1)电流峰值和平均值之间存在误差,无法满足THD很小的要求; 2)电流峰值对噪声敏感; 3)占空比>0.5时系统产生次谐波振荡; 4)需要在比较器输入端加斜坡补偿器。故在PFC中,这种控制方法趋于被淘汰。1.2 滞环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的输入电流波形,开关导通时电感电流上升,上升到上限阈值时,滞环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开关管关断,电感电流下降;下降到下限阈值时,滞环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电感电流上升,如此周而复始地工作,其中取样电流来自电感电流。 滞环电流控制是一种简单的Bang-hang控制,它将电流控制与PWM调制合为一体。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快速动态响应能力。其缺点是开关频率开关频率不固定,滤波器设计困难。目前,关于滞环电流控制改进方案的研究还很活跃,目的在于实现恒频控制。将其他控制方法与滞环电流控制相结合是SPWM电流变换器电流控制策略的发展方向之一。1.3 平均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的输入电流波形。平均电流控制将电感电流信号与锯齿波信号相加。当两信号之和超过基准电流时,开关管关断,当其和小于基准电流时,开关管导通。取样电流来自实际输入电流而不是开关电流。由于电流环有较高的增益带宽、跟踪误差小、瞬态特性较好。THD(<5%)和EMI小、对噪声不敏感、开关频率固定、适用于大功率应用场合,是目前PFC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控制方式。其缺点是参考电流与实际电流的误差随着占空比的变化而变化,能够引起低次电流谐波。 1.4 预测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就是通过对输入、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的采样,根据实际电流和参考电流的误差,选择优化的电压矢量(脉冲宽度)作用于下一个周期,使实际电流在一个周期内跟踪卜参考电流,实现稳态无误差。其优点是开关频率固定,动态性能良好,电流谐波小,器件开关应力小,数字化实现简单。其缺点是要求较高的采样频率和开关频率,在低的采样频率下,会产生周期性的电流误差。1.5 单周控制(积分复位控制) 单周控制是一种非线性控制,同时具有调制和控制的双重性。其原理。单周控制通过复位开关、积分器、触发电路、比较器达到跟踪指令信号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控制开关占空比,在每个周期内强迫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与控制参考量相等或成一定比例,从而在一个周期内自动消除稳态、瞬态误差,前一周期的误差不会带到下一周期。单周控制能优化系统响应、减小畸变和抑制电源干扰,具有反应快、开关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