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SPECT/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SPECT/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肌血流灌注状态 。
c1 T 6仪的问世 , s E TMP 与 c c 使 P C — I T A信息融合 互补 , 为科学 诊 断冠 心 病 提 供 准 确 的综 合 影 像 资 料 。本 文 简 要 介 绍 了
SE T c P c / T在冠心病 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
l SE T C P C / T设 备
脉 ) 作为冠心病诊断依 据的可 能 , 开创 了心血 管影像诊 断 的
新纪的 应 用 及 局 限 性 PC — I TA
3 1 诊 断冠心病 , . 确定 功能相 关病 变冠脉
冠 脉 内粥样斑块
2 1 S E TMP 和 c C . P c — I T A在冠心病诊断 中的应用 美 国每年
完成 M I P 的例 数 远 远 超 过运 动心 电 图 、 声 心 动 图 及 冠 脉 造 影 超
能相 关 冠 脉 病 变 ” ( u co ay R l atC r ayA t yL — F nt n1 ee n o0 r r r e i l v n e
s n , R A , 引起 相 应 供 血 区域 心 肌 缺 血 或 梗 死 的 病 变 冠 i s F C L指 o
3 SE Tc P C / T诊 断冠 心病 的价 值 及 应 用
当今 , 心血管疾 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于解 剖和功 能显像 的 融合 图像 。美 国核 医学 学会 20 0 6年 年会 从数 千张 图 片中 评选出两张年度图像 , 均为 s E Tc P c —T所获 , 融合 图像精确显示 了相应冠状动脉及微小的血流灌注 缺损” 。充 分反 映了影像 界对 s E T c 的浓 厚 兴 趣 及 关 注 程 度 。 同 机 同 时 完 成 Pc/T s E T显像和 c c PC T A显像可 以 同时显示 病 变 的解剖 结构 和功 能异常 , 亦可 以防止 因 患者 位移 导致 图像 时 间 和空 间配 准误 差, 使两种 图像精 确融合 。就冠心 病诊 断而 言 , 同机 图像 融合 显像具有更大价值 , 通过 同机解剖 和功 能显像真 正揭示冠心病 的 内涵一心肌缺血 , 以往根据冠脉狭 窄程度 的解 剖信息作为 将 诊断冠心病的模式 , 转变 为将是否存在 “ R A ” F c L 的功能信息作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2 . 4 DS A普通冠状动脉造影
1 3 4例 患 者 中 , 冠 状 动 脉 显 示 正 常 1 1 例 ( 8 . 2 %) , ≥5 0 % 冠 状 动 脉狭 窄 或 闭塞 9 7例 ( 7 2 . 4 %) ;其 中右 冠 状 动脉 优势 型 8 9例 ( 6 6 . 4 %) , 左冠状 动脉优 势型 8例 ( 6 . 0 % o 冠 心病 1 2 3例 中 ,受 累 血 管 1 5 4支 1 8 1 处 ,显 示 率 约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0 弓l 言
冠状动脉 粥样硬 化性心 脏病 (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 C H D,简 称 冠 心病 )已经成 为 严 重危 害 人类 生 命 健 康 的最 常见疾病 之 一 。早期 、准确 地诊 断冠心病 ,优化 冠心病 治疗 措 施 ,在 冠 心病 的 二级 预 防 中 占有 重 要地 位 ,笔 者对 2 0 1 0 年 5月 至 2 0 1 2年 5月 在我 院 疑诊 冠心 病患 者 1 3 4例 行放 射 技术 检 查 ,并 将影 像 学 检 查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现报 告
1 . 2 . 1 仪 器
2 . 3 6 4层螺旋 C T机冠状动脉造影
三维 重建 图像对左 冠状 动脉主 干 、前 降支 、回旋支和右 冠 状 动脉 主干 及 近 中段 的显示 较 满意 ,达 到 1 0 0 %。2级 以 下分 支本 组 1 3 4例 中有 1 1 1例可显示 ,显示 率约 为 8 2 . 8 %。
9 5 %。
3 讨 论
胸 部 DR平 片不 能用 于确定冠 心病 的有无 ,但 可为冠 心 病 的诊 断提供辅 助线 索 。胸部 DR平 片可 以显 示冠 心病患 者 的左 心室 增大 以及肺循 环 的改 变等 。 放射 性核 素心肌 灌注显反 映 了注射显像剂 即刻 的心肌血 流 灌 注状 况 。本 组 资料 表 明放 射 性核 素 心肌 灌 注 断层 显像 结 果 与冠 状 动 脉造 影 的发 现 有较 好 的一 致 性 ,这 与 国 内外 报道 相符 …。 李 明山等 [ 2 1 报道 ,多 层 螺旋 C T检 查 可清 楚 地诊 断 干 、 叶 、段 级别 的 P E,较 好地 显示 亚 段及 其 以下 的级别 ,直径 在2 mm以上 的肺 动 脉 的栓塞 显示 ,本 组资 料与 之相 符 。虽 然6 4层 螺 旋 C T成像 扫 描 时 间大 大减 少 ,心率 仍 然是 影 响 图像 质量 的一个 重 要 因素 。6 4层 C T冠 状动 脉研究 表 明,

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冠脉CTA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n=54)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7)及实验组(n=27),其中参考组采取冠脉造影诊断,实验组采取冠脉CTA诊断。

对比两组诊断效果。

结果:两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对比差异不明显,无法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冠脉CTA诊断获得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同的诊断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冠脉CTA;冠心病;冠脉造影;价值冠心病患者常呈现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特征,使其血管腔发生堵塞或变窄,进而影响其冠状动脉的功能,诱发其心肌缺血或坏死[1]。

在临床诊断上,通常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但这一诊断方式易给病人带来很大创伤,因而带来一定危险,且这种诊断方法的成本昂贵,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

近年来冠脉CTA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

为此,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n=54)为本次研究对象。

探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冠脉CTA的价值。

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n=54)为本次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7)及实验组(n=27),其中参考组采取冠脉造影诊断,实验组采取冠脉CTA诊断。

其中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5例、12例,年龄54-83岁,均值范围(68.76±2.34)岁。

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7例、10例,年龄53-81岁,均值范围(68.35±2.54)岁。

两组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考组采取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心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人口。

人们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都非常关注,而现代医学中的影像学技术则为心脏病的准确和及时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影像,包括心脏的大小、形状、室壁的运动情况以及心脏瓣膜的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心脏病的存在与否,还能提供有关心脏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信息。

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心电图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心脏病诊断工具,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情况。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大量的X射线图像来生成三维心脏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CT可以提供清晰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并能够检测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等疾病。

与传统X射线检查相比,CT扫描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心脏病的存在和程度,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四、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依靠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心脏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结构图像,并且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

它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评估,能够检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以及心功能异常等心脏病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通过对心脏进行运动成像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五、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简称MPI)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物质,然后采集心脏图像来评估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的影像学技术。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在诊断冠心病中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比较两组阳性诊断率。

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5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提高患者疾病阳性诊断率,为该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多层螺旋CT;诊断;心电图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诊断,但往往易出现误诊现象。

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的出现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起到重要作用[2]。

本研究在34例患者中采用多层螺旋CT,并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3.58±4.21)岁;合并症:高血脂13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25±3.41)岁;合并症:高血脂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患者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用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为患者检查,纸速:25mm/s,扫描过程中需注意基线平稳;若患者T波出现倒置、双向,则表明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介绍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与传统冠脉造影的比较。

我们发现,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全面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辐射暴露和对心率的要求。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结论指出,CT冠状动脉成像将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

【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应用价值、研究、技术简介、比较、优势、局限性、前景、发展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

由于冠心病的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目前,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

目前对于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2. 比较CT冠状动脉成像与传统冠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差异,分析其优缺点。

3. 分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4.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分析,本文旨在为优化冠心病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快捷的诊断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_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探讨

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_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探讨

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探讨蒙有明1 龚长春2(1.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

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放射科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对比,分析CTA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能及灵敏度。

结果:CAG结果显示:158例受检患者中100例确诊为冠心病,其中58例为非冠心病;CTA结果显示:158例受检患者中95例确诊为冠心病,63例为非冠心病,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结果为“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95.24%(100/105)、特异度为92.06%(58/63);CTA检查下,患者的冠脉狭窄3~5级90.53%(86/95)与CAG 检查下92.00%(92/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图像伪影占比、图像噪声占比均优于CA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与CAG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较高,但相比之下,CTA的成像质量更好,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快速作出诊断,可更好适应患者的临床随诊需求。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血管造影;诊断效能【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9-0165-04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后所致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病发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冠脉斑块积聚过多是冠心病的基本发病机制,目前临床认为,除不可控的年龄因素外,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可控的疾病因素[1]。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正在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也为治疗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

一、心血管疾病简述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和血管疾病。

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心肌缺血、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脏骤停等。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脏病死亡居首位。

二、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通过超声波探头对心脏进行反射和散射,获得心脏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对心脏病变进行诊断和评估。

比如心脏瓣膜狭窄、二尖瓣脱垂等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和评估。

2. CT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机器内旋转式X光管和检测器,获取血管内部结构图像,并可实现3D图像重建。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和大血管内部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血栓等疾病。

3.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高频电磁场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

它通过对心脏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心脏的解剖结构、功能和代谢信息。

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心功能和心脏大小等。

三、医学影像技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1. 心脏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进入动脉或静脉,将导管等器械送入患者血管系统,进行一系列治疗操作的方法。

介入治疗可以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即时动态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指导治疗操作。

2. 心脏手术对于一些重症心脏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变、先心病、心脏肿瘤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手术风险,同时也可以在手术中提供实时图像引导手术。

四、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未来发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预计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19T14:30:52.3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作者:李胜绪田珍朱司会
[导读]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莱芜市凤城街道青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诊断冠心病中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比较两组阳性诊断率。

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5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提高患者疾病阳性诊断率,为该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多层螺旋CT;诊断;心电图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诊断,但往往易出现误诊现象。

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的出现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起到重要作用[2]。

本研究在34例患者中采用多层螺旋CT,并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3.58±4.21)岁;合并症:高血脂13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
(64.25±3.41)岁;合并症:高血脂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患者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用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为患者检查,纸速:25mm/s,扫描过程中需注意基线平稳;若患者T波出现倒置、双向,则表明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

观察组予患者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型号:飞利浦 FD20型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告知患者在检查前禁食6h,于检查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口服75mg酒石酸美托洛尔,使患者心率维持在70次/min;在注射造影剂后,上传所显示的原始轴位图像,并将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对相关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由临床医师与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医师对患者进行确诊。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阳性诊断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阳性20例,阴性14例;观察组阳性29例,阴性5例;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85.29%(29/34),明显高于对照组
58.5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16,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起病较急,病情较为隐匿,其主要发病因素与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有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层螺旋CT能提高疾病的诊断阳性率。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简单、常用的检查方法,但部分冠心病患者未出现临床症状,且出现发作时其心电图基本正常;且在患者检查时,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故即使患者心电图显示缺血性改变也不能诊断其为冠心病,心电图只能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参考依据[4]。

随着我国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也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扫描时间较短,多层螺旋CT在保持单层螺旋CT 原有层厚、覆盖原有长度的基础上,扫描时间仅为单层螺旋CT的1/4;同时使增强扫描效果有所提高,在原有对比剂的基础上使扫描范围更长,且血药浓度维持较高水平,同时还可以在降低对比剂的剂量下,使血药浓度维持较高水平,进而完成扫描预定区域,并且可降低对比剂用量引起的毒副反应;②X线管球的效能高,单层螺旋CT球管旋转一周只可获得一个图像,而多层螺旋CT可获得4层图像,进而将X线的利用率增加至单层的4倍;而且能够使X线管的热量积累降低,延长球管使用寿命,同时不降低图像质量;③扫描范围长,由于探测器有四个数据采集通道,在使用同样扫描时间、层厚时,是单层覆盖范围的4倍[5]。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通过滤过反投影法将所采集的原始容积数据进行影像重建,在后台处理工作站中,将多种三维影像进行重组,进而使血管解剖图像更加立体。

在观察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时,多层螺旋CT能够反映具体的狭窄情况以及狭窄的部位、范围,能够清楚显示患者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进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多层螺旋CT能提高空间方面的分辨率,加快扫描速度,进而使患者产生心脏运动伪影的几率降低,增强密度分辨,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效率;同时还能够清楚的观察患者心脏的大小、结构,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较全面的信息[6]。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能提高疾病的阳性诊断率,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价格低、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冠心病的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磊,张孟姝,张祥林.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3):593-595.
[2]肖太星.多层螺旋CT"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3):52-57,72.
[3]陈诗婷,孙津津,牟宗阳,等.心脏多层螺旋CT对飞行人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7):611-614.
[4]朱大华,印隆林.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9):1724-1726.
[5]张士朋.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测量对心周脂肪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76-1578.
[6]熊青峰(综述),马小静(审校).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功能成像评价冠心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21):4269-4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