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1)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思路与方法

肿胀 ,畸形 ,膝 周肌 肉萎缩 ,严重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 学此病为 “ 骨痹 ” ,多因为人体正气 内虚,风湿寒邪侵入人体 ,
e f f e c t i v e i n t r e a t i n g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l i t t l e s i d e e f f e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r e a t i n g n e k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b y a c u p u n c t u r e wa s mo r e v a l u a b l e , h o p e t o c a us e a t t e n t i o炎;治疗
[ Ab s t r a c t ] No w t h e r e a r e ma n y me t h o d s o f t r e a t i n g t h e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mo d e m me d i c i n e i s ma i n l y s y mp t o ma t i c
r e p l a c e me n t T CM t r e a t me n t wa s o f t e n g i v e n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 TCM me d i c i n e o r a l a n d t o p i c a l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c u p u n c t u r e , wa s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艾灸疗法、推拿疗法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艾灸疗法、推拿疗法膝痹病定义:也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双膝风湿性关节炎。
是由骨关节退行性变化引起的疾病。
病因病机:膝痹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不足、外邪痹阻经脉所致。
临床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
膝关节疼痛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病高峰50~60岁,查体可见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X 线可显示关节间隙变窄,髁间棘变尖,髌骨边缘骨质增生等,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痹病之艾灸疗法治法治则:通痹止痛。
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1、取穴:局部压痛点。
2、配穴:血海、梁丘、犊鼻、膝眼,寒湿重者加足三里、阴陵泉。
3、方法:(1)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 1次袁10次为 1疗程。
(2)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
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
每次选取 3~4穴,每日 1次,10次为 1疗程。
特别提示: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增强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避免久行、久立。
膝痹病之推拿疗法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滑利关节。
常用手法:㨰、点按、按揉、拿、拔伸、摇等。
操作步骤:1、患者仰卧位,医者用点法点按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等穴,拿揉股四头肌及膝髌周围,此步约 5分钟。
2、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单手掌根按揉髌骨下缘,反复多次,约2分钟。
3、患者仰卧位,医者先做膝关节拔伸,在此基础上进行膝关节摇法,并配合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等被动活动,约 2分钟。
4、患者俯卧位,医者用㨰法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一侧约5分钟,重点在腘窝委中处。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会以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要表现,该病是骨关节软骨面退行性病变,或是继发骨质增生所致。
中医对该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中医药也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下来就总结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药内治及调护在中医里将该病归入“痿证”“痹证”范畴,骨是病位所在,肾是该病的根本,主要是肾精亏虚、骨髓不受所养,导致病发。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益精、补肾、固本、扶正、填髓。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可以分成瘀血闭阻型、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具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如下:1、肝肾不足型反复的膝部酸痛、酸软,筋肉萎缩,屈伸不利,肢体麻木,还可伴随腰酸、耳鸣、头晕、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等症状,在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脉沉数或沉弱,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六味地黄汤,能够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的效果。
在生活中还可以按揉委中、阳陵泉、血海、膝眼等穴位,都可以缓解疼痛,并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在疼痛严重时严格卧床休息,并将患肢垫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进食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食物,比如:骨头汤、黑芝麻、枸杞、大枣、羊肉、猪肝、牛奶等。
2、寒湿痹型膝部酸楚疼痛,疼痛部位有明显的肿胀感、重着感或如刀割感,疼痛缠绵,形寒肢冷,关节活动度降低,遇寒冷症状加重,遇热则舒。
脉濡缓、苔薄白腻、舌质淡红。
在治疗中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能够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膝盖保暖,减少关节活动;以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还可多进食桂枝、羊肉、狗肉等温阳补气的食物。
3、瘀血闭阻型一般发病较突然,且存在外伤史,患侧膝关节刺痛、肿胀明显,疼痛点固定,同时患者还会有关节僵硬感,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腰背疼痛,活动后、遇寒冷时以及夜间都会症状加重;严重的患者下肢麻木、行走困难;且脉细涩、舌质淡、苔薄黄。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桃红四物汤,能够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退行性膝关节炎火针疗法

退行性膝关节炎火针疗法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
一般呈缓慢进行性发展,剧烈运动、受凉或阴雨天加重。
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中医则认为产生本病的原因,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二是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日久则使关节发生退变及骨质增生而发生本病。
退行性膝关节炎火针疗法—取穴主穴:取患侧梁丘、膝眼。
配穴选患侧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膝阳关,2~3穴/次。
操作方法:采用火针点刺,速刺不留针,3天1次,5次/疗程。
若有关节积液,可用粗火针针刺后,拔罐吸液2次,排出积液。
按语:运用火针可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通畅,瘀阻减轻,疼痛好转;也可使膝关节内压力减低,配合拔罐还可排出渗液,使滑囊炎减轻;但对于日久未治,关节畸形者,火针治疗关节功能则难以恢复。
退行性膝关节炎火针疗法二取穴主穴:阿是穴、阳陵泉、肾俞。
瘀血痹阻配肝俞、膈俞、血海;风寒湿痹配阴陵泉、跗阳;肾阴不足配关元、三阴交;肾阳不足配命门、腰阳关。
操作方法:阿是穴常规消毒后,选用中等租细火针烧至通红速刺疾出,深度0.3~0.5寸;余穴用火针点剌,深度0.2~0.3寸。
按语:退行性膝关节炎多见于肥胖女性,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使膝关节内动脉与静脉通路阻滞,静脉回流不畅,周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引起膝关节疼痛、佃直畸形和功能障碍。
在阿是穴施以火针,可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经络通畅,瘀阻减轻,疼痛好转。
控制体重或减肥,注意关节保暖,及时妥善治疗骨质疏松、关节外伤等均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银质针密集布针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有着卓越的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中,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而且效果并不完全理想。
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倾向于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银质针密集布针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是由中医钟南山教授首创,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而成。
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在患处穴位上以银针进行密集布针的方式,来刺激患者的经络气血流通,达到调畅气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银质针密集布针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能够调畅气血。
根据中医理论,气血不畅是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在患处的穴位上进行银针密集布针,能够刺激经络气血的畅通,激发患者体内的自愈能力,从而起到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能够舒筋活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常伴有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银质针密集布针法,能够刺激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通过采用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银质针密集布针法并非适合所有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
除了银质针密集布针法之外,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也有着良好的疗效。
中医传统疗法值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们的重视和尝试。
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中医传统疗法,摆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困扰,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膝关节痛的中医针灸治疗

膝关节痛的中医针灸治疗膝盖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每天都承受着因直立行走和各种活动所引起的机械力,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几率也越大。
中医认为,血瘀气滞、长期劳损、筋骨失养和肝肾亏损等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膝关节疼痛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是麻痹阻止经络或风寒湿邪。
膝关节疼痛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具有较长的病程,中医针灸疗法针对此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临床上经常用到的针灸治疗膝关节痛的方法。
1.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1.膝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又被称为老年性骨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变等,是最为常见的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通常与年龄增长、损伤和肥胖等因素有关。
具体表现为膝盖隐痛,在下蹲或起身时疼痛明显,膝关节周围有水肿的情况,按压时疼痛感较为强烈。
(2)膝关节损伤:膝关节主要是依靠韧带和肌肉来维持稳定,最重要的是内侧副韧带,另外还有前后交叉韧带、髌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通常是暴力导致损伤,如果有必要可以做关节镜检查来确诊,膝关节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疼痛。
(3)痛风:以中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群体为主,食用过多的嘌呤类食物可以引起膝盖疼痛,使膝盖功能受限。
1.具体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2.1委中刺血法《素问·刺腰痛篇》中对委中刺血法治疗腰腿痛有记载,里面提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这里所说的郄中就是委中穴。
将其用来对膝关节疼痛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其具体方法是:患者取俯卧位,将药棉、草纸或者塑料纸垫在膝盖下。
如见委中附近有怒张的脉络,就用三棱针进行点刺,让血液自由流出,开始的时候血液是深紫色,慢慢就会变为淡红色,直至最后自行停止,然后用75%的酒精棉将污血擦拭干净。
2.2局部刺络拔罐法在膝关节疼痛部位找到青色的静脉,用三棱针进行点刺,就会有豆状血液流出,然后对局部加拔火罐。
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火罐漏气,可以将超声耦合剂涂在火罐口位置,让火罐停留在局部十分钟左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九针治疗八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九针治疗八法
祁越;王文德
【期刊名称】《中国针灸》
【年(卷),期】2002(0)S1
【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名称很多,亦称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日本称变形性关节炎,美国称退行性关节炎,欧洲称骨关节病,目前国际上多称之为骨性关节炎。
以膝痛、僵硬、肿胀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笔者运用新九针治疗本病,以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针对不同患者的病位、病性、病程,施以不同的针具和治法,或一法单用,或数法并举,据病择针,三因制宜,提高了疗效。
【总页数】2页(P153-154)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九针;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三因制宜;骨关节病;关节功能障碍;西医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
【作者】祁越;王文德
【作者单位】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大同市杏儿沟煤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新九针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J], 李帅帅;曹玉霞;王海军
2.新九针加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8例临床观察 [J], 张琳;赵晓晨
3.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刘毅斌;程红亮;吴劲松
4.崔述生教授“膝部八法”推拿手法配合“软伤洗剂”熏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撷菁 [J], 李佃波;王馨伟;丁洪磊
5.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刘毅斌;程红亮;吴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推拿科痹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1年针灸推拿科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
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
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多40岁);(5)晨僵感30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三、辨证分型1、风寒湿痹(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viron M ed,2006,48(5):455-4611[25]Fri d l yand LE,Ph ili pson LH1Reacti ve speci es and early m an ifes-tati on of i n s u li n resist ance i n t yp e2d iabet es[J]1D i abetes Obes M etab,2006,8(2):136-1451[26]ChooH J,K i m J H,Kw on OB,et al1M i tochondria are i m paired i nthe ad i pocytes of t ype2d i ab eti c m ice[J]1D i ab etologia,2006,49(4):784-7911[27]Hªjl und K,M ogensen M,Sah li n K,et al1M itoc h ondri a ldysf un c-ti on i n typ e2d i abetes and obes it y[J]1Endocri nolM etab C li n North Am,2008,37(3):713-7311[28]Ozcan U,Cao Q,Y il m az E,et al1Endop las m ic reti cu l um stressli nks obesit y,i n s u li n action,and typ e2d i abetes[J]1S ci en ce,2006,306(5695):457-4611[29]Oza w a K,M i yazak iM,M ats uh isaM,et a l1The endop l as m i c re-ti cu l um chap eron e i m p roves i n s u li n res i s t an ce i n type2d i abetes [J]1D i abetes,2005,54(3):657-6631(收稿日期:2010-04-19;修回日期:2010-09-29) (本文编辑:潘雪飞)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丁勤能1综述,徐兰凤2审校[摘要]本文从针灸的方法及取穴特点两方面综述近十年来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作了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提供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针灸中图分类号:R68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71X(2010)06-0529-03骨性膝关节炎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中最常见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能力。
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痹证0、/骨痹0、/筋伤0、/劳损0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病因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主要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
病因主要为年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长期劳损,血瘀气滞。
而风寒湿邪杂至、痹阻经络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
治疗方法有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等。
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亦有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能提高疗效的最佳方法。
现将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方法综述如下。
1针灸方法111传统针刺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使用单纯针刺的治疗方法比较少,常与其他辅助治疗配合使用。
何庆勇等[1]采用以痛为俞、局部取穴的原则,针刺血海、梁丘等穴,辨证加减,配合自制中药,治疗33例,总有效率96197%。
张小玲等[2]报道使用常规针刺后,紧接着作者简介:丁勤能(1978-),女,江苏宜兴人,医学硕士,从事针灸、康复临床工作作者单位:11210002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康复医学科;21210029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相关穴位上做中频治疗(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YK-2000B/C型),每次治疗20m i n,总有效率9610%,同时认为针灸配合中频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针灸。
112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现在一般使用艾柱为多。
李永红等[3]将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膝三针(阳陵泉、内外膝眼)等穴位,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将115 c m长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针燃尽3段艾条,各穴均留针20m in。
对照组取穴、留针同治疗组,不加艾条灸,10次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19%。
王学普[4]采用温针配合刮痧治疗48例,采用长约1c m,直径约015c m的梭型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尽为止,使热力传入患处,经过1~3个疗程,总有效率9719%。
113灸法李宁等[5]使用艾条悬灸腰阳关和犊鼻后再配合运动疗法,对止痛和关节稳定度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的物理远红外线治疗仪,总有效率100%。
廖钰等[6]将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双艾条加手法组、单艾条不加手法组、温针灸组,观察3组疗法对膝关节炎近期和中长期疗效,结果显示双艾条加手法组和温针灸组明显优于单艾条不加手法组,同时研究认为不同的艾灸方法、刺激量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不同,在一定的情况下,诱导刺激法和较大的刺激量,激发经气运行,驱除病邪,效果相对较好。
114电针电针是毫针针刺腧穴取得针感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以针和电的综合作用,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杨涛[7]观察40例,常规刺入,诸穴得气后接G91-A型电针仪,阴极接膝下穴针,阳极接鹤顶穴针,观察1 ~3个疗程,总有效率9215%。
张广礼[8]在治疗中采用的方法是先将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针柄与G-6805型治疗仪导线连接。
一般多采用连续波,主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每次选1~2对穴,选穴以有利于通电互用为原则。
临床观察100例,痊愈70例,治愈率7010%,有效率9810%。
115水针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一种针刺和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即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有关腧穴或阳性反应点。
王兴等[9]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85例,治疗时每次选用2~3穴,交替运用,每穴注入1~115m l药物,每周3次, 10次为一疗程。
每一疗程之间休息3~5d。
一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910%。
毕秀英[10]观察了97例,分为三组,分别为穴位注射加针刺组、单纯穴位注射组、针刺组,注射药物使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m l 加利多卡因4m,l临床观察到穴位注射加针刺组疗效优于单用穴位注射组和单用针刺组,其有效率100%。
何成奇等[11]观察治疗组3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和运动疗法,对照组20例采用超短波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功能活动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发现在膝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16火针火针疗法古称燔针、粹针、白针、烧针,是用特制的合金金属制成的,耐热、耐烧,烧红以后扎的时候不软、不变形。
这是将特制的针体烧红,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方法。
火针治病的机理在于温热,刺激穴位或病灶处,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经络通、气血行。
李亚东[12]用火针治疗中,采用阿是穴为主,将细型贺氏火针针体、针尖烧红后,快速在阿是穴处散刺2~3针,后选配穴2~3处快速针刺。
火针未选取的穴位用毫针针刺,总有效率100%。
董桂芳等[13]运用火针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外敷,用火针刺膝关节周围压痛点,针后用自制中药外敷剂敷于局部,总有效率为9719%。
金永明等[14]用火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时,火针用疾刺法,不留针,刺后拔罐吸液,连拔2次,每次15m i n,使积液排出。
治疗110例,治愈64例,总有效率9613%。
117针刀针刀疗法具有针灸针与手术刀的双重功能,该疗法从理论、工具到手法,都日臻完善,吸收融合了生物力学、解剖学、外科手术学等多学科理论,聚合闭合性松解、手法松解、药物松解三大治疗体系的优势。
王建等[15]采用针刀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患膝腓肠肌内侧头体表投影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103例,对照组99例采用膝前侧痛点针刀治疗,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811%,与对照组比较,P<0105。
柳百智[16]使用针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126例,治疗前用局麻药或自配镇痛液局部注射再进行针刀治疗,观察结果治愈99例,总有效率100%。
118腹针腹针疗法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针灸治疗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腹部脏腑最集中、经脉分布最多与腹部全息分布的特点总结出的腹部主治规律,形成以神阙为核心的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阙经络系统。
蒙昌荣等[17]将腹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按照1B1原则随机分为每组35例,腹针组选用天地针(中脘、关元)、外陵、大横、(患侧)下风湿点(外陵穴外五分下五分)、(健侧)气旁(气海穴旁开五分处)等穴,常规针刺组选用内外膝眼、阳陵泉、梁丘、血海、膝阳关6穴,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量表评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腹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有确切的疗效。
119梅花针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是我国古代/半刺0、/浮刺0、/毛刺0等针法的发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郑莉[18]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90例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组),并与同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上下楼困难等较治疗前均有减轻,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110刺络法这是以三棱针为针具,根据病情刺破患者特定部位的血络(常取浅表静脉),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三棱针疗法、放血疗法、刺血疗法。
丛莘等[19]将90例随机分为刺穴组、刺络组、口服西药组进行对照疗效观察,研究结果刺络组和刺穴组在综合疗效比较时明显优于口服西药组,在疼痛缓解时间、愈显率方面,刺络组好于刺穴组。
研究者认为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具有止痛快和改善关节肿胀。
1111银质针银质针针刺疗法也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因为所用材料是/银0(80%的白银,20%红铜、锌、镍),成分等同于银元而命名为银制针,但由于临床上常把针灸所用的不锈钢毫针也常称为/银0针,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所以银制针正名为银质针。
银质针针身较粗、针体较长、针尖不锐,除具备毫针的针刺效应之外,还能对病变组织起到钝性分离的作用,且导热效应远比普通毫针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