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浅析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层次上的分化与排序。
不同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个人的经济状况有关,还与个人的教育、职业、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的联系社会阶层是消费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消费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举个例子,处于中产阶级的家庭通常对于品质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而生活在贫困阶层的人则更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的商品。
这是因为社会阶层决定了个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同时也决定了个人对于不同消费品的需求和偏好。
二、社会阶层与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特定品牌的辨识能力和忠诚度。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处于高阶层的人更加注重品牌的声誉和质量,愿意购买高端品牌的产品和服务,以展示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而低阶层的人则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低。
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社会阶层特征来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
三、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消费行为上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
高阶层的人更加注重奢侈品和身份象征,他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社会认同感。
而低阶层的人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活需求的满足。
这种心理差异在产品设计、推广和销售中都需要考虑到,以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和获得市场份额。
四、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的变迁社会阶层的演变和变迁对于消费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更加频繁。
这导致了消费行为的差异化和多样化。
举个例子,曾经只有高阶层才能够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如今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追求目标,市场份额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因此,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需要紧密关注社会阶层的变化,并灵活调整产品和服务的定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浅析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浅析第一篇: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浅析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浅析南航是中国购买A380的第一个航空公司,A380的头等舱定价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质疑,价位这么高,会有人买吗?以京沪航线为例,头等舱的价格超过4000元。
然而一段时间后发现,头等舱的位置往往很早就被预订,而经济舱却不怎么卖座。
此时,又有人说:A380头等舱的价格定低了!另外,大家也会发现,在携程网上无法搜索到的春秋航空的低价机票,这种航班上甚至连饮用水都会不提供,可是同样卖得非常好。
同一条航线,上述两种机票价格相差在10倍以上,但都非常畅销,为什么会这样?消费者均处于一定的社会阶层,同一阶层的消费者在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研究社会阶层对于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阶层概述(一)社会阶层概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阶级,是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分配社会财富的多寡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往往是按照等级排列的,不同等级的成员被培养成一定的角色,而且不能改变他们的成员资格。
每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每一个体都会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的人占据非常显赫的位置,有的人则占据一般的或较低的位置。
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别,使社会成员分成高低有序的层次或阶层。
产生社会阶层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差别。
所谓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
导致社会阶层的终极原因是社会分工和财产的个人所有。
社会分工,形成了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并且在同一行业和职业内形成领导和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等错综复杂的关系。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行为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
不同的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收入、文化、个人心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探讨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评估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收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收入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越高的收入意味着更大的消费能力。
在社会阶层中,不同收入层次的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差异较大。
首先,低收入阶层的人更注重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
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低价、实用的商品,如日常食品、服装等。
对于高价值商品,如豪华车、奢侈品等,他们往往没有兴趣或能力购买。
相对而言,高收入阶层的人则更注重品质和品牌,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买单。
其次,收入差异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低收入阶层的人可能购买较便宜的商品,但可能会存在意识层面上的缺乏。
例如,在购买日常用品时可能不了解市场上更好的和更健康的选择。
然而,高收入阶层的人则会更愿意接受更为昂贵的优质商品,并采取更仔细的选择流程。
二、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消费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固有的生活方式,这将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首先,文化和个人价值观将影响人们关注哪些消费方面。
例如,在某些『有成就』的文化中,眼界开阔和品位精致方面可能在经济实力考量之前。
他们会更愿意花费大量资金购买高质量的艺术品和文化活动。
(原文可能为“goals”,猜测为指更高的生活追求)其次,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于一些商品的偏好。
在某些热爱品味的文化中,人们可能会认为逆时尚或穿搭搭配创意是对自我的诠释。
因此,在某些文化中,有些潮流文化中的商品比较火热,如潮牌。
三、个人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需求,这将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行为。
首先,有些人可能非常担心失去某些商品,他们会将此类商品视为自己身份的一部分。
例如:有些知名热门限量版商品等。
其次,有些人喜欢体验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会在购买商品时花费大量资金以获得更强烈的满足感。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市场定位分析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市场定位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日益明显,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消费行为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定位,还对产品的设计、营销和定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阶层与消费价值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因此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也大不相同。
1.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对产品的品质和品味有一定要求,注重商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他们通常更愿意选择高档品牌和奢侈品,追求独特和优质的消费体验。
2.工薪阶层:工薪阶层相对收入较低,更注重价格和实用性。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关注商品的功能性和性价比。
3.贫困阶层:贫困阶层的消费行为主要受限于经济条件,更注重满足基本需求。
他们通常会选择廉价产品和促销品,优先考虑价格和实用性。
二、消费行为对市场定位的影响消费行为对企业的市场定位起到重要作用,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分析与定位。
1.定位细分市场: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研究,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特征的细分市场进行定位。
例如,对于中产阶级消费者,企业可以定位为高端品质、独特设计和奢侈品牌;对于工薪阶层消费者,则可以定位为价格亲民、性价比高的产品。
2.产品设计与定价策略: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行为,企业需要灵活调整产品设计和定价策略。
对于中产阶级消费者,企业可以注重产品外观设计和品牌塑造,以及价格高于平均水平的定价策略;对于工薪阶层消费者,企业则需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并采取亲民价格定位。
3.促销和营销策略: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购买习惯和消费心理,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促销和营销策略。
对于中产阶级消费者,企业可以通过线下实体店、高端会员制度等方式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对于工薪阶层消费者,企业则需要注重线上渠道和促销活动,如折扣、满减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三、社会阶层对企业影响的局限性虽然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行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物质需求,更是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不同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首先,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体现在消费品的选择上。
社会上存在着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消费市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来选择适合自己身份的消费品。
比如,高社会阶层的人往往会追求奢侈品,购买名牌商品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而低社会阶层的人则更注重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廉价、实用的商品。
其次,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消费方式上。
高社会阶层的人往往更喜欢通过线下渠道购买商品,比如在高档商场、豪华百货店购物,享受实体店的服务和体验。
而低社会阶层的人则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商品,这既因为线上购物更方便快捷,也因为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折扣和低价。
此外,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消费习惯的形成上。
高社会阶层的人通常会形成追求品质和个性的消费习惯。
他们愿意为了追求更好的消费体验而进行高消费,比如去高端的酒店、餐馆用餐,选择高档的旅游目的地等。
而低社会阶层的人则更注重节俭和实际,倾向于通过比较价格、选取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进行消费。
除了以上影响,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还涉及到社交圈子的扩展。
高社会阶层的人往往与拥有相似经济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人们交往,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更加庞大和广泛。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被视为一种社交行为,通过高消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也更容易结识到拥有相同消费习惯的人。
总的来说,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消费品的选择、消费方式、消费习惯以及社交圈子的扩展等方面。
消费行为既受到经济能力的限制,又受到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的影响。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追求的消费目标也不尽相同。
因此,了解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市场和开展营销活动。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然而,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社会阶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偏好和行为模式。
首先,不同的社会阶层往往具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上层阶级通常注重品牌和身份象征,他们更愿意购买高档品牌的奢侈品和时尚潮流的产品。
这些产品往往价格昂贵,但他们乐意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社会地位而购买。
相比之下,中层阶级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高质量、实用的产品,而对于品牌和身份象征并不是特别看重。
底层阶级则面临经济压力,他们的消费观念主要是基于生活必需品和经济实惠。
其次,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消费方式和形式也存在差异。
上层阶级更倾向于在高尚的场合和高端的商店消费,他们更愿意在豪华酒店用餐、购买奢侈品和高档商品。
而中层阶级和底层阶级更注重性价比,他们更倾向于在百货公司、超市和互联网上购买商品。
不同的消费方式和形式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此外,社会阶层也对消费行为的趋势和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上层阶级通常是市场的引领者和消费的潮流创造者。
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和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体验新兴的消费品。
因此,上层阶级的消费行为往往能够引导市场的潮流和风向。
中层阶级则更多地追随潮流和时尚,他们容易受到市场推广和广告的影响。
而底层阶级由于经济压力和生存需求,往往无法追求时尚和新潮,他们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最后,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文化和教育程度的影响。
上层阶级通常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们有更高的审美水平和品味。
这使得他们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更加注重质量和品质,并对高雅文化和艺术品有更多的兴趣。
相比之下,中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由于教育和文化的限制,往往对这些方面关注较少,更倾向于实用和经济的选择。
总结起来,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
社会阶层对消费习惯的影响研究

社会阶层对消费习惯的影响研究在当今社会中,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消费习惯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不仅决定了个体的经济实力,更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
一、社会阶层与消费观念的关系社会阶层与消费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待消费的态度和观念是不同的。
中产阶级通常以“社会地位”和“身份”为导向,他们更注重消费的品质和品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体验。
而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则主要追求低价位的物品,因为他们的消费能力较为有限。
二、社会阶层对消费品类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消费品类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偏好。
富裕阶层往往倾向于购买奢侈品和高档品牌,他们以炫耀自己的财富为目的,购买昂贵的服装、名贵的手表和豪华的汽车等。
而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则更注重日常生活所需,购买更实用的物品,如食品、衣物和家居用品等。
三、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购买力和消费习惯。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由于收入和财富的差距,拥有不同的购买力。
富裕阶层的购买力较强,能够购买更多的高价位商品和服务,而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则购买力有限,更注重价廉物美的商品。
另外,社会阶层也塑造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富裕阶层通常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喜欢选择高端和豪华的消费场所,如高档餐厅和购物中心。
而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则更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的大众消费场所,如超市和商场。
这种消费习惯的形成与个体的社会背景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群体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四、社会阶层消费的心理因素除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外,社会阶层对消费习惯的影响还涉及到心理层面。
富裕阶层通常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他们更愿意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的需要。
而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则更注重物质生活的实际需求,将消费视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手段。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影响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消费行为上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社会阶层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高收入阶层往往具备更丰富的经济资源,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能够购买更昂贵的商品和服务。
相对而言,低收入阶层面临着经济压力,他们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往往选择经济实惠的商品。
因此,社会阶层的不同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消费行为。
其次,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的品味和消费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阶层的不同反映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在群体中的认同感。
高阶层人们往往具备更高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要求,他们更注重奢侈品的消费与展示,追求独特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而低阶层人们更追求实用性和功能性,他们更注重基本需求的满足。
这种消费方式的差异不仅是基于经济上的区别,还与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有关。
此外,社会阶层还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消费动机。
高阶层人们往往更具有独立和自主的消费意识,他们更关注品牌、质量和服务,注重购买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相比之下,低阶层人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们倾向于追随大众的消费趋势,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这是由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使得他们在消费决策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动机。
最后,社会阶层还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阶层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差异。
例如,高收入阶层更注重健康和环保,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和绿色环保产品。
而低收入阶层更注重物质的实用性,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廉价商品和二手商品。
社会阶层所形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是一种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延续,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模式有着显著的影响。
从购买力、品味和消费方式、消费决策和动机,到消费观念和习惯,都受到社会阶层的制约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浅析南航是中国购买A380的第一个航空公司,A380的头等舱定价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质疑,价位这么高,会有人买吗?以京沪航线为例,头等舱的价格超过4000元。
然而一段时间后发现,头等舱的位置往往很早就被预订,而经济舱却不怎么卖座。
此时,又有人说:A380头等舱的价格定低了!另外,大家也会发现,在携程网上无法搜索到的春秋航空的低价机票,这种航班上甚至连饮用水都会不提供,可是同样卖得非常好。
同一条航线,上述两种机票价格相差在10倍以上,但都非常畅销,为什么会这样?消费者均处于一定的社会阶层,同一阶层的消费者在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研究社会阶层对于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阶层概述(一)社会阶层概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阶级,是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分配社会财富的多寡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往往是按照等级排列的,不同等级的成员被培养成一定的角色,而且不能改变他们的成员资格。
每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每一个体都会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的人占据非常显赫的位置,有的人则占据一般的或较低的位置。
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别,使社会成员分成高低有序的层次或阶层。
产生社会阶层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差别。
所谓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
导致社会阶层的终极原因是社会分工和财产的个人所有。
社会分工,形成了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并且在同一行业和职业内形成领导和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等错综复杂的关系。
当这类关系与个人的所得、声望和权力联系起来时,就会在社会水平分化的基础上形成垂直分化,从而造成社会分层。
(二)中国社会阶层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的“两阶级一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分化。
关于社会分层研究也随之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学术问题,各种成果也不断出现。
例如中国社科院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
吉尔伯特和卡尔将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分为三类:经济变量、社会互动变量和政治变量。
经济变量包括职业、收入和财务;社会互动变量包括个人声望、社会联系和社会化;政治变量则包括阶层意识和流动性。
有人把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四个阶层: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劳动者;有人把中国社会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过渡性的特殊阶层。
学术界社会阶层划分的思想对于企业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企业可在此基础上对客户群进行比较完善的细分。
根据吉尔伯特的观点,我们发现有几个与消费行为特别相关的因素:职业、个人业绩、社会互动、拥有的财物、价值取向和阶层意识等。
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起着决定作用。
消费者行为学中讨论社会阶层,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在购买、消费、沟通、个人偏好等方面具有哪些独特性,另一方面是了解哪些行为基本上被排除在某一特定阶层的行为领域,哪些行为是各社会阶层成员所共同的。
二、社会阶层研究的意义(一)消费对于消费者的意义消费者行为是指个人或群体为选择、付款、获取和购买、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和心理活动。
消费行为对于消费者有几个方面影响:1、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需要消费者对于各种物质或精神的消费品存在着获取他们的要求和欲望,从而会产生一种匮乏感,当这种感觉被满足后,消费者会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例如家庭和个人对于衣食住行类别的基本生活需求跑的购买满足了人们生存的需要。
2、促成了某种意义的实现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非因为其能做什么,而是因为它意味着什么。
满足基本层次上的生理需要之后,消费者会以消费来表现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价值追求和审美趋向奢侈消费品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高端人士意图将自己与其他阶层的人区分的需求。
南航的A380头等舱卖得非常火,并不是因为它满足了某些群体交通的需要,而是某种身份的体现,比如我国某驻外大使在谈到美国驻华大使坐经济舱到中国就职是说:坐头等舱代表国家地位。
3、消费动机激发个人努力消费者为了满足个人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努力获取物质和精神上的资本、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消费成为很多消费者的生活目标和奋斗方向。
比如笔者每次坐在经济舱看着位于前端的头等舱,就会激发起更加努力工作的斗志。
(二)研究社会阶层对企业的意义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把整个市场作为它的服务对象,而是有选择地进入几个有针对性的目标市场.因此,这里的关键便在于选准划分目标市场的变量,并把握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
现代市场营销学中,社会阶层是划分目标市场的一种重要参数。
一般而言,同一阶层内消费者彼此之间影响较大,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行为,这种消费心理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计划、广告设计和价格策略等等。
因此企业的营销主管必须明确自己产品的服务对象应是哪一个社会阶层,以及该阶层消费者的主要购买行为特征,从而做好产品和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绩效。
对于某些产品,社会阶层提供了一种合适的细分依据或细分基础。
依据社会阶层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是决定企业的产品及其消费过程在哪些方面受社会地位的影响,然后将相关的地位变量与产品消费联系起来。
为此,除了运用相关变量对社会分层以外,还要搜集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购买动机、产品的社会含义等方面的数据。
第二步是确定应以哪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为目标市场。
这既要考虑不同社会阶层作为市场的吸引力,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第三步是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与特点,为产品定位。
最后是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达成定位目的。
三、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差异(一)支出模式上的差异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所选择和使用的产品是存在差异的。
有的产品如股票、到国外度假更多地被上层消费者购买,而另外一些产品如廉价服装与葡萄酒则更多地被下层消费者购买。
科曼发现,特别富裕的中层美国人将其大部分支出用于购买摩托艇、野营器具、大马力割草机、雪橇、后院游泳池、临湖住宅、豪华汽车或跑车等产品上;而收入水平与之差不多的上层美国人则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于私人俱乐部、孩子的独特教育、古董、字画和各种文化事件与活动上。
在住宅、服装和家俱等能显示地位与身份的产品的购买上,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差别比较明显。
例如,在美国,上层消费者的住宅区环境优雅,室内装修豪华,购买的家俱和服装档次和品味都很高。
中层消费者一般有很多存款,住宅也相当的好,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内部装修不是特别讲究,服装、家俱不少但高档的不多。
下层消费者住宅周围环境较差,衣服与家俱上投资较少。
与人们的预料相反,下层消费者中的一些人员对生产食品、日常用品和某些耐用品的企业仍是颇有吸引力的。
研究发现,这一阶层的很多家庭是大屏幕彩电、新款汽车、高档炊具的购买者。
虽然这一阶层的收入比中等偏下阶层(劳动阶层)平均要低三分之一左右,但他们所拥有的汽车、彩电和基本家庭器具的价值比后者平均高20%。
下层消费者的支出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带有“补偿”性质。
一方面,由于缺乏自信和对未来并不乐观,他们十分看重眼前的消费;另一方面,低的教育水平使他们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
(二)休闲活动上的差异社会阶层从很多方面影响个体的休闲活动。
一个人所偏爱的休闲活动通常是同一阶层或临近阶层的其他个体所从事的某类活动,他采用新的休闲活动往往也是受到同一阶层或较高阶层成员的影响。
虽然在不同阶层之间,用于休闲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相差无几,但休闲活动的类型却差别颇大。
马球、壁球和欣赏歌剧是上层社会的活动;桥牌、网球、羽毛球在中层到上层社会的成员中均颇为流行;玩老虎机、拳击、职业摔跤是下层社会的活动。
上层社会成员所从事的职业,一般很少身体活动,作为补偿,多会从事要求臂、腿快速移动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网球等等。
同时,这类活动较下层社会成员所喜欢的活动如钓鱼、打猎、划船等较少耗费时间,因此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
下层社会成员倾向从事团体或团队性体育活动,而上层社会成员多喜欢个人性或双人性活动。
中层消费者是商业性休闲和诸如公共游泳池、公园、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的主要使用者,因为上层消费者一般自己拥有这一类设施,而低层消费者又没有兴趣或无经济能力来从事这类消费。
(三)信息接收和处理上的差异信息搜集的类型和数量也随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处于最底层的消费者通常信息来源有限,对误导和欺骗性信息缺乏甄别力。
出于补偿的目的,他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更多地依赖亲戚、朋友提供的信息。
中层消费者比较多地从媒体上获得各种信息,而且会更主动地从事外部信息搜集。
随着社会阶层的上升,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会日益增多。
不仅如此,特定媒体和信息对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越是高层的消费者,看电视的时间越少,因此电视媒体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要小。
相反,高层消费者订阅的报纸、杂志远较低层消费者多,所以,印刷媒体信息更容易到达高层消费者。
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所使用的语言也各具特色。
艾里斯(Ellis)作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们实际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一个人的语言判断他所处的社会阶层。
一般而言,越是上层消费者,使用的语言越抽象;越是下层消费者,使用的语言越具体,而且更多地伴有俚语和街头用语。
西方的很多高档车广告,因为主要面向上层社会,因此使用的语句稍长,语言较抽象,画面或材料充满想像力。
相反,那些面向中、下层社会的汽车广告,则更多地是宣传其功能属性,强调图画而不是文字的运用,语言上更加通俗和大众化。
(四)购物方式上的差异人们的购物行为会因社会阶层而异。
一般而言,人们会形成哪些商店适合哪些阶层消费者惠顾的看法,并倾向于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一致的商店购物。
研究表明,消费者所处社会阶层与他想像的某商店典型惠顾者的社会阶层相去越远,他光顾该商店的可能性就越小。
同时,较高阶层的消费者较少光顾主要是较低阶层去的商店,相对而言,较低阶层的消费者则较多地去主要是较高阶层消费者惠顾的商店。
另一项研究发现,“客观”对“感知”的社会阶层也会导致消费者在店铺惠顾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