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与模拟概述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D,Computer-Aided Process Design)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对制造过程进行规划和优化的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

• (2)常用的数据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
•
1)数据的排序算法。
•
2)常用的查找算法。
•
3)数据的插值。
•
4)曲线拟合。
一、概 述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 软硬件技术辅助设计人员对产品、工程进 行分析计算、几何建模、模拟仿真、优化 设计、绘制工程图样等的管理、生成技术 文件等的方法技术。
1.计算机图形显示输出设备
计算机图形的显示与相应的显示设备 有密切的关系,显示器分辨率的高低对 图形的生成质量和真实感有直接的关系。
常见的显示设备如:阴极射线管显 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等。
输出设备通常包括:打印机、绘图 仪、头盔显示器等。
2.图形元素生成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的实质就是通过计算机将数 据转换为图形,并在显示器上进行实时显示。
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大型数据库系统,一 般应用于商业,政府部门,它的功能强大,能 够处理大批量的数据,在网络方面也用的非常 多。
第3章
计算机图形处理及建模技术
• 基本内容 • 1.计算机图形显示输出设备 • 2.图形元素生成的基本原理 • (1)图形元素生成的基本算法。 • (2)图形的几何变换。 • (3)图形真实感处理简介。 • 3.几何建模方法 • (1)线框建模。 • (2)表面建模。 • (3)实体建模。 • (4)边界表示法。 • (5)实体结构几何法(CSG法)。 • (6)特征建模。
(3)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是多对多得结构关系,比树结构更为复 杂的一种非线性结构,它的每个节点可能有多个前趋, 也可能有多个后继,节点的联系是任意的,它的每条 边具有相应的含义及权值。
3.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概述_计算机辅助设计

1.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
CAD的基本技术 4. 科学计算 模拟真实世界的数学、力学方法。例如有 限元、边界元等计算方法等。
1.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
CAD的基本技术 5. 优化设计 选定在设计时力图改善的一个或几个量作 为目标函数,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以数学方 法和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不断调整设计参量, 最后使目标函数获得最佳的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概念设计、 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绘 图等。
1.1 什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工作是新产品研制的第一道工序,设计 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性能、 研制周期和技术经济效益”——书本P1 设计的广泛性
除了花草树木这些自然景物,从茶杯到桌子、 建筑、公路、桥梁、火车……所有跟普通人生活 息息相关的物品和工程设施,都需要设计。
1.5 CAD系统的组成与配置
1.5.3.2 常用CAD软件介绍 1. 绘图软件
AutoCAD-欧特克公司 特点:专业制图,三维建模,渲染
1.5 CAD系统的组成与配置
1.5.3.2 常用CAD软件介绍 2. 造型软件
UG-美国麦道 Pro/Engineer-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CATIA-法国达索飞机公司 特点:三维,CAD/CAM,参数化设计
16
1.3 CAD的特点
工作内容
• 设计数据库 • 图形数据库 • 应用程序库
17
1.3 CAD的特点
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CAD工作 五个方面:
• • • • • 建立模型; 设计计算; 图形显示; 仿真; 出图样、文档等。
18
1.3 CAD的特点
1)提高设计质量
综合性的技术知识;人机交互使产品设计更加合理; 优化设计;数据的一致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MSOffice高级应用

1.1 概述
2.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主要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方法的实现
27
和应用。许多科研研究仍然需要大量的运算需求,如:
课程简介
考试方式 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选择题(20分)
16
Word操作(30分) 在指定时间内,
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20 分钟
Excel 操作(30分)
PPt 操作(20分)
第一章学习内容
计算机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计算机中数据、字符和汉字的编码
17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37
云计算的构成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用户可用极
低成本的终端设备,并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给“云计算” 服务商,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计算、存 储等资源。
1.1 概述
1.1.4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 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
38
完善、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可达万万亿次/秒、存储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介绍
9
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考形 式,一次通过,终身有效,可以登录计算机等 级考试教育部查询网站查询真伪,查询年代包括 1994年至今的任何一次考试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介绍
证书作用
10
1.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三大证书(毕业证、英语四 级证、计算机二级证)之一。 2.凡获得NCRE二级证书,可免考高等教育自学 考试中的相关课程。 3.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可以在评职称的时 候免考职称计算机考试。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课件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10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 代表:ENIAC 运算速度:5千-4万(次/秒) 用途: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
电子二极管
2024/11/6
电子三极管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4) 代表: IBM1403机 运算速度:几十万-百万(次/秒) 用途: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
13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至今) 代表: IBM370系列 运算速度:几百万-几亿(次/秒) 用途:扩展到所有的行业和部门
进一步集成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24/11/6
集成晶体管数目约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500万个
14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024/11/6
2
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共三大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2024/11/6
3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 • 1、计算机的相关概念 • 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 3、计算机系统组成 • 4、数制与编码 • 5、微型机的组成与性能指标 • 6、多媒体技术 • 7、计算机病毒 • 8、键盘使用
不使用而又需长期 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CPU不能直接存、 取外部存储器中的
操作。
数据。
2024/11/6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l 内部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4/11/6
授课人:
2024/11/6
1
1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二、Windows 7 的基本使用 1 三、Word 2010 的使用 1 四、Excel 2010 的使用 1 五、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 1 六、数据库及Access 2010 的使用 1 七、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CADCAM-第一章.概述

一、CAD/CAM的基本功能
交
图
存
输
互
形
储
入
功
显
功
输
能
示
能
出
功
功
能
能
1.交互功能
人机接口是CAD/CAM系统中用户与系统连接的
桥梁
友好的用户界面,是用户直接而有效地
完成复杂设计任务的必要条件
除软件中界面设计外,还必须有交互设 备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不断通信
2.图形显示功能
CAD/CAM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从产品的造型、 构思、方案的确定,结构分析到加工过程的仿真,系 统随时保证用户能够观察、修改中间结果,实时编辑 处理。
产品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完成各项工作, 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生产准备阶段
工艺人员借助计算机根据产品设计阶段给出的 信息和产品制造的工艺要求,交互或自动地完成各 项工作,即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
空间的保障。
CAD/CAM系统运行时,数据
量很大,有很多算法往往生成
大量的中间数据,尤其是对图
形的操作、交互式的设计以及
IBM73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agnetic core
storage unit
结构分析中的网格划分等。
4.输入输出功能
CAD/CAM系统运行中,用户需不断地将有关设计 的要求、各步骤的具体数据等输入计算机内,通过计 算机的处理,能够输出系统处理的结果。
生产人员完成从生 产准备到产品制造 出来的过程中的各 项活动,包括作业 计划、零件加工、 装配和性能检验。
第1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技术概述

2000年,薛定宇 • 《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1999年,楼顺天 • 《MATLAB5. X应用与技巧》,科学出版社,1999年,蒙以正 • 《MATLAB5.X入门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999年,柳承茂 • 《MATLAB电子仿真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韩竹利
本章小结
• 仿真是对系统进行研究的一种实验方法,它的基本 原则是相似性原理。
• 数字仿真具有经济、安全、快捷的特点。
• 仿真是在模型上进行的,建立系统的模型是仿真的 关键内容。
• 系统模型可以分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 据此可将仿真分为物理仿真和数学仿真两大类。
• 系统、模型、计算机是数字仿真的三个基本要素, 建模、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是三项基本内容。
2、程序软件包阶段 • 出现了“应用子程序库”。 3、交互式语言阶段(仿真语言)
• 仿真语言可用一条指令实现某种功能,如“系统特 征值的求解”,使用人员不必考虑什么算法,以及 如何实现等低级问题。
4、模型化图形组态阶段
• 符合设PSPICE、ORCAD:通用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适合于元件级仿真。
2、SYSTEM VIEW:系统级的电路动态仿真软件
3、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包含各种 工具箱,其程序不能脱离MATLAB环境而运行, 所以严格讲,MATLAB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而 是一种高级的科学分析与计算软件。
4、SIMULINK:是MATLAB附带的基于模型化图形 组态的动态仿真环境。
• 数字仿真没有专用的仿真软件支持,需要设计人 员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求解系统模型及结果输出 的程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产品创建,修改,分析和优化的有关技术。
最基本的功能是定义设计的几何形状,可以是机械零件,建筑机构,电子电路和建筑平面布局等。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是将计算机系统直接或间接应用于计划,管理和控制生产作业的有关技术。
应用最广的领域是数字控制,简称NC。
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机器人编程,使机器人可以在加工单元内进行作业,为数控机床选择刀具,定位工件等。
4.产品集成设计开发过程:1,进行功能设计,选择合理的科学原理和构造原理;2,进行产品结构的初步设计,产品的造型和外观的初步设计;3,从总图派生出零件,对零件的造型,尺寸,色彩等进行详细设计,对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使结构及尺寸与应力相适应;4,对零件进行加工模拟,如压铸,锻压或机械加工等过程进行模拟,从模拟过程中发现制造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对零件设计的修改方案;5,对产品实施运动模拟或功能模拟,对其性能做出评价,分析和优化,最终完成零件的结构设计。
5.应用CAD/CAM系统进行产品开发,分为3个阶段:1.利用CAD技术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2.利用CAD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检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利用CAM技术进行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
CAM系统下的工作站是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为主体,应用软件为核心组成的面相工程设计问题的信息处理系统。
CAD/CAM系统总体上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所组成的。
硬件是CAD/CAM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是信息处理的载体。
CAM系统硬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1.计算功能;2.存储功能;3.输入输出功能;4.交互功能。
CAM系统的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1.图形核心系统;2.工程绘图系统;3.几何造型软件;4.有限元分析软件;5.优化方法软件;6.数据库系统软件;7.系统运动学/动力学模拟仿真软件。
应用软件:用户利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系统软件,支撑软件编制的解决用户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与模拟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材料设计基础第三节 材料设计软件及应用第四节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工艺模拟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与模拟举例---------------------------------------------------第一节 材料设计概述6.1.1材料设计的定义、范围与层次6.1.2多尺度材料设计及其耦合6.1.3材料设计的途径(第五章已经涉及到了数据库)第二节 材料设计基础6.2.1 材料设计的结构基础(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相结构)6.2.2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简介(着重介绍密度函数理论)6.2.3材料热力学,动力学和相图 (热力学原理,计算方法,数据库)6.2.4 概率损伤设计(材料寿命预测与可靠性评价)第三节 材料设计软件及其应用(简单介绍软件的特点,基本功能,典型应用。
具体细节请查阅软件主页和相关链接。
)6.3.1 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参见量子化学软件中文网)6.3.1.1 ABINIT(功能全,适于学习,可运行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免费软件)6.3.1.2 VASP (材料研究中最为广泛使用和接受的量化软件)6.3.1.3 Cerius2 (功能模块多)6.3.1.4 Material studio(功能模块多)6.3.2 材料热力学和相图计算软件6.3.2.1 Thermo-Calc (http://www.thermocalc.se/)6.3.2.2 FACTSage (http://www.factsage.co m)6.3.2.3 PANDAT (6.3.3 概率设计与可靠性评价软件6.3.3.1 NESSUS (美国西南研究院为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的一个概率设计与可靠性设计软件第四节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工艺模拟6.4.1铸造过程计算机模拟6.4.2压力加工计算机模拟6.4.3 材料热处理计算机模拟6.4.4 材料组织结构计算机模拟(断裂,晶粒长大的模拟)6.4.5 焊接过程计算机模拟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与模拟举例6.4.1 金属材料的设计(合金相,相图与材料设计)6.4.2 陶瓷材料的设计(过渡金属掺杂ZnO稀磁半导体材料??)6.4.3 高分子材料的设计6.4.4 复合材料的设计---------------------------------第一节 材料设计概述6.1.1材料设计的定义、范围与层次众所周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是对材料的成分(Composition)、工艺(Process)、结构(Structure)、性能(Properties)、与使用性能(Performance)等五大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从而得到优化的材料成分、工艺、结构和性能,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提供指导。
近20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数学、工程科学的发展和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高性能计算机(Powerful Computer)和功能强大的软件(Robust Software Package)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表征,在计算机上设计出材料的成分、工艺,预测其结构与性能已经成为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材料设计(Material by Design),也称材料模拟(Material Simulating)或计算材料学(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他们之间往往可以理解为同义词,但通常计算机模拟结果多用图象描述某一现象的演化过程,而材料设计的结果多为定量化的数据或数据库。
因此,计算材料学就是基于基本的物理、化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通过建立材料科学中与某一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和求解这个模型来间接实现对材料的成分、制备加工、结构、性能和服役表现等参量或过程的定量描述,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材料发现发明,缩短材料研制周期,降低材料研制成本。
计算材料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除实验和理论外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实际问题的第三个重要研究方法。
材料设计的工作范围包括从材料的组成、制备、测试、结构和特性的微观设计到材料性能、再到使用等各个环节,但其核心部分仍是在物理、化学原理基础上对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
通过理论设计来“订做”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这是人们所追求的长远目标。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提出“材料设计”这一设想以来,材料设计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正处在应用理论和计算来“设计”材料的初期阶段,但对于部分材料体系,材料设计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已经发挥着巨大作用。
计算机模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各个尺度的研究设计中,在微观领域,如用实验观测方法难以实现的研究单个原子、分子运动情况,计算机模拟方法显示出直观,深刻的优势。
在宏观领域,比如研究材料与结构的寿命问题,计算机模拟方法就显示出经济、高效并富有预见性的特点。
总之,计算材料学是一种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实验,基本上不受实验条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
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一方面使我们加深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心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开发向经济、高效、可预见方向发展。
计算材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材料的成分、工艺、结构、性能与使用的优化。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计算材料学并不是独立于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而是植根于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检验,相互促进。
对于计算材料学的研究层次,但目前尚未有统一和严格的划分标准,从广义来说,计算材料学可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Length Scale)不同而划分为三个层次:微观设计层次,空间尺度在约l nm量级,是原子、电子层次的设计;连续模型层次,典型尺度在约1μm量级,这时材料被看成连续介质,不考虑其中单个原子、分子的行为;工程设计层次,尺度对应于宏观材料,涉及大块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的设计研究。
因此,多尺度计算材料学是指对基于量子力学的原子、电子层次; 基于材料热、动力学的物相和组织演化的显微层次; 到基于有限元分析和失效损伤评估的宏观材料和器件设计,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耦合。
计算材料学的三个空间尺度又对应于不同的时间尺度(Time Scale),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任务是不同的,图6-1-1中形象地描绘了多尺度计算材料学的研究框架。
(1) “埃与皮秒”量级的基于量子力学计算的原子、电子层次(2) “微米和小时”量级的基于材料热、动力学研究的显微层次(3) “米和年”量级的基于有限元连续介质宏观层次研究对应物理量单位分别代表的含义为:埃(原子间的距离)皮秒(原子振动时间)微米(晶粒尺度)小时(热处理时间)米(工程构件尺度)年(寿命)QM,MD,MC10-10图6-1-1材料模型的层次划分Fig.6-1-1Different time scales and length scales in materials model(QM-Quantum Mechanics,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MD=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C=Monte Carlo Simulation, 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 PFM=Phase field Method, 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PFM*=Probabilitistic Fracture Mechanics)6.1.2多尺度计算材料学耦合从图6-1-1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范畴内研究内容和所用理论方法是不同的。
对微观层次及以下的空间范围,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罗法是最有力的研究工具。
从理论上讲,第一性原理方法只需要5个基本物理常数(即电子质量m0、电子电量e、普朗克常数h、真空中光速c、玻尔兹曼常数k B),原子种类和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安排(即晶体结构),而不需要其它经验参数就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出体系的总能,微观结构与状态,在当前的材料科学的计算模拟研究方面发展异常迅速。
而分子动力学方法应用极为普遍,它根据粒子间相互作用势,计算多粒子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也叫也叫随机模拟法,可以用来优化系统的结构,比如材料科学中寻找能量有利的原子排列方式等。
原则上,可用这些方法计算各种物系的结构和性质。
对于以连续介质概念为基础的显微尺度模拟计算,这类计算以材料热、动力学,缺陷动力学、结构动力学研究为主要内容,计算热力学和相场模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例如,用热力学方法预测材料的相变过程及相变产物组成和显微结构,从而定量设计材料的成分和热加工工艺。
而对于连续介质力学等宏观问题,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能有效地处理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一般与材料或器、部件的工业生产和使用有关。
例如,非晶态合金一般用液态合金经急冷而成,在生产非晶态合金宽带时,必须保证宽带中没有晶化“缺陷”,这就要求所用设备和工艺条件能保证获得均匀高速的冷却条件。
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液体合金快冷时的传热传质过程,有助于设计合理的设备和工艺,以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在一些工程零、部件或电子元器件的设计过程中,结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和概率断裂力学方法,研究零、部件的质量与服役可靠性,从而为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和使用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计算材料学的各个尺度之间又是相互耦合的。
有的学者曾经把这种多尺度框架形象地喻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的“食物链”,意思是由前一级时间/空间尺度范畴计算所输出的结果,可作为下一级(较大)时间/空间尺度范畴进行计算的输入,这就是所谓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设计思路。
反之,较大一级时间/空间尺度范畴的结构与性能的本质原因总是可以追溯到前一级的结构与性质的,这就是所谓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设计思路。
但是,目前计算材料学的各个模拟研究层次间的结合并不紧密,在研究过程中常常只能针对某一特殊现象对材料的某一局部进行研究,使得计算材料学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如何发展一种新型的模拟方法,使三种不同模拟层次相耦合,建立计算机模拟的统一模型,成为计算材料学发展的关键。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华人学者刘梓葵(Zi-Kui Liu)教授提出了一个多尺度计算材料学集成框架,用于多组元材料的建模、模拟和设计,如图6-1-2所示。
该理论框架包含四个进程,分别为:(1)基于电子、原子尺度的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计算(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来预测一元、二元和三元化合物和固溶相的热力学性质、点阵参数、动力学数据;(2)通过相图和热力学数据优化方法(CALPHAD)来优化计算多组元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点阵参数,动力学性质;(3)通过相场方法(Phase Field Simulation)模拟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4) 通过有限元分析(OOF)显微组织的力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