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
普通心理学第5篇 信息加工——意识和注意

衰减器理论 ▪ 选择是衰减,与刺激的激活阈限有关 ▪ 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
后期选择理论 ▪ 选择依赖于记忆,有很大的主动性 ▪ 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上
多阶段选择理论
▪ 选择在几个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依赖 于当前任务
(2)资源分配理论
2、催眠状态下人的特点
脑电与清醒时一样 在催眠师引导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与受暗示难易程度有关
3、对催眠的易感性 经常做生动的白日梦 想像力丰富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像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 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4、催眠诱导 5、催眠术表演 6、对催眠的不同解释
二、注意的分类
根据预先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划分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取决于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是否运动等因素; ▪ 也包括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和过去经验 等
不随意注意既可以帮助人对新异刺激进行定向,也可能干 扰人正在进行的活动
无法伪装、暴露秘密:二战中的间谍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观点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执行与监督功能
三、白日梦与幻觉——意识的自发漂移
白日梦以记忆或想象的内容为基础
第四节 注意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1、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
指向性:意识对某些对象的选择和对其他对象的忽略 集中性:意识在被指向对象上强度和紧张度的维持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
1、定义: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 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ppt课件ppt

意识与注意的调控技术
通过调节注意来改善意识状态
通过训练和实践,个体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注意,将注意集中在积极、有益的信息上,从 而改善自己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冥想技术
冥想是一种常见的意识和注意调控技术。通过冥想,个体可以学会将注意集中在当前的身 体感受、思想、情绪和外部环境上,从而提高对自我和外界的觉知能力。冥想技术对于缓 解压力、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
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导致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的原发疾病。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促进患者意识和注意能力的恢复。
05 意识与注意的应用
意识与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度和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02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注意是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 过程。 特性 选择性:注意能够使我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视其 他刺激。 有限性:注意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 可调性:注意的程度和焦点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调整。
注意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筛选功能: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感觉输入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意识和注意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 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个体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
意识障碍的种类与表现
昏迷
完全丧失意识,无法感知外界和自身状态, 无反应。
嗜睡
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难以唤醒,意识模糊 。
意识对注意的引导作用
普通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33
你看到了一位樂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臉呢?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34
如何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稳定性和人的主体状态密切相关 • 兴趣浓厚、态度积极、精力充沛、心情愉
• 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人们集中注意,只有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减少差错或 事故。
• 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 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25
5、注意的功能
• 选择功能(基本功能) • 保持功能 • 调节功能 • 监督功能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9
2、睡眠障碍
❖梦游和说梦话:大多发生在深度睡眠期 ❖噩梦和梦惊: ❖发作性睡眠: ❖失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好。 ❖睡眠呼吸暂停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10
❖ 失眠症:入睡困难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对正常 生活有不良影响。
• 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常常出现α波, 还会伴随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精神失调、焦虑、抑 郁等。 • 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个体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感到无精打采, 脾气也会变坏。
• 在同一活动中,注意的客体和动作本身虽 然有所变化,但只要从事活动的总方向始 终未变,这也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31
• 注意的稳定性并不等于注意长时间地固定 在一个物体上,实际上人对同一事物的注 意是无法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它包 含着注意的一系列的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我们称为注意的起伏(fluctuation of attention)。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本章讨论意识和注意,包括其定义、特征、作用、研究方法等内容。通过深 入探讨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理解意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意识的定义与特征
多维性
意识是复杂的,包含了多个方面和层次。
变化性
意识不断变化,受到环境、情绪和认知状态等 因素的影响。
主观性
意识是个体内心体验的主观反映,无法直接被 他人感知。
有限性
意识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无法同时关注全部 信息。
意识的发展与演变
1
心理学研究
2
意识从被忽视到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
重点。
3
早期观念
古代哲学家对意识的认识,如笛卡尔提 出的“我思故我在”。
现代科学
借助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 意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意识的作用与意义
意识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自我、感知 世界,同时也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神经科学对意识的认识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意识与大脑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脑活动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异常类型与表现
昏迷
完全丧失意识和反应 能力。
催眠
通过暗示使人进入一 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
由疾病或精神障碍引 起的意识异常。
睡眠
自然的、周期性的意 识状态。
意识的失去与恢复
1
意外事故
注意与记忆的关系
注意是有效记忆的前提,关注和筛选信息有助于形成和巩固记忆痕迹。
注意分配的模型
单一注意
一次只能关注一个任务或刺激。
分割注意
将注意力分割在多个任务或刺 激之间。
选择性注意
选择关注某些特定信息,忽略 其他信息。
普通心理学五章注意与 意识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不同角度的理解•一种觉知(一种觉察);•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对身心系统管理);•一种心理状态(无意识和意识)。
☐无意识的概念•不曾察觉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却认为是受压抑的观念、愿望等等。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的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脑损伤造成)睡眠☐睡眠解释:灵魂离开;生理状态☐睡眠不同阶段:EEG模式☐睡眠功能:休息;避免伤害。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梦弗洛伊德观点: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分析梦可以发现精神病人的问题。
心理学观点: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梦是对随机脑活动的注解。
认知观点:是对个体经验的重编码。
催眠催眠状态:不能独立思考,受催眠师的指使和引导,似乎是睡着了,但是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相同。
容易被催眠者的特征:常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当前情景;依赖性强;深信催眠;有经验分离的经历。
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意识功能分离(监督和执行功能的分离)催眠的应用:治疗、侦破等。
第三节注意概述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指向性:选择、维持(方向特征)●集中性:抑制其它,聚集于特定对象(强度特征)☐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本身不是活动进行的过程。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进行时的意识状态,它伴随一定的外部表现,但有时也有假象的产生外部表现☐定向性反应☐无关行为停止☐生理变化:血液和呼吸☐假象问题:不完全对应生理机制☐觉醒机制与有机体觉醒有关的生理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状结构的功能。
二是神经介质和觉醒因子的作用。
神经介质有儿茶酚胺和乙烯胆碱。
☐大脑皮层的作用海马等是精确行为的重要神经结构。
额叶在调节和计划行为上有重要作用。
定向性反应无关行为停止生理变化:血液和呼吸假象问题:不完全对应作用选择功能(基本功能)维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启动效应--前注意的作用种类☐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本质是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五章意识和注意一、睡眠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比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时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快速眼动睡眠: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有梦境。
二、梦的功能解释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然为梦是潜意思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及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三、注意的认知理论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是,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
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丧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A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B: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关于意识和注意这部分内容啊,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心理世界的新大门。
先说这意识吧,以前觉得意识就是自己脑袋里知道的那些事儿,可看了书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可深了去了。
意识就像是一个超级复杂的舞台,各种想法、感觉、记忆都在上面抢着表演。
它有时候清晰得很,就像大白天看东西,你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干啥,比如我现在清楚地知道我在写关于意识和注意的读后感。
但有时候呢,意识又变得模糊起来,就像雾里看花,像做梦的时候,那意识就像是在一片奇幻的云雾里游荡,里面的情节乱七八糟,可又觉得有那么点道理。
然后就是注意啦,这注意可真是个调皮的家伙。
它就像一个聚光灯,照到哪儿,哪儿就成了焦点。
比如说我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球赛,我的注意力就完全被球场上那些奔跑的球员、飞来飞去的球给吸引住了,旁边有人跟我说话我都可能听不见,就好像我的注意把耳朵给堵住了,只给眼睛开了个大大的通道。
而且注意还很挑剔呢,它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事物之间跳来跳去。
就像我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周围很安静,那我的注意可能就乖乖地停留在书本上;但要是突然外面有个消防车“呜呜”地开过,我的注意就像个好奇的小猫,一下子就被消防车拉走了。
书里还提到了注意的各种类型,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什么的。
无意注意就像是那些突然闯进你视线或者耳朵里的东西,不用你费劲儿就能吸引你。
就像走在路上,突然一只特别漂亮的蝴蝶飞过,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地看过去。
而有意注意呢,就像是一场需要意志力的战斗,你得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能不那么有趣,但又很重要的事情上,像做数学题,那可真得咬着牙,让自己的注意紧紧地盯着那些数字和符号。
这一章读完,我还发现意识和注意这俩家伙关系那叫一个密切啊。
意识就像是一个大容器,而注意就像是这个容器里的搅拌棒。
注意能把我们意识里的东西搅和起来,让某些东西变得更清晰,让其他东西暂时被放到一边。
比如说,当我把注意集中在回忆小时候的趣事上时,那些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就在意识里变得鲜活起来,其他那些什么明天要干的家务啊之类的事儿就被挤到角落里去了。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意识与注意

快速眼动睡眠的睡眠补偿—总是使人缺乏此阶段睡眠,然后使之正常化,会发现REM睡眠显著增加。(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两个特点:指向性(指人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和集中性(当人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B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提出,诺尔曼和博布罗完善):
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站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公共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同时,该理论还认为,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负责资源分配的机制,这个机制是灵活的。资源部分地决定于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唤醒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分配到刺激的资源的量由认知系统的分配方略来控制。
局限性:有些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和刺激,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局限性是由感觉器官的性质决定的。另外,同一时间内进入意识范围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3.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察觉不到的心理活动,也不能调节和控制。常见的无意识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盲视等。
4.睡眠与梦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
途径
梦的解析
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
式出现在意识中
人的性本能 和攻击本能
生理学的观点
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睡眠情况下,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产生一些随 机活动,梦就是认知系统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 释并赋予一定意义的过程
自由落体式:趴在床上,同时两手在 枕头附近,头转向某一边。通常是社 交型的人,同时脾气比较急躁,他们 或肌肉发达,或很瘦,不喜欢批评或 者极端的状况。
海星式:平躺,双手在枕头附近。这些人 是很好的朋友,因为他们时刻准备着听取 别人的想法,并且在需要的时候经常帮助 别人。他们通常不喜欢成为大家注目的焦 点。
睡眠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状态, 分为几个阶段呢?
睡眠阶段:(P209)
小结: 睡眠阶段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 修正和恢复。或是睡眠的一部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 有重要的影响。
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 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适应的那段 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
侧身躺着,并且手臂在 两侧。以这种姿势睡觉 的人很容易交往,喜欢 到人多的地方并成为他 们的一部分,并且很容 易相信陌生人。他们很 容易受骗。
将两个手都放到他们 面前一边的人描述为 很开放,但是也很多 疑,喜欢冷嘲热讽。 他们下决心很慢,但 是一旦决定了就不喜 欢更改。
平躺着,并且两支手 臂在两边。以这种姿 势睡觉的人普遍很安 静保守。他们不喜欢 大惊小怪,但是把他 们自己和别人的要求 定的都很高。
知识之窗:世界睡眠日
新闻视频:你的睡眠还好吗?
科学的睡眠
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选择适宜的枕头 最好的床还是木板床 保证睡眠的黄金段 提倡开窗睡眠 睡前洗脚如吃补药 提倡关灯睡眠 不提倡“储备式睡眠” 睡眠姿势以右侧睡为好
从你的睡姿看出你的性格
婴儿式:那些把自己的蜷成婴儿的样子的人被描述 为具有同他们的外表一样坚韧而又敏感的内心。当 他们初次见某个人的时候可能很害羞,但是很快就 会放松下来。这是最常见的睡觉姿势,参加调查的 1000人中有41%都属于这种情况。同时这样睡觉的姿 势的女人是男人的两倍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古老又难 解之谜
一、什么是意识???
1.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 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2.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 报告出来的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 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
一、什么是意识???
除失眠以外,睡眠障碍还包括:
突发性睡眠症 睡眠窒息 嗜睡症
梦
梦是睡眠中最生动有趣、 又有些不可思议的环节
关于梦的几点疑问
所有人都做梦吗? 梦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身外之事能否成为梦的一部分? 梦能预示未来吗? 梦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吗?
对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的观点 生理学的观点 认知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幻想中……
一、睡眠与梦
睡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脑中的几种脑电波
大脑清醒和警觉状态时,有很多β波,频率较高、 波幅较小
当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α波出现,频率相 对较低,波幅稍大
睡眠状态时,主要是δ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
你发现了什么? 随着睡眠的深入,频率逐渐减小,波幅逐渐增大
原因:同时意识到那些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 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
能动性:人们有时候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 意识到事实上不存在的东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 越外部的信息内容,构建自己的意识内容。
例如:特殊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幻听”、“幻视” 等现象;盲点现象。
人的意识绝大多数还是受到外部世界的限制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理解意识?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觉醒、惊奇、 愤怒、警觉等
什么是无意识???
二、什么是无意识???
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 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观念、愿望、 想法、本能等
二、什么是无意识???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行为:自动化的行为不受意识控制。如边交 谈,边骑自行车,口误等。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两耳不闻窗外事 心猿意马 白日梦 明明在听课,突然就开始想一会去食堂吃什么菜 刷牙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昨夜做的奇怪的梦
这些都是属于意识的不同状态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意识的几种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念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觉察到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 事件。如 “视而不见”现象
盲视:由于脑损伤而引起。脑损伤病人,可以区分 处于视野黑点中的不同刺激。
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
局限: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 有意识到。
例如:超过一定范围的波长就看不见,超过一定频 率的声音就听不见。当人们集中做事时,对身边的事 物视而不见。
3.从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 动作和活动。
4.在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 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理解意识?
1.意识是一种觉知
你看看我今天有 什么不一样啊?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理解意识?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意识是一种能力,保证基本 生存的同时,可以使我们活 的更有意义
四、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
为什么夜间比白天疲劳?
位于海马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的周期变化起关键作用。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影响 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有镇静剂的作用, 可以减少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白天光线激活 视交叉,抑制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所以不会感到 那么疲劳。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2016年世界睡眠日 ——“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睡眠障碍:失眠和失眠症
失眠: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好。
失眠症 入睡困难很有规律,并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 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常常出现α波,还会 伴随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精神失调、焦虑、抑郁等。 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 体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感到无精打采,脾 气也会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