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孔庆芳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防止给受血者输入不配合的红细胞及血型抗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交叉配血试验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盐水法、LISS 法、胶体法、酶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其中盐水法用于检查IgM血型抗体的配合性,其余方法用于检查IgG血型抗体的配合性[1,2]。

在这些交叉配血方法中,盐水法、LISS法及胶体法,操作简单,敏感性不高,易出现假阴性,有时也会因血浆蛋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酶法操作较复杂,敏感性较高,结果相对可信,有时也会因血浆蛋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另外,由于酶会破坏红细胞的MNSS、Duffy、Kell及Diego等血型系的抗原,故不能用于检测这些血型系的抗原或抗体[3],抗人球蛋白法,操作复杂,敏感性高,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不易出现,结果可信程度高,可见这些交叉配血方法各有利弊。

目前主张采用盐水法、酶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三种方法同时作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这三种方法配血试验结果均无禁忌,输血是安全的。

影响交叉配血试验的因素很多,现将其分类综述,以供参考。

1 误定ABO血型红细胞血型已识别到19个血型系9个关联、一个高频率抗原组、一个低频率抗原组,约有400多种红细胞血型抗原[4]。

ABO血型系属于红细胞血型系中的一个血型系,由于ABO血型系对临床输血影响最大,故正确确定供血及受血者的ABO血型极为重要,要保证交叉配血试验无禁忌,首先要保证ABO血型定型的正确。

误定ABO血型,往往是在作ABO血型定型时,只作正定型而不作反定型的情况下造成的,常见于下列因素的影响:1.1定型抗血清的影响用的定型抗血清失效或效价太低或亲和力不强,不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2]。

1.2 被检血样的影响检血样陈旧,其中的红细胞抗原破坏,不能与相应的抗血清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或其中的红细胞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凝集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任何抗血清作用都发生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2]。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

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进行输血治疗的1412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其中产生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人数进行统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有14123名患者中,有47人出现了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占比达到0.3%。

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一些干扰因素能够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

想要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研究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关键词】临床输血;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引言在临床上,输血是一种针对外伤和手术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对于患者来说,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会对其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具体来说,就是在输血之后患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聚现象。

如果直接对患者进行输血抢救,就会导致患者发生血液凝聚现象。

因此,在临床上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从而在输血之前及早发现问题,进而更加有效的保障患者的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将某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进行输血治疗的1412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有7312名男性患者,有6811名女性患者。

患者年龄20—62周岁,平均年龄42.7±3.33周岁。

在这些患者中,存在交叉配血不合问题的患者为47人,其中男性24人,女性23人。

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血液病史。

1.2方法在检测试剂和检测样本方面,本次研究选择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的微柱凝胶卡对单克隆抗体A与B进行检测。

选择长春市博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不规则抗体筛选卡对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

在样本方面,将患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血清作为研究样本。

在检测设备方面,本次研究选用的是微柱凝胶卡专用的理性及与孵育器。

在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的过程中,使用这两种设备对患者血液的凝聚情况以及抗体的出现情况进行检测。

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

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

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交叉配血不合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的血液与供血者的血液发生不兼容反应,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

交叉配血不合可能会引发输血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

1. 血型不匹配血型是影响交叉配血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的血型系统根据抗原和抗体的不同组合分为A、B、AB和O型。

根据Rh抗原的有无,又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若受血者的血型与供血者的血型不匹配,就会引发血型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2. Rh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是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Rh阴性的受血者接受Rh阳性的供血者的血液时,受血者体内的抗体会与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Rh抗原发生反应,导致血细胞破裂、溶血反应等不良后果。

3. 免疫抗体的产生免疫抗体是一种免疫系统产生的特殊抗体,可以与外来抗原结合并引发免疫反应。

当人体接受过多次输血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免疫抗体,这些抗体与供血者的抗原发生反应,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4. 输血前未进行充分的配血试验充分的配血试验是确保交叉配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输血前,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定受血者的血型和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血液不兼容的抗体。

若未进行充分的配血试验,就有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5. 输血过程中的操作失误输血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例如,输血时可能发生标本标签混淆、血袋连接错误等操作失误,导致血液配给错误,进而引发交叉配血不合。

6. 药物过敏反应有些患者可能对输血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防腐剂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这种情况下,不光要考虑血型匹配问题,还需要注意药物成分对患者的影响。

7.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例如,输血过程中的感染传播风险、血液储存条件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

为了避免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医务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操作,进行充分的配血试验,并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安全。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毕永珺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0期【摘要】目的研究归纳总结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方法进行过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并且出现不合的患者50例。

总结出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 并且归纳出解决办法。

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

其中有28例患者是有过输血史或者是有过妊娠史, 其是由红细胞去除ABO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不合现象, 即凝集表现在主侧, 次侧没有;有14例患者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 血液中含有特殊抗体导致配血不合, 即凝集在主侧次侧都有;还有8例患者是由于配血前服用的药物影响了相合, 即凝集在次侧。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的输血, 最好是自身输血, 以免交叉配血不合引起受血者出现不良反应, 而自身输血也是目前解决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交叉配血;抗原抗体;输血安全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治疗时候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 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

近些年来, 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 使得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1]。

但是随之而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像是安全便成为了首要的问题。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 在人体之外进行检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是否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也就是所说的血液相容性实验, 进而再进行交叉配血。

经过这样的步骤, 才能够保证安全性[2]。

但是并不是所有实验的血型都相合, 本文便通过研究近两年在本院进行交叉配血的患者, 归纳总结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人员均为近两年在本院进行疾病治疗进行过交叉输血并且出现配血不合的患者, 一共5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5.5岁。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其中女性患者中8例有过妊娠史。

所选患者无其他因素影响, 在年龄, 性别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1. 2. 1材料有鉴定能力的抗体细胞、由血液生物化学公司提供的抗人球蛋白试剂、由知名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抗体不规则筛选卡、具有筛选功能的抗体细胞、可以筛选鉴定抗体的不抗凝血、微柱凝胶卡、实验中经常用到的EDTA-Na抗凝血试剂以及单克隆抗体A和B。

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

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份的交叉配血不合者34例,其中运用MP法、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处理。

结果:43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中3例甘露醇静脉注射,4例白细胞水平超高,2例不规则抗体导致凝集,4多发性骨髓瘤疾病,2例血小板水平超高,2高纤维蛋白原引发,6例为血液样本溶血,9例红细胞凝集,2例冷凝集。

结论:用血前交叉配血应该同时做完全抗体与非完全抗体的检测,这样可以有效确保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052-02输血属于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当患者出现大出血时,及时有效的输血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不可逆损伤或者死亡。

临床输血频次逐步增多,人们对输血的效果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输血中需要进一步强化输血安全性。

交叉配血主要是对人体血液相容性做体外检测,从而了解受体血与供体血之间是否有抗原抗体反应问题,该方式是源于血型鉴定,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其中交叉配血不合主要表明供血血清会导致患者红细胞凝集或者患者血清会引发供体血清红细胞凝集。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份的交叉配血不合者的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20岁至56岁,平均年龄为(44.7±2.3)岁。

1.2 方法检测仪器采用微柱凝胶卡离心机、孵育仪器、多功能离心机等。

检测试剂与标本中,运用单克隆抗体A与B,微凝胶柱卡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卡,抗人球蛋白试剂与抗体筛选细胞,可以运用到筛选鉴定抗体非抗凝血、EDTA-Na2抗凝标本血液。

通过抗人球蛋白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与交叉配血等。

运用抗人球蛋白口配血法与盐水法做交叉配血,双重方式可确保检测准确性。

1.3 评估观察评估观察交叉配血不合格情况,其中红细胞凝集的原因在于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甘露醇静脉注射、血小板水平超高、白细胞计数超高、纤维蛋白原水平超高、溶血等情况引发的假阳性。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5-12-08T11:28:26.9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作者:王丽[导读]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血站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包括:冷凝素导致凝聚、红细胞导致凝聚、不规则抗体导致凝聚等。

临床用血交叉配血前期应选择一种既能检测完全抗体,又能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从而确保用血安全性。

王丽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血站 154007【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

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交叉配血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结果显示,100例交叉配血患者标本中,血型正、反不符2例,受血人员阳性抗体不规则30例,抗人球蛋白阳性45例。

100例交叉配血结果显示,盐水交叉期间出现主、次凝聚15例,凝聚交叉期间出现主、次凝聚30例,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期间出现主、次凝聚46例。

结论: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包括:冷凝素导致凝聚、红细胞导致凝聚、不规则抗体导致凝聚等。

临床用血交叉配血前期应选择一种既能检测完全抗体,又能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从而确保用血安全性。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血型鉴别输血为临床治疗期间常用措施,通常用于大出血患者、贫血患者临床治疗中。

合理、有效的输血可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医疗纠纷,间接给输血前期交叉配血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输血前交叉配血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指标,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破坏性抗体,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血。

对此,将抽选我院接收交叉配血患者100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抽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交叉配血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处于10-80岁范围内,平均(41.1±12.6)岁。

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方法借助盐水试管法检测患者血型,用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关键词】交叉配血;血型;抗体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工作中遇到的数十例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分析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1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1.1 血型鉴定错误血型鉴定错误是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临床输血安全的保证,而错误的血型,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查找原因,重复试验,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试剂。

如遇危重患者抢救,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血型鉴定错误常见的原因有:人为因素:①试剂不标准,污染或失效;②操作中加错样本或试剂,离心速度不足或过度,细胞与血清比例不当,结果判断失误。

客观因素:①某些疾病导致抗原减弱,未做反定型,误定血型;②抗体效价低(如婴幼儿,老年人等),某些药物干扰或正反定型没有一起做,导致血型错误。

1.2 不规则抗体干扰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无论献血者还是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均能影响配血,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已引起重视,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则往往被忽视,笔者曾遇到2例,做交叉配血试验时次管有凝集现象,该献血者的血清分别与3位受血者配合均配合不上,经检查,献血者血清中有抗-E,血液退回血液中心。

1.3 缗钱状的形成血清在室温37℃中,使红细胞出现了假凝集,造成配血错误,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霍奇金病,以及其他表现为血沉加速的一些病例中[1]。

1.4 自身疾病导致交叉配血困难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抗体在体外可以与所有能得到的供者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使患者难以找到相容性血液输注。

[2]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往往有很高的冷凝集素,严重干扰交叉配血试验。

2 对策2.1 加强责任心,杜绝血型鉴定错误:笔者调查,血型鉴定错误原因,有一半以上是检验者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责任心不强所致。

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强责任心,正规操作(先加血清后加细胞),分型血清必须符合标准,所用介质液必须等渗,新鲜,无污染。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刘弘(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 628400)【摘要】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和处理对策。

方法 本次的76例研究样本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复查样本,对其进行再次血型、合血鉴定,筛查不规则抗体,找寻其不相合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式。

结果 全部交叉配血不相合中,42例人为因素,27例自身抗体,3例献血员的原因,4例患者标本血型鉴定困难。

结论 交叉配血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尽可能保证临床输血有效和安全,患者在紧急状况下不能找到合适的血液,可将特殊输血模式启动。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相合;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1.6.02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compatibility of cross matchingLIU Hong(Cang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Guangyuan 628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compatibility of cross matching. Methods 76 sample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the reexamination samples which were not compatible with bloo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January -2018 January 2016. Results There were 42 cases of human factors, 27 cases of autoantibodies, 3 cases of blood donors, and 4 cases of blood samples were difficult to identify.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way is take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the patient can not find the appropriate blood in the emergency condition, and can start the special transfusion mode.【Key words】Cross matching; Incompatibility; Reasons; Countermeasures.输血时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关键治疗方式,为了确保输血可靠、安全,在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不相合试验[1],在这一过程中经常出现交叉配血不相合状况,加大了输血安全性问题的挑战和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解决技能,本文研究针对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和处理对策进行有关探讨和分析,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提供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

标签:交叉配血;凝聚胺;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
输血前交叉配血的目的是防止给受血者输入不配合的红细胞及血型抗体,防止其他亚型的出现,如出现亚型,交叉配血试验是凝集的,绝对不能输的;主次侧都不凝,即可输血。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交叉配血试验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盐水法、LISS法、胶体法、促凝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其中盐水法用于检查IgM血型抗体的配合性,其余方法用于检查IgM及IgG血型抗体的配合性。

现在主要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式法。

凝聚胺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简便、成本低、假阳性少等优点,可检出大部分不完全抗体,更适合于急诊抢救患者的交叉配血。

缺点是某些药物可影响凝聚胺法配血结果导致误差,而且难以监督配血者的配血情况。

微柱凝胶技术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并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

其敏感性很高,在用于交叉配血实验时,比较盐水法和凝聚胺法有更多的弱阳性被检出,同时对交叉配血阳性的结果做出及时正确的分析和处理,有利于临床输血安全。

但也有它的缺点:该方法孵育、离心时间较长,不适用于特急的急诊标本配血;不适合患者红细胞有不完全抗体存在-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者。

因为在配血过程中次侧显示凝聚,你无法知道是患者本身抗人球蛋白引起的凝集,还是患者血球与供血者血浆引起的反应凝集。

使用抗凝标本时,血清中未完全消耗的纤维蛋白丝,会使配血结果难以判断或出假阳性。

快过期的配血卡也容易造成弱阳性结果,应注意辨别,合理调配配血卡,以免造成配血困难。

因此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式法,不能完全替代凝聚胺方法,各有优点,现在有资料显示认为两种方法可以联合应用,且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两种方法对检测患者与供者配血不合的因素及血型小规则抗体敏感性不同,两者有互补作用,用微柱凝胶法做主配,复检用凝聚胺法是非常好的组合。

下面对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

1 误定ABO血型
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为冷自身抗体,占总数的46.5%,其他原因有血浆异常占16.3%,血型亚型及AB抗原性减弱均占13.9%,抗体缺失及减弱与同种抗体均占4.6%。

1.1定型抗血清的影响所用的定型抗血清失效或效价太低或亲和力不强,不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1.2被检血样的影响被检血样陈旧,其中的红细胞抗原破坏,不能与相应的抗血清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或其中的红细胞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凝集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任何抗血清作用都发生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1.3 ABO血型亚型的影响目前所检出的比较弱的ABO血型亚型有A3、Ax、Am、B3、Bx、Bm、A3B1、AxB,这些血型的亚型抗原与相应抗血清作用时,出现的反应极弱,致使红细胞的凝集也极弱,这种弱阳性结果常误判为阴性结果,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1.4白血病的影响由于白血病的作用,是H物质转化为某一血型物质的过程被阻断,或使具有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糖未能连接到H物质上,最终导致ABO 血型抗原暂时减弱或消失,不能与相应抗血清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1.5冷凝集素的影响冷凝集素属IgM性质的自身免疫性非特异性抗体,有些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可结合于受检者红细胞上,使其发生自身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多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肿瘤等患者的血液中。

1.6获得性类B抗原的影响获得性类B抗原是因疾病而获得的,存在于红细胞上,其与抗B血清作用时反应较强,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常会认为是正常B 抗原的作用,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获得性类B抗原多见于A型的直肠癌、结肠癌及肠道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等患者的红细胞上。

1.7血浆蛋白的影响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升高,可吸附于受检者红细胞上,使其发生串钱状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多见于心肌梗死、外伤及肿瘤等患者,血浆中球蛋白升高,多见于肝脏病、传染病及骨髓瘤等患者。

1.8红细胞悬液浓度的影响ABO血型定型时所用红细胞悬液过浓,抗原过剩,抗体不足,使结合于每个红细胞上的抗体量少,不足以使红细胞形成凝集,或红细胞悬液过淡,抗原不足、抗体过剩,即使结合于每个红细胞上的抗体量多,但红细胞数量少,也不足以使红细胞形成凝集。

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通常ABO血型定型时所用的红细胞悬液浓度为2%~3%。

1.9年龄的影响有些新生儿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成熟度较低,有些老年人的红细胞血型抗原老化,这部分人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抗血清作用时出现的反应较弱,致使红细胞的凝集也较弱,常会把这种弱阳性结果误认为是阴性结果,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1.10其他因素的影响诸如新生儿脐带中的华通式胶胨及大分子药物,其可吸附于红细胞上,使红细胞发生自身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2 解决办法
2.1正规操作分型血清必须符合标准,先加血清后加细胞,所用介质液必须等渗、新鲜、无污染,正反定型两人分开做,正反定型不合,查找原因,不以某
种试验结果为标准,严把血型鉴定这一关。

陈旧血样造成配血弱阳性的患者应重取血样,一般陈旧血标本放入4℃~10℃冰箱保存后,在体外致敏可造成假阳性结果。

重取样配血可呈阴性。

2.2抗体筛选对受血者的血清和血浆,应做常规的抗体筛选,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

2.3假阳性的处理用未经洗涤的红细胞做试验时,试样中的自身凝集素和异常蛋白质可引起假阳性结果,配血前洗涤患者的红细胞,交叉配血试验操作时室温保持在22℃左右,有冷凝集时在37℃进行试验,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可以排除;缗钱状的形成,看结果前加一滴生理盐水,混匀,使凝集散开,用高倍镜看结果。

2.4自身凝集的患者一般是由于多次输血的患者和肿瘤患者,其本身易产生高效价的冷凝集素,且红细胞上T、Tn类抗原易暴露,纤维蛋白易升高;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由于输注大量异体血液制品而产生红细胞及白细胞抗体。

这些抗体易吸附在患者的红细胞上,故主要出现微柱次侧的凝集。

这类患者输血时,可输少量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洗涤患者红细胞后重新配血均呈阴性结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配血时,用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在37℃进行配血;有温性抗体的患者在交叉配血不完全相合时,就选择多人份ABO血型相同的血液做配合性试验,采用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反应最弱的血液输注;如果ABO血型一时难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又十分危急,需要紧急输血抢救患者的生命,此时可立即给与O型洗涤红细胞输注。

综上所述,可见影响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的因素很多。

当遇到交叉配血不合时,就要运用各种血型血清学试验,对供血及受血者血样作输血前的检查,主要检查各自的ABO血型及其血型抗体,从而确定各自的ABO血型及其血型抗体的类型、性质、特异性,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发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排除这些原因后可找到配合的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