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A股价值投资策略适用性浅析

A股价值投资策略适用性浅析作者:陈冠州陈宇轩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32期[摘要]收集2017—2019年我国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度股票复权收益率,采用前一年度末各公司的市盈率、市值以及市净率分别作为价值投资选股指标,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后按四分位将各所属指标的样本分为四组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有效。
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分别把各投资选股指标对次年股票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再次确认价值投资策略的效果。
[关键词]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市盈率;市净率;市值1 引言本杰明·格雷厄姆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中提出了“价值投资”这一理念,随后巴菲特结合他的安全边际理论和自身的投资经验,将该理论提升至现代价值投资理论。
价值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价值型投资者偏好本益比、账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现实中会产生收益溢价的指标,因此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备受关注。
2 文献回顾关于价值投资的国外研究已有漫长历史,而国内证券市场创立晚且尚不完善,决定了针对我国证券投资策略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如此,我国已有不少研究者对价值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其中,刘春花(2019)发现市盈率和市净率作为价值投资策略选股指标并没有效果。
然而,该实验使用了周期为六年的股票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时间跨度过长且样本数少使其结论受到质疑。
刘树军(2016)将市盈率作为价值投资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再引进市值因素进行细分,该研究一定程度上确认了价值投资在中国市场上的有效性,但由于分组设定,难以观察市值的大小与股票投资收益率的直接关系,而且并没有对常用的市净率指标进行分析。
更多的研究则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龙释卫(2018)、张天成(2019)、马欢(2018)、洪伟(2013)等。
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股票市场效用分析

( )。 + “
3 2 价 值 投资 策 略在 中国证 券 市场 有 效 性的 实证 分 析,0 3 ( 1 :17 1 J. 2 0 ,1 ) 7—7 . 1 3王 永 红 , 学 军. 国 股 市 惯 性 策 略 和 反 转 策 略 的 实证 分 析 E] - 2 赵 中 J.
NO. 2 0 5, 01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s n r
2 1 第 5期 0 0年
价 值 投 资 策 略 在 中 国股 票 市 场效 用分 析
李亚 白 何 露
( 南财 经政 法 大 学 , 北 武 汉 4 0 7 ) 中 湖 3 0 4 摘 要: 以价 值 投 资 策 略 为 线 索 , 通过 对 我 国股 票 市 场 在 2 0 0 8年 到 2 0 0 9年 时 段 内高 市 盈 率 和 低 市 盈 率 的股 票 收 益 率
2 价 值 投 资 策 略 的 适 用 条 件
2 1 投 资 对 象 的 长期 性 和 业 绩 的 优 良 性 .
价 值 分 析 非 常 注 重 对 公 司 以往 的 数 据 分 析 。如 果 没 有 可 靠 精 准 的分 析 数 据 , 们 将 无 法 拿 出 有 效 的 证 据 来 估 算 我 企 业的价值 。由于价值投资具有 优化 配置 证券市 场 资源 的 功 能 , 绩 优 良公 司 的 股 票 总 是 能 够 获 得 更 多 投 资 者 的 青 业 睐 , 那 些 业 绩 差 的 公 司 的 股 票 则 很 少 有 人 问 津 。所 以 资 而 金总是更 多地 流 向那些 业绩 优 良的公 司。 因此 , 绩 优 良 业 的 公 司更 具 投 资 的价 值 性 , 时 , 值 投 资 更 适 合 长 期 性 投 同 价 显著差 异 。 资。 2 2 参 照 物 选 择 的稳 定 性 . 计 算 公 式 为 :一 t 在 运 用 价 值 投 资 策 略 时 , 须 在 同 等 投 资 环 境 下 对 不 必 同 投 资 工 具 的投 资 效 果 进 行 横 向 比 较 , 投 资 收 益 最 大 化 。 使 例 如 , 资 债 券 的 收 益 率 要 高 于 银 行 利 率 , 资 股 票 的 收 益 投 投 其中 S III 7- } ,一 ; ; , 分 示两 s s 别表 n2 率 应 该 高 于 同 时 期 的 债 券 的 收 益 率 。我 们 进 行 价 值 投 资 的 组 样 本 数 据 的样 本 方 差 。 该 公 式 得 出 的 t 衡 量 了 两 组 样 值 有 价 证 券 经 过 可 靠 的 历史 数 据 即历 史 收 益 率 的 分 析 要 有 比 本 数 据 的 均 值 之 间是 否存 在 显 著 的 差 异 。 市 场 平 均 的 收 益 率 更 高更 稳 定 的 收 益 率 。 3 3 价 值投 资 策略 在 中国 证 券市 场 有效 性 的 实证 分析 结 果 . 2 3 市 场 的 有 效 性 . 首 先 , 们 比较 低 市 盈 率 的 1 股 票 组 成 的低 市 盈 率 我 O只 市 场 价 格 能 够 充 分 反 映 所 有 信 息 , 间 越 长 反 映 的 信 时 组合的 收益率 水 平 和市 场平 均 的收 益 率水 平 。经 过 计算 , 息 越 充 分 、 确 。完 全 的 市 场 化 操 作 这 是 整 个 价 值 投 资 策 准 其 t 为 1 . , 说 明 了 低 市 盈 率 组 合 收 益 率 的 平 均 水 平 值 89这 略 成 立 的 基 础 。 由供 求 变 动 和 市 场 作 用 来 决 定 最 终 的 投 资 要 显 著 异 于 市 场 平 均 的 收 益 率 水 平 。其 次 , 们 也 可 以 比 我 价格 , 才能保证 价值和价格 的关 系得 以体现 和发 挥 。否则 , 较 高市盈率 的 1 O只 股 票 组 成 的 高 市 盈 率 组 合 的 收 益 率 水 价格 体现价值的 能力 将受 到 限制 , 格偏 离 之后 向价值 回 价 平 和 市 场 平 均 的 收 益 率水 平 。经 过 上 述 公 式 的计 算 , t 其 值 归 的趋 势 将 发 生 变 化 。 为 1 . , 说 明 了 高 市 盈 率 组 合 收 益 率 的 平 均 水 平 要 显 著 36这 3 价值投 资策 略在 中国证券 市场 上的适 用性 异于市场 平均的收益率水 平 。 3 1 价 值 投 资 策 略 在 中 国 证 券 市 场 的 历史 表 现 . 因此 , 们 的结 论 是 , 中 短 期 内选 择 低 市 盈 率 的股 票 我 在 19 9 7年 中 国 股 票 市 场 上 首 次 提 出 价 值 投 资 策 略 的 概 进 行 价 值 投 资 是 有 效 的 , 可 以 此 获 得 超 额 收 益 , 长 期 并 在 念, 以后 逐 渐 被 中 国投 资 者 熟 悉 和 了解 。2 0 0 3年 QFI 中 I在 内 , 值 会 根 据 市 场 状况 不 断 调 整 , 道 趋 近 于 市 场 的平 均 价 知 国成 功启 动 。 由于 QF I 用 了 成 熟 的 价 值 投 资 理 念 , 进 I采 促 水 平 。所 以 , 期 内价 值 投 资 的 效 果 和 市 场 平 均 水 平 一 致 。 长 了价 值 投 资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国 内的 一 些 基金 公 司 追 随 QF I I 的 择 股 原 则 , 择 价 值 投 资 作 为 主 流 的 投 资 理 念 , 集 中 选 参 考 文 献 选 并 择 拥 有 较 高安 全 边 界 的钢 铁 、 化 、 源 及 金 融 等 板 块 。 石 能 E ]攀登 , 东辉 , J 施 曹敏 . 国个人 投 资 者采 用股 价 趋 势 交 易策 略 的 经 中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建设的思考

3、强式 有效 :在 强 式有 效 的市 场 ,股票 价 格不 仅反 映 了关于 公 司的所 有 公开 信
F OR AR P W D OSII T ON I N
— —
E N I J2 回 C OC u0 O MS 10 .2
维普资讯
息 , 且 反 映 了只 有 少 数 内幕 人 士 知道 的 而
于其 投资 价值 ,那 么这个 市场 就被 称为有 效市 场 。根据 反 映的信 息集 合 的不 同,可 以 将有 效市 场划 分为 3种类 型 : 1 、弱 式 有效 :在 一个 弱 式有 效 的市 场 ,股 票价格 已经 反映 了所 有 历 史信息 。这
些 历 史 信 息 包 括 过 去 的价 格 , 交 易 量 和 短 期 利 率 等 。在 弱 式 有 效 的 市 场 , 趋 势 分 析 是
获取 的信息 。任何 新 的价格变 化 必定是 新 的信息流 的结 果 。
一
、
市场有效性 的定义及 分类
16 9 5年 , 美 国经 济 学 家 尤 金 ・ 玛 提 出 了 一 种 广 为 接 受 的有 效 市 场 定 义 : 如 果 在 法
一
个 证券 市场 中,证 券价 格反 映 了所有 可 以获得 的信息 ,每 一种 证券 的价 格都永 远等
安达和 深星源进行 检验 ,结果表 明 5种 股票 的价格变 动与股 票市场 的弱式有 效
性 一 致 , 说 明深 圳 股 市 起 步 虽 晚 ,但 已 取 得 了很 大 的发 展 ,股 市 运 转 良好 , 已 显示 出弱式有效性 。 1 1 9 年 , 沈 艺 峰 、 吴 世 农 在 0、 9 9 检 验 了 我 国证 券 市 场 不 存 在 过 度 反 应 现
从历史数据研究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可行性

从历史数据研究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可行性作者:刘军浩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21期一、价值型投资简介证券市场的投资模式一般可分为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
价值型投资者一般认为股票价格通常难以正确地反映其价值,投资机会产生于股票价格与其价值之间的差异。
因此可以通过应用一些财务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股价/每股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分析工具,来寻找那些价格与价值的比值相对较小的股票进行投资,期待价格上涨体现价值时,能够最终获取超过股市平均涨幅的投资收益。
价值型投资的鼻祖是格雷厄姆。
他的两部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被认为是价值型投资的经典,他强调使用拥有安全边际的财务指标来选择股票,在有关比率较低时买入,当股价上涨、比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抛出。
这种投资方式由于操作简便、获利丰厚很快成为了战后西方主要投资方式之一。
价值型投资的集大成者是巴菲特。
巴菲特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更加深入,他努力把握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股票的长期价值。
当然作为一个价值型投资者,他要在价格合理的时候买人。
巴菲特获得了连续30年平均每年23%的投资收益率,这一辉煌的战绩向世界证明了价值型投资的威力,使世人对该种投资方法具有充分的信心。
在美国价值型投资是成功的,那么在中国这一模式可以被借鉴吗?本文通过使用中国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价值型投资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并提出简单可行的价值型投资的操作方法。
二、价值型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使用价值型投资模式来选择投资对象的关键在于投资于价格与价值的比值较小的股票。
股票的价格数据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直接取得,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股票价值。
在经典的价值型投资模式当中,股票价值通常可以用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主营业务收入这三个指标来表示。
为了证明这一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运用情况,我们以上证30指数的30支股票作为样本,利用这些股票1994 1999年的上述三个财务指标及相应时期的价格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
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性探讨

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性探讨摘要:价值投资理论也称为稳固基础投资理论,是国外成熟股票市场上重要的投资方法和理念。
这种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始终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而内在价值是有办法测定的。
为了探讨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本文从价值投资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
关键词:价值投资;内在价值;市场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价值投资在国外的证券市场中比较盛行,认为股票应该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而购买低估价值的公司会从中获取较大的利润。
所以,价值投资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作比较,再由投资人决定是否购买该股票的买卖策略。
一、价值投资的概念价值投资理论也就稳固基础投资理论,它实际上分析影响证券投资的财务状况、行业发展前景、经济因素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再测出股票的潜在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对比,最后交由投资人自己决定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行为。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讲,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差别,股票价格会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从长远来看,股票价格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
其中股票价格由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来决定,内在价值由经营管理的基本因素决定。
因为决定因素的不同,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差被称作是“安全边际”,也就是说当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出现偏差时就表示可以进行投资了。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分析1.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有很多的投机者中小投资者和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其获利能力差别很大。
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具有时间有限、资金有限和流动性大的特点。
中小投资者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投资人,搜集信息的成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收集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够充分,分析信息也有一定的困难。
而机构投资者都是专业的,也有专门的投资调查队伍,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资料,防止公开资料产生虚假。
价值投资理论在当今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探讨

价 值 投 资 理 论 在 当 今 中 国 证 券 市 场 的 适 用 性 探 讨
●顾 晶晶
摘 要 :价值投 资理论在 中国证券 市场是 否具 有适 用性是 一 个现 实问题 。 研 究结果表 明 ,价值投资理论在 中国证 券 市场具有适 用性 ,这源 于诸 多因素 的 影响。为此, 要加强 中国证 券市场的有效 性和稳定性 ; 完善 退 市 制 度 ; 用 分 红 增 强 投资者 的积极性 ;政府做 出相 应的政 策 扶持 。 关 键 词 :价 值 投 资 中 国证 券 市 场
按 照 这 个观 点 ,获得 超 过 股 市 的 利 润 是
日的收盘价 , 以2 0 1 0年的一季报测 算 1 4
家上 市银 行 这 年 动 态 市 盈 率 平 均 为 9 . 7 1
2 . 内幕交易现 象严重 。内幕 交易表现 有以下三点 :一是 内幕人 员利 用 内幕信 息买卖证券 。或者根据 内幕信息建议 他 人 买卖证券的行 为;二 是 内幕人 2 o 1 3 年第 1 期
三 、价值 投资理论在 中国不具 有适 用 性 的 原 因分 析 ( 一) 灰 色操作和 内幕交易严 重 价值投 资者 以分 享企业的业绩 收益 为主 , 投 资业绩 较为 固定 , 一般 在 2 0 %一 3 0 %之 间 。机 会 好 的 时 候 能 达 到 5 0 %~ 6 0 %。但 一些所谓的投 资 高手 , 通过 运作 些主题 、 概 念和个股 , 欺诈“ 绵羊散 户”
适 用 性
中图分 类号: F 8 3 0 . 9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3 ) 0 1 — 0 7 4 - 0 3 价值投资理论的提 出和发展 马 克 思 是 最 早 对 价 值 投 资理 论 进 行 研 究的 学者 ,他 认 为 股 票 价 格 会 随 他 们 索取 的收 益 大小和 可靠程度 而变化 , 同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着机会和挑战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有着众多的投资者,他们对市场的涨跌充满了期望与疑虑,每天都在关注着股票的价格,并根据市场的走势进行投资。
然而,对于这个市场的有效性,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是指由美国学者E. Fama于1960年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可得信息并真实反映公司的价值。
这意味着,投资者无法通过信息获取和分析来获得超过市场收益的回报。
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之一,也是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非常庞大。
其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许多面临政策调整的公司,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股民结构也十分复杂。
中国股市的股民既有追求短期投机的散户,也有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等等。
“散户”是指那些没有大量资本的投资者,与许多机构投资者相比较,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市场信息和分析能力,在短期投机传统上来说,经常无法赢得比较长期的持有和机构投资者的稳健生意。
总体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使其更难寻找优质股票,更容易产生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实现。
三、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市场有效性是指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与市场相关的信息。
从理论上讲,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则价格已经包含了股票中所有可得信息,包括经济基本面信息、公司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等。
因此,要验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有效就需要测量市场是否能够及时反映新的的信息。
在实证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和指标来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事件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通过对股票市场事件的对比分析来研究市场的有效性。
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 论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 分 析 了 证 券 市 场 的 运 行 特 点 和 弱 有 效 市 场 、次 强 有 效 市 场 和 强 有 效 市 场 对 证 券 市 场 运
行的影响。结合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程度不高的特点, 提出应从实证角度完善 CAPM 模型, 以利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的速度, 依赖于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市场的竞争性。高度
1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市场的有效性, 是指根据某组已知的信息做出的 决策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利润。显然, 证券市场的 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包括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与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 前者指市场本身的运作效率, 包含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
性, 股价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价值; 后者指市场运行对 社会经济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能力, 以及对国民经济 — —— —— —— —— —— —— —— —— —— —— ——
竞争且又有众多掌握完全信息的参与者的市场, 将会 相当快速地调整到均衡; 相反, 只有很少参与者又只具 有很不完全的信息流的市场, 则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 缓慢的调整过程。Maurice Kendall 在 1953 年对一个时 期股票价格的表现进行了研究, 发现股价的发展似乎 是随机的。1965 年, 由芝加哥大学 Eu- gene Fama 在 《商 业 杂 志 》“股 票 市 场 价 格 的 行 为 ”一 文 中 提 出 了 有 效 率市场的假说, 指出了市场的公平博弈, 信息不能在市
强有效市场认为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和未公开的信息这意味着任何投资都不可能有独占的渠道获得有关价格形成的信息它包含了弱有效市场和次强有效市场的假设malkiel把19711991专业投资机构或内幕人士的投资收益与正常投资情况下的收益比较发现基金的总收益和扣除管理费用后的净收益都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表明美国证券市场已是强有效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0.4下旬·21·□【摘要】在世界金融危机全面蔓延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泡沫逐渐破灭,许多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着市场的理性回归,人们的投资理念也开始发生转变,股票的内在价值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本文以深证300指数股为样本,对2006~2008年观察期内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之间相关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关键词】价值投资股票价格市场有效性王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武汉430074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目前,国内外涉及价值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市场有效性的研究、股票内在价值的决定及评估和价值投资的实证研究。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学者大多数是借用国外理论模型对国内股票市场进行价值投资的适用性分析。
虽然研究很多,但结论却不能达成一致,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价值投资意义存在与否有较大分歧。
如王孝德和彭艳(2003的《价值投资策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证》一文中,采用Fama 和French 的投资组合方式对中国股市进行检验,认为价值投资策略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不能由市场风险因素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现有的数据尚不足以验证投资者对价值股的增长率预期是否正确。
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价值投资的功能渐渐明朗。
本文从价值投资策略的基本概念入手,借助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通过具体数据解答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价值投资的问题。
一、实证分析1.理论基础。
目前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普遍认为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因素有三个:基本面因素、技术面因素和题材面因素。
其中,基本面因素主要包含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动向、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等。
价值投资策略认为技术面因素和题材面因素不是股票内在价值的决定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只是短期行为,股票的长期走势只与公司价值有关。
因此,对股票的研究应集中在内在价值的研究上,即重点分析基本面因素。
本文即以国内普遍认同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股票内在价值进行考察,具体过程为:①以股票价格为因变量,以股票基本面量化指标为自变量,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②观察输出模型中各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和回归方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 2,了解各解释变量对股票价格解释能力的强弱,以及整个回归模型对股票价格解释水平的高低。
③通过对不同年份各个指标的回归系数进行纵向比较,分析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解释能力的变化,从而对价值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做出判断。
2.数据筛选。
各个基本面量化指标如下:①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②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权益乘数;③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④成长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⑤股本扩张能力,包括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公积金=每股资本公积+每股盈余公积、每股未分配利润。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法定公布期间为次年的1月1日到4月30日,因此考虑到股票价格对财务信息反应的提前和滞后效应,本文股票价格取样本数据年之后一年该区间的日平均价。
3.实证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巨灵金融服务系统,选择深证300指数股作为样本数据。
考虑到盈利能力太低的上市公司价值投资意义不太,且利润太低的情况下,以每股收益为参考指标将失去意义,所以为了避免非正常值的出现影响实证结果,选择的条件是每股收益大于或等于0.1,并剔除了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筛选出的股票为2006年182只、2007年219只、2008年203只,共计总体样本数604只。
(1样本期内每年基本面量化指标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分析。
首先通过SPSS16.0求出2006~2008年每年基本面量化指标与对应年份的股票价格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所示。
将与股票价格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指标纳入多元模型的自变量,剔除与股票价格相关关系微弱以及不显著的指标,从而为下步每年的多元回归分析做准备。
其中,保留下来的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通过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双尾。
再次,考虑到每股收益为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之乘积,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为了避免回归时出现自相关,特将净资产收益率去掉。
另外鉴于流动比率在投资决策中通常作为风险控制因素,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处也将其剔除。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22·2010.4下旬各年指标归纳如下:2006年的自变量为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2007年自变量为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2008年自变量为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
(2筛选后的量化指标对股票价格贡献度分析。
本文分别以2006~2008年三组样本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Stepwise 的输入方法进行了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三组输出结果。
其中,我们主要观察标准化系数和回归方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
标准化系数表示量化指标每变动一个标准差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大小。
该指标克服了因各指标的量纲不同而难以比较影响程度的问题。
其绝对值越大,表示该指标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越强。
回归方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代表所有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总体解释能力。
可决系数越高,代表该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越强,即股票价格的变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基本面因素的变化,理性的投资越多。
样本期间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二、结论1.回归分析解读。
每股收益在观察期内年年进入了回归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也常居同年榜首,说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大关注。
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收益率一直存在于回归模型中,表明投资者对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关注越来越多,价值投资理念逐步被投资者接受。
营业利润增长率在2008年进入模型,表明投资者开始关注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一步说明投资者对决定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考虑得更全面深入。
每股净资产在2007年和2008年退出模型,表明市场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有所减弱。
每股净资产可以解释为上市公司在破产的情况下,投资人持有的每股股票的价值。
它的存在作为风险测度的重要基本面因素之一,逐步被市场认同,说明市场对股票的关注不仅停留在收益上,也对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是市场趋于理性的表现。
但对前两年的统计回归分析发现,每股净资产指标缺失。
这也许是因为2007年火爆的股票市场激发了投资者的惯性思维,降低了对风险的警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模型的解释变量逐渐增多,说明投资人对基本面的分析更全面。
从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到,投资者开始通过更多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股票的内在价值,市场有向以价值投资为主导的理性投资过渡的趋势。
同时,可决系数的反复变化说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基本面因素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增强,但不够稳定。
例如2008年可决系数的下降说明,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投资者易出现非理性行为,导致非价值因素重新占据上风。
2.价值投资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方向。
中国股票市场还属于新兴市场,仍处于非有效市场向弱式有效市场转变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价值投资的意义,但应用该策略获得的收益并不稳定。
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市场完善措施的实施,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高,价值投资必将成为主流策略。
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全球证券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价值投资当成为中国稳定证券市场、应对价格泡沫的良方。
由于价值投资者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的质量,他们通过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的暂时偏离获得超额收益,因此在此非常时期,价值投资值得提倡,它对重塑市场信心、调整股票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1.王孝德,彭艳.价值投资策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证.证券时报,2003-05-192.刘煌松.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经济研究,2005;23.徐莉,王静.价值投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分析.上海管理科学,2006;64.Fama.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ournal of Finance ,1970;55.Fama ,French.Value versus Growth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e ,1998;12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0.6730.2780.4740.083-0.0780.101-0.066-0.0510.2160.0950.0270.5610.4790.5210.0780.5580.4800.095-0.1030.078-0.0670.1130.5210.224-0.0190.5400.3630.6090.6310.4750.4970.174-0.1220.2070.005-0.0240.1690.3240.1790.5220.3770.482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张能力200620072008表12006~2008年基本面量化指标与股票价格Pearson 相关系数项目年份标准化系数t 值调整R 2标准化系数t 值调整R 2标准化系数t 值调整R 22006年2007年2008年0.2652.3590.5188.6640.3914.6880.2613.0210.1432.5350.2873.515--0.3446.622----0.1120.1642.843-----0.201-3.2380.3634.308--------0.2514.206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0.4980.5820.489表22006~2008年各组多元回归分析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