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着机会和挑战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有着众多的投资者,他们对市场的涨跌充满了期望与疑虑,每天都在关注着股票的价格,并根据市场的走势进行投资。
然而,对于这个市场的有效性,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是指由美国学者E. Fama于1960年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可得信息并真实反映公司的价值。
这意味着,投资者无法通过信息获取和分析来获得超过市场收益的回报。
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一,也是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非常庞大。
其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许多面临政策调整的公司,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股民结构也十分复杂。
中国股市的股民既有追求短期投机的散户,也有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等等。
“散户”是指那些没有大量资本的投资者,与许多机构投资者相比较,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市场信息和分析能力,在短期投机传统上来说,经常无法赢得比较长期的持有和机构投资者的稳健生意。
总体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使其更难寻找优质股票,更容易产生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实现。
三、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市场有效性是指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与市场相关的信息。
从理论上讲,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则价格已经包含了股票中所有可得信息,包括经济基本面信息、公司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等。
因此,要验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有效就需要测量市场是否能够及时反映新的的信息。
在实证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和指标来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事件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通过对股票市场事件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市场的有效性。
中国股票市场CAPM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CAPM的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CAPM的实证研究摘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的理论模型,用于计算股票或资产的期望收益率。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CAPM、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1. 引言中国股票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随着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股票报酬的预期也变得更加重要。
为了准确评估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金融学家们提出了CAPM模型,试图找到一个与风险有关的合理预期收益率。
2. CAPM模型的理论基础CAPM模型是由Sharpe(1964)、Lintner(1965)和Mossin(1966)等学者独立提出的。
它基于市场均衡理论,假设投资者的理性追求最大化效用。
3. CAPM模型的基本假设CAPM模型的有效性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和无套利机会。
此外,CAPM还假设投资者具有相同的投资期望值和风险偏好。
4. 使用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多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历史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来计算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然后,将这些数据代入CAPM模型中,计算每只股票的预期阿尔法和贝塔。
5. 研究结果及讨论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股票普遍存在较高的贝塔值,这表明市场波动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非常显著。
然而,对于预期的阿尔法值,结果却表现出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因为CAPM模型中初始假设中的完全竞争性和无套利机会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并不总是成立,因此存在一定的市场摩擦。
6. 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股票收益率普遍具有较高的贝塔值。
然而,对于预期的阿尔法值,结果却较为不准确。
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单纯依靠CAPM模型来估计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可能不够准确。
市场有效理论及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市场有效理论及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EF FICI ENT MARKET THEORY AND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EF F ECT O F THE STOCK MARKET IN CHINA
20t20平均日超额回报率分别计为ar20某天的累积超额回报率利用统计软件可以得到表4样本期间ar与car时间平均日超额回报率arar平均累积日超额回报率carcar200101264201000426010126240100042619010053970100325301018021010036680100557401004378010124470100069917010033540100115801015801010018571601000282010016440101608301003501010003600100265601015723010061571401003458010013370101918101007494010004910100586401018690010125780100214101001434010165490101114401000012010067630101653701017907100100195101005812010145860101272501006307010035160102089301016241010030710100157201023964010178130100250001000963010214640101685001002053010031880102351701020038010016810102421901025198010041810101572601002399010409240100178201002193010078230104311701009602010033910100971801039726010193200101039101007612010293350101170801012315010096440101702001021352时间平均日超额回报率arar平均累积日超额回报率carcar01002883010115870101413701009765010039150101135301018052010211180101456601005888010034860101523001003525010065350100701101021765010013920100128001005619010230450100155801002927010071770102011801004230010019760101140701018142010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导言:有效市场假说是投资学中的一项基本理论,它认为股票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即股票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用的信息。
然而,这一理论在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否成立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将在不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关于金融市场的理论假设。
EMH认为,股票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即股票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用的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获得超额的利润。
EMH的核心观点是,股票价格是由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决定的,并且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都已经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EMH假设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是理性的,并且会根据所有可用的信息进行买卖,从而使市场价格始终处于正确的水平。
基于这一假设,EMH分为三个不同的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历史信息,因此不能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股价变动。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因此不能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公开和非公开信息,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任何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针对EMH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学术界和投资界存在争议。
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数据对EMH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以下将列举一些主要的实证研究结果: 1.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有研究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无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股价变动,即支持了弱式有效市场假说。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分析和市场反应不完全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的非理性行为所致。
2.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一些研究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公开信息已经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获取超额利润,支持了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一、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它根据信息的完全性和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来描述资本市场的运作。
这一理论最早由尤金·法玛在1965年提出,并在此后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
有效市场假说主张,资本市场对于公开信息反应迅速、准确,市场价格准确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对信息的研究和分析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对于投资决策、资产定价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探讨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内容以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原理1. 信息完全性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参与者都可以充分获得和利用公开信息,市场不存在任何信息不对称。
这意味着投资者无法凭借研究公开信息获得利润,因为所有的信息已经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2. 理性投资者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根据预期收益和风险来制定投资决策。
理性投资者会根据市场价格反映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的收益。
3. 随机行走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不存在可预知的趋势和规律。
随机行走假设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并难以通过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在金融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证券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我们将针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核心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1. 信息完全性假设的实证检验信息完全性假设要求市场参与者都能充分获得和利用公开信息,那么是否存在长期以来未被充分反映的信息呢?事实上,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问题,包括以往存在的内幕交易、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
中国股票场有效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规划研究部刘寒星李芮(执笔)1市场有效性是金融学和投资学的重要概念,也是投资者进行资本市场投资策略选择的思考原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市场有效性程度高低的判断,决定着其在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投资策略之间的权衡取舍。
综合使用历史价格相关性、积极投资策略超额收益率和主动管理型基金超额收益率等指标衡量中国市场有效性情况发现,尽管目前有效性水平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监管机制的逐步健全和交易品种的不断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有效性程度在过去十几年间依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程度的持续提升,意味着秉承价值投资理念、以指数基金为依托、结合因子分析方法,并将获取市场整体“贝塔”收益作为目标的投资策略应成为今后机构投资者的主要选项。
1资产配置处宋论升对此文亦有贡献,本文在数据和模型上参考借鉴了中金、光大、海通、银河和申万宏源等机构的研究报告。
目录一、市场有效性的界定与衡量 (1)(一)市场有效性的概念 (1)(二)市场有效性的衡量 (2)二、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4)(一)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历史变化 (4)(二)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国际比较 (10)(三)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驱动因素和趋势预测.. 12 三、结论与启示 (15)(一)初步结论 (15)(二)投资启示 (15)一、市场有效性的界定与衡量(一)市场有效性的概念市场有效性或许是金融投资学领域最为重要、也是最富争议的概念之一。
20世纪早期的一些学术研究发现,股票价格表现出某种随机游走的特征,因而难以预测。
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65)正式提出了完整的市场有效性概念:证券市场中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市场上的所有价格都是最公平合理的价格,任何投资者都不能战胜市场而取得超额收益。
市场有效性的成立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假设之上:一是所有关于证券价格的信息能够得到充分披露和传播,使得每位投资者能在同一时间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二是投资者充分理性,使得同等信息导致一致性的分析和交易;三是证券交易无成本且传导机制顺畅,使得价格能够根据相关信息而迅速调整到位。
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探究——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摘要:本探究旨在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探究。
通过分析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本探究发现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特殊是在市值因子和市场收益率因子方面。
然而,本探究也发现了一些限制因素,例如无风险利率的测算和数据的局限性。
因此,将来的探究应进一步探究这些限制因素,并拓宽探究范围,以提高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理解。
一、引言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指的是股票市场是否能够准时反映全部相关信息,以及能否通过得到证券市场公开信息进行投资获益。
若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将无法通过分析数据或选择投资策略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全部信息已被准确反映在股票价格中。
然而,若果市场存在非理性行为或存在某些信息隐含性,则可能会导致市场失效。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是股票市场有效性探究中的重要工具,它综合思量了市场风险因素、市值因素和价值因素等多个因素,以评估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该模型通过分析市场、市值和账面市值比等因素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来探究股票价格是否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以及能否通过选择有效的因子来得到超额收益。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其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市场特点的奇特性和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本探究旨在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探究,以系统地、科学地评估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二、探究方法本探究从2000年到2019年间的中国A股市场数据中,选取了一组样本公司,并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起首,对样本公司进行市值分组,并计算每个组的市场收益率。
然后,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每个市值组的股票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估市值因素、市场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1. 引言1.1 背景介绍【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A股市场是中国股票市场中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市场之一,自1990年开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A股市场已经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金融市场。
近年来,A股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
市场有效性是指市场价格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全部可获得信息的能力,即不存在任何可以被利用获利的信息。
市场有效性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三种形式,其中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所有历史价格信息,但并不能反映公开信息,即不能通过历史价格信息来获利。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但不能反映非公开信息,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能够反映全部信息,包括公开和非公开信息。
对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有助于了解市场是否具备高度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对市场监管和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通过对A股市场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市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的反应情况,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A股市场的有效性一直是市场参与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可以进一步验证市场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全部适用信息。
如果市场有效,那么投资者在选择证券和制定投资策略时可以依赖市场价格,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
相反,如果市场存在信息滞后或者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投资者将面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在投资决策上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研究A股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投资行为,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研究A股市场的有效性还可以促进市场监管和规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而相应地 , dLNSZ (日 ) 、 dLNSZ (周 ) 、 dLNSC (日 ) 、 dLNSC (周 ) 的 ADF 值 均小 于各自 在 1%、 5%、10%置信度水平上的 ADF值 , 说明通过一阶差 分处理后 , 数据特征变得平稳 , 也说明 LNSZ (日 ) 、 LNSZ (周 ) 、LNSC (日 ) 、LNSC (周 ) 为一阶单整 序列 , 即 LNSZ (日 ) , LNSZ (周 ) , LNSC (日 ) , LNSC (周 ) ~C I (1, 1) 。
一 、文献综述 鉴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 , 本文仅对我国股 票市场的弱式有效进行实证检验 , 因此 , 仅对国内外 关于弱式有效市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思考 。 (一 ) 国外文献综述 对早期美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检验以 A lexander (1964) 最具代表性 。他以 1897 - 1959年的道琼斯工
注 : 检验形式中的 (C, T, K) 分别表示常数项 、时间趋势 、滞后阶数 。其中 , 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 IC和施瓦茨准则 SC准则确定 。
200 9 年 6 月第 3 期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1
由 表 1 可 以 看 出 , LNSZ (日 ) 、LNSZ (周 ) 、 LNSC (日 ) 、LNSC (周 ) 的 ADF 值均大 于各 自在 1%、5%、10%置信度水平上的 ADF 值 , 说明上海 股票市场和深圳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服从单位根过
200 9 年 6 月第 3 期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19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高树棠 周雪梅
(兰州商学院 金融学院 ,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 :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 EMH) 是股票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 股市是否有效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直 接影响 。以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 EMH ) 为基础 , 选取上海综合指数 (收益率 ) 和深圳成分指数 (收益率 ) 作为样 本 , 运用单位根检验 , 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 我国股票 市场已经呈现出弱式有效的特征 。
(2007) 选取 2002—2004年全部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 走过程之间的关系是逐步加强的 。否定单位根过程或
作为样本数据 , 通过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 , 得出我 白噪声过程 , 可以否定弱式有效 。随机游走的假设是
国上海市场尚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弱式有效市场 。 最强的 , 如果序列服从随机游走过程 , 则一定满足白
关键词 : 弱式有效 ; 随机游走 ; 单位根检验 ; 自相关检验 ; 游程检验 中图分类号 : F83019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 4940 (2009) 03 - 0019 - 004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是 20世纪 50年代发展起来的 现代微观金融理论 , 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之一 。根据市场对不同层次信息的反映程度将市场分 成三种不同的类型 : 弱式有效 、半强式有效 、以及强 式有效 。
合指数的周数据用单位根 、方差比 (VR ) 和序列二
如前所述 , 弱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当前股票价格能
阶相关性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 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弱 够充分反映股票本身历史价格所包含的信息 。所以对
式有效性并不成立 ; 李兴绪 , 郑树明 ( 2004 ) 首先 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检验通常是检验股价的变动是否
3 收稿日期 : 2009 - 04 - 15 作者简介 : 高树棠 (1966 - ) , 男 ,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从事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 周雪梅 (1984 - ) , 女 ,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 2007级硕士研究生
20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 09 年 6 月第 3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我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实证检验
其结果如下表 1:
表 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 量
LNSZ (日 ) dLNSZ (日 ) LNSZ (周 ) dLNSZ (周 ) LNSC (日 ) dLNSC (日 ) LNSC (周 ) dLNSC (周 )
检验形式
(C, T, K) (C, T, 3) (0, 0, 3) (C, T, 2) (0, 0, 2) (C, T, 3) (0, 0, 3) (C, T, 1) (0, 0, 1)
AD F 统计量
- 01091487 - 16115541 - 01357511 - 71029970 - 21288120 - 10146617 - 21459319 - 61953326
1%
- 319708 - 314386 - 319985 - 314586 - 319790 - 314445 - 410414 - 314895
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有 噪声过程和单位根过程 。
效 。陈 立 新 ( 2002 ) 对 ( 19971112 - 2000112131 )
(一 )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做游程检验 , 得到上海股票市
本文采取 2003年 1月 2日到 2007年 12月 28日
场已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冉茂盛 ( 2001 ) 在选取 上证综 合 指 数 (日 ) 共 1206 个 和 上 证 综 合 指 数
业平均指数和 1929 - 1959 年的标准普尔工业平均指 数为样本数据 , 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的时间序列 , 然后 设定 11个过滤程度 。结论是美国证券市场基本达到 弱式有效 。 Fam a & B lum e ( 1966) 以 1957 - 1962 年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 30 种股票为样本 , 他们设定 过滤程度为 015% - 50%不等 , 结果发现 : 在考虑交 易成本的情况下 , 证券市场基本达到弱式有效 。Rob2 ert Hudson等人对英国证券市场的效性检验是运用规 则检验的重要代表 , 他们在研究中使用 1935 年 7 月 到 1994年 1月期间的金融时报普通工业指数 。最后 结论是 : 根据实证结果支持金融市场具有弱式效率 。
1995年 1月 1日到 2000年 12月 31日上证综合指数 、 (周 ) 共 249个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检
深圳成分指数的周收盘价为样本的基础上 , 从沪深各 验 , 采取 2005年 9月 6日到 2007年 12月 28日深圳
选取 10只股票为样本 , 通过 R / S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 成分指数 (日 ) 共 559 个和深圳成分指数 (周 ) 共
临界值
5% - 314160 - 218644 - 314293 - 218734 - 314199 - 218671 - 314497 - 218872
10%
- 311299 - 215683 - 311379 - 215730 - 311323 - 215697 - 311499 - 215803
利用 Eview s510 对 上 证 综 合 指 数 收 益 率 (日 、 周 ) 和深圳成分指数收益率 (日 、周 ) 进行分析 , 具体结果如下表 2:
表 2 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检验结果
指数 一阶自 收益率 相关系数
沪市 (日 ) 01001
Q值 511396
X2 值 (5% )
551758
结论 无序列自相关
2. 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检验 假设股票市场是弱式有效的 , 那么股价指数就是 一个随机游走序列 , 其股价指数收益率 (R ) 的变动 就应该满足一个随机过程 :
Rt = c + Rt - 1 + et 其中 , 股价指数收益率 Rt 是以自然对数表示的 该期股价 Pt 与上期股价 Pt - 1之差 , 即 Rt = lnPt 2lnPt - 1 ; c为常数项 ; et 为误差项 。通常定义 et 为一个白噪声 序列 , 如果随机游走过程成立 , et 作为股价变动的误 差项不应存在序列相关性 。因此 , 我们可以用 et 的 序列相关性来检验股价变化是否为随机过程 。另外 , 除了检验 et 的相关系数 , 我们可以利用修正的 Q 统 计量 (即 L jung2Box Q ) 来进一步检验残差项是否存 在序列自相关 。
从国外对有效市场的研究成果来看 , 在上个世纪 20年代左右 , 国外证券市场已基本达到弱式有效 , 而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处于半强式 有效状态 , 而没有达到强式有效状态 。由于国外证券 市场起步较早 , 发展速度较快 , 对其有效性的研究成 果也较多 , 研究方法也较为成熟 。
(二 ) 国内文献综述 近年来 , 国内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也进行 了较多探讨 , 但结论有所不同 。 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 效 。解保华 , 高荣兴 ( 2002 ) 对从 1990 年 12 月 21 日到 2000年 3月 2 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股市综
A IC值
- 5151499 - 5151388 - 4104804 - 4103388 - 5115532 - 5114915 - 3158218 - 3156103
SC值
- 5148958 - 5149269 - 3197679 - 3197672 - 5110862 - 5111019 - 3148563 - 3148821
得出 我 国 股 市 已 达 到 弱 式 有 效 的 结 论 。李 晓 静 115个对我国深圳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由于
(2006) 以上证指数和深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 经济数据往往具有上升的趋势 , 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
象 , 用单位根 , 方差比 , 游程检验方法对其是否服从 性 , 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 , 对上证综合指数 ( SZ)
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 。结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显示 和深圳成分指数 ( SC) 分别取自然对数 , 即用 LN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