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在建筑设计中,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空气流通与通风系统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建筑设计中必须合理布局通风系统,并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空气的流通路径,以及进风和排风的位置和方向。

此外,通风系统还要考虑到不同房间的使用需求和人员密度,以调整通风量和速度。

二、室内材料的选择建筑物的室内材料也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某些材料会释放有害的气体,如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等。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室内材料,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净化空气的方法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三、空气净化设备的应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室内空气质量可能无法仅通过通风系统来保持良好水平。

这时,可以考虑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来对室内空气进行进一步净化。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四、湿度控制除了通风和空气净化以外,湿度也是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不同房间的湿度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湿度。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加湿器和除湿器等设备。

五、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为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善,建筑设计中应该加入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这样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如CO2浓度、PM2.5浓度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提供数据支持,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空气净化设备性能检验流程及安全控制

空气净化设备性能检验流程及安全控制

空气净化设备性能检验流程及安全控制空气净化设备是用于清洁室内空气,去除污染物质并提供健康环境的设备。

为了确保空气净化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能,需要进行性能检验流程和安全控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空气净化设备的性能检验流程及安全控制。

一、性能检验流程1.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空气净化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制定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人员等内容。

2. 检验设备准备:准备好用于检验的设备、仪器、测量工具等。

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验。

3. 校验仪器:校验用于检测设备性能的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精确度。

4. 制定检验样本: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制定合适的检验样本。

检验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地反映设备的性能。

5. 进行检验:按照检验计划和方法,逐项进行检验。

包括对设备的过滤效果、净化效果、气流分布、噪音水平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6. 记录检验结果:将各项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并标明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7. 校验和维护: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8. 定期复检:对已检验的设备定期进行复检,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能始终符合要求。

二、安全控制1. 设备安全性能:空气净化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安全性能包括电气安全、防火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

通过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2. 操作安全: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维护安全: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维修技能,严格按照维护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维护过程安全可控。

4. 故障排除: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排除故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人员的安全。

空气净化和调节设备优秀课件.ppt

空气净化和调节设备优秀课件.ppt
5.空气过滤器的安装
高效过滤器的特点是效力高,阻力大,不能再生,一般2~3年更换 一次,安装时正反方向不能倒装。
高效过滤器是一般洁净厂房和局部净化设备的最后一级过滤器,一 般安装在通风系统的末端,作洁净室的进风口使用。
返回
(二)离心分离设备 在制药企业采用离心分离
法净制气体的设备是旋风分离器。 1.旋风分离器的结构 旋风分离器又叫旋风
返回
空气的湿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HHd
1.0 rt
9(ttw)
Hd
湿球温度 t w 下空气的饱和湿度;
rt
在湿球温度 t w 时水的汽化潜热,单位 kJ kg。
返回
三、药品生产车间的空气卫生
(一)洁净区的等级 设计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G洁M净P 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
返回
性能 在额定风量下,对 0.5m的颗粒去除率达到95%~99.9%。
亚高效空气过滤器具有初风阻力低,价格便宜,投资少,需用 风机压头不高,运行噪声小,运行能耗少等优点,主要用于空气洁 净度为10万级或低于10万级的空气净化工程中,可用作末端过滤 器。
返回
4.高效过滤器
能去除直径为 0.3 m ~ 1 m 颗粒的过滤器称为高效过滤器。
空气净化原理:通过过滤除去尘埃即可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返回
3.空气中的液体 不含水分的空气叫绝干空气。
通常所说的空气含有水分, 称为湿空气。
水蒸汽


水分和油滴都是微生物的载体 。
返回
二、空气的性质 (一)空气的湿度
1.湿空气绝对湿度H 湿空气中单位体积绝干空气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绝对湿度。它实际上

建筑物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

建筑物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

建筑物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室内空气质量作为人们每天接触最多的环境之一,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建筑物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和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室内装饰材料、家具、人体代谢产物和室外空气污染物。

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有甲醛、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常见的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1. 机械过滤技术:机械过滤技术通过一系列过滤器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将大部分的灰尘、花粉和粉尘过滤掉。

常见的机械过滤器有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这些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根据颗粒物尺寸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 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主要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有机气体污染物,如甲醛、苯等。

活性炭通过其大量的微孔结构,有效地吸附和分解这些有机气体污染物。

3. 紫外线杀菌技术:紫外线杀菌技术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具有消毒杀菌的特性,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

4. 高电压静电除尘技术:高电压静电除尘技术通过带电场的作用将空气中带电颗粒物吸附到带电板上,实现空气净化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低噪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室内空气净化。

三、建筑物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的应用1.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如办公楼、商场等,由于人员密集和空间封闭,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通过安装适当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工作和购物环境。

2. 医疗建筑:医疗建筑如医院、诊所等,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通过采用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减少病菌和病毒的传播,保障医疗场所的安全。

3. 教育建筑:教育建筑如学校、幼儿园等,关乎学生的健康和成长。

通过室内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1069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J73

1069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J73

高度的12倍。

第3.1.4条洁洁厂房与交通干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米。

第3.1.5条洁净厂房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如有困难时,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第3.1.6条洁净厂房周围的道路面层,应选用整体性好、发尘少的材料。

第3.1.7条洁净厂房周围应进行绿化。

可铺植草坪、种植对大气含尘农度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树木,并形成绿化小区。

但不得妨碍消防操作。

第二节工艺布置和设计综合协调第3.2.1条工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工艺布置合理、紧凑。

洁净室或洁净区内只布置必要的工艺设备以及有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工序和工作室。

二、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空气洁净度高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宜靠近空气调节机房,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工序和工作室宜集中布置,靠近洁净区人口处宜布置空气洁净度等级较低的工作室。

三、洁净室内要求空气洁净度高的工序应布置在上风侧,易产生污染的工艺设备应布置在靠近回风口位置。

四、应考虑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运输路线,并预留设备安装口和检修口。

五、应设置单独的物料人口,物料传递路线应最短,物料进入洁净区之前必须进行清洁处理。

第3.2.2条洁净厂房内宜少设隔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予以分隔。

一、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类与非甲、乙类相邻的生产区段之间,或有防火分隔要求者。

二、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强噪声或散发较多热量、尘粒和有害气体,且不能采取局部措施加以控制者。

三、生产联系少,并经常不同时使用的两个生产车间之间。

第3.2.3条洁净厂房的平面和空间设计,宜将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

同时应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型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效果。

第3.2.4条洁净厂房设计必须合理确定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

第3.2.5条洁净厂房内各种固定技术设施(如送风口、照明器、回风口、各种管线等)的布置,宜首先考虑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要求。

设计中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设计中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设计中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成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不仅能保护人们的健康,还能提升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本文将探讨设计中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室内装修材料和家具:一些装修材料和家具中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这些物质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 室内空气污染物:室内的烟尘、异味、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特别是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这些污染物更容易积聚。

3. 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

不合理的设计或维护不当都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二、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1. 保护健康: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减少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患病风险。

尤其对于长时间在室内工作或生活的人群来说,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健康状况。

2. 提高工作效率:室内空气质量差会导致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而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则能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工作积极性。

3. 提供舒适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差往往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感,如干燥、潮湿、异味等。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为了保证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设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技术:1. 合理选择装修材料和家具:在室内设计中选择低甲醛、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装修材料和环保家具,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量。

2. 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减少有害物质的积聚。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空气质量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空气质量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空气质量规范要求建筑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是确保良好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建筑空气质量规范的要求,并着重探讨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建筑通风要求为了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建筑通风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建筑通风设计中的一些规范要求:1.1 自然通风要求建筑设计中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减少对机械通风设备的依赖。

建筑物立面应考虑采用可开启窗户,以提供新鲜空气和最佳通风效果。

通风窗户的开启面积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在窗户位置合理设置风风向器和雨挡板。

1.2 机械通风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自然通风难以满足空气质量要求。

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面积和功能的不同,合理设置机械通风设备。

通风系统应具备合适的送风量和排风量,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二、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除了通风设计外,建筑设计还应考虑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

建筑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以下规范要求:2.1 污染物排放控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如甲醛、苯等。

同时,在装修和维护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

2.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可行的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应定期监测,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处于良好的水平。

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有害气体浓度、PM2.5指数、温度、湿度等。

2.3 空气净化设备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添加空气净化设备。

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等设备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更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概念也越来越被重视。

绿色建筑旨在提供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以下是一些与建筑空气质量相关的绿色建筑原则:3.1 节能设计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建筑空气净化技术规程

建筑空气净化技术规程

建筑空气净化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空气净化技术规程是为了保障建筑内部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制定的。

建筑空气净化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同时确保建筑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建筑空气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种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医疗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三、建筑空气质量的要求建筑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建筑内PM2.5浓度不应超过35μg/m³,CO2浓度不应超过1000ppm,甲醛浓度不应超过0.1mg/m³,TVOC浓度不应超过0.3mg/m³,建筑内空气质量要保持稳定,空气流通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四、建筑空气净化设备的选型1. 空气净化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建筑面积来确定,不同类型的建筑空气净化设备的选型也不同。

2. 空气净化设备的选型应考虑到净化效率、噪音、能耗等因素,同时应根据建筑内部环境的特点来选择。

3. 空气净化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建筑内部环境的特点来选择,例如建筑内部存在大量化学品的情况下,应选择适合净化化学品的空气净化设备。

五、建筑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1. 空气净化设备应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2. 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建筑内部环境的特点,例如空气净化设备的位置、安装方式等。

3. 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应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应考虑到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六、建筑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1. 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应按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 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应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应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 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应注意维护保养,定期清洗和更换滤网等部件。

七、建筑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保养1. 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厂家提供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操作。

2. 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例如清洗和更换滤网等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空气的含尘浓度表示法
1、质量浓度——单位体积中含有的灰尘质量(kg/m3); 2、计数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颗粒数(粒/m3或粒/ L); 3、粒径颗粒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某一粒径范围内的灰 尘颗粒数( 粒/m3或者粒/L)。 •
一般室内空气允许含尘标准采用质量浓度,而洁净室的洁净标 准(洁净度)采用计数浓度(每升空气中大于等于某一粒径的尘粒总 数)。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二、净化标准
(一)一般净化 对室内含尘浓度无具体要求,只要对进气进行一般净化处理,
保持空气清洁即可。大多数以温湿度要求为主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空 调工程均属于此类。 (二)中等净化
对室内空气含尘浓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提出质量浓度指标。 (三)超净净化
(3)截留效应
对于粒径在亚微米范围内的小尘粒,可 以认为没有惯性,
尘粒随着气流流线运动,当流线紧靠纤维表面时,尘粒由于与 纤维表面发生接触而被拦截(阻留)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截留效
应。另外当微粒尺寸大于纤维网眼而被阻留时,这种现象称为
筛滤作用。粗孔或中孔的泡沫塑料过滤器主要依靠筛滤作用进
行除尘。
悬浮微粒
英制:1;10;100;1000;10000 (0.5M粒子个数/立方英尺) SI制:M1;M1.5;M2;M2.5;…;M7(5M粒子个数/立方米)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二) 微粒的运动特曲线运动
3.粒子的布朗运动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二、空气悬浮微粒的捕集
(一)单纤维的捕集机理
目前常用的捕集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惯性效应 (2)重力作用 (3)截留效应 (4)扩散效应 (5)静电效应
微粒 < 0.3 μm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5)静电效应
当含尘气流通过纤维滤料时,由于气流摩擦,使纤维和尘粒部 可能带上电荷,从而 增加了纤维吸附尘粒的能力。但是,因这种电 荷既不能长时间存在,电场强度又很弱, 故产生的吸附力很小,所 以,一般可以忽略。
对室内空气含尘浓度提出严格要求,由于尘粒对生产工艺的有 害程度与尘粒的大小和数量有关,所以均以粒径颗粒浓度作为浓度 指标。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三、洁净级别的划分
空气洁净度等级是以空气含尘浓度的高低来划分的。 我国与国外通用的标难是一致的,见下表。 表上列出了划分洁净度等级的各含尘浓度限定值,该含尘浓度 是室内空气含尘浓度的平均值,即工作人员进行正常操作时,在工 作区平面上 连续一段时间内测得的计数含尘浓度的平均值。
悬浮微粒
滤芯纤维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滤芯纤维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2)重力作用
含尘气流通过纤维层时,尘粒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脱离流线的 位移而沉降到纤维表 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尘粒较大(>5m)时才 存在。对小尘粒 (<0.5 m)的过滤,完全可以忽咯重力作用。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1)惯性效应
由于纤维错综排列,故气流在纤维层内 穿过时,其流线要多次 转弯,此时,若尘粒 质量较大或速度(可以看成等于气流速度)较 大 ,则尘粒受惯性力作用,不能随气流转弯, 而仍保持其原有的运动 方向,便与纤维碰撞 并附着在纤维上。这种现象称为惯性效应。惯 性作用随尘粒质量和过 滤风速的增加而增大。
激化纤维
7000V直流电压 激化纤维 屏蔽板
空气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静电吸附(双级)
How a high-voltage electronic air cleaner works
Airflow
Electronically Charged Wires Electrically Charged Plates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内部空间空气净化的要求 第二节 空气悬浮微粒的特性及其捕集机理 第三节 空气过滤器
第四节 空气净化系统 第五节 空气质量控制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第一节内部空间空气净化的要求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第七章 空气的净化与质量控制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空气净化流程
目标:Ci<Ci,标准
污染对人的影响 污染检测技术
污染源控制
通风和气流组织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空气净化
介质纤维
建筑设备第七章空气净化与质量控
制介质纤维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7 (4)扩散效应
小于1μm的微粒在气体分子撞击下,像气体分子一样作布朗运 动。如果微粒在运动过程中和物体表面接触,就会从气流中分离, 这个机理称为扩散效应。对于dc≤0.3μm的微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机理。
第二节空气悬浮微粒的特性及其捕集机理
一、空气悬浮微粒的特性
(一)空气悬浮微粒的分布特性
微粒分散于气态介质则形成一种气溶胶,实际上,人们通常处 于或生活于气溶胶之中。组成气溶胶的微粒称为分散相,气态介质 称为分散介质。 表征气溶胶粒子的性质包括微粒的形状、大小、 比重、粒径分布及浓度等物理因素, 有时也需了解其化学成分。 除液体微粒外,固体微粒的形状一般不是球形,因此其大小的度量 有多种方法。显微镜下统计粒子的大小可用一维投影长度来表示粒 径,称为定向粒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