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生必看中考语文复习知识大全

初中生必看中考语文复习知识大全初中生必看中考语文复习知识大全你记住中考的语文知识点了吗?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主要涵盖了五个方面:词语、阅读、作文、文言文和修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生必看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考必备语文常识归纳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龙须沟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中考语文必看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看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语文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字义、词义、成语、诗词、修辞等。
2.文言文知识:古文选读、文言文基础语法等。
3.现代文知识:常见文体、修辞手法、主题思想等。
二、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技巧:题目分析、文章理解、选项辨析等。
2.阅读素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三、作文基础1.作文写作技巧:立意、构思、段落写作、结尾技巧等。
2.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3.作文语言表达:丰富的词汇、恰当的句式、连词运用等。
四、语法知识1.名词:名词的分类、复数形式、所有格等。
2.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等。
3.形容词和副词:程度、比较等。
4.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5.冠词:不定冠词、定冠词等。
6.介词:常见介词的使用、固定搭配等。
7.连词:并列连词、从属连词、状语从句引导词等。
五、修辞手法1.比喻:目的、方法、特点等。
2.拟人:特点、作用等。
3.夸张与夸饰:类比、对比等。
4.排比:特点、运用等。
5.反问与修辞疑问:区别、意义等。
6.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六、诗词鉴赏1.唐诗宋词:作者、背景、题材、艺术特点等。
七、古代文化知识1.文言文名篇:《孔子家语》、《论语》、《史记》等名篇的作者和内容。
2.文化常识:古代典籍、文化名人、古代科技发明等。
八、写作技巧1.默写与填词:常见词组、古诗名句等。
2.句型转换:句子结构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3.改错与辨析:常见语法错误和解析。
九、写作素材1.名言佳句:常见的名人名言和文学名句。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应用。
3.各类话题的素材:社会热点、人生哲理、家庭生活等。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结_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结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述、描绘、抒情、议论、表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用的表现手法:寓意、对照、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表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后、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至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小表明方式:朴实表明与生动表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格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述的顺序:承叙利亚、插叙、倒叙(李骞)(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存有序幕,后存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归纳了解与具体内容描绘;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负面描绘与侧面衬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化解“须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化解“怎样去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讲义:明确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用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提及论证(例如提及故事则属举例论证,例如提及名言则属道理论证)、对照论证、比喻论证、投影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用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促进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言之有物方面的促进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精确、严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于感染力、节奏感弱、直截了当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起写作兴趣、用笔细致、存有说服力。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 汉字的构造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常用汉字的笔顺规则-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2. 词语-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词语的感情色彩-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成语的使用及其故事背景3. 句子- 句子成分的识别和功能- 句子类型的区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 复杂句子的结构(并列句、复合句)- 句子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二、文学作品阅读1. 古诗文- 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古诗文的意象和修辞- 古诗文的作者和背景- 古诗文的鉴赏和分析2. 现代文学作品- 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 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戏剧的冲突和角色- 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三、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方法- 段落的组织和过渡- 论点的提出和论证2.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技巧-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 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 写作规范- 文章的格式和标点使用- 避免常见的语病和错别字- 文章的审题和立意四、阅读理解1. 信息提取- 快速阅读和寻找关键信息- 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细节2. 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 对文章的隐含意义进行判断3. 鉴赏评价- 对文章的风格和技巧进行鉴赏 -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五、语言运用1. 口语交际- 日常交流的礼貌用语- 公共场合的演讲技巧- 讨论和辩论的策略2. 书面表达- 书信、日记、报告的写作格式 - 电子邮件和网络语言的特点 - 文章的修改和润色六、文化常识1.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和习俗- 历史故事和人物- 古代科技和艺术2. 世界文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 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差异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
您可以添加具体的例句、练习题、解析等,以丰富文档内容。
记得在编辑过程中保持格式的规范性和文档的专业度。
中考语文文学知识归纳(全)

中考语文文学知识归纳(全)
1. 文学基础知识
-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不同类型。
- 文学的核心要素包括情节、人物、主题和风格等。
- 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情感表达、思想意蕴和艺术美感等特点。
2.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为代表,融合了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内涵。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情感表达。
-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以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而著称。
- 宋词是宋代以词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以抒发爱情和思乡之情为主题。
3. 中国现代文学
-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批判现实社会和表达人民苦难为主题。
- 茅盾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子夜》等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围城》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
4. 世界文学名著
-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两位年轻人的爱情悲剧。
-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阶级与爱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重要作品,通过描述一位老渔夫的人生经历,探讨人生意义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以上是中考语文文学知识的简要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学流派•唐诗: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等。
•宋词:宋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婉约、豪放的表达方式而著名,代表作品有《浣溪沙》等。
•元曲:元朝盛行的一种戏剧体裁,以唱词、板儿曲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东篱乐府》等。
2.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描写了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
•《水浒传》:宋代作家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抗金义军的故事。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现代文学流派•散文: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小说:以主要描写人物性格和情节的虚构故事为特点,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类。
•诗歌:以抒发情感和思想为主要目的,常采用押韵和节奏变化的手法。
2.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当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上海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际关系的虚伪。
•《活着》: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许三观卖血记》:当代作家余华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三、语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各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有唐诗、宋词、元曲等,现代文学流派有散文、小说、诗歌等。
•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现代文学作品有《围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2. 语言文字•词语辨析:包括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等的辨析和使用。
•词语搭配: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的搭配,避免搭配错误或歧义的表达。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初三学生在准备中考时,语文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等。
以下是一些初三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对仗等。
-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 古诗词的背诵:掌握必背的古诗词,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结构、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等。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其含义。
-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章的主旨、作者观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现代文的鉴赏:能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四、作文写作-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语言运用等。
-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特点。
- 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品的体裁、主题、风格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笔画、笔顺等。
- 成语和谚语的运用: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语言的规范性:能够遵循语言的规范,避免语病。
七、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 外国文化常识: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八、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包括精读和泛读,能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 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够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构造、主题思想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中考语文科目,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试题及答案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巢穴(xu?) 记载(z e) 斤斤计较. (ji ao)B.解剖(pto ) 暂时(zh cn) 矛塞顿开(sa)C.脑髓(su 1) 颠簸(b o) 牵强附会(qi eng)D.酝酿(ni eng) 应酬(y ing) 扣人心弦(xi cn)2.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布告一一布局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 谋略一一谋生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 的意思。
C. 情不自禁.一一忍俊不禁.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 温故知新一一无缘无故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3.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
他懂得_________ ,从师范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__________ 。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6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 ①句填“饮水思源”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B. ①句填“饮水思源”②句填“功亏一篑”C. 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句填“功亏一篑”D. 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4.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2016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惩罚(ch?ng)胆怯(qi a) 称心如意(chang)B.脂肪(zh?)教诲(hu i) 扣人心弦(xu cn)C.瞥见(pi y)犀利(x?)随声附和(ha)D.字帖(ti a) 氛围(fyn)女然无恙(y m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弛待遇追溯再接再厉A. 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 伦比的梦幻世博。
(无可比拟)B. 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得代 价。
”(不可想象)C. 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B . 和谐 秘决 闲暇 焕然一新 C.干燥 蔓延 书籍 无精打米 D.婉约 吟诵 尊命 鸦雀无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 .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地完成了比赛。
C •只有做到“曲不离口 ,拳不离手”,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D .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以 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
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華”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民间吉祥饰物“四喜人” 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 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 心结”的概念。
这样,团结和谐的理念、 吉祥美好的祝福、 民族盛会的寓意、 民族盛会的寓意、 A.B. C. D.O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吉祥美好的祝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团结和谐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①《陋室铭》④《行路2016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予我无所栖 . 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B. 蝉虫多年在黑暗的地下修炼,最终换来响彻四周的引吭 最终化为美丽的珍珠。
(q?) ”的精神出色 自身的不足。
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 (hdng )高歌;蚌壳强忍沙粒磨砺的巨大痛楚, 孩子们在其中酣(g un )睡。
D. 槐花满满的一树雪白,袅.(ni 巾)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2 .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009年7月1日学贯中西、德高望众.的季羡林、任继愈走了,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遭一个大师稀 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同悲、举国痛惜。
B. 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 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C. 凭借“健康重庆”建设的丰硕成果,我市在 赢家。
D. 5月9日,“蓝色经典一一天之蓝”杯第 表队荣鹰一等奖。
3 .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黯然失色的岁月,一样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酬,成为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落下帷幕,空政文工团代原意的一项是( )(3 分)的。
(不可怀疑)③《过零丁②《望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不动声色)4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
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_________ 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
而过多的食用高油、 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 积蓄在体内, 形成“胖墩”身材。
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 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 应在句末添加 。
(2)第②处搭配不当, 应将 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 应删去 。
(4)第④处语序不当, 应调整为 。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冋题(4分)2016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 “山地森林城市”,面积 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 “人文重庆” “奇迹重庆” 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观众 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 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1) 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 2分) (2) 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 )(3 分)A. 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去卩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 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 抒发了他对祖国一一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 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 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1. C 2 • B 3.D 4 • ( 1)特征 (2)应将“形成”改为“导致” 5、( 1 )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 201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 2分)me i y ou b i r ?n g ang g u o de sh mmei y ou b I jido g ang ch eng de l u2 •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 3分)鸟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 从冰封雪冻的南北两极到地势显要的世界屋脊, 从遮天弊日的热带丛林 到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 从浩瀚无际的大洋到人口稠密的城市, 几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度, 都有鸟儿骄健的身影。
答: __________ 应改为 _______ ; ______ 应改为 ________ ; _____ 应改为 ________ 。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B ・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 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D. 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的一项(3分),,,,,,,,,,,,,,,, ( )(3)影响 (4)调查和研究。
2)示例: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一一上海夜景甲华夏, 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 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6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共 5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
( 3分) (2 )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 2 分) 1. 2. 4. 5. 6. (2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路更长的路。
(有一个错别字减(3分)显险;弊蔽;骄矫(找出并改对一个错别字得 (3分)D (“刚刚”与“最新”语义重复) (3分)B (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1分,书写极不工整减 1分) 1分) 共5分)(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 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