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精编文档).doc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精编文档).doc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测验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

②AB DE B E BC EF

,,;

=∠=∠=

③B E BC EF C F

,,;

∠=∠=∠=∠

④AB DE AC DF B E

,,.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2.如图,D E

△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分别为ABC

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48

∠等于

CDE

∠=°,则APD ()

A.42°B.48° C .52°D.58°

3.如图,在ABC中,90

∠=。,EF//AB,150

∠=。,则B∠的度数为

C

A.50。 B. 60。 C.30。 D. 40。

4如图,△ABC中,∠A=70°,∠B=6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则∠ACD等于

A. 100°

B. 120°

C. 130°

D. 150°

5、已知图2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

A.72°

B.60°

C.58°

D.50°

6、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

选取一点O ,测得15=OA 米,10=OB 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

A .5米 B

.10米 C . 15米 D .20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 .7 B .9 C .12 D .9或12

10、如图,在Rt ABC △中, ,ED 是AC 的垂直

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

10=∠BAE ,则C ∠的度数为( )

A .

30 B . 40 C . 50 D . 60 8.如图,AB CD ∥,EF AB ⊥于E EF ,交CD 于F ,已知160∠=°,则2∠=( )

A .20°

B .60°

C .30°

D .45°

90 = ∠ B A B

C

D

A D E

B

9、如图,Rt ABC △中, 90ACB ∠=°,DE 过点C ,且DE AB ∥,若 55ACD ∠=°,则∠B 的度数是( )

A .35°

B .45°

C .55°

D .65°

10、如图,将Rt △ABC(其中∠B =340,∠C =900)绕A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 1 C 1的位置,使得点C 、A 、B 1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最小等于( )

A.560

B.680

C.1240

D.1800

11、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1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4cm

B .5cm

C .6cm

D .13cm 14、如图,ACB A C B '''△≌△,BCB ∠'=30°,则ACA '∠的度数为( ) A .20° B .30° C .35° D .40°

C

D

B

A

E

F

1

2

1

C

A

A C D E

C

D B

A

15.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 ) A .50° B .30° C .20° D .15°

16、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

12

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

OCP ODP △≌△的根据是(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17、如图1,已知AC ∥ED ,∠C =26°,∠CBE =37°,则∠BED 的度数是 ( )

A .63°

B .83°

C .73°

D .53°

1

2

3

O

D

P

C

A B

C A B

B ' A '

18、()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2n +

B .44n +

C .44n -

D .4n

19.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

A .C

B CD = B .BA

C DAC =∠∠ C .BCA DCA =∠∠

D .90B D ==?∠∠ 2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 2cm , 3.5cm

B .4cm , 5cm , 9cm

C .5cm ,8cm , 15cm

D .6cm ,8cm , 9cm 二、填空题

1、已知△ABC 中,AB=BC ≠AC ,作与△ABC 只有一条公共边,

且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 个.

2.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个 .

……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A

B

C

D

(第7题)

3、(2009恩施市)如图1,已知AB ED ∥,58B ∠=°,35C ∠=°,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

4、(2009河池)某小区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草地,它的一边长为20m ,

面积为2160m ,为美化小区环境,现要给这块三角形草地围上白色的低矮栅栏,则需要栅栏的长度为 m .

5、如图,ABC △的周长为32,且AB AC AD BC =⊥,于D ,ACD △的周长为24,那么AD 的长为 .

6、如图,△ABC 中,∠A =60°,∠C =40°,延长CB 到D ,则∠ABD = 度.

7

如图,若

111ABC A B C △≌△,且11040A B ∠=∠=°,°,则1C ∠= . 8、如图,已知AD AB =,DAC BAE ∠=∠,要使 ABC △≌ADE △,可补充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 △中,40AB AC BAC =∠=,°,分别以AB AC ,为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和ACE ,使90BAD CAE ∠=∠=°.

A

B

C

D

A

B C

D

A C E B

D

A

B

C

C 1

A 1

B 1

(1)求DBC

∠的度数;

(2)求证:BD CE

=.

2、如图,已知AC平分∠BAD,∠1=∠2,求证:AB=AD

3、如图,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上的任意一点,DE AG

⊥于E,BF DE

∥,交AG于F.

求证:AF BF EF

=+.

4、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

(1)求证:BED CFD

△≌△;

5、如图10,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结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结BE,CE.

D

C

B

E

A

F

D

C

B

A

E

F

G

(1)求证:△ABE ≌△ACE

6、(2009丽水市)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

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7、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联结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联结EF (如图所示).

(1)添加条件∠A=∠D ,OEF OFE ∠=∠,求证:AB=DC . (2)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8、如图,已知点E C ,在线段BF 上,BE=CF ,AB ∥DE ,∠ACB=∠F .

求证:ABC DEF △≌△.

9、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BC 、AC 边上,且AE=CD ,

AD 与BE 相交于点F .

C

E B

F D

A

O

D

C A

B

E

F

F

E

A

B

C

D

(1)求证:ABE

?≌△CAD;

(2)求∠BFD的度数.

10、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

11.如图,在△ABE中,AB=AE,AD=AC,∠BAD=∠EAC, BC、

DE交于点O.

求证:(1) △ABC≌△AED;

(2) OB=OE .

12.如图,

,

AB AC AD BC D AD AE AB DAE DE F

=⊥=∠

于点,,平分交于点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

..

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13.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求证:ACE BCD

△≌△;

14、如图,C F

、在BE上,A D AC DF BF EC

∠=∠=

,∥,.

求证:AB DE

=.

B D C

F

A

E

A

B D E C

O

C

E

B

D

A

15.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PBC 和△Q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 在矩形上方,点Q 在矩形内.

求证:(1)∠PBA =∠PCQ =30°;(2)PA =PQ .

16.已知:如图2,在Rt △ABC 和Rt △BAD 中,AB 为斜边,AC =BD ,BC ,AD 相交于点E .

(1) 求证:AE =BE ;

(2) 若∠AEC =45°,AC =1,求CE 的长. 17.已知:如图, AF 平分∠BAC ,BC ⊥AF , 垂足为E ,点D 与点A 关于点E 对称,PB 分别与线段CF , AF 相交于P ,M .

(1)求证:AB =CD ;

(2)若∠BAC =2∠MPC ,请你判断∠F 与∠M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8.如图,D 是等边△ABC 的边AB 上的一动点,以CD 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 ,连接AE ,找出图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

C

B

D P

Q

A

B

C F

E D E

D

C

B

A F

M P

E D C

B

A

19、如图,在△ABC 和△DCB 中,AB = DC ,AC = DB ,AC 与

DB 交于点M .

(1)求证:△ABC ≌△DCB ;

(2)过点C 作CN ∥BD ,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

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E

D

C

B

A

B C

A D

M

N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图12 图A ' C A D B E 21图4 C A D B E 图10 C A D B E F 图2 图6 m n C A B 图11 12C A D B E F M N O A B C D F 图 5 A B D C E F 图1 图3 45321D A O E C B D A C B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C )5 (D )6 9.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5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 (A )45 (B )50 (C )60 (D )75 图7 图8 10. 如图6所示,m ∥n ,点B ,C 是直线n 上两点,点A 是直线m 上一点,在直线m 上另找一点D ,使得以点D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C 全等,这样的点D 【 】. (A )不存在 (B )有1个 (C )有3个 (D )有无数个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 ?中,若A ∠=112 3 B C =∠,则ABC ?是 三角形. 2. 如图7所示,BD 是ABC ?的中线,2AD =,5AB BC +=,则ABC ?的周长是 . 3. 如图8所示所示,在ABC ?中,BD ,CE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且BD 与CE 相交于点O ,如果135BOC ∠=?,那么A ∠的度数为 . 4. 有5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以组成________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5. 如图9所示,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已知∠1+∠2=100°,则∠A 的大小等于_____度. 6. 如图10所示,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 =EF ),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ABC ≌△DEF ,理由是______. 7. 如图11所示,AD ∥BC ,AB ∥DC ,点O 为线段AC 的中点,过点O 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M 、N .点E 、F 在直线MN 上,且OE =OF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____对. 8. 如图12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BC =CD ,过D 作BF 的垂线DE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ABC =∠CDE =90°,BC =DC ,∠1=______,△ABC ≌_________,若测得DE 的长为25 米,则河宽AB 长为_________. 9. 如图13所示,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沿与底边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 10. 如图14所示,三角形纸片ABC ,AB =10厘米,BC =7厘米,AC =6厘米.沿 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的周长为______厘米. 图14 C A D B E 图13 35°

全等三角形的三套测试卷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三套测试卷 A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ABC ≌△DBC,且∠A 和∠D,∠ABC 和∠DBC 是对应角,其对应边 :_______. 2.如图,△ABD ≌△ACE,且∠BAD 和∠CAE,∠ABD 和∠ACE,∠ADB 和∠AEC 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__. 3. 已知:如图,△ABC ≌△FED,且BC=DE.则∠A=__________,A D=_______. 4. 如图,△ABD ≌△ACE,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 5. 已知:如图,△ABE ≌△ACD,∠B=∠C,则∠AEB=_______,AE=________. 6.已知:如图 , AC ⊥BC 于C , DE ⊥AC 于E , AD ⊥AB 于A , BC=AE .若AB=5 , 则AD=___________. 7.已知:△ABC ≌△A ’B ’C ’, △A ’B ’C ’的周长为12cm ,则△ABC 的周长为 . 8.如图, 已知:∠1=∠2 , ∠3=∠4 , 要证BD=CD , 需先证△AEB ≌△A EC , 根据是_________再证△BDE ≌△______ , 根据是__________. 4 32 1E D C B A 9.如图,∠1=∠2,由AAS 判定△ABD ≌△ACD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10.如图,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则∠CBC ’为________度. 二.选择题(每题3 分 ,共 30分) 1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A B C D 12 A A' B C C'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图4 C A D B E 图 2 图1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_______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C )5 (D )6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较难)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BAD,如果AB=6cm,BD=5cm,AD=4cm,那么BC的长是( ) A. 4cm B. 4cm C. 4cm D.无法确定 2.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不能确定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B=∠E,∠A=∠D,AB=ED B.∠A=∠D,∠C=∠F,AC=EF C.∠B=∠E,∠A=∠D,AC=EF D.AB=DE,BC=ED,∠A=∠D 4.如图,△ABC中,∠B=∠C,BD=CE,BE=CF,若∠A=50°,则∠DEF的度数是()A.75° B.70° C.65° D.60° 第1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连接BE,且BE边平分∠ABC,则以下命题不 正确的个数是①BC+AD=AB;②E为CD中点;③∠AEB=90°;④S△ABE=S四边形ABCD;⑤BC=CE.()A.0个 B.1个C.2个 D.3个 6.如图,BC、AE是锐角△ABF的高,相交于点D,若AD=BF,AF=7,CF=2,则BD的长为( ) A.2 B.3 C.4 D.5 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秒时.△ABP和△DCE全等.A.1 B.1或3 C.1或7 D.3或7 8. 下列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对应等;②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或第三边 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或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BAD,AB>AD,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AD>CB-CD B.AB-AD=CB-CD C. AB-AD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试卷(供参考)

图4 C A D B E 图2 A B D C E F 图1 图 3 45321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 C )5 ( D )6 9.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5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 (A )45 (B )50 (C )60 (D )75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我们知道,经过三角形一顶点和此顶点所对边上的任意一点的直线,均能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25,105 A ABC ∠=?∠=?,过B作一直线交AC于D,若BD 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DA ∠的度数是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 AC =,过顶点和顶点对边上一点的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 ∠的最小度数为________. 【答案】130? 180 7 ? ?? ?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DA=DB,结合25 A ∠=?,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分4种情况讨论,①当BD=AD,CD=AD,②当AD=BD,AC=CD, ③AB=AC,当AD=BD=BC,④当AD=BD,CD=BC,分别求出A ∠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由题意得:当DA=BA,BD=BA时,不符合题意, 当DA=DB时,则∠ABD=∠A=25°, ∴∠BDA=180°-25°×2=130°. 故答案为:130°; (2)①如图1,∵AB=AC,当BD=AD,CD=AD, ∴∠B=∠C=∠BAD=∠CAD, ∵∠BAC+∠B+∠C=180°, ∴4∠B=180°, ∴∠BAC=90°. ②如图2,∵AB=AC,当AD=BD,AC=CD, ∴∠B=∠C=∠BAD,∠CAD=∠CDA, ∵∠CDA=∠B+∠BAD=2∠B, ∴∠BAC=3∠B, ∵∠BAC+∠B+∠C=180°, ∴5∠B=180°,

∴∠B=36°, ∴∠BAC=108°. ③如图3,∵AB=AC,当AD=BD=BC, ∴∠ABC=∠C,∠BAC=∠ABD,∠BDC=∠C, ∵∠BDC=∠A+∠ABD=2∠BAC, ∴∠ABC=∠C=2∠BAC, ∵∠BAC+∠ABC+∠C=180°, ∴5∠BAC=180°, ∴∠BAC=36°. ④如图4,∵AB=AC,当AD=BD,CD=BC, ∴∠ABC=∠C,∠BAC=∠ABD,∠CDB=∠CBD,∵∠BDC=∠BAC+∠ABD=2∠BAC, ∴∠ABC=∠C=3∠BAC, ∵∠BAC+∠ABC+∠C=180°, ∴7∠BAC=180°, ∴∠BAC= 180 () 7 ?. 综上所述,∠A的最小度数为: 180 () 7 ?. 故答案是: 180 () 7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外角的性质,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版)(最新最全)全等三角形练习题综合证明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 EF=AC A D B C

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7.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8.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9.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10.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11.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12.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13.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14. 已知:AB=CD ,∠A=∠D ,求证:∠B=∠C D C B A F E A B C D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图 4 C A D B E 图2 A B D C E F 图1 图3 45321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_______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o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o (B )80o (C )50o 或80o (D )40o 或65o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C )5 (D )6 9.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5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 (A )45o (B )50o (C )60o (D )75o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经典综合拔高题

1. 已知:如图,点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且AB=DE,BE=CF. 求证:AC ∥DF . 2. 如图,已知: 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 3. 如图, 已知:AB ⊥BC 于B , EF ⊥AC 于G , DF ⊥BC 于D , BC=DF .求 证:AC=EF . 4. 如图,在ΔABC 中,AC=AB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D ⊥BC ,请说明理由。 5. 如图,已知AB=DE ,BC=EF ,AF=DC ,则∠EFD=∠BCA ,请说明理由。 6.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DE ,已知DE=2cm ,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F G E D C B A A B C E A B C D E F A B C D

F E D C B A 7. 如图,ΔABC 的两条高AD 、BE 相交于H ,且AD=BD ,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 (1)∠DBH=∠DAC ; (2)ΔBDH ≌ΔADC 。 8. 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D 、E 、F 分别在边BC 、CA 、AB 上,且DEF ?也是等边 三角形. (1) 除已知相等的边以外,请你猜想还有哪些相等线段,并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2) 你所证明相等的线段,可以通过怎样的变化相互得到?写出变化过程. 9.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求∠APE的大小。 10. 如图,在矩形ABCD 中,F 是BC 边上的一点,AF 的延长线交DC 的 延长线于G ,DE ⊥AG 于E ,且DE =DC ,根据上述条件,请你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1.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A B C D E H P D A M N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 2 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①BC为腰, ∵AD⊥BC于点D,AD=1 2 BC, ∴∠ACD=30°, 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 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为底,如图3, ∵AD⊥BC于点D,AD=1 2 BC,

∴AD=BD=CD, ∴∠B=∠BAD,∠C=∠CAD, ∴∠BAD+∠CAD= 1 2 ×180°=90°, ∴顶角∠BAC=9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 故答案为30°或150°或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交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我们知道,经过三角形一顶点和此顶点所对边上的任意一点的直线,均能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25,105 A ABC ∠=?∠=?,过B作一直线交AC于D,若BD 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DA ∠的度数是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 AC =,过顶点和顶点对边上一点的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 ∠的最小度数为________. 【答案】130? 180 7 ? ?? ?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DA=DB,结合25 A ∠=?,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分4种情况讨论,①当BD=AD,CD=AD,②当AD=BD,AC=CD, ③AB=AC,当AD=BD=BC,④当AD=BD,CD=BC,分别求出A ∠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由题意得:当DA=BA,BD=BA时,不符合题意, 当DA=DB时,则∠ABD=∠A=25°, ∴∠BDA=180°-25°×2=130°. 故答案为:130°; (2)①如图1,∵AB=AC,当BD=AD,CD=AD, ∴∠B=∠C=∠BAD=∠CAD, ∵∠BAC+∠B+∠C=180°, ∴4∠B=180°,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已知:///ABC A B C ??≌,/A A ∠=∠,/B B ∠=∠,70C ∠=?,15AB cm =,则/ C ∠=_________,//A B =__________. 2.如图1,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 形_______对. 图1 图2 图3 3. 已知△A BC ≌△A ′B ′C ′,若△A BC 的面积为10 c m 2,则△A ′B ′C ′的面积为______ c m 2,若△A ′B ′C ′的周长为16 cm ,则△A B C 的周长 为________cm . 4. 如图2所示,∠1=∠2,要使△ABD ≌△ACD ,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只添一个条件 即可). 5.如图3所示,点F 、C 在线段BE 上,且∠1=∠2,BC =EF ,若要使△ABC ≌△DEF ,则还需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和第三个角的内角平分线_____一点,且该点在三角形______部. 7.如图4,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 θ,入射光线AO 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 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CB 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 图4 图5 图6 8.如图5,直线AE ∥BD ,点C 在BD 上,若AE =4,BD =8,△ABD 的面积为16,则ACE △ 的面积为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如图6,A E =AF ,A B =A C ,EC 与B F 交于点O ,∠A =600,∠B =250,则∠E OB 的度数为( ) A 、600 B 、700 C 、750 D 、850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4×10=40分) 1、在△ABC 中,AC>BC>AB ,且△ABC ≌△DEF ,则在△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边)。 2、已知:△ABC ≌△A ′B ′C ′,∠A=∠A ′,∠B=∠B ′,∠C=70°,AB=15cm ,则∠C ′=_________,A ′B ′=__________。 3、如图1,△ABD ≌△BAC ,若AD=BC ,则∠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 4、如图2,在△ABC 和△FED ,AD=FC ,AB=FE ,当添加条件__________时,就可得到△ABC ≌△FED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5、如图3,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________对。 6、如图4,BE ,CD 是△ABC 的高,且BD =EC ,判定△BCD ≌△CBE 的依据是 . 7、如图5,△ABC 中,∠C=90°,CD ⊥AB 于点D ,AE 是∠BAC 的平分线,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3cm ,则CF= cm. 8、如图6,在△ABC 中,AD =DE ,AB =BE ,∠A =80°,则∠CED =_____. 9、P 是∠AOB 平分线上一点,CD ⊥OP 于F ,并分别交OA 、OB 于CD ,则CD_____P 点到∠AOB 两边距离之和。(填“>”,“<”或“=”) 10、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B =12,AC =8,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12、如图7,已知点E 在△ABC 的外部,点D 在BC 边上, A D E C B 图4 E 图1 图2 图3 图5 图6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P O D C B A 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可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条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2. 如图,点P 是△ABC 内的一点,若PB =PC ,则 A .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 B.点P 在∠AC B 的平分线上 C .点P 在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D .点P 在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3. 如图, AD 是ABC △的中线, E ,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E 为AB 上一点,且ED 平分∠ADC ,EC 平分∠BC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ADE =∠CDE B.DE ⊥EC C.AD ·BC =BE ·DE D.CD =AD +BC 5.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斜边相等 B.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C. 一锐角对应相等 D. 两锐角对应相等 6. 如图,OP 平分∠AOB ,PC ⊥OA 于C ,PD ⊥OB 于D ,则PC 与PD 的大小关系 A.PC >PD B.PC =PD C.PC <PD D.不能确定 7. 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⑤等腰 三角形;⑥等边三角形,其中不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直线分别交于AD 、BC 于点E 、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A D C B E F A E D O B F C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2精编

全等三角形测验题目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3*10=30 )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A .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2.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 B .已知两角和夹边 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 .已知三边 3 .如图,在△ ABC 中,/ A: / B: / C=3:5:10,又△ MNC ◎△ ABC ,则/ BCM : / BCN 等于 A . 1:2 B . 1:3 C . 2:3 D . 1:4 4.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 △ ABC ◎△ DEF 的是 A . AB=D E , BC=E F , / A= / D / A=/D , / C= / F , AC=EF AB=DE , BC=EF , △ ABC 的周长=△ DEF 的周长 / A=/ D , / B= / E ,/ C= / F B . C . D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如图,/ AOB 和一条定长线段 A ,在/ AOB 内找一点P ,使P 到OA 、OB 的距离都等于 A ,做法如下: (1)作OB 的垂线NH ,使NH=A , H 为垂足.(2)过N 作NM // OB . (3)作/ AOB 的平分线 OP ,与NM 交于P .(4)点P 即为所求.其中(3)的依据是 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B .至蛹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C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D .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7. 如图,△ 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是 20、30、40,其三条 角平分线将△ 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 $△ ABO : $△ BCO : Sx CAO 等于 A . 1: 1: 1 B . 1 : 2 : 3 C . 2 : 3 : 4 D . 3 : 4 : 5 &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① BC = B C ,②AC = A'C ,③/ A CA =/ BCB ,④AB = A'B'中,任取三个 为条件, 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9?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 A ,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 CD = BC,再定出BF 的垂线D E ,使A,C,E 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LI EDC 三」ABC 的理 A . SAS B . ASA C . SSS D . HL 10.如图所示,△ ABE 和^ ADC 是^ ABC 分别沿着 AB , AC 的,若/ 1 :/ 2 :/ 3=28 : 5: 3,则/ a 的度数为 B F 上取两点C , D ,使 如图,可以得到LI EDC 三」ABC ,所以ED=AB , 由是 边翻折180。形成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A卷 (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试姓名:准考证号:考生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 A.72°B. 60°C. 58°D. 50° 第1题第3题第4题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3.如图所示,AC=BD,AB=CD,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A.2 B. 3 C. 4 D. 5 4.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5.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6.如图,在△ABC与△DEF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 (1)AB=DE;(2)BC=EF;(3)AC=DF; (4)∠A=∠D;(5)∠B=∠E;(6)∠C=∠F. 以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不能判断△ABC与△DEF全等的是() A.(1)(5)(2)B.(1)(2)(3)

C.(4)(6)(1)D.(2)(3)(4) 第6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 7.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8.如图,OP平分∠AOB,P 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P A=PB B.PO平分∠APB C.OA=OB D. AB垂直平分OP 9.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10.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 A.1处B.2处C. 3处D.4处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ABC≌△DEF,若∠A=60°,∠F=90°,DE=6cm,则AC=cm. 12.如图,若△OAD≌△OBC,且∠O=65°,∠C=20°,则∠OAD度. 第12题第13题 13.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若CD=6 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cm.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3 P O D C B A 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可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条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2. 如图,点P 是△ABC 内的一点,若PB =PC ,则 A .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 B.点P 在∠AC B 的平分线上 C .点P 在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D .点P 在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3. 如图, AD 是ABC △的中线, E ,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E 为AB 上一点,且ED 平分∠ADC ,EC 平分∠BC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ADE =∠CDE B.DE ⊥EC C.AD ·BC =BE ·DE D.CD =AD +BC 5.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斜边相等 B.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C. 一锐角对应相等 D. 两锐角对应相等 6. 如图,OP 平分∠AOB ,PC ⊥OA 于C ,PD ⊥OB 于D ,则PC 与PD 的大小关系 A.PC >PD B.PC =PD C.PC <PD D.不能确定 7. 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⑤等腰 三角形;⑥等边三角形,其中不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直线分 别交于AD 、BC 于点E 、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A D C B E F A E D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F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B .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C .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 .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下列说法: ①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②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顶角和腰长对应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AB 平分∠CAD , E 为AB 上一点,若AC=A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D B.CE=DE C.BA 平分∠CBD D.图中有两对全等三角形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自D 向AB 、AC 两边作垂线,垂足为E 、F ,那么下 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DE=DF B.AE=AF C.BD=CD D.∠ADE=∠ADF 5.在△ABC 中,∠B=∠C ,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30°,那么△ABC 中与这个 角对应的角是( ). A .∠A B .∠B C .∠C D .∠B 或∠C 6.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CD ,BD=ED ,若∠ABC=54°,则∠E=( ). A .25° B .27° C .30° D .45° 7.如下左图,△ABC 中,∠C=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AB,且AB =10 cm ,则△BED 的周长为 ( )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20 cm 8.如上右图,AB=AC ,BE ⊥AC 于E ,CF ⊥AB 于F ,则①△ABE ≌△ACF ;②△BOF ≌△COE ;③点O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9.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过B 作B E ⊥AD 于E ,过E 作E F ∥AC 交AB 于F ,则( ) A 、AF=2BF; B 、AF=BF; C 、AF>BF; D 、A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