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满晓鹏
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52例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52例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2例骨性膝关节炎病人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将治疗前和治疗20d后病人疼痛程度、晨僵、肿胀、日常步行活动能力以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分级评分比较。
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能够快速缓解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改善步行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刺络放血法;针灸疗法;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是一种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1]。
近2年来,我科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同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纠正病人不良生活习惯,辅以功能锻炼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现将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52例骨性膝关节炎病人,男23例,女29例;年龄45岁~65岁41例,65岁以上11例,平均53岁;病程6个月以内8例,6个月至1年14例,1年~3年16例,3年以上14例;单膝34例,双膝18例。
1.2 纳入标准已临床诊断为骨性膝关节炎:①膝关节中等程度的疼痛;②包括以下指标中的3项以上:晨僵在30min之内;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膝关节周围肿胀;X线检查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无触及的发热[2]。
1.3 治疗方法1.3.1 刺络放血取三棱针常规消毒后,在病人的委中、委阳、阴谷、膝关、曲泉、血海、膝阳关、阿是穴等穴位点刺或在穴位附近的经脉上找青紫怒张的血络处点刺表浅静脉,让血顺势流出,注意点刺不可过深。
当暗紫色淤血流尽后拔火罐,每穴必拔,以出尽针孔附近积血并减轻针孔刺痛,拔罐时间一般为5min~6min为宜,起罐后若针孔仍有渗血,可再拔罐1次,即可止住渗血。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路媛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36)A02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放血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制定出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膝骨性
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与刺络放血相结合的方法治疗,3日治疗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均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 5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0%;对照治愈12例,有效3例,无效15例, 总有效率为50%;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1).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放血对膝骨性关节炎
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总页数】1页(P1254-1254)
【关键词】针刺刺络放血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路媛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针灸科,23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J], 王曙辉;许明珠;崔韶阳;郭元琦
2.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江明;杨桦;朱红坤
3.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李斌;王冬美;王坤
4.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的临床研究 [J], 朱文韫
5.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J], 魏平;唐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V 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V AS 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 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温针灸;剌络放血;膝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指膝关节内部关节炎,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多。
西医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不佳[1]。
而中医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效果比较突出,温针灸和刺络放血是其独特的治疗方法。
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所有患者都进行X光检查,均符合《关节炎最新诊断标准解读》[2]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64.15±4.42)岁,病程3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5.12±1.08)年。
观察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66.13±5.47)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5.12±1.03)年。
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膝关节有疼痛,活动时有摩擦的声响,X射线可见边缘形成有骨赘。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护理方法分析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护理方法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
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刺络放血拔罐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
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效果较好,配合良好的护理能有效确保患者的疗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针灸;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护理方法骨性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局部损伤及炎症和慢性劳损等引起关节面软骨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骨损,导致膝关节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的情况。
根据临床上对骨性膝关节炎的研究,通常认为患者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病,其中以软骨基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失调、软骨下骨板损害导致软骨失去缓冲作用以及关节内局限性炎症等。
老年人发生骨性膝关节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并且患者发病后正常活动很容易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本研究对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
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6~75岁,平均(58.19±6.42)岁。
试验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45~77岁,平均(58.36±6.29)岁。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方式,治疗时让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作为,具体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然后使用毫针对患者的梁丘穴、三阴交、委中穴和血海穴进行针刺,针刺时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完成。
透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透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透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5例。
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透刺组治愈2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常规针刺组治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9%;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透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透刺;放血疗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致使关节软骨面变性、破坏,软骨下骨质增生,关节边缘骨刺形成,继而产生滑膜和关节囊的充血、肥厚、增生而形成的疾病[1],本研究就是观察透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病程为1个月至3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病例均来自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病例。
其中男25例,女42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3岁;70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法分为两组,透刺组35例,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常规针刺组35例,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两组一般资料具体如表1表1组别n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男女(x±s,岁)( x ±s,月)透刺组34112362.29±2.5316.34 ±2.51常规针刺组33141962.11±2.7415.89 ±2.61两组男女性别构成比比较采用X2=2.74<3.84,P>0.05,故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t=0.12<t0.05,65=2,P>0.05,故两组病例年龄差异性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病程比较,采用t检验,t=0.164< t0.05,65=2,P>0.05,故两组患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目的:研究分析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100例。
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针刺放血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标签:针灸;刺络放血;拔罐;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加强其临床治疗和观察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常见方式有药物、针灸、推拿、拔罐、电疗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我科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本文以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其具体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入选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符合《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以及以下入选标准:①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②经X线检查、CT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符合诊断标准;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瘤患者、膝关节骨结核患者及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根据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措施,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50±4.45)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33例,1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为(61.25±5.10)岁。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2022年4月开始收集研究对象,收集单位为本院,目标对象为骨性膝关节炎,截止至2023年3月,收入研究对象50例。
所有患者实施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同时给予护理配合。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晨僵评分、肿胀评分、活动受限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并给予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针灸;刺络放血拔罐;骨性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是导致中老年人发生膝关节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1]。
患者的膝关节软骨遭到破坏,导致出现疼痛、晨僵、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而无法活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麻烦,造成了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临床西医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方法较多,但要么治疗效果不好,要么创伤性较大。
中医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因为价格低廉、疗效好、创伤性小而受到患者的欢迎[2]。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疗期间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控制病情的复发。
本文中分析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2年4月开始收集研究对象,收集单位为本院,目标对象为骨性膝关节炎,截止至2023年3月,收入研究对象50例。
纳入标准:1)确诊骨性膝关节炎。
2)存在疼痛、晨僵、肿胀、活动受限的症状。
3)认知功能正常。
4)配合治疗的完成。
5)同意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1)心脑、肝肾功能不全。
2)类风湿性关节炎。
3)肿瘤。
4)膝关节其他疾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液疾病或凝血障碍。
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6岁、平均(57.23±4.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平均(1.78±0.52)年,其中单膝发病33例、双膝发病17例。
温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共 两个疗程 。
法 与灸法相结合 的治疗方法 , 通过针 体将艾灸 火的热力 传至穴
位深 处 , 挥通畅经 脉 、 血行 气 、 络止痛 、 发 活 通 祛湿散 寒的作用 ,
黏弹性 l, 膝关节腔 内注射玻璃 酸钠对膝关 节骨性 关节炎有 一 6 l
以温针 灸法 治 疗膝 关节 骨性 关 节炎 , 促进 患 膝局 部 血液 循 可 环 , 炎止 痛 l, 消 并可 改善 膝关节 微环 境 的新 陈代 谢及 气血 滋 5 l 养状 况 , 而改善 患膝关节 的功能 …。玻璃 酸钠是 膝关节 液及 从 软骨基质的 主要 成分 , 可润滑关节 、 保护软 骨 、 维持滑液及 软骨
动 基本正 常者认定 为好转 ; 节疼 痛等症状 和体 征 、 关 关节 活动
情况 稍有 改善或无变化者认 定为无效 。
1 统 计 学 处理 . 5
应用 S S 1 . 计 软件进 行 统计 分 析 , 数 资料 采用 : P S 30统 计 检验 。P< 00 . 5为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2 1 l 月 第 1 第 2 期 01 年 1 卷 1
温针灸 药物 联合 治疗膝 骨性关 节炎的 疗效分 析
何 贤 国
江苏省东台市人 民医院针灸科 , 江苏东台 24 0 22 0 [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针 灸联合药物 治疗膝骨性关 节炎 的临床效果 。 方法 将 1 8例膝骨性关节 炎患者 随机 分为两组 , 5 每 组各 7 9例 , 对照组 患者单 纯采用 温针灸方 法进行 治疗 , 究组患 者采用 温针灸联 合膝关 节腔 内注射玻璃 酸钠方 法进行 研 治疗 , 治疗周期 均为 2周 。 结果 研究 组总有效率 为 9 .0 对 照组总有效 率为 8 . %, 组总有效率 差异有统 计学 意 62 %, 35 两 4 义( P< 00 结 论 温针灸联合玻 璃酸钠治疗膝 骨性 关节炎 的临床疗 效显著 , .5 o 值得推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满晓鹏
发表时间:2018-11-14T14:27:05.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满晓鹏
[导读] 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身体疼痛指数进行明显缓解,可在此种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添加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的11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处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55例患者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该组称之为观察组;另外55名病人自动组成对照组,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延续传统常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结束90天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110例患者一般数据对比不具有显著差距,比对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数据、关节活动度数据为主要对比数据类型。
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之后上述数据值分别是(86.92±11.23)、(23.18±3.62)及(123.38±7.86);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是(66.16±8.64)、(36.48±5.32)及(104.25±7.2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所有数据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
结论:温针灸集合刺络放血为近些年来被逐渐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可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具有较大的医学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7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这种新型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对,随机选择110名患有此种疾病的病人,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对照组所有患者则延续使用传统常规治疗手段。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膝关节X光与MR检查,110例患者内包含62例男性患者和48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位于30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28±6.32)岁。
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意义及本次研究步骤,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1.2参与研究患者排除标准
<1>关节存在感染和翻修类患者;
<2>术前因腰椎疾病或血管类疾病造成下肢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并且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价;
<3>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善类患者。
1.3一般方法
将包含药物治疗、推拿按摩以及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则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温针灸是患者接受针灸治疗之后再进行艾灸的一种治疗方式,刺络放血则是利用点刺放血针将患者膝关节周围穴位及经络进行放血操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可配合拔罐对放血效果进行提升。
在治疗90天之后,所有患者通过膝关节评分(HSS)、WOMAC 骨关节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价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20.0处理所有数据,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对比规则,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90天治疗以后,HSS膝关节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优势更加明显,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膝关节评分对比
3.讨论
近些年来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日益加剧,所有患者中女性占较大比例,当前尚未研究透彻其病发因素。
本文主要深入探究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模式,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式之间的差异。
中医角度对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模式进行分析,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
本次对照组及观察组均包含55名病人,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人有110名。
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和新型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患者术后各类数据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90天后各类数据均得到明显改善,相比术前而言身体机能明显好转。
由好转程度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手段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存在的差距处于统计学范围内。
总而言之,将新型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这种治疗手段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应用,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身体疼痛指数进行明显缓解,可在此种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晶晶,杨洸.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05):106-107.
[2]薛金,薛丽莉.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9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05):70-71.
[3]杨帅,徐峰,秦丽娜.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02):278-280+284.
[4]张亦廷,刘农虞.经筋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S1):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