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学的内容
生物物理学考研科目

生物物理学考研科目对于想要在生物物理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来说,了解考研科目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旨在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物理本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生物物理学考研的主要科目。
一、思想政治理论这是所有考研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公共科目。
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英语英语也是公共科目之一,通常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
英语的考查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
对于生物物理学考研来说,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
三、专业课1、普通物理学这部分内容通常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力学部分,要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热学中,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电磁学方面,掌握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光学部分,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近代物理学则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本概念。
2、普通生物学这一科目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
细胞生物学部分,要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等;遗传学中,了解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规律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生态学方面,熟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进化生物学部分,掌握生物进化的理论和证据。
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学科。
考生需要掌握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的结构与功能、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酶学、生物氧化、光合作用等内容。
生物物理与生物统计的要点

生物物理与生物统计的要点1. 生物物理概述1.1 定义生物物理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旨在利用物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它侧重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生态系统的物理性质和行为。
1.2 研究内容- 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细胞膜的物理性质和信号传导- 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生物力学性质- 生物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1.3 应用领域- 药物设计与筛选- 生物成像与医学诊断-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2. 生物统计概述2.1 定义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分支,专注于收集、分析、解释和预测生物学数据。
它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生物现象的规律性和随机性。
2.2 研究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生存分析与风险评估2.3 应用领域-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 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研究- 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3. 生物物理与生物统计的交叉点3.1 实验设计生物物理与生物统计的结合在实验设计阶段尤为重要。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优化实验方案,减少实验误差,并提高数据的解释能力。
3.2 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生物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评估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生物物理学的方法可以为生物统计学提供深入的物理机制解释,增强对数据的理解。
3.3 应用案例- 药物筛选与优化:生物物理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生物统计学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基因芯片数据,生物物理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基因表达的物理机制。
4. 总结生物物理与生物统计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生物物理学提供了对生物现象的物理解释,而生物统计学提供了对数据的有效分析方法。
生物物理学与生物信息学

生物物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分支。
其中,生物物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是两个基础性的学科。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探索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生物界的各种现象。
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物理过程,诸如细胞膜的通透性、蛋白质和核酸的折叠、唾液、血液等生理液体的流动、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过程都是基于物理学定律、原理和理论的,因此生物物理学尝试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和研究这些生物现象。
生物物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是关于膜的结构和功能的。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细胞内外交互的主要场所。
生物物理学家们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特殊结构和化学成分,探寻细胞膜的特殊物理特性,如通透性、表面张力、融合等。
在蛋白质和核酸的折叠方面,生物物理学主要研究它们内在的结构、力学、动力学等。
在人体内,高效的蛋白质和核酸折叠是非常必要的过程。
如果蛋白质或核酸的折叠不正确,那么它们可能会变得不活性或失去活性,这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疾病或带来其他不良后果。
生物物理学家还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分子吸附、配位、静电相互作用、水合和亲疏水相互作用等等。
通过研究相互作用的性质及其动力学,我们可以得出分子因素在生物体内的正确活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在特定生理和环境条件下,它们如何与其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迅速发展并涉及众多分支。
它主要关注生物分子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计算机科学中的有关技术方法,能够大大促进生命科学研究的开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生物信息学尤其重要。
它采用计算机程序和算法,对大量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生物学家们感兴趣的生物体内所有问题。
生物信息学借助于计算平台研究生物数据,以及生成有效的生物数据挖掘方法,为生物学家和医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来理解细胞和病理学的复杂性。
生物物理知识点总结

生物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在生物物理学中,蛋白质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信号传导、结构支持等。
通过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科学家可以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从而揭示其功能原理。
2.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DNA和RNA是生物体内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
它们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机理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至关重要。
生物物理学家通过研究DNA和RNA的空间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揭示了它们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3. 脂质的结构与生物功能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在细胞膜的形成、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物理学家研究了脂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深入揭示了脂质在细胞膜形成和功能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二、生物膜的物理性质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生物体内细胞的保护膜,同时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传递物质的界面。
生物物理学研究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功能机理,从而揭示了细胞膜在物质交换、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原理。
2. 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膜蛋白是生物膜上的重要蛋白质成分,它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物理学家研究了膜蛋白的结构特点、与脂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等信息,揭示了膜蛋白在细胞膜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3. 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膜蛋白,它在细胞内外离子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物理学家研究了离子通道的结构特点、离子选择性和通道开关机制等信息,深入揭示了离子通道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三、生物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1. ATP合成机制ATP是生物体内细胞内能量储存和转移的重要分子,它在细胞内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物理学研究了ATP合成酶的结构与机制,揭示了ATP合成机制中化学能量与机械能的转换原理。
医学生物物理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物理学知识点医学生物物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生理过程的物理学基础,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生物物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医学生物物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生物物理学概述生物物理学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生物物理学涉及的内容包括细胞生物物理学、生物分子物理学、生物膜物理学、生物电和生物光学等。
二、细胞生物物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界面,其主要功能包括物质的传递、电信号传导等。
在细胞内部,细胞器的形成与维持与细胞骨架有关,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是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
三、生物分子物理学生物分子物理学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之一,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生物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研究。
四、生物膜物理学生物膜是细胞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界面,它对细胞的生存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是脂质双分子层,其结构和功能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五、生物电生物电现象是生物体内存在的电信号现象。
例如,心脏产生的电信号可以通过心电图进行监测和诊断,脑部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则与思维和感觉等高级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六、生物光学生物光学研究生物体内光的产生、传播和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例如,眼睛是感光器官,光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形成视网膜上的图像,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后产生视觉感知。
七、医学应用医学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实践中。
例如,通过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生物物理学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医学检测等领域。
结语医学生物物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点之一,掌握医学生物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物理学 第1章

氨基酸结构通式
天然氨基酸均为L-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所有天然氨 基酸都具有旋光性。
氨基酸在水溶液及结晶状 态时都以兼性离子 氨基酸所带有的正、负电 荷数目恰好相同,此时溶 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 电点,以pI表示。
氨基酸的分类
根据R的结构不同:脂肪族氨基酸、芳香 族氨基酸、杂环族氨基酸、杂环亚氨基 酸 根据侧链R的极性:非极性和极性氨基酸。 非极性氨基酸有Gly、Ala、Val、Leu、 Ile、Met、Phe、Try、Pro等, 极性氨基酸: Ser、Thr、Cys、Tyr、 Gln、Asn、His、Lys、Arg等。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简称IUPAB) 我国已于1982年参加了这个组织。从国际生物物理学 会成立到现在,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 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 美、英、俄、日等许多国家在高等学校中设有生物物 理专业, 有的设在物理系内,有的设在生物系内,也有的设在 工程技术类的院校。目前发达国家均投入很大的力量 致力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
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一级结构
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通过 肽键--CO--NH-(peptidebond)连接而成的多 肽链,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各多肽链 常以二硫键相互连接,形成 特定的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数目、 多肽链之间连接方式和部位、 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及氨基 酸的数目、种类和顺序,称 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
N.威纳关于生物控制论的论点;前者用热力学和量子力 学理论解释生命的本质引进了“负熵”概念,试图从一 些新的途径来说明有机体的物质结构、生命活动的维持 和延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等问题(见耗散结构和生物 有序)。后者认为生物的控制过程,包含着信息的接收、 变换、贮存和处理。 他们论述了生命物质同样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既有它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应该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的 一般规律。这就沟通了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现已 在生物的各个层次,以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概念和方 法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系统分析。
高考生物物理知识点

高考生物物理知识点生物物理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生物学现象和生命体系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在高考生物中,物理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物理知识点,包括物理与生物学的关系、物理原理在生命体系中的应用,以及与生物相关的一些物理实验等内容。
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关系生物学和物理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二者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系统时有着密切的关系。
物理学提供了生命体系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的解释和探索,而生物学则将这些物理过程应用于生物学中,以解释生物现象和生物规律。
物理知识在生命体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命体系的各个方面。
首先,物理的光学原理在生物的视觉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其原理可以通过物理的光学知识解释。
例如,当光线通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时,会被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其次,物理的声学原理也在听觉系统中发挥作用。
耳朵是人类感知声音的器官,通过物理学理论可以解释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进而通过骨传导或耳朵内部的听觉器官转化为神经信号,被大脑接收和理解。
此外,物理的力学原理也在生物的运动系统中得到应用。
力学原理可以解释人类和其他生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力、质量、摩擦力和惯性等概念。
例如,生物体在行走、奔跑或其他运动时,需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可以通过物理的力学原理解释。
与生物相关的物理实验在生物学中,物理实验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体系。
例如,物理实验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声音的频率和振幅,来研究生物的声音产生、声音的传播途径和声音的接收。
此外,物理实验还可以使用光学原理来研究生物的视觉系统,例如通过测量透镜的焦距,来了解人类眼睛对视觉的聚焦能力。
结语生物物理知识点是高考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理学为生物学提供了解释和探索生物现象的基础,而生物学则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物体系中,以解释和理解生物现象和生物规律。
生物物理学介绍

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领域之一。
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物理化学过程和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
生物物理学-定义关于生物物理学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现列举三种定义。
定义一:生物物理学是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活动的物理与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机体的作用。
定义二:生物物理学是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生命活动的物理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定义三:生物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
上面的四个定义表述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生物物理学是一门生物学和物理学相互作用的学科,也都是从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上来阐述其定义的。
关于生物物理学属于生物学的分支还是物理学的分支,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他们研究生命现象时只是引入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但有些物理学家认为,研究生命的物质运动,只是物理学研究对象由非生命物质扩展到生命物质。
应该属于物理学的分支。
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处于不同的角度,也就有了不同的定义。
生物物理学-发展简史从16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开展了生物物理现象的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薛定谔(Schrödinger)在都柏林大学关于“生命是什么”的讲演之前,可以算是生物物理学发展的早期。
19世纪末叶,生理学家开始用物理概念如力学、流体力学、光学、电学及热力学的知识深入到生理学领域,这样就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最初的生物物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荧光生色团的结构特点
生色团 Trp Tyr Phe 条件 H2O,pH7 H2O,pH7 H2O,pH7 ex nm 280 274 257 max 10-3 5.6 1.4 0.2 em nm 348 303 282 F 0.2 0.1 0.04 F ns 2.6 3.6 6.4 敏感度 maxF 10-2 11 1.4 0.08
(2) 环境因素及分子运动对荧光偏振度的影响
A .温度的影响: A: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P降低 B:溶液粘度 粘度升高,P升高 C :分子的运动—转动 溶液粘度
旋转弛豫时间rotational relaxation time —
(二)荧光分光光度术中的参量
4 荧光寿命 (Fluorescence liftime --)
Ybase
Yeas t-RNAPhe 320
1.3
460
0.07
6.3
0.91
ex:460nm, em:570nm 亚硝基奈酚+Tyr ex:365nm, em:515nm 茚三酮(Cu2+,pH5.8)+Phe
五 影响荧光测量的因素
1 光化分解(photodissociation) 光照后导致化学键断裂——荧光减弱
2、矿物的发光机理
矿物的发光是矿物能量的一种转换过程,物体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 (非稳定态)在反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
一 荧光的发现
1575:N.Monardes
Lignum Nephriticum
1852:Stokes
分光计
植物抽提液、矿物、夜明珠、叶绿素、奎宁
借用萤石的(Fluospar)发光现象而推演,荧光 Fluorescence
指示剂 萘酚 荧光素 丫啶橙
颜色变化 无色变黄绿 浅绿变绿 浅黄绿变黄
pH范围 8.2-10.3 4.0-5.0 8.0-10.0
4 溶液极性的影响
荧光物质在非极性溶液中的发射峰位比其在极性溶液中的峰位向短波方向 (或高频方向)移动,即蓝移,同时荧光强度前者也高于后者。
水溶液中 DPH 发射波长:440nm
Ee:价电子运动能, electron
Ev: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vibration
Er: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能, rotation 其中,Ee > Ev > Er
(一) 荧光的产生
2 分子的能级Energy Levels与跃迁Transition
(二)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
荧光分光光度术: 又称荧光光谱术,属于光谱技术中的一种发射光 谱术。其原理是电磁波和物质作用后,物质首先吸收 电磁波的能量,然后再重新发射电磁波。激发波段在 100-800nm之间,相当于紫外与可见光波段。
透膜,DNA
(四) 利用荧光技术检测分子间结合程度
1 用荧光偏振变化检测结合程度
当一些小分子,如辅酶、辅基、半抗原等与特异蛋白质反应时,改变 其荧光特性(强度与偏振),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了解他们结 合时的信息。 结合后的大分子驰豫时间长,荧光偏振就大。
2 用荧光强度变化检测结合程度
用杀鼠灵滴定HSA λex=320nm λem=400nm r = Ka (n - r) [L] [L] = [L0] – [LP] = [L0] – r[P0]
荧光分光光度术
Spectrophotofluorimetry
荧光分光光度术
一、荧光的发现 二、荧光与荧光光谱 三、荧光光谱仪及主要谱参量 四、荧光生色团的结构特点 五、影响荧光测量的因素 六、荧光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夜明珠发光成因
1、矿物的发光性
矿物在外来的能量激发下,产生可见光的性质称为矿物的发光性。 外来的能量有日光、紫外线、X射线、阴极射线、加热、加压、摩擦等。 根据其发光的性质不同,分为荧光和磷光二类。
研究生物大分子构象
2 蛋白质的外源荧光
(三)核酸的荧光分析
1嘌呤及衍生物
室温,用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中性水溶液中,均无荧光。 酸性介质中,腺嘌呤和鸟嘌呤有荧光。 碱性介质中,鸟嘌呤有荧光
2嘧啶及衍生物
游离的胸腺嘧啶有自发荧光,但量子产率极低Φ=0.0015
3 核酸的荧光标记
Probes
ex
em
生物物理学的内容
膜与细胞生物物理学(Membrane and Cell Biophysics) 自由基与电磁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仪器与技术( Biophysical 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iques) 分子生物物理学(Molecular Biophysics) 理论生物物理学(Theoretical Biophysics) 感官与神经生物物理学( Sensory and Neural Biophysics)
(3) 灯有寿命,要节约使用。
(4) 启动间隔一般要大于半小时,待灯冷却后,在重新启动。 启动后要预热 半小时。
(5) 不要用眼睛直视灯。
2 样品池
在可见可用玻璃池,但紫外区一定要用石英池。 (1)设置空白对照 。 (2)清洗问题,关键是即时冲洗。
自来水冲洗
SDS浸泡
双蒸水冲洗
浓硝酸处理
双蒸水冲洗
1867年:Goppelsroder
AL 与桑色素的配合测定AL 的含量
1880:Liebeman
提出“荧光与化学结构关系”的经验法则 为荧光技术的开发应用拉开了序幕
二 荧光与荧光光谱
(一) 荧光的产生 (二)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
(一) 荧光的产生
1 分子的能量状态
在光学分析中涉及的分子能量有: Eo=Ee+ Ev + Er
2 淬灭(quenching) (1)温度淬灭:
温度每升高10C ,荧光减少的百分比,称为温度系数。 在20-300C的范围内,温度系数大约为1.5。
(1)浓度淬灭:
21
内滤光效应(inner filter effect)
1O 2
(3)杂质淬灭:3O2
3 溶液pH的影响
利用一些物质在不同pH值溶液中荧光强度和颜色的改变, 可以判别各种滴定的终点。
(4)取代基的位置: 邻位、对位—荧光增强,间位—荧光减弱(-CN基例 外) (5)环境、溶剂、温度及pH等均会影响分子结构,从而影 响荧光
四 荧光生色团的结构特点
2 蛋白质和核酸中的荧光生色团
Tryptophan (W, Trp)
Tyrosine (Y, Tyr)
Phenylalanine (F, Phe)
Forster 公式
E= R06/(R6+R06)
R0: 临界距离,E:转移效率,R:基团间距离 E= 1- IDA/ID IDA: 受体存在时的荧光强度, ID:受体不存在时的荧光强度
Scatchard图
(五) 大分子内基团间或分子间距离的测定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三个条件: 供体和受体都能发光
供体的发射谱和受体的激发谱必须有部分重叠
供体和受体的距离必须小于100Å
大分子内基团间或分子间距离的测定
荧光衰减为原来激发时最大荧光强度的1/e所需要的时间
I=I0e-kt , =1/k 分子所处的环境 有无淬灭 有无能量转移 有无分子间相互作用
影响因素
5 荧光探剂
(1)具有环状共轭双键即π电子系统
(2)量子产率随环境变化,而且变化很大 (3) 能产生稳定荧光的小分子 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4) 与研究对象的特定基团共价结合或与蛋白质非共价 结合
Note
Ethidium Bromide
Propidium Iodine
545
530
610
615
非透膜, RNA,DNA
PO-PRO-1 iodine
Acridine Orange Pyronin Y
435
490 545
455
590 透膜, RNA,DNA 580
Bisbenzimide
345
460
三 荧光光谱仪与主要参量 (一)荧光光谱仪
(二)荧光分光光度术中的参量
(一)荧光光谱仪
吸收光谱仪光路图
荧光光谱仪光路图
1 激发光源
在紫外-可见光区,可供荧光激发用的光源很多包括:钨灯,碘钨灯, 氢灯,氘灯,汞灯,氙灯等。主要根据光源稳定性和强度选择光源。
氢灯的能量分布
氘灯的能量分布
氙灯(红线)和带有玻璃外套的汞灯的能量分布
四 荧光生色团的结构特点
1 天然荧光生色团的结构特点
(1)碳原子骨架:
分子具有共轭双键体系,大多含有芳香环或杂环
任何有利于提高π电子共轭度的结构改变,都将提高 荧光效率。 例如:对苯基化,间苯基化等。
四 荧光生色团的结构特点
(2)分子的几何排布:
具有刚性平面结构
HO
O
H
H OH
OH
HO
C
C
O C O
(二)荧光分光光度术中的参量
ex—Maximum excitation wavelength em, max —Maximum emission wavelength
(二)荧光分光光度术中的参量
2 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 F, I )与 量子产率(quantum yield, )
实践中常不选用强光源:
随着光强的增加,会同时导致散射光和热量的增多
强光源照射,容易使样品产生光化分解 强光源需要的稳压稳流装置复杂而昂贵 产生大量臭氧,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